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高功能性腺瘤的探讨

张清连;张灌生;钟跃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高功能性腺瘤, 动脉分支, 峰速, 心率
摘要:目的 探讨彩超诊断甲状腺高功能性腺瘤的价值.方法 对经核医学及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甲状腺高功能性腺瘤进行了彩超检查,测量并计算了高功能性腺瘤内动脉分支的峰速与心率乘积(PBVH),并与甲状腺腺瘤组进行对照.结果 甲状腺高功能性腺瘤组的PBVH测值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P<0.01).结论 PBVH诊断甲状腺高功能性腺瘤有较高的准确性,可在临床推广应用;因本文样本量尚少,还需扩大样本量,不断总结、完善与提高.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电切联合碘伏膀胱内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联合术后0.5%碘伏膀胱内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 42例病理证实的腺性膀胱炎患者,21例经尿道电切术后行0.5%碘伏膀胱内灌注(Ⅰ组),21例仅单纯电切治疗(Ⅱ组),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结果 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Ⅰ组1例复发,Ⅱ组5例复发,两组总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电切联合术后0.5%碘伏膀胱内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能明显减少腺性膀胱炎电切术后复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晓楠;青廉;邹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734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目的 分析2008年医院感染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资料与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8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原因、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3831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734例,感染率3.08%,感染例次756例,例次感染率3.1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1.91%;其次为上呼吸道和泌尿道,分别占18.94%和4.22%;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常见的有肺炎克雷伯氏菌(11.56%),大肠埃希菌(12.14%);革兰阳性球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6.65%;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25.72%,感染科室以重症监护病房高.结论 切实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加强环境质量的控制,加强感染病原菌的分析鉴定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动态监测,加强医务人员宣传教育,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邓先芳;付秀全;谭鸿;陈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显示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证实15例主动脉夹层的螺旋CT血管造影资料及后处理技术的应用.结果 多种后处理图像与轴位图像相结合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解剖细节及毗邻关系,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撕裂的内膜.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结合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对于选择治疗方法、指导临床手术、观察术后疗效及随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检查.

    作者:曾蕾;李胜;陈玉峰;侯明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的临床处理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妊娠时机与孕产期处理.方法 分析32例SLE患者合并妊娠的临床资料和处理方法.结果 32例SLE患者合并妊娠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活动期病例妊娠丢失率57%,静止期病例丢失率为12%,前者与后者相比明显升高(P<0.01).25例新生儿均无畸形和死亡,孕产妇无产后出血及死亡.结论 正确选择妊娠时机及合理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多数SLE病例能获得妊娠机会及安全渡过孕产期.

    作者:张然;何运昉;凡子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35例Pilon骨折,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35例Pilon骨折患者按Rüedi-Allgower分类:Ⅱ型11例,Ⅲ24例.结果 35例均获得随访6~18个月.疗效按照苟氏标准,优15例,良12例,可6例,差2例.结论 正确选择手术时机,良好的复位与内固定技术、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Pilon骨折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作者:黄志明;熊涛;王时东;罗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目的 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08年5月间收治并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51例共59个创面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时间、有无感染、创面恢复情况、治疗费用、预后及并发症等.结果 51例病人中,随访3月以上46例,随访率90.2%,按生存质量评判优良率达89.13%,瘢痕挛缩致功能障碍1例.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创伤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少,在基层医院容易开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洪;李涛;白大应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技术人员继毕业后的医学教育,是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教育.医务工作者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着卫生技术人员自身的前途,而且关系着医院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本文就基层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以供同道商榷.

    作者:范秀华;杨成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价值

    目的 总结护理干预在自发性食管破裂围手术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比性分析2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成功救治经验和教训,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1例得到及时诊治,配合积极有效护理而治愈,另1例错过佳手术时机,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专业、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治愈可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叶寿惠;赵淑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诊胆囊切除时伴特殊合并症的手术处理

    目的 探讨在急诊胆囊切除术时伴特殊合并症的手术处理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2例急诊胆囊切除术时伴特殊合并症的手术结果及随访6个月~8年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2例患者无一例发生手术死亡,在围手术期内亦无胆漏、胆道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短期效果满意;在6个月~8年的追踪随访中,1例反复并发胆源性胰腺炎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成型术治愈.结论 对急诊胆囊切除术时伴特殊合并症患者,在手术中根据病情采用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作者:许华刚;马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双足对称性发病跖骨分叉并多趾畸形1例

    病例女,24岁,发现双足对称性六趾畸形20余年.双足无红、肿、热痛表现.家族史无特殊,既往体健.患者要求行六趾畸形矫正术入院治疗.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双足无压痛,局部皮肤完整.

