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肝炎及艾滋病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杨婵娟;王丽春

关键词:核苷(酸)类似物, 不良反应, 研究, 进展
摘要:核苷(酸)类似物在治疗肝炎及艾滋病过程中的总体安全性较好,但仍可引起包括肾毒性、肌病、乳酸酸中毒、周围神经病等多种临床不良反应.核苷(酸)类似物具有明显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但其不良反应也是值得重视的临床问题.本文就核苷(酸)类似物在治疗肝炎及艾滋病中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做一综述.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肿瘤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肿瘤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的原因,以提高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79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通过将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与肿瘤患者性别、不同穿刺部位、不同血管、有无PICC置管史及有无化疗史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影响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的因素.结果 肿瘤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与患者性别、不同穿刺部位、不同血管及有无PICC置管史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患者有无化疗史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行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要高于已行化疗患者的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PICC宣教,鼓励患者在首次化疗前行PICC置管,以提高PICC的一次置管成功率.

    作者:许辉琼;方进博;邓静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单腔深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应用深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积液引流的效果.方法 对42例胸腔积液患者应用胸腔内留置深静脉导管进行引流并评价引流效果.结果 除2例脓胸患者外,其余病人均经深静脉导管抽净胸腔积液,肺组织复张,来出现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用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满意,并发症少且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适用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张腊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螺旋CT在腹腔器官淋巴结病变的应用

    本文结合螺旋CT扫描技术要点,归纳常见腹腔器官淋巴结病变的CT平扫、增强和灌注成像主要表现,重点对螺旋CT诊断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唐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利湿活血中药联合小剂量干扰素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小剂量干扰素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慢性丙型肝炎诊断标准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基础上加用利湿活血中药治疗,疗程12个月,随访6个月;对照组30例,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及随访时间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完全显效63.3%,对照组33.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症状积分在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结论 中药联合小剂量干扰素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较传统治疗更为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婧;魏超;扈晓宇;钟森;陈果;曲俊彦;张传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中青年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中青年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4例中青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出院后1、3、6个月分别进行电话回访1次.在出院后6个月时分别进行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SF-36),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评分有无差异性.结果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社会功能无明显差异性(P>0.05),实验组在遵医行为、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以及总体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中青年肺结核患者进行完善的健康宣教、加强心理指导和出院指导等全程护理干预,从疾病、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进行多元化、预见性护理,能有效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对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杨绍平;张素芬;马兰;赖冬雪;胡恩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MSCT血管成像对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诊断动脉瘤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经MSCTA检查诊断的58例动脉瘤患者的影像资料,采用多平面重组( MPR)、表面遮盖成像(SSD)、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MPR)、容积再现(VR)、仿真内镜(VE)及导航技术(navigation)后处理方法.结果 58例患者中发现动脉瘤62个,其中肾动脉瘤6个,肝动脉瘤4个,脾动脉瘤3个,胸主动脉瘤12个,腹主动脉瘤7个,颅内动脉瘤30个.多种图像与轴位图像结合能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解剖细节及其与周围器官的空间关系.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无创、快捷、安全、准确性高的特点,可作为动脉瘤首选而有效的检查方法,能够在动脉瘤的治疗方面提供足够的诊断信息.

    作者:杜国智;宋彬;汪小舟;周军;黎桂英;罗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医学验光在LASIK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医学验光在LASIK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医学验光后进行LASIK手术的患者20例40眼作为医学验光组(实验组);以常规验光后进行LASIK手术的患者20例40眼作为普通验光组(对照组).两组的术前屈光度与术前佳矫正视力(BCVA)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P>0.05).结果 实验组病例术后95%的裸眼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95%的病例感到舒适;对照组病例术后82%的裸眼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82%病例感到舒适;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验光是准分子激光矫正近视的前提和基础,医学验光较常规验光更有显著性的优越性,建议将其作为常规术前检验项目.

    作者:鲁齐;李纲;葛卫周;张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趋势及临床分布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雅安地区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趋势及临床分布特征.方法 385株鲍曼不动杆菌按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和分离,获得菌株在VITEK-32中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绿脓假单胞(ATCC27853)及大肠埃希氏(ATCC25922)菌株作药敏质控菌株.结果 检测出的385株鲍曼不动杆菌分布于11个科室,其中重症监护病房(ICU)185例,神经内科65例,呼吸感染科42例,血液科15例,肾内科30例,普外科19,胸外科12例,内分泌科8例,其他科室9例.38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测试的8种抗菌药物中,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2%、16.5%、21.8%.结论 医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较广,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测试的8种抗菌药物中,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可作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张蓉;冯开敏;胡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血脂异常的社区综合管理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社区综合管理血脂异常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南充市新建社区45岁以上居民200名进行体检,对筛出的113例血酯异常患者进行社区综合管理.于6个月后调查患者的饮食、运动、血脂水平,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等并与管理前对比.结果 综合管理后113例血脂异常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较管理前明显提高,血脂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综合管理可明显改善患者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从而达到有效控制血脂水平.

    作者:杜晓秋;张涛;陆沿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慢性丙肝相关性脂肪肝与瘦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

    目的 观察单纯慢性丙型肝炎与合并脂肪肝的丙肝患者之间病毒载量、瘦素、胰岛素抵抗的差异.方法 通过B超筛选慢性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37例,并与非脂肪变丙肝患者34例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病毒载量、肝功能、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结果 合并脂肪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载量较非脂肪变组明显升高,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较高,HCV-RNA载量与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关系,与ALT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合并脂肪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与瘦素水平升高及胰岛素抵抗相关.

