黄娟;陈文莉;黄云芳;吴丹;段晓宇
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近年来发展迅速,引起各地司法、卫生行政部门和学界的密切关注.本文从调解机制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现状进行全面探析,并从加强调解员的队伍建设等六方面提出完善对策.
作者:孙忠河;潘淮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讨超声引导下改良经肘上外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2例需行PICC置管但血管条件差的患者随机分为现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PICC,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经肘上3 cm处行PICC.比较两组患者的王管成功率、并发症(血栓形成、穿刺部位渗血、脱管堵管和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度.结果 两组患者王管成功率、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患者置管满意度和舒适度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现察组置管成功率为100%(40/40),高于对照组的88%(46/52);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2/40),低于对照组的34.7%(18/52);满意度和舒适度分别为92.5%(37/40)、85.0%(34/40),高于对照组的57.7%(30/52)、48.1%(25/52).结论 与常规PICC相比,超声引导下经肘上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成功率高,患者并发症少,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
作者:陶莲德;张莉;袁志平;王静;邹翰琴;王培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Morrris水迷宫实验,现察成年大鼠单次乳化异氟醚(EI)静脉麻醉后行为学的变化,探讨EI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n=72),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n=12)、30%脂肪乳组(E组n=12)、8%乳化异氟醚组(EI组,内伉四个亚组即EI麻醉后2h、1d、7d、14d组,每组n=12).给药前所有大鼠先进行Morris水迷宫训练6d,记录逃避潜伏期,总路程,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平台象限游泳路程占总游泳路程百分比,游泳速度和经过平台次数.测试结束后,C组不做任何处理、E组给予30%脂肪乳(1.5ml/kg)后2h再次行水迷宫测试);EI组给予8%乳化异氟醚(1.5m1/kg)后按上述分组分别于麻醉苏醒后2h、1d、7d、14d再次行水迷宫测试,观察指标同麻醉前.结果 EI后2h组逃避潜伏期(15.5士15.3)s和总路程(386.8士227.2)cm明显长于C、E组潜伏期(8.8士6.1,9.3士2.8)s和总路程(234..8士118.4,291.6士89.3)cm(P<0.01);EI后2h组平台象限停留时间(35.0士9.8)s与C组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相比(45.4士12.7)s明显缩短(P<0.01);平台象限游泳路程占总游泳路程百分比、游泳速度和经过平台次数各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单次静脉注射EI在2h内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影响,停药1d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即可恢复到麻醉前水平,提示单次注射EI不会造成持久性的学习记忆功能损害.
作者:彭晶;朱昭琼;刘旭;张超;李玲;郑雪;樊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图书馆是系统收藏文献并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机构.医院图书馆是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信息支撑.本文探讨了如何根据医院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强化队伍,加强文献资源的网络化数字化建设进程,拓展网络服务功能,提升信息服务水平,以满足临床科研工作的需求.
作者:李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腺性膀胱炎的超声表现及其分型,以提高超声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及其鉴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膀胱镜活检,且病理证实的161例腺性膀胱炎的超声声像图资料,归纳其声像图特征.结果 本组161例腺性膀胱炎的声像图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弥漫增厚型57例、扁平增厚型43例、乳头结节型32例、团块型24例及囊肿型5例.结论 腺性膀胱炎的声像图有其特征性,加强对其声像图特征的认识,可提高该病的超声诊断.
作者:王淑玉;李永忠;蔡迪明;庄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感染是糖尿病足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尽管可以引起明显的并发症(包括下肢截肢)和死亡,但其佳治疗还没有广泛一致的指南.目前还没有发表有关治疗选择科学证据的重要综述.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DSA,美国)和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评价研究所(NICE,英国)目前正在制定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指南,这些指南将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而NICE颁布的指南将根据对文献的系统回顾.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IWGDF)在2008年发表了关于糖尿病足骨髓炎的循证医学指南.本综述着重于治疗,没有涵盖感染的定义、诊断方法以及重要的细菌定殖与感染.