    作者:钞俊;邹文远;李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S1P5对食管癌细胞Eca109黏附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S1P5对食管鳞癌Eca109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 从人正常食管黏膜上皮克隆S1P5基因,构建表达载体S1P5-EGFP,转染Eca109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S1P5-EGFP/Eca109稳定细胞株.以对照载体Contro1-EGFP转染的Eca109细胞作为对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用黏附试验评价其黏附能力.结果 成功构建S1P5-EGFP和Contro1-EGFP载体并转染Eca109细胞获得稳定细胞株.S1P5表达于细胞膜并使细胞略呈梭形改变.S1P5过表达致Eca109细胞黏附能力明显低于对照(P<0.05),并且不受其配体1-磷酸鞘氨醇(S1P)的影响.结论 S1P5组成性抑制Fca109细胞的黏附能力,食管癌细胞可能通过下调S1P5的表达增强其黏附.

    作者:胡为民;李丽;唐恩洁;敬保迁;冯莉;王朝莉;任碧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地震前后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目的 总结地震前后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特点,为提高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水平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地震前1年(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978例、地震后1年(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1146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过程及疗效,比较震前、震后两组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的出诊时间以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震后颅脑损伤患者组出诊时间为(12.1±1.3)min,较震前组(20.3±2.2min)明显缩短(P<0.05);震后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良好率(95.64%)明显优于震前(91.92%,P<0.05);震后患者死亡率(2.36%)显著低于震前(4.19%,P<0.05).结论 紧急医疗救护系统(EMSS)派遣医疗救护采取就近原则可明显缩短出诊时间,专业化院前急救可显著降低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程序优化,及时处理可减少颅脑损伤的死残率和提高生存率.

    作者:杨鼎君;陈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42例剖宫产术后诊断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腹壁切口各层的连续性,切口部位包块大小、形态、位置、边界、内部状况及其血流情况.结果 4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术后,超声诊断正确41例(97.6%),误诊1例(2.4%).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其无创、间便、安全、可重复性,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尚有误诊病例,因此在诊断时还要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减少和避免漏误诊病例.

    作者:彭卉;赵婧;汤蓓;项莉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胃癌围手术期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的综合治疗及护理

    总结467例胃癌患者在多学科协助模式下进行综合治疗,探讨其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及临床应用策略的进展:新辅助化疗、围手术期术前准备、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营养支持等专科护理.

    作者:印义琼;刘春娟;覃清梅;梁涛;王锦;文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无痛纤支镜灌洗治疗重症哮喘22例分析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下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异丙酚静脉滴注,诱导全身麻醉,对22例常规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血氧饱和度<90%的重症哮喘患者行支气管灌洗,清除气道分泌物和痰栓,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 22例患者在支气管灌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缓解,血气不断改善,血氧饱和度均这90%以上.结论 支气管灌洗术可清除支气管痰栓及炎性介质,是治疗重症哮喘的有效措施.

    作者:罗明兴;彭翔飞;卯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30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6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损伤小、痛苦轻、腹腔干扰小、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颖;唐浩;陈清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感染现状及抗生素使用情况,以便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评价与实施干预.方法 采用床旁调查及查阅病例相结合的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09年9月16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并与2009年9月临床医师上报医院感染情况相比较.结果 共调查717例,发生医院感染3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02%,感染例次率为5.30%.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13例(34.21%),泌尿道感染6例(15.79%),切口感染6例(15.79%),上呼吸道5例(13.16%).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7%.结论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快捷有效,结合日常连续性监测平均值进行统计、综合分析,可反映出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玉琼;杨晓枫;李晓琴;汪丽红;徐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帕金森病抑郁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症抑郁症状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85例PD伴抑郁患者进行测评.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对照组41例.试验组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并在治疗2个月末再次进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结果 经心理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抑郁症状明显减轻(P<0.001).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对患者身心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作者:孟鹂;朱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74例的脑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脑电图(EEG)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74例患儿的脑电图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74例患儿中EEG异常62例(83.8%),其中轻度异常38例(61.3%),中度异常16例(25.8%),重度异常8例(12.9%).结论 脑电图检查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锐;肖林;郭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自发性气腹3例诊治体会

    气腹通常在腹部平片表现为膈下积气.膈下积气总是被看作腹部空腔脏器穿孔的结果.然而,在少数情况下,气腹由空腔脏器穿孔以外的腹部、胸部、妇科或不明原因引起;这种情况被称为自发性气腹(spontaneous pneumoperitoneum)、或非外科性气腹(non-surgical pneumoperitoneum)[1,2].

    作者:王建东;陈友岱;邓磊;董芸;胡卫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