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护理干预对中青年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杨绍平;张素芬;马兰;赖冬雪;胡恩梦

关键词:中青年肺结核, 全程护理干预, 遵医行为,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中青年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4例中青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出院后1、3、6个月分别进行电话回访1次.在出院后6个月时分别进行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SF-36),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评分有无差异性.结果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社会功能无明显差异性(P>0.05),实验组在遵医行为、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以及总体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中青年肺结核患者进行完善的健康宣教、加强心理指导和出院指导等全程护理干预,从疾病、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进行多元化、预见性护理,能有效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对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超声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和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阴道超声诊断的141例异位妊娠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评价阴道超声的诊断价值.结果 术前超声诊断异位妊娠141例,术后经手术病理证实者132例,超声诊断准确率93.6%,其中未破裂型异位妊娠87例,异位妊娠伴宫内节育器25例,异位妊娠伴卵巢囊肿22例;误诊9例,误诊率为6.4%.异位妊娠的声像图表现以附件区包块为主要特征.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能对早期异位妊娠能作出较准确的定性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确定手术时机提供重要证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伍炳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体位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颅腔冲洗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体位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患者进行尿激酶颅腔冲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2例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使用尿激酶行颅腔冲洗,改变冲洗后及开放引流时的头部体位,加速尿激酶对血肿的溶解、液化,便于引流.结果 完全恢复自理23例,部分生活自理30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4例.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术后颅腔冲洗的体位护理,有利于血肿的溶解和引流.

    作者:王群;张雨;孔建红;张建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1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依据患者情况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患者血压、心率、焦虑程度、疼痛改善、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血压、心率异常比率、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疼痛改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扇贝多肽对化疗后食欲减退模型大鼠食欲及NPY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扇贝多肽(PCF)对化疗后食欲减退大鼠食欲刺激因子神经肤Y(NPY)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组、模型组、PCF组,每组12只.PCF组用PCF对化疗后食欲减退模型大鼠进行灌喂,观察其进食量、体重的变化,并应用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其下丘脑和血浆NPY的含量,比较其与空白组、模型组的差异.结果 试验后空白组进食量、体重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 PCF组与空白组进食量、体重也有显著差异(均P<0.01).试验后空白组与模型组下丘脑NPY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PCF组与空白组下丘脑NPY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后空白组与模型组血清NPY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PCF组与空白组血清NPY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后空白组与模型组脑血NPY之比有显著差异(P<0.05),PCF组与空白组脑血NPY之比有显著差异(P<0.05).体重与下丘脑NPY含量相关系数为0.704,P=0.0026;体重与血浆NPY含量相关系数为0,628,P=0.0037,均P<0.05.结论 PCF可显著增加化疗后大鼠的进食量与体重,其机理与PCF能增加化疗后食欲减退大鼠外周血和中枢神经肽Y的含量有关.

    作者:祁红;姜鹤群;杨卫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抗震救灾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参加“5.12”抗震救灾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情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228名参加过“5.12”地震医疗救援工作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调查,对被调查者按专业和性别进行分组,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参与过抗震救灾的医护人员身体和心理均存在明显的问题,其中躯体症状、强迫、抑郁、焦虑等因子积分较高;女性组较男性组在躯体化(t=6.94,P=0.016<0.05)、抑郁(t=7.26,P=0.000<0.01)、焦虑(t=6.17,P=0.028<0.05)有明显差异;医生组较护士组仅在躯体化因子上具有显著差异(t=5.26:P=0.039<0.05);医护人员在应付方式上,男性组、女性组及医生组、护士组的SCSQ积分分别为(1.99±0.53)、(1.67±0.48)和(1.82±0.55)、(1.91±0.58)分,男性组与女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t=3.72,P=0.124>0.05);医生组与护士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t=3.72,P=0.124>0.05).结论 紧急救援任务会给医护人员身体和心理带来伤害,但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促使医护人员仍有积极的行为方式.在救援结束后,医护人员往往成为医疗和心理帮助的对象.

