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孝强
目的 分析女性卵巢区域囊性类病变的CT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其CT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经抗炎复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8例60个卵巢囊性类病变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卵巢囊肿17例,囊腺瘤10例,巧克力囊肿7例,囊性畸胎瘤3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细胞瘤各1例,浆膜外子宫肌瘤液化1例,卵巢癌5例,转移瘤1例.经抗炎复查证实子宫附件区脓肿2例.结论 CT能直观清楚地显示女性盆腔病变及其与周围的关系,在卵巢区域囊性类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恒昀;曾亚琴;唐立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盆腹腔异位的预防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西第二医院2006~2010年住院治疗的15例IUD盆腹腔异位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15例中有13例在分娩后一年内放置;金属圆形环10例,T型环3例;异位于膀胱1例,肠壁3例,大网膜2例,直肠子宫陷凹3例,阔韧带1例,盆壁1例,子宫表面4例.结论 接受宫内节育器避孕患者随访意识差,育龄妇女置环应定期随访及时发现节育器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减少宫内节育器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重视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取环问题,应加强对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育龄妇女的随访宣教,加强对计划生育技术人员的培训是减少宫内节育器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唐艳;乔林;徐克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衰患者时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安装起博器有心衰症状的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68例患者,起博频率调整为60次/分并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在接受ACEI或ARB.氨体舒通治疗稳定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照组34例接受ACEI或ARB,氨体舒通治疗;疗程为9个月,治疗前后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显著提高平均左室射血分数(P=0.002).结论 在不改变心率的条件下,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衰患者时可维持左心室收缩功能.
作者:曾庆华;王林;喻蓉;刘培曦;曾娟;徐功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指征及操作要点进行探讨.结果 除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外,其余均临床治愈.术后1年生存率95.4%(21/22例),2年生存率72.2%(16/22例),3年生存率50.0%(11/22例).结论 手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方案,通过对患者的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和手术方式进行合理的分析,同时进行术后处理及放疗或化疗,对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盛新;马耀磊;沈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对孕产妇进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毒筛查和干预治疗,有效阻断母婴传播.方法 对本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孕产妇血清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梅毒螺旋体抗体(TRUST)、艾滋病病毒(HIV)进行检测统计和分析.结果 1832例孕产妇中感染HBV 145例(7.9%),HCV感染10例(0.55%).TP感染10例(0.55%),HIV感染1例(0.055%).结论 通过对孕产妇进行血性感染性疾病知识的宣传和筛查,降低孕产妇HBV、HCV、TP、HIV感染,降低国产儿感染率.
作者:彭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文章探讨了近20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病研究的主要成就及发展现状,并指出了所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外,同时,分析了目前中西医结合感染病学面临的发展机遇,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作者:钟森;扈晓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影响肿瘤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的原因,以提高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79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通过将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与肿瘤患者性别、不同穿刺部位、不同血管、有无PICC置管史及有无化疗史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影响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的因素.结果 肿瘤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与患者性别、不同穿刺部位、不同血管及有无PICC置管史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患者有无化疗史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行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要高于已行化疗患者的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PICC宣教,鼓励患者在首次化疗前行PICC置管,以提高PICC的一次置管成功率.
作者:许辉琼;方进博;邓静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寻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焦虑情绪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方法 将符合条件且具有焦虑情绪的慢性乙肝病人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传染科常规护理和乙肝专科护理,实验组另外实施放松疗法.结果 实验组焦虑值在放松训练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放松训练后与对照组比较,焦虑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松疗法可有效改善慢性乙肝病人的焦虑情绪.
作者:周静;阿苏阿支;杨琼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皮样囊肿(成熟畸胎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88例需行皮样囊肿剔除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囊肿破裂机会、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等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囊肿破裂机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皮样囊肿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范刚;王经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方法、技巧、术后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103例(腹腔镜组)与开腹子宫肌瘤别除术100例(开腹组)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子宫肌瘤的腹腔镜手术无疑是一种保留器官的理想术式.
