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市西城德胜地区1993~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马晓荣

关键词: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德胜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因变化趋势.方法 对北京市西城区德胜地区1993~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检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993~2009年17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现出波浪式下降趋势,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84.91%0,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66.04%0,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77.78%,5岁以下儿童死因结构发生了变化,顺位由第一的肺炎变为畸形占据第一位.结论 要控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是降低婴儿死亡率,尤其是新生儿的死亡率,其中做好孕期的保健,预防畸形的发生是我地区今后保健工作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桡动脉及股动脉途径冠脉诊疗术后护理工作量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及股动脉途径冠脉诊疗术后护理人员工作负荷的预示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568例在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经股动脉途径或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数据,并计算护理工作强度.结果 经桡动脉(TRA)冠脉诊疗组268例患者的病房护理工作强度(NWL)为(400.8±60.9)min,而经股动脉(TFA)诊疗组300例患者的病房护士的护理工作量为(811.8±71.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经桡动脉(TRA)冠脉介入诊疗途径通过减少因穿刺并发症引发的工作量,缩短CCU病房治疗时间及留院时间,而明显减轻护理工作量.

    作者:李黎;谢国惠;杨爽;申晓芬;徐茂雨;李茂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利湿活血中药联合小剂量干扰素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小剂量干扰素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慢性丙型肝炎诊断标准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基础上加用利湿活血中药治疗,疗程12个月,随访6个月;对照组30例,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及随访时间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完全显效63.3%,对照组33.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症状积分在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结论 中药联合小剂量干扰素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较传统治疗更为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婧;魏超;扈晓宇;钟森;陈果;曲俊彦;张传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分娩活跃期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宫颈封闭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初产妇头位分娩活跃期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后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将宫颈评分8~9分的头位分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于宫口开大2~3 cm时,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分别记录两组产痛、产程、分娩方式、胎儿和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痛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活跃期时限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程活跃初期,对宫颈评分8~9分的初产妇进行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宫颈封闭,可缩短第一产程活跃期,降低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

    作者:马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目的 观察低剂量沙利度胺(Thalidomide,国内商品名:反应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对1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沙刺度胺起始量为每晚睡前100mg,每周增加50mg,直到200mg/天维持治疗,地塞米松15mg/天,每月治疗1~4天.结果 16例MM部分缓解4例,好转9例,无效3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便秘,乏力等副作用,均可耐受,无不能耐受的毒副作用.结论 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效果明显,副作用小,耐受性好,给药方便.

    作者:马春蓉;田青;何秋连;曹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放松疗法对慢性乙肝病人焦虑情绪的改善作用

    目的 探寻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焦虑情绪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方法 将符合条件且具有焦虑情绪的慢性乙肝病人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传染科常规护理和乙肝专科护理,实验组另外实施放松疗法.结果 实验组焦虑值在放松训练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放松训练后与对照组比较,焦虑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松疗法可有效改善慢性乙肝病人的焦虑情绪.

    作者:周静;阿苏阿支;杨琼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护士工作中的法律观念与自我保护

    护理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护士的工作很多时候要直接面对患者和家属,因此要求护士在平时护理工作中必须增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维护患者的利益和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以确保护理的安全性.为此,我们对2008年3月~2011年2月全院护患投诉、纠纷进行为期3年的回顾、分析,同时探讨了护士工作中的法律观念与自我保护方法.

    作者:徐凤仙;杨绍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金铃子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金铃子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6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金铃子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舒肝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变化和胃镜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1.88%,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显效率70.00%,总有效率86.67%,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比较和胃镜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金铃子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舒肝片疗效相当,是有效方剂,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黄太基;龚枚;韦虹;何玲;何俊余;张卫;刘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应用六西格玛法缩短门诊胃肠镜检查预约等待时间的探讨

    目的 缩短门诊患者胃肠镜检查预约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应用六西格玛的定义,实施潮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对门诊患者胃肠镜检查流程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导致预约等待时间长的原因作为关键点进行改进.结果 改进后胃镜检查预约等待时间平均缩短了6天,肠镜检查预约等待时间平均缩短了14天,病人相关满意度提高了9.45%,较改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有效地缩短了胃肠镜检查预约等待时间,提高了病人的满意率,降低了医疗纠纷,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作者:陈蓓蓓;冯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抗HBV核苷类似物的利用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近年来抗HBV(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似物的利用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医院网络系统,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用药数量、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等指标,对四川省人民医院2008~2010年抗HBV核苷类似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HBV核苷类似物的使用数量和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的用量增幅较大,拉米夫定用量上升趋势变缓.结论 抗HBV核苷类似物临床使用基本合理,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占主导地位,恩替卡韦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任智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CT诊断肠系膜挫裂伤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部外伤后CT诊断肠系膜挫裂伤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由3名高年资医师对23例经手术和临床治疗证实的肠系膜挫裂伤CT平扫资料进行盲法分析,分析有无肠系膜及周围间隙内脂肪密度增高、肠间隙内有无积液,及结肠下间隙、结肠旁沟及盆腔内有无积液,以综合资料作为诊断依据.结果 CT表现为单纯肠系膜及周围间隙脂肪密度增高3例,肠系膜及周围间隙脂肪密度增高合并结肠下间隙积液20例,合并肝脾周围间隙、结肠旁沟内积液15例,合并盆腔积液5例.外伤的部位在中上腹部17例,中腹部3例,下腹部3例.其中,下腹部1例明显见肠壁水肿,肠管穿孔造成周围间隙积气1例.经20例手术治疗患者证实,均见创伤部位腹壁皮下软组织肌肉挫伤明显,皮下肌间隙有淤血,腹或盆腔内见血凝块及血性液体.血凝块及不凝血大小、血量不等.小肠系膜及根部有不同程度、不同范围挫裂伤,伴有多处动静脉血管破裂性活动性出血,小肠有多处浆膜挫裂伤,19例未见小肠穿孔.1例见小肠肠壁0.5cm裂口,小肠内容物漏出,周围网膜包绕.15例出血位于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区域;4例位于肠系膜下动脉供血区,其中1例见肠壁穿孔;1例腹部保健患者出血来源余肠系膜上动脉及大网膜.20例均见出血积于小肠肠间隙;15例出血累积达肝脾周围间隙、结肠旁沟内;3例到达盆腔.结论 对腹部有明确外伤史的患者进行常规腹部CT平扫检查,能较准确判断患者有无肠系膜挫裂伤及并发症发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刘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女性盆腔囊性和囊实性病变的MRI诊断

