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阿苏阿支;杨琼莲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主要影响因素为环境陌生、日间活动少、吵闹、焦虑等,采取干预措施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压值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差,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利于血压的稳定及控制.
作者:连文;牟兴兰;丁瑞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和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阴道超声诊断的141例异位妊娠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评价阴道超声的诊断价值.结果 术前超声诊断异位妊娠141例,术后经手术病理证实者132例,超声诊断准确率93.6%,其中未破裂型异位妊娠87例,异位妊娠伴宫内节育器25例,异位妊娠伴卵巢囊肿22例;误诊9例,误诊率为6.4%.异位妊娠的声像图表现以附件区包块为主要特征.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能对早期异位妊娠能作出较准确的定性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确定手术时机提供重要证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伍炳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参苓赤丹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起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探讨参苓赤丹方的保肝作用,方法 将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采用参芩赤丹方,对照组36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茴三硫胶囊,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ALT、TBIL及血清TNF-α、SOD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LT和TBil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T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SOD则有所升高(P<0.05).结论 参苓赤丹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明显的保肝降酶退黄作用,其退黄作用优于复方甘草苷片联合茴三硫组,这可能与通过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升高血清SOD而发挥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张传涛;扈晓宇;范昕建;温国军;李白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揭示山豆根中抗HBV的物质基础,并探索建立肝炎灵新的质控标准.方法 采用正丁醇萃取方法提取山豆根药材中的总皂苷成分.并以HepG2.2.15细胞株为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不接种细胞只加培养液)、细胞对照组(接种细胞但不加药物)、药物干预组(分为不同浓度组)、阳性药物(拉米夫丁)对照组,药物作用9天后,采用ELISA法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培养上清波中HBsAg、HBeAg,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上清中病毒DNA含量,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 山豆根中皂苷类组分和其他各组分在体外只有高浓度时对HepH2.2.15细胞具有毒性抑制作用,其他稀释倍数的浓度均无显著毒性;山豆根中皂苷类组分和其他各组在体外都具有一定的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各组分之间无显著差异性,其中山豆根中正丁醇水溶液组分的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作用较优,而山豆根中皂苷和其他组分并未显示出更好的抑制作用.结论 山豆根中皂苷和其他组分并未显示出更好的抑制病毒作用,提示山豆根中尚有其他成分或各种不同成分组合的抗HBV作用更佳.
作者:聂红明;扈晓宇;汪蓉;董慧琳;史万忠;李运东;高月求;陈建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MRI时女性盆腔囊性及囊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女性盆腔囊性或囊实性病变的MRI表现.结果 卵巢囊肿6例,卵巢囊性畸胎瘤5例,卵巢囊腺瘤6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8例,卵巢癌7例,慢性盆腔炎、盆腔脓肿3例.结论 MRI对女性盆腔囊性和囊实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新玉;徐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及脑卒中病人水平的相关性变化.方法 非高血压病组45例作为对照组,单纯高血压病组46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或脑卒中组44例,分别对同型半胱氨酸进行测定,并比较HCY与各组间关系.结果 单纯高血压病组与非高血压病组比较,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增高(P<0.001);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或脑卒中组与非高血压病比较,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增高(P<0.001).结论 单纯高血压病及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或脑卒中病人,HCY明显增加.
作者:练世刚;郑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小儿惊厥发生的临床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78例小儿惊厥的病因及防治措施.结果 小儿惊厥的发生率为3.92%,小儿惊厥男女比为1.46∶1,不同年龄组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70,P=0.899).小儿惊厥的主要病因是代谢紊乱(23.01%)、高热惊厥(22.49%)、癫痫(21.45%)和颅内感染(19.72%),不同年龄组的病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97.205,P=0.001).结论 小儿惊厥病因繁杂,通过对小儿惊厥临床因素分析,有助于判断病因,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尽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彭建霞;王淑玲;武国霞;郝立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核苷(酸)类似物在治疗肝炎及艾滋病过程中的总体安全性较好,但仍可引起包括肾毒性、肌病、乳酸酸中毒、周围神经病等多种临床不良反应.核苷(酸)类似物具有明显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但其不良反应也是值得重视的临床问题.本文就核苷(酸)类似物在治疗肝炎及艾滋病中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做一综述.