作者:姜鹏;李翔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肌肉注射是临床护理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在疾病的抢救、治疗、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硬结是肌肉注射的常见并发症,如注射部位不当、药物浓度过高、用药时间过长或注射油性药物,也常常会引起药物吸收不良、蓄积在局部引起肿痛硬结,给病人带来痛苦,并影响到治疗过程的接受与配合.
作者:顾菊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经临床病理诊断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60例,正常膀胱组织20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Ang-2和HIF-1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Ang-2和HIF-1α在正常膀胱组织中均无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均呈过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中Ang-2和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7%、41.7%.膀胱移行细胞癌中,Ang-2和HIF-1α阳性表达率随其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增加而升高.经统计检验,Ang-2与HIF-1α的等级相关系数rs为0.49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膀胱组织在癌变过程中获得了Ang-2、HIF-1α受体.Ang-2、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均随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增加而升高,表明Ang-2、HIF-1α阳性率越高,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度越高,浸润越深.膀胱移行细胞癌中Ang-2和HIF-1α的表达具有两两正相关关系;两者相互作用,通过影响肿瘤血管形成,共同参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学华;陈善勤;甘道举;常从旺;赖建平;万旭辉;付光华;李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肺栓塞的特点、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川西高原地区(海拔≥2700来)2009年7月~2010年12月确诊的30例单纯肺栓塞及其他疾病并发肺栓塞的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进行临床分析和总结.结果 30例患者均长期高原习性生活,伴有红细胞增多症,肺检塞发病率高.结论 高原地区肺栓塞与高原红细胞增生有关,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常见,并发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起病隐匿,应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抗凝治疗周期应较长.临床医生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力争做到早预防、早诊断及早治疗.
作者:常莉;张泽奎;禹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影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死亡率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1999年3月~2010年9月在华西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死亡病例30例作死亡组,与同期缓解出院的3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大致相似.Ⅱ型呼吸衰竭、肺炎、肺心病、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高血压病、机械通气等方面的病例数及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肺心痛(OR 8.528,95%CI 1.574~46.200)、有创通气(OR55.031,95%CI9.459~320.148)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合并肺心痛、需要有创通气死亡风险显著增高.
作者:赵旭文;刘春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40~79岁不同年龄段糖代谢异常(GA)的发生与文化程度、收入、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的关系.方法 利用2008年成都地区40~79岁常住人群GA流调数据进行亚组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文化程度:40~49岁(A组),50~59岁(B组)的正常对照(NC)组高于糖调节异常(IGR)组和糖尿病(DM)组(P<0.05);收入:A组的NC高于IGR,B组的NC高于IGR和DM(P<0.05),60~69岁(C组)DM的高于NC和IGR(P<0.05);BMI:四组NC均小于IGR和DM(P<0.05);WHR:A组和C组的NC小于IGR及DM,70~79岁(D组)的NC小于DM(P<0.05).Logistic回归分析:GA的发生机会在A组和C组中随着WHR增加而升高,在B组和D组中随着BMI增加而升高.结论 不同年龄段具有相应高危文化程度、收入、BMI和WHR因素的人群是GA筛查的重点.
作者:李芳;刘雅;欧阳凌云;黄晓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心理抵抗的原因与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60例存在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确定心理性胰岛素抵抗(PIR)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对病人进行心理评估.结果 60例均存在不同原因、不同程度的心理抵抗.结论 当患者出现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心理抵抗现象时,积极与患者沟通,正确评估和分析产生的原因并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胰岛素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菊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对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检测踝肱动脉血压指数(ABI),探讨下肢动脉病变(PAD)的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住院糖尿病患者中进行ABI测定的患者524例,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T2DM患者的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比值<0.9入PAD组,≥0.9入非PAD组,同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身高、血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C)、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心电图(EKG)检查,计算体重指数(BMI)、HOMA-IR、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教.结果 PAD组156例,占29.8%.PAD组与非PAD组比较,前者的年龄大、病程长、2hPG、TG、LDL-C、脉压差、吸烟率明显增高,DBP和HbA1c达标率明显降低.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TG、HbAlc是影响AB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增龄、病程长、高TG、高血糖是加剧下肢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对高危患者及时进行ABI检测,以早期诊断糖尿病合并PAD,防治糖尿病足的进展.
