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文;牟兴兰;丁瑞娟
目的 将单纯切除、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放射性核素”St/90Y敷贴器三种治疗翳状胬肉的手术方式进行比较,寻求一种治疗翼状胬肉的理想手术方式.方法 对121眼采用单纯切除(A组41眼)、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B组39眼)、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放射性核素90Sr/90Y敷贴器(C组41眼)3种方法治疗,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复发率为14.63%,B组复发率为15.39%,C组复发率仅为2.44%,3种手术方法均有部分病例周边角膜云翳.结论 放射性核素90Sr/90Y敷贴器辅助治疗能够明显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及干眼症的发生率,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陶玉香;王庆旭;蒋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寻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焦虑情绪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方法 将符合条件且具有焦虑情绪的慢性乙肝病人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传染科常规护理和乙肝专科护理,实验组另外实施放松疗法.结果 实验组焦虑值在放松训练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放松训练后与对照组比较,焦虑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松疗法可有效改善慢性乙肝病人的焦虑情绪.
作者:周静;阿苏阿支;杨琼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央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以下简称PICC)作长效封管的尿激酶合适浓度,方法 对30例同一肿瘤患者不同化疗间歇期分别用两种不同浓度尿激酶(10万U/ml和24万U/m1浓度)行长效封管,观察封管效果并分别在封管前后对患者凝血系统(DIC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对比、分析.结果 两种浓度的尿激酶对PICC长效封管均可达到预期封管效果,用10万U/ml浓度的尿激酶封管对患者凝血系统影响更小,安全性更高.结论 10万U/ml浓度的尿激酶用于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PICC长效封管(20天以内)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作者:陈旭霞;付岚;李俊英;张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小儿阑尾炎的彩超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经手术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儿的超声检查资料,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75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中单纯性阑尾炎26例,化脓性阑尾炎37例,坏疽性阑尾炎10例,阑尾周围脓肿2例.术前70例患者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5例为阴性,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93%,漏误诊率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儿急性阑尾炎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疑诊患儿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张庆;刘薇;雷正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膜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年8月~2010年6月行腹膜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手术3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25min,平均出血量80ml,术后第2天即可下床活动及饮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天,术中和术后来发生严重的并发症.随访1~20个月,单纯肾切除无其他并发症;2例肾癌患者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腹腔镜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可在基层医院逐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格金;郭建;马秀臻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8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恰当的护理援助,改善生活方式,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出院后给予电话指导并定期上门探访.结果 实验组心力衰竭发作减少,治疗效果好.结论 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提高自我护理和家庭护理能力,有效地降低发病率.
作者:李共梅;王安萍;王世会;李叶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中并发晕厥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4523例患者应用标准Bruce方案进行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同步监测血压和12导联心电图,记录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恢复期的血压和心电图.结果 13例发生晕厥,10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3例为心源性晕厥.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中发生晕厥并不少见,原因多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及心源性晕厥.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争取把风险降到低限度,尽量减少运动试验中晕厥的发生.
作者:章艳萍;张宏考;干艳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生临床教学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临床实习护生128名随机分为观察组64名(采用改进带教方法带教)和对照组64名(采用传统方法带教),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三基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综合素质、对带教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护生实施新型临床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满意度、提高护生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有利于为护理专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队伍.
作者:何勤忠;祝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方法、技巧、术后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103例(腹腔镜组)与开腹子宫肌瘤别除术100例(开腹组)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子宫肌瘤的腹腔镜手术无疑是一种保留器官的理想术式.
作者:祝淑清;周远荣;杨晓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获得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成骨、成脂肪诱导分化以及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面标记(CD29、CD34、CD45、CD90)等鉴定BMSCs特征.结果 全骨髓贴壁培养法获得的BMSCs,原代和传代培养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BMSCs经诱导后可分别向成骨、成脂转化;流式分析表面标志分子高表达CD90 (96.5%)、CD29(92.3%),低表达CD34(0.89%)、CD45(1.41%).结论 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可有效地分离和扩增BMSCs,分离培养的BMSCs具有潜在的多向分化能力.
