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蓉;田青;何秋连;曹红
在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是本科生培养的一种模式.我们在临床肿瘤学本科专业的实习教学中,采用了更加人性化的双导师制进行带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通过实施过程和结果,对双导师制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雷玉洁;黄云超;李云峰;李文辉;蒋永新;普娜;方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揭示山豆根中抗HBV的物质基础,并探索建立肝炎灵新的质控标准.方法 采用正丁醇萃取方法提取山豆根药材中的总皂苷成分.并以HepG2.2.15细胞株为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不接种细胞只加培养液)、细胞对照组(接种细胞但不加药物)、药物干预组(分为不同浓度组)、阳性药物(拉米夫丁)对照组,药物作用9天后,采用ELISA法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培养上清波中HBsAg、HBeAg,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上清中病毒DNA含量,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 山豆根中皂苷类组分和其他各组分在体外只有高浓度时对HepH2.2.15细胞具有毒性抑制作用,其他稀释倍数的浓度均无显著毒性;山豆根中皂苷类组分和其他各组在体外都具有一定的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各组分之间无显著差异性,其中山豆根中正丁醇水溶液组分的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作用较优,而山豆根中皂苷和其他组分并未显示出更好的抑制作用.结论 山豆根中皂苷和其他组分并未显示出更好的抑制病毒作用,提示山豆根中尚有其他成分或各种不同成分组合的抗HBV作用更佳.
作者:聂红明;扈晓宇;汪蓉;董慧琳;史万忠;李运东;高月求;陈建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患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28例胰管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采用影像学检查方法(B超、腹部X平片、CT、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确诊.24例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侧侧Roux-en-Y吻合术,3例行胰体尾切除、胰断端套入空肠端Roux-en-Y吻合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并发症,术后28例随访1个月~5年,25例术前有上腹疼痛症状者,术后20例腹痛消失,5例腹痛减轻;10例合并糖尿病者8例血糖恢复正常;5例合并脂肪泻者3例脂肪泻消失,2例减轻.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确诊胰管结石的主要方法.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侧侧Roux-en-Y吻合术是治疗胰管结石的主要术式.
作者:李永;马海;段文涛;杨红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近年来抗HBV(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似物的利用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医院网络系统,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用药数量、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等指标,对四川省人民医院2008~2010年抗HBV核苷类似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HBV核苷类似物的使用数量和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的用量增幅较大,拉米夫定用量上升趋势变缓.结论 抗HBV核苷类似物临床使用基本合理,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占主导地位,恩替卡韦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任智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小儿阑尾炎的彩超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经手术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儿的超声检查资料,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75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中单纯性阑尾炎26例,化脓性阑尾炎37例,坏疽性阑尾炎10例,阑尾周围脓肿2例.术前70例患者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5例为阴性,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93%,漏误诊率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儿急性阑尾炎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疑诊患儿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张庆;刘薇;雷正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皮样囊肿(成熟畸胎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88例需行皮样囊肿剔除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囊肿破裂机会、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等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囊肿破裂机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皮样囊肿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范刚;王经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结合螺旋CT扫描技术要点,归纳常见腹腔器官淋巴结病变的CT平扫、增强和灌注成像主要表现,重点对螺旋CT诊断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唐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参苓赤丹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起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探讨参苓赤丹方的保肝作用,方法 将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采用参芩赤丹方,对照组36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茴三硫胶囊,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ALT、TBIL及血清TNF-α、SOD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LT和TBil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T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SOD则有所升高(P<0.05).结论 参苓赤丹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明显的保肝降酶退黄作用,其退黄作用优于复方甘草苷片联合茴三硫组,这可能与通过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升高血清SOD而发挥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张传涛;扈晓宇;范昕建;温国军;李白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牙齿冷光美白术的治疗护理与配合方法.方法 对Beyond冷光牙齿美白35例患者在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配合方法及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通过加强护理配合措施,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结论 术前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术中注意医护配合,术后做好健康指导,可保证牙齿冷光美白术患者的质量与疗效,提高工作效率,并减轻患者不适与紧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杜胜男;何群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圆韧带缩短及子宫腹壁悬吊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行近期疗效评价.方法 对18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圆韧带缩短及子宫腹壁悬吊术,比较术前、术后盆底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1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良好,手术时间(30±20)分钟,近期无盆腔脏器脱垂复发,主观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圆韧带缩短及子宫腹壁悬吊术治疗盆底功能失调及子宫脱垂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明显,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杨琳;王红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肾小球疾病患儿尿中24小时尿锌、铜的含量变化以及肾小球疾病损伤程度与尿锌、铜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42例肾小球损伤患儿以及65例正常对照组24小时尿锌、铜含量.结果 肾小球损伤患儿尿锌、铜含量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肾小球疾病尿蛋白电泳两条带以上组较两条带组之间尿锌、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24小时尿铜、锌在肾小球疾病时排除量明显增加,尿锌、铜的含量可作为肾小球损伤的辅助诊断标准,同时提示补充和调整微量元素对肾小球损伤患儿有一定意义.