作者:黄斌;封东来;马兆琴;杜燕;陈君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采用罗哌卡因硬膜外持续镇痛泵给药对60例产妇行分娩镇痛(观察组),与同期60例未干预产妇(对照组)比较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 现察组镇痛效果非常显著,同时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总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高静虹;尹集东;任秀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糖尿病足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所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沉重.美国2007年的糖尿病医疗费用高达1160亿美元,其中花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的费用至少占到33%[1].我国尚没有包括医疗费用在内的全国性的糖尿病足病有关数据.根据2004年全国14家三甲医院调查,糖尿病足病的平均住院日是26天,医疗费用是1.5万元[2].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绝对人数剧增和患者生存期延长,糖尿病足病的发病率及其医疗费用必然增长迅速.根据国外的数据,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5%会发生足病问题,85%的糖尿病患者的截肢是由于糖尿病足溃疡所致.近调查说明,糖尿病足溃疡已经成为我国住院患者中慢性溃疡的主要原因,其在慢性溃疡患者中所占的比例已经从1996年调查时的4.9%增加到2008年调查时的33%[3],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如被截肢,预后很差.李翔等报告了截肢患者随访5年,其死亡率将近40%[4].因此,加强糖尿病足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樟荣;刘志国;顾洪斌;姜玉峰;牛文芳;王玉珍;兰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糖尿病足是指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随着对糖尿病足溃疡研究的深入,诊断和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对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早期预防、诊断和合理治疗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作者:潘艳丽;王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现察喜炎平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两组患者在吸氧、祛痰的基础上,治疗组用喜炎平治疗,对照组用病毒唑治疗,根据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发热、喘憋、肺部罗音消失时间缩短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喜炎平抗病毒作用比病毒唑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洪英;唐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对青年肥胖症伴或不伴腹型肥胖两组间相关疾病的临床比较.方法 采用整体分层抽样调查内江市青年4160名,选择其中年龄、性别、体重相匹配的159名肥胖症不伴腹型肥胖者(对照组)及89名肥胖症伴腹型肥胖者(研究组)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压(Bp)、血脂、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血甘油三脂、收缩压、舒张压和U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年肥胖症伴腹型肥胖者发生代谢综合症及心血管性疾病的危险性高于肥胖症不伴腹型肥胖者.
作者:甘华葵;丁燕;孙毅;陈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呃逆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膈肌不自主的间歇的收缩运动引起的一种临床表现,吸气时声门突然关闭发出一种短促的特别的声音,往往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它可单独发生,又常继发于多种急慢性疾病,呃逆常在受凉,进食过急、过快、过烫、过冷的情况下突然发生.
作者:刘春雨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合并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特点.方法 将住院并诊断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insufficiency,CVI)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共35例,使用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表对其静脉功能评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患者双下肢静脉病变.结果 3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8.83士11.12)岁,男:女=26:9;平均糖尿病诊断时间(7.73士5.03)年;BMI(22.95士3.15)kg/m2;糖化血红蛋白(8.50士2.32)%.94.3%的患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4.3%存在下肢动脉狭窄或者闭塞;15例患者合并足部溃疡(占同期住院糖尿病足溃疡的14.3%).VCSS评分为(7.24士4.22)分.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18例患者存在下肢静脉返流、静脉血栓、静脉壁增厚或者钙化等影像学改变(病变组),其余17例患者静脉彩超无异常发现(非病变组);前者较后者糖化血红蛋白显著性升高(P=0.033),但两组间各项CVSS评分及CVSS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Ⅱ型糖尿病患者下肢CVI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静脉彩超检查正常不能排除CVI.年龄、糖尿病病程长、长期血糖控制欠佳及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陈大伟;周晓芳;冉兴无;王椿;文晓蓉;崔丽娜;宋元霞;陈利宏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