    作者:杨健;李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肿瘤学专业本科生双导师制在临床实习中的效果探讨

    在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是本科生培养的一种模式.我们在临床肿瘤学本科专业的实习教学中,采用了更加人性化的双导师制进行带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通过实施过程和结果,对双导师制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雷玉洁;黄云超;李云峰;李文辉;蒋永新;普娜;方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65岁以上老年人相对于中青年免疫力低下,且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基础疾病比率较高.因此,老年人CAP患者中重症病例及病死率较高,治疗较复杂.现将我院2008年老年CAP患者4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在46例患者中,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69.2岁,男性29例,其中汉族10例,哈萨克族13例,维吾尔族4例,蒙古族2例;女性17例,其中汉族6例,哈萨克族7例,维吾尔族3例,蒙古族1例.46例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例,糖尿病12例,心脑血管疾病10例,肾炎1例.以上病例均符合《内科学》第6版关于CAP诊断标准.

    作者:刘志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螺旋CT在腹腔器官淋巴结病变的应用

    本文结合螺旋CT扫描技术要点,归纳常见腹腔器官淋巴结病变的CT平扫、增强和灌注成像主要表现,重点对螺旋CT诊断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唐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MSCT血管成像对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诊断动脉瘤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经MSCTA检查诊断的58例动脉瘤患者的影像资料,采用多平面重组( MPR)、表面遮盖成像(SSD)、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MPR)、容积再现(VR)、仿真内镜(VE)及导航技术(navigation)后处理方法.结果 58例患者中发现动脉瘤62个,其中肾动脉瘤6个,肝动脉瘤4个,脾动脉瘤3个,胸主动脉瘤12个,腹主动脉瘤7个,颅内动脉瘤30个.多种图像与轴位图像结合能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解剖细节及其与周围器官的空间关系.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无创、快捷、安全、准确性高的特点,可作为动脉瘤首选而有效的检查方法,能够在动脉瘤的治疗方面提供足够的诊断信息.

    作者:杜国智;宋彬;汪小舟;周军;黎桂英;罗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ALT持续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学特点分析

    目的 研究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肝脏病理学改变.方法 对184例ALT持续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检测血清ALT水平、HBVDNA定量和HBV血清标志物,分别按ALT水平、性别、年龄、HBVDNA定量分组,比较各组肝脏炎症纤维化程度,结果 慢性HBV携带者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纤维化,≥G2期67例(44.08%),≥S2期83例(54.61%);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G2期10例(31.25%),≥S2期11例(34.38%),两组肝脏炎症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脏纤维化程度比较,慢性HBV携带组肝纤维化程度重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ALT水平及性别不同分组,C组(30U/L<ALT≤40 U/L)肝脏炎症、纤维化程度均重于A组(ALT≤20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ALT水平,女性肝脏炎症纤维化程度较男性有加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分组,30~39岁年龄组携带者有54.32%的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G2期,≥40岁组肝脏炎症、纤维化情况重于<2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HBVDNA载量不同分组,各组肝脏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几乎所有慢性HBV携带者的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纤维化,ALT持续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年龄>30岁、ALT≥30U/L(男性)、ALT≥20U/L(女性)患者应尽早行肝脏病理学检查,以指导临床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曲俊彦;扈晓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肾小球疾病患儿24小时尿锌铜含量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肾小球疾病患儿尿中24小时尿锌、铜的含量变化以及肾小球疾病损伤程度与尿锌、铜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42例肾小球损伤患儿以及65例正常对照组24小时尿锌、铜含量.结果 肾小球损伤患儿尿锌、铜含量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肾小球疾病尿蛋白电泳两条带以上组较两条带组之间尿锌、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24小时尿铜、锌在肾小球疾病时排除量明显增加,尿锌、铜的含量可作为肾小球损伤的辅助诊断标准,同时提示补充和调整微量元素对肾小球损伤患儿有一定意义.

    作者:高岭;郁飞;王均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8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恰当的护理援助,改善生活方式,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出院后给予电话指导并定期上门探访.结果 实验组心力衰竭发作减少,治疗效果好.结论 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提高自我护理和家庭护理能力,有效地降低发病率.