作者:高岭;郁飞;王均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诊断动脉瘤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经MSCTA检查诊断的58例动脉瘤患者的影像资料,采用多平面重组( MPR)、表面遮盖成像(SSD)、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MPR)、容积再现(VR)、仿真内镜(VE)及导航技术(navigation)后处理方法.结果 58例患者中发现动脉瘤62个,其中肾动脉瘤6个,肝动脉瘤4个,脾动脉瘤3个,胸主动脉瘤12个,腹主动脉瘤7个,颅内动脉瘤30个.多种图像与轴位图像结合能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解剖细节及其与周围器官的空间关系.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无创、快捷、安全、准确性高的特点,可作为动脉瘤首选而有效的检查方法,能够在动脉瘤的治疗方面提供足够的诊断信息.
作者:杜国智;宋彬;汪小舟;周军;黎桂英;罗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体位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患者进行尿激酶颅腔冲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2例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使用尿激酶行颅腔冲洗,改变冲洗后及开放引流时的头部体位,加速尿激酶对血肿的溶解、液化,便于引流.结果 完全恢复自理23例,部分生活自理30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4例.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术后颅腔冲洗的体位护理,有利于血肿的溶解和引流.
作者:王群;张雨;孔建红;张建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七氟醚和丙泊酚全麻维持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n=40)和七氟醚组(S组,n=40),分别靶控静脉输注丙泊酚或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术后采用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PCA),记录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量表(VAS)值、PCA实际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芬太尼总用量.结果 术后4h VAS评分偏高,各时点V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实际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芬太尼总用量两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和丙泊酚全麻维持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没有差异.
作者:陈江山;李美亭;兰志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女性卵巢区域囊性类病变的CT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其CT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经抗炎复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8例60个卵巢囊性类病变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卵巢囊肿17例,囊腺瘤10例,巧克力囊肿7例,囊性畸胎瘤3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细胞瘤各1例,浆膜外子宫肌瘤液化1例,卵巢癌5例,转移瘤1例.经抗炎复查证实子宫附件区脓肿2例.结论 CT能直观清楚地显示女性盆腔病变及其与周围的关系,在卵巢区域囊性类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恒昀;曾亚琴;唐立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德胜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因变化趋势.方法 对北京市西城区德胜地区1993~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检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993~2009年17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现出波浪式下降趋势,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84.91%0,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66.04%0,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77.78%,5岁以下儿童死因结构发生了变化,顺位由第一的肺炎变为畸形占据第一位.结论 要控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是降低婴儿死亡率,尤其是新生儿的死亡率,其中做好孕期的保健,预防畸形的发生是我地区今后保健工作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作者:马晓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将单纯切除、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放射性核素”St/90Y敷贴器三种治疗翳状胬肉的手术方式进行比较,寻求一种治疗翼状胬肉的理想手术方式.方法 对121眼采用单纯切除(A组41眼)、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B组39眼)、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放射性核素90Sr/90Y敷贴器(C组41眼)3种方法治疗,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复发率为14.63%,B组复发率为15.39%,C组复发率仅为2.44%,3种手术方法均有部分病例周边角膜云翳.结论 放射性核素90Sr/90Y敷贴器辅助治疗能够明显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及干眼症的发生率,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陶玉香;王庆旭;蒋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社区综合管理血脂异常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南充市新建社区45岁以上居民200名进行体检,对筛出的113例血酯异常患者进行社区综合管理.于6个月后调查患者的饮食、运动、血脂水平,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等并与管理前对比.结果 综合管理后113例血脂异常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较管理前明显提高,血脂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综合管理可明显改善患者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从而达到有效控制血脂水平.
作者:杜晓秋;张涛;陆沿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病例男,62岁,因咳嗽、咳痰5年加重2个月,痰中带血5天,于2009年3月24日到县医院诊治,X摄片诊断为Ⅲ型肺结核活动期,矽肺Ⅱ期;并于当天在县医院查肝、肾功正常.3月25日患者转诊到县疾控中心,即时痰涂片结核杆菌阳性,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诊断为复治涂阳患者,按2H3R3Z3 E3 S3/6H3 R3 E3方案进行治疗[1].患者10年前诊断为矽肺,咳嗽5年,否认有肝、肾病史.2006年5月曾在本中心诊断为肺结核化疗6个月,化疗期间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疾控中心于3月25日开始实施抗结核药物强化期治疗,即给予口服异烟肼片600mg/利福平600mg、吡嗪酰胺片2000mg以上药物、盐酸乙胺丁醇片1250mg,肌注链霉素750mg,每二日1次,共2个月[1].
作者:徐孝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寻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焦虑情绪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方法 将符合条件且具有焦虑情绪的慢性乙肝病人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传染科常规护理和乙肝专科护理,实验组另外实施放松疗法.结果 实验组焦虑值在放松训练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放松训练后与对照组比较,焦虑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松疗法可有效改善慢性乙肝病人的焦虑情绪.
作者:周静;阿苏阿支;杨琼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