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婧;魏超;扈晓宇;钟森;陈果;曲俊彦;张传涛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和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阴道超声诊断的141例异位妊娠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评价阴道超声的诊断价值.结果 术前超声诊断异位妊娠141例,术后经手术病理证实者132例,超声诊断准确率93.6%,其中未破裂型异位妊娠87例,异位妊娠伴宫内节育器25例,异位妊娠伴卵巢囊肿22例;误诊9例,误诊率为6.4%.异位妊娠的声像图表现以附件区包块为主要特征.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能对早期异位妊娠能作出较准确的定性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确定手术时机提供重要证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伍炳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诊断动脉瘤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经MSCTA检查诊断的58例动脉瘤患者的影像资料,采用多平面重组( MPR)、表面遮盖成像(SSD)、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MPR)、容积再现(VR)、仿真内镜(VE)及导航技术(navigation)后处理方法.结果 58例患者中发现动脉瘤62个,其中肾动脉瘤6个,肝动脉瘤4个,脾动脉瘤3个,胸主动脉瘤12个,腹主动脉瘤7个,颅内动脉瘤30个.多种图像与轴位图像结合能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解剖细节及其与周围器官的空间关系.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无创、快捷、安全、准确性高的特点,可作为动脉瘤首选而有效的检查方法,能够在动脉瘤的治疗方面提供足够的诊断信息.
作者:杜国智;宋彬;汪小舟;周军;黎桂英;罗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单纯慢性丙型肝炎与合并脂肪肝的丙肝患者之间病毒载量、瘦素、胰岛素抵抗的差异.方法 通过B超筛选慢性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37例,并与非脂肪变丙肝患者34例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病毒载量、肝功能、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结果 合并脂肪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载量较非脂肪变组明显升高,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较高,HCV-RNA载量与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关系,与ALT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合并脂肪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与瘦素水平升高及胰岛素抵抗相关.
作者:刘光伟;王春芳;扈晓宇;赵文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低剂量沙利度胺(Thalidomide,国内商品名:反应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对1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沙刺度胺起始量为每晚睡前100mg,每周增加50mg,直到200mg/天维持治疗,地塞米松15mg/天,每月治疗1~4天.结果 16例MM部分缓解4例,好转9例,无效3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便秘,乏力等副作用,均可耐受,无不能耐受的毒副作用.结论 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效果明显,副作用小,耐受性好,给药方便.
作者:马春蓉;田青;何秋连;曹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和法”应用于慢性乙肝治疗的理论渊源及临床价值.方法 将208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以“和法”为治疗大法,采用“扶正散邪汤”,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易善复胶囊,治疗24周,观察ALT、TBil、HBV-DNA等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经治2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生化指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和法”论治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理论依据充分,可以取得很好临床疗效.
作者:陈果;扈晓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葛根素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14天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总有效率71.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葛根素治疗可提高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作者:潘建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七氟醚和丙泊酚全麻维持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n=40)和七氟醚组(S组,n=40),分别靶控静脉输注丙泊酚或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术后采用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PCA),记录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量表(VAS)值、PCA实际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芬太尼总用量.结果 术后4h VAS评分偏高,各时点V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实际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芬太尼总用量两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和丙泊酚全麻维持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没有差异.
作者:陈江山;李美亭;兰志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获得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成骨、成脂肪诱导分化以及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面标记(CD29、CD34、CD45、CD90)等鉴定BMSCs特征.结果 全骨髓贴壁培养法获得的BMSCs,原代和传代培养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BMSCs经诱导后可分别向成骨、成脂转化;流式分析表面标志分子高表达CD90 (96.5%)、CD29(92.3%),低表达CD34(0.89%)、CD45(1.41%).结论 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可有效地分离和扩增BMSCs,分离培养的BMSCs具有潜在的多向分化能力.
作者:田诗政;杨志宏;冯国华;唐俊明;陆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病例男性,16岁,因发现肛周硬结1月余,外院行切开引流术后3局,伤口未愈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于2010年7月入住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痔瘘专业组.入院患者一般情况可,肛周可扪及大小约7cm×6cm硬结,触之有轻微波动感,其上可见两放射状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作者:刘洪;何洪波;伍静;杨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结合螺旋CT扫描技术要点,归纳常见腹腔器官淋巴结病变的CT平扫、增强和灌注成像主要表现,重点对螺旋CT诊断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唐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8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恰当的护理援助,改善生活方式,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出院后给予电话指导并定期上门探访.结果 实验组心力衰竭发作减少,治疗效果好.结论 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提高自我护理和家庭护理能力,有效地降低发病率.