    作者:刘光伟;王春芳;扈晓宇;赵文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山豆根中皂苷等不同组分的体外抗HBV实验研究

    目的 揭示山豆根中抗HBV的物质基础,并探索建立肝炎灵新的质控标准.方法 采用正丁醇萃取方法提取山豆根药材中的总皂苷成分.并以HepG2.2.15细胞株为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不接种细胞只加培养液)、细胞对照组(接种细胞但不加药物)、药物干预组(分为不同浓度组)、阳性药物(拉米夫丁)对照组,药物作用9天后,采用ELISA法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培养上清波中HBsAg、HBeAg,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上清中病毒DNA含量,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 山豆根中皂苷类组分和其他各组分在体外只有高浓度时对HepH2.2.15细胞具有毒性抑制作用,其他稀释倍数的浓度均无显著毒性;山豆根中皂苷类组分和其他各组在体外都具有一定的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各组分之间无显著差异性,其中山豆根中正丁醇水溶液组分的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作用较优,而山豆根中皂苷和其他组分并未显示出更好的抑制作用.结论 山豆根中皂苷和其他组分并未显示出更好的抑制病毒作用,提示山豆根中尚有其他成分或各种不同成分组合的抗HBV作用更佳.

    作者:聂红明;扈晓宇;汪蓉;董慧琳;史万忠;李运东;高月求;陈建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放松疗法对慢性乙肝病人焦虑情绪的改善作用

    目的 探寻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焦虑情绪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方法 将符合条件且具有焦虑情绪的慢性乙肝病人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传染科常规护理和乙肝专科护理,实验组另外实施放松疗法.结果 实验组焦虑值在放松训练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放松训练后与对照组比较,焦虑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松疗法可有效改善慢性乙肝病人的焦虑情绪.

    作者:周静;阿苏阿支;杨琼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对乙型肝炎病毒cccDNA的新认识

    cccDNA(共价闭合环状脱氧核糖核酸)是乙肝病毒前基因组RNA复制的原始合成模板,是乙肝病毒持续感染的关键因素.与外周血HBV(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BeAg、HBVDNA)有显著的相关性,并与肝细胞炎症相关,检测HBVcccDNA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患者病情进展,确定治疗终点,对抗病毒药物疗效的判断.现今在美国已有7种药物被允许用于成人慢性乙肝的治疗,但均不能有效抑制HBV,目前以cccDNA为靶点的抗病毒药是我们的迫切需求.

    作者:李春霞;曾庆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金铃子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金铃子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6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金铃子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舒肝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变化和胃镜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1.88%,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显效率70.00%,总有效率86.67%,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比较和胃镜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金铃子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舒肝片疗效相当,是有效方剂,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黄太基;龚枚;韦虹;何玲;何俊余;张卫;刘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8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恰当的护理援助,改善生活方式,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出院后给予电话指导并定期上门探访.结果 实验组心力衰竭发作减少,治疗效果好.结论 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提高自我护理和家庭护理能力,有效地降低发病率.

    作者:李共梅;王安萍;王世会;李叶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肾小球疾病患儿24小时尿锌铜含量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肾小球疾病患儿尿中24小时尿锌、铜的含量变化以及肾小球疾病损伤程度与尿锌、铜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42例肾小球损伤患儿以及65例正常对照组24小时尿锌、铜含量.结果 肾小球损伤患儿尿锌、铜含量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肾小球疾病尿蛋白电泳两条带以上组较两条带组之间尿锌、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24小时尿铜、锌在肾小球疾病时排除量明显增加,尿锌、铜的含量可作为肾小球损伤的辅助诊断标准,同时提示补充和调整微量元素对肾小球损伤患儿有一定意义.

    作者:高岭;郁飞;王均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导管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对28例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用明胶海绵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中配合、股动脉穿刺局部的观察护理、基础护理以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等一系列综合措施.结果 28例患者中.20例于导管动脉栓塞术后立刻止血.8例出血明显减少,经对症治疗7天内出血逐渐停止.12例患者出现38.5℃以下发热,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臀部疼痛,5例出现腹痛,经对症治疗约7天后症状消失,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密切配合手术医生,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护理关键,可挽救产后大出血产妇的生命.

    作者:杨泽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德阳市人民医院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析

    目的 为医院感染防控和抗菌药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了解我院医院感染分布状况、特点和抗菌药物使用基本情况,抽调调查员进行现患率调查相关知识培训,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结果 共调查住院患者1115例,实查率100%发生医院感染49例,51例次,现患率4.39%,例次感染率4.5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4.89%;共分离出病原微生物21株,以G-杆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56.3%,以一联用药为主,占78.3%.结论 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水平符合卫生部<10%的要求;通过本次调查,掌握了我院医院感染分布状况及病原学分布特点,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尹丽;赵华;谢华;徐巍;张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103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方法、技巧、术后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103例(腹腔镜组)与开腹子宫肌瘤别除术100例(开腹组)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子宫肌瘤的腹腔镜手术无疑是一种保留器官的理想术式.

    作者:祝淑清;周远荣;杨晓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膜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3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膜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年8月~2010年6月行腹膜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手术3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25min,平均出血量80ml,术后第2天即可下床活动及饮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天,术中和术后来发生严重的并发症.随访1~20个月,单纯肾切除无其他并发症;2例肾癌患者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腹腔镜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可在基层医院逐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格金;郭建;马秀臻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