作者:田诗政;杨志宏;冯国华;唐俊明;陆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女性卵巢区域囊性类病变的CT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其CT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经抗炎复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8例60个卵巢囊性类病变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卵巢囊肿17例,囊腺瘤10例,巧克力囊肿7例,囊性畸胎瘤3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细胞瘤各1例,浆膜外子宫肌瘤液化1例,卵巢癌5例,转移瘤1例.经抗炎复查证实子宫附件区脓肿2例.结论 CT能直观清楚地显示女性盆腔病变及其与周围的关系,在卵巢区域囊性类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恒昀;曾亚琴;唐立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度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4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7例重度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再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实验组),与25例仅进行基础药物治疗的患者(对照组)进行生存时间及死亡率对比.结果 实验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5.5±5.3)天,对照组为(7±3.5)天,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死亡率为88.9%,对照组为92%,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血液灌流对于治疗重度急性百草枯中毒能有效延长生存时间,但不能较好的降低死亡率.
作者:钟显飞;谢志华;董建华;孙爱东;徐芳;邓学杰;何玲;董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单纯慢性丙型肝炎与合并脂肪肝的丙肝患者之间病毒载量、瘦素、胰岛素抵抗的差异.方法 通过B超筛选慢性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37例,并与非脂肪变丙肝患者34例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病毒载量、肝功能、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结果 合并脂肪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载量较非脂肪变组明显升高,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较高,HCV-RNA载量与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关系,与ALT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合并脂肪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与瘦素水平升高及胰岛素抵抗相关.
作者:刘光伟;王春芳;扈晓宇;赵文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社区综合管理血脂异常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南充市新建社区45岁以上居民200名进行体检,对筛出的113例血酯异常患者进行社区综合管理.于6个月后调查患者的饮食、运动、血脂水平,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等并与管理前对比.结果 综合管理后113例血脂异常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较管理前明显提高,血脂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综合管理可明显改善患者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从而达到有效控制血脂水平.
作者:杜晓秋;张涛;陆沿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和法”应用于慢性乙肝治疗的理论渊源及临床价值.方法 将208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以“和法”为治疗大法,采用“扶正散邪汤”,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易善复胶囊,治疗24周,观察ALT、TBil、HBV-DNA等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经治2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生化指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和法”论治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理论依据充分,可以取得很好临床疗效.
作者:陈果;扈晓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头静脉、桡动脉三种不同吻合方式动静脉内瘘术的优缺点及其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328例动静脉内瘘术患者术中采取端侧、端端、侧侧手术方式的成功率、内瘘并发症,并做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结果 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92.9%,均能达到维持性血液透析标准,端端吻合术组与侧侧吻合术组吻合口口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端端吻合术组与端侧吻合术组吻合口口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端侧吻合术组吻合口血流量与其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内瘘堵塞23例(7%),血栓形成是动静脉内瘘阻塞的主要原因,高血压组和(或)糖尿病组与其他组比较,其内瘘失败率明显增高(10.6%和3.5%),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手术连续缝合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应作为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血栓形成仍是动静脉内瘘堵塞的主要原因,应注意防范.高血压肾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手术成功率相对较低,应把握手术技巧,并于术前充分评估.
作者:廖丹;张林;李红;肖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现状,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对2010年10月15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122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4例,现患率2.78%;发生医院感染部位36例次,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为2.95%;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手术后肺炎、表浅切口、泌尿道、皮肤与软组织、腹腔组织与其它,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63%.结论 现患率调查可基本反应我院的医院感染情况,应当强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高用药的科学性.
作者:杨超群;唐春莲;毛晓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尿毒症是肾脏内科常见疾病,常并发癫痫,病情危重,易出现意外,致伤、致残、死亡率高.全面有效的护理可减少癫痫发作,降低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本文就尿毒症并发癫痫病人的护理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刁永书;陈凤;温怡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细辛作为中医常用的一味中药,疗效卓著.但近年来由于临床上发现其具有一定的肾毒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在临床上的推广使用.本文从细辛毒性的古今述要、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三致作用、不良反应、毒性的预防与解救等方面对细辛毒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今后对细辛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及临床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徐建兵;文竹;杨国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葛根素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14天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总有效率71.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葛根素治疗可提高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作者:潘建新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