作者:祝淑清;周远荣;杨晓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金铃子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6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金铃子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舒肝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变化和胃镜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1.88%,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显效率70.00%,总有效率86.67%,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比较和胃镜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金铃子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舒肝片疗效相当,是有效方剂,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黄太基;龚枚;韦虹;何玲;何俊余;张卫;刘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肺结核治疗方案中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美能:SNMC)的临床增效作用.方法144例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分别在肺结核治疗方案中的强化期试验组加用SNMC,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用药后的第0、1、2、6个月观察临床症状评分,1、2、6个月观察胸部平片吸收情况.结果 临床症状评分用药后第0、6月试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用药后第1、2月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胸部平片吸收情况用药后第1月试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用药后第2、6月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肺结核治疗方案中加用SNMC可以加快临床症状缓解,促进肺部病灶吸收,提高临床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国正;钟森;何燕;高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部外伤后CT诊断肠系膜挫裂伤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由3名高年资医师对23例经手术和临床治疗证实的肠系膜挫裂伤CT平扫资料进行盲法分析,分析有无肠系膜及周围间隙内脂肪密度增高、肠间隙内有无积液,及结肠下间隙、结肠旁沟及盆腔内有无积液,以综合资料作为诊断依据.结果 CT表现为单纯肠系膜及周围间隙脂肪密度增高3例,肠系膜及周围间隙脂肪密度增高合并结肠下间隙积液20例,合并肝脾周围间隙、结肠旁沟内积液15例,合并盆腔积液5例.外伤的部位在中上腹部17例,中腹部3例,下腹部3例.其中,下腹部1例明显见肠壁水肿,肠管穿孔造成周围间隙积气1例.经20例手术治疗患者证实,均见创伤部位腹壁皮下软组织肌肉挫伤明显,皮下肌间隙有淤血,腹或盆腔内见血凝块及血性液体.血凝块及不凝血大小、血量不等.小肠系膜及根部有不同程度、不同范围挫裂伤,伴有多处动静脉血管破裂性活动性出血,小肠有多处浆膜挫裂伤,19例未见小肠穿孔.1例见小肠肠壁0.5cm裂口,小肠内容物漏出,周围网膜包绕.15例出血位于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区域;4例位于肠系膜下动脉供血区,其中1例见肠壁穿孔;1例腹部保健患者出血来源余肠系膜上动脉及大网膜.20例均见出血积于小肠肠间隙;15例出血累积达肝脾周围间隙、结肠旁沟内;3例到达盆腔.结论 对腹部有明确外伤史的患者进行常规腹部CT平扫检查,能较准确判断患者有无肠系膜挫裂伤及并发症发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刘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15例青少年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对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栓塞.结果 CT、MRI表现为鼻咽部的软组织肿块影,大部分边界清楚,密度或信号均匀,显著强化.部分可发现异常供血动脉;血管造影表现为鼻咽部的异常血管团,经异常供血动脉采用明胶海绵栓塞后止血效果肯定,术后血管瘤体积明显缩小,术中出血少.结论 CT、MRI有助于肿瘤诊断及定位;术前栓塞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的全切率和安全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庆;何晓峰;王江云;庞桦进;杨旸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8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恰当的护理援助,改善生活方式,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出院后给予电话指导并定期上门探访.结果 实验组心力衰竭发作减少,治疗效果好.结论 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提高自我护理和家庭护理能力,有效地降低发病率.
作者:李共梅;王安萍;王世会;李叶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将单纯切除、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放射性核素”St/90Y敷贴器三种治疗翳状胬肉的手术方式进行比较,寻求一种治疗翼状胬肉的理想手术方式.方法 对121眼采用单纯切除(A组41眼)、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B组39眼)、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放射性核素90Sr/90Y敷贴器(C组41眼)3种方法治疗,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复发率为14.63%,B组复发率为15.39%,C组复发率仅为2.44%,3种手术方法均有部分病例周边角膜云翳.结论 放射性核素90Sr/90Y敷贴器辅助治疗能够明显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及干眼症的发生率,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陶玉香;王庆旭;蒋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葛根素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14天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总有效率71.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葛根素治疗可提高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作者:潘建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病例男性,16岁,因发现肛周硬结1月余,外院行切开引流术后3局,伤口未愈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于2010年7月入住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痔瘘专业组.入院患者一般情况可,肛周可扪及大小约7cm×6cm硬结,触之有轻微波动感,其上可见两放射状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作者:刘洪;何洪波;伍静;杨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单纯慢性丙型肝炎与合并脂肪肝的丙肝患者之间病毒载量、瘦素、胰岛素抵抗的差异.方法 通过B超筛选慢性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37例,并与非脂肪变丙肝患者34例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病毒载量、肝功能、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结果 合并脂肪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载量较非脂肪变组明显升高,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较高,HCV-RNA载量与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关系,与ALT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合并脂肪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与瘦素水平升高及胰岛素抵抗相关.
作者:刘光伟;王春芳;扈晓宇;赵文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牙齿冷光美白术的治疗护理与配合方法.方法 对Beyond冷光牙齿美白35例患者在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配合方法及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通过加强护理配合措施,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结论 术前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术中注意医护配合,术后做好健康指导,可保证牙齿冷光美白术患者的质量与疗效,提高工作效率,并减轻患者不适与紧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杜胜男;何群育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