作者:杨婵娟;王丽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初产妇头位分娩活跃期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后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将宫颈评分8~9分的头位分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于宫口开大2~3 cm时,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分别记录两组产痛、产程、分娩方式、胎儿和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痛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活跃期时限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程活跃初期,对宫颈评分8~9分的初产妇进行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宫颈封闭,可缩短第一产程活跃期,降低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
作者:马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中青年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4例中青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出院后1、3、6个月分别进行电话回访1次.在出院后6个月时分别进行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SF-36),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评分有无差异性.结果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社会功能无明显差异性(P>0.05),实验组在遵医行为、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以及总体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中青年肺结核患者进行完善的健康宣教、加强心理指导和出院指导等全程护理干预,从疾病、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进行多元化、预见性护理,能有效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对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杨绍平;张素芬;马兰;赖冬雪;胡恩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近年来抗HBV(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似物的利用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医院网络系统,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用药数量、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等指标,对四川省人民医院2008~2010年抗HBV核苷类似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HBV核苷类似物的使用数量和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的用量增幅较大,拉米夫定用量上升趋势变缓.结论 抗HBV核苷类似物临床使用基本合理,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占主导地位,恩替卡韦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任智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对孕产妇进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毒筛查和干预治疗,有效阻断母婴传播.方法 对本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孕产妇血清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梅毒螺旋体抗体(TRUST)、艾滋病病毒(HIV)进行检测统计和分析.结果 1832例孕产妇中感染HBV 145例(7.9%),HCV感染10例(0.55%).TP感染10例(0.55%),HIV感染1例(0.055%).结论 通过对孕产妇进行血性感染性疾病知识的宣传和筛查,降低孕产妇HBV、HCV、TP、HIV感染,降低国产儿感染率.
作者:彭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拟从分析地方综合院校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结构体系及培养途径入手,阐述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实施途径.
作者:张静;王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盆腹腔异位的预防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西第二医院2006~2010年住院治疗的15例IUD盆腹腔异位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15例中有13例在分娩后一年内放置;金属圆形环10例,T型环3例;异位于膀胱1例,肠壁3例,大网膜2例,直肠子宫陷凹3例,阔韧带1例,盆壁1例,子宫表面4例.结论 接受宫内节育器避孕患者随访意识差,育龄妇女置环应定期随访及时发现节育器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减少宫内节育器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重视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取环问题,应加强对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育龄妇女的随访宣教,加强对计划生育技术人员的培训是减少宫内节育器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唐艳;乔林;徐克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应用深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积液引流的效果.方法 对42例胸腔积液患者应用胸腔内留置深静脉导管进行引流并评价引流效果.结果 除2例脓胸患者外,其余病人均经深静脉导管抽净胸腔积液,肺组织复张,来出现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用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满意,并发症少且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适用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张腊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现状,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对2010年10月15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122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4例,现患率2.78%;发生医院感染部位36例次,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为2.95%;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手术后肺炎、表浅切口、泌尿道、皮肤与软组织、腹腔组织与其它,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63%.结论 现患率调查可基本反应我院的医院感染情况,应当强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高用药的科学性.
作者:杨超群;唐春莲;毛晓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病例男性,16岁,因发现肛周硬结1月余,外院行切开引流术后3局,伤口未愈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于2010年7月入住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痔瘘专业组.入院患者一般情况可,肛周可扪及大小约7cm×6cm硬结,触之有轻微波动感,其上可见两放射状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作者:刘洪;何洪波;伍静;杨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POP)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 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POP-Q定量检查诊断标准,对26例Ⅱ~Ⅳ期盆腔脏器脱垂患者采用Gynecare Prolift网片进行盆底重建术.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61 min,术中出血平均120ml,随访3~12个月,全部治愈;2例有肛门胀感,可耐受,余患者无近期并发症.结论 采用盆底重建术治疗POP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但仍需长期随访.
作者:周密;李均;胡飞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65岁以上老年人相对于中青年免疫力低下,且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基础疾病比率较高.因此,老年人CAP患者中重症病例及病死率较高,治疗较复杂.现将我院2008年老年CAP患者4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在46例患者中,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69.2岁,男性29例,其中汉族10例,哈萨克族13例,维吾尔族4例,蒙古族2例;女性17例,其中汉族6例,哈萨克族7例,维吾尔族3例,蒙古族1例.46例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例,糖尿病12例,心脑血管疾病10例,肾炎1例.以上病例均符合《内科学》第6版关于CAP诊断标准.
作者:刘志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人工流产的广泛开展,人流人数及重复人流次数逐年递增,由此导致的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随之上升.宫腔粘连(IUA)又称Asherman综合征,其继发于宫腔内创伤性手术,也是人工流产(手术流产及药物流产)术后的一种近期并发症.本文描述了其临床特点和诊断标准,并综合分析了近年关于宫腔粘连的相关文献,从多个方面详细讨论了目前国内外对该病的治疗及预防进展.
作者:曹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