    作者:李共梅;王安萍;王世会;李叶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CT诊断肠系膜挫裂伤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部外伤后CT诊断肠系膜挫裂伤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由3名高年资医师对23例经手术和临床治疗证实的肠系膜挫裂伤CT平扫资料进行盲法分析,分析有无肠系膜及周围间隙内脂肪密度增高、肠间隙内有无积液,及结肠下间隙、结肠旁沟及盆腔内有无积液,以综合资料作为诊断依据.结果 CT表现为单纯肠系膜及周围间隙脂肪密度增高3例,肠系膜及周围间隙脂肪密度增高合并结肠下间隙积液20例,合并肝脾周围间隙、结肠旁沟内积液15例,合并盆腔积液5例.外伤的部位在中上腹部17例,中腹部3例,下腹部3例.其中,下腹部1例明显见肠壁水肿,肠管穿孔造成周围间隙积气1例.经20例手术治疗患者证实,均见创伤部位腹壁皮下软组织肌肉挫伤明显,皮下肌间隙有淤血,腹或盆腔内见血凝块及血性液体.血凝块及不凝血大小、血量不等.小肠系膜及根部有不同程度、不同范围挫裂伤,伴有多处动静脉血管破裂性活动性出血,小肠有多处浆膜挫裂伤,19例未见小肠穿孔.1例见小肠肠壁0.5cm裂口,小肠内容物漏出,周围网膜包绕.15例出血位于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区域;4例位于肠系膜下动脉供血区,其中1例见肠壁穿孔;1例腹部保健患者出血来源余肠系膜上动脉及大网膜.20例均见出血积于小肠肠间隙;15例出血累积达肝脾周围间隙、结肠旁沟内;3例到达盆腔.结论 对腹部有明确外伤史的患者进行常规腹部CT平扫检查,能较准确判断患者有无肠系膜挫裂伤及并发症发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刘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利湿活血中药联合小剂量干扰素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小剂量干扰素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慢性丙型肝炎诊断标准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基础上加用利湿活血中药治疗,疗程12个月,随访6个月;对照组30例,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及随访时间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完全显效63.3%,对照组33.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症状积分在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结论 中药联合小剂量干扰素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较传统治疗更为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婧;魏超;扈晓宇;钟森;陈果;曲俊彦;张传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牙齿冷光美白术的治疗护理与配合方法

    目的 探讨牙齿冷光美白术的治疗护理与配合方法.方法 对Beyond冷光牙齿美白35例患者在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配合方法及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通过加强护理配合措施,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结论 术前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术中注意医护配合,术后做好健康指导,可保证牙齿冷光美白术患者的质量与疗效,提高工作效率,并减轻患者不适与紧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杜胜男;何群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平板运动试验中发生晕厥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中并发晕厥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4523例患者应用标准Bruce方案进行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同步监测血压和12导联心电图,记录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恢复期的血压和心电图.结果 13例发生晕厥,10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3例为心源性晕厥.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中发生晕厥并不少见,原因多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及心源性晕厥.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争取把风险降到低限度,尽量减少运动试验中晕厥的发生.

    作者:章艳萍;张宏考;干艳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地方综合院校医学教育学生人文素质结构体系及培养途径研究

    本文拟从分析地方综合院校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结构体系及培养途径入手,阐述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实施途径.

    作者:张静;王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影响肿瘤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肿瘤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的原因,以提高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79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通过将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与肿瘤患者性别、不同穿刺部位、不同血管、有无PICC置管史及有无化疗史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影响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的因素.结果 肿瘤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与患者性别、不同穿刺部位、不同血管及有无PICC置管史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患者有无化疗史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行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要高于已行化疗患者的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PICC宣教,鼓励患者在首次化疗前行PICC置管,以提高PICC的一次置管成功率.

    作者:许辉琼;方进博;邓静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呼吸训练器用于颈髓损伤患者呼吸道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器用于颈髓损伤患者护理道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科治疗的颈髓损伤患者34例分组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16例使用传统的呼吸道护理方法,观察组18例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再早期加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训练,比较30天后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4.4%,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87.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x2=6.88,P<0.01).结论 颈髓损伤患者应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训练,可显著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包芸;苏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放松疗法对慢性乙肝病人焦虑情绪的改善作用

    目的 探寻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焦虑情绪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方法 将符合条件且具有焦虑情绪的慢性乙肝病人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传染科常规护理和乙肝专科护理,实验组另外实施放松疗法.结果 实验组焦虑值在放松训练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放松训练后与对照组比较,焦虑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松疗法可有效改善慢性乙肝病人的焦虑情绪.

    作者:周静;阿苏阿支;杨琼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