作者:李共梅;王安萍;王世会;李叶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65岁以上老年人相对于中青年免疫力低下,且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基础疾病比率较高.因此,老年人CAP患者中重症病例及病死率较高,治疗较复杂.现将我院2008年老年CAP患者4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在46例患者中,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69.2岁,男性29例,其中汉族10例,哈萨克族13例,维吾尔族4例,蒙古族2例;女性17例,其中汉族6例,哈萨克族7例,维吾尔族3例,蒙古族1例.46例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例,糖尿病12例,心脑血管疾病10例,肾炎1例.以上病例均符合《内科学》第6版关于CAP诊断标准.
作者:刘志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寻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焦虑情绪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方法 将符合条件且具有焦虑情绪的慢性乙肝病人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传染科常规护理和乙肝专科护理,实验组另外实施放松疗法.结果 实验组焦虑值在放松训练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放松训练后与对照组比较,焦虑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松疗法可有效改善慢性乙肝病人的焦虑情绪.
作者:周静;阿苏阿支;杨琼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医学验光在LASIK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医学验光后进行LASIK手术的患者20例40眼作为医学验光组(实验组);以常规验光后进行LASIK手术的患者20例40眼作为普通验光组(对照组).两组的术前屈光度与术前佳矫正视力(BCVA)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P>0.05).结果 实验组病例术后95%的裸眼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95%的病例感到舒适;对照组病例术后82%的裸眼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82%病例感到舒适;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验光是准分子激光矫正近视的前提和基础,医学验光较常规验光更有显著性的优越性,建议将其作为常规术前检验项目.
作者:鲁齐;李纲;葛卫周;张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将单纯切除、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放射性核素”St/90Y敷贴器三种治疗翳状胬肉的手术方式进行比较,寻求一种治疗翼状胬肉的理想手术方式.方法 对121眼采用单纯切除(A组41眼)、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B组39眼)、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放射性核素90Sr/90Y敷贴器(C组41眼)3种方法治疗,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复发率为14.63%,B组复发率为15.39%,C组复发率仅为2.44%,3种手术方法均有部分病例周边角膜云翳.结论 放射性核素90Sr/90Y敷贴器辅助治疗能够明显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及干眼症的发生率,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陶玉香;王庆旭;蒋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减少PICC静脉炎发生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160例行PICC置管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对参与PICC导管维护的护理人员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及考核,给患者发放PICC自我维护宣传册,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同时置管后1~5天予局部温湿敷.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静脉炎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发生时间明显延迟(P<0.01).结论 通过改进护理干预方法,能降低PICC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静脉炎程度,静脉炎发生时间明显延迟.
作者:刘艳;魏虹;谭建芳;伍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金铃子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6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金铃子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舒肝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变化和胃镜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1.88%,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显效率70.00%,总有效率86.67%,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比较和胃镜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金铃子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舒肝片疗效相当,是有效方剂,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黄太基;龚枚;韦虹;何玲;何俊余;张卫;刘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及股动脉途径冠脉诊疗术后护理人员工作负荷的预示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568例在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经股动脉途径或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数据,并计算护理工作强度.结果 经桡动脉(TRA)冠脉诊疗组268例患者的病房护理工作强度(NWL)为(400.8±60.9)min,而经股动脉(TFA)诊疗组300例患者的病房护士的护理工作量为(811.8±71.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经桡动脉(TRA)冠脉介入诊疗途径通过减少因穿刺并发症引发的工作量,缩短CCU病房治疗时间及留院时间,而明显减轻护理工作量.
作者:李黎;谢国惠;杨爽;申晓芬;徐茂雨;李茂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人工流产的广泛开展,人流人数及重复人流次数逐年递增,由此导致的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随之上升.宫腔粘连(IUA)又称Asherman综合征,其继发于宫腔内创伤性手术,也是人工流产(手术流产及药物流产)术后的一种近期并发症.本文描述了其临床特点和诊断标准,并综合分析了近年关于宫腔粘连的相关文献,从多个方面详细讨论了目前国内外对该病的治疗及预防进展.
作者:曹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女性卵巢区域囊性类病变的CT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其CT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经抗炎复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8例60个卵巢囊性类病变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卵巢囊肿17例,囊腺瘤10例,巧克力囊肿7例,囊性畸胎瘤3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细胞瘤各1例,浆膜外子宫肌瘤液化1例,卵巢癌5例,转移瘤1例.经抗炎复查证实子宫附件区脓肿2例.结论 CT能直观清楚地显示女性盆腔病变及其与周围的关系,在卵巢区域囊性类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恒昀;曾亚琴;唐立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