    目的 探讨MRI时女性盆腔囊性及囊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女性盆腔囊性或囊实性病变的MRI表现.结果 卵巢囊肿6例,卵巢囊性畸胎瘤5例,卵巢囊腺瘤6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8例,卵巢癌7例,慢性盆腔炎、盆腔脓肿3例.结论 MRI对女性盆腔囊性和囊实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新玉;徐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地方综合院校医学教育学生人文素质结构体系及培养途径研究

    本文拟从分析地方综合院校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结构体系及培养途径入手,阐述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实施途径.

    作者:张静;王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血脂异常的社区综合管理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社区综合管理血脂异常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南充市新建社区45岁以上居民200名进行体检,对筛出的113例血酯异常患者进行社区综合管理.于6个月后调查患者的饮食、运动、血脂水平,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等并与管理前对比.结果 综合管理后113例血脂异常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较管理前明显提高,血脂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综合管理可明显改善患者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从而达到有效控制血脂水平.

    作者:杜晓秋;张涛;陆沿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或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及脑卒中病人水平的相关性变化.方法 非高血压病组45例作为对照组,单纯高血压病组46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或脑卒中组44例,分别对同型半胱氨酸进行测定,并比较HCY与各组间关系.结果 单纯高血压病组与非高血压病组比较,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增高(P<0.001);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或脑卒中组与非高血压病比较,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增高(P<0.001).结论 单纯高血压病及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或脑卒中病人,HCY明显增加.

    作者:练世刚;郑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指征及操作要点进行探讨.结果 除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外,其余均临床治愈.术后1年生存率95.4%(21/22例),2年生存率72.2%(16/22例),3年生存率50.0%(11/22例).结论 手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方案,通过对患者的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和手术方式进行合理的分析,同时进行术后处理及放疗或化疗,对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盛新;马耀磊;沈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放射性核素90Sr/90Y敷贴器辅助治疗翼状胬肉

    目的 将单纯切除、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放射性核素”St/90Y敷贴器三种治疗翳状胬肉的手术方式进行比较,寻求一种治疗翼状胬肉的理想手术方式.方法 对121眼采用单纯切除(A组41眼)、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B组39眼)、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放射性核素90Sr/90Y敷贴器(C组41眼)3种方法治疗,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复发率为14.63%,B组复发率为15.39%,C组复发率仅为2.44%,3种手术方法均有部分病例周边角膜云翳.结论 放射性核素90Sr/90Y敷贴器辅助治疗能够明显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及干眼症的发生率,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陶玉香;王庆旭;蒋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新农合扣款病历缺陷分析与对策

    本文通过对407份新农合扣款病历缺陷分析,发现主要存在新农合目录外用药知情同意告知不足、重复检查、病程记录简单、诊疗不规范等缺陷,并认真分析了产生缺陷的主要原因,采取了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培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把农合办医疗管理具体措施细化为病案书写要求;严格考核,严把新农合病历质量关等相应整改措施,达到了规范病历书写、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

    作者:刘劲红;周军;陈黎;董芊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细辛毒性研究进展

    细辛作为中医常用的一味中药,疗效卓著.但近年来由于临床上发现其具有一定的肾毒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在临床上的推广使用.本文从细辛毒性的古今述要、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三致作用、不良反应、毒性的预防与解救等方面对细辛毒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今后对细辛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及临床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徐建兵;文竹;杨国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单腔深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应用深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积液引流的效果.方法 对42例胸腔积液患者应用胸腔内留置深静脉导管进行引流并评价引流效果.结果 除2例脓胸患者外,其余病人均经深静脉导管抽净胸腔积液,肺组织复张,来出现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用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满意,并发症少且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适用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张腊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胰管结石28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患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28例胰管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采用影像学检查方法(B超、腹部X平片、CT、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确诊.24例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侧侧Roux-en-Y吻合术,3例行胰体尾切除、胰断端套入空肠端Roux-en-Y吻合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并发症,术后28例随访1个月~5年,25例术前有上腹疼痛症状者,术后20例腹痛消失,5例腹痛减轻;10例合并糖尿病者8例血糖恢复正常;5例合并脂肪泻者3例脂肪泻消失,2例减轻.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确诊胰管结石的主要方法.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侧侧Roux-en-Y吻合术是治疗胰管结石的主要术式.

    作者:李永;马海;段文涛;杨红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