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蕾;李胜;陈玉峰;侯明伟
目的 总结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116例的临床资料,统计结石的分布、术式选择、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肝切除术式采用左外叶切除59例(50.86%),左半肝切除21例(18.10%),肝方叶切除7例(6.03%),右前叶切除5例(4.31%),右后叶切除9例(7.76%),右半肝切除3例(2.59%),双侧多区段肝切除12例(10.34%);其中附加胆肠内引流术46例(39.66%),经肝实质切开取石8例.结果 全组116例手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10.34%),包括胆漏、胆道出血、膈下脓肿等.术后1个月内因肝肾衰竭死亡1例.108例获10个月~8年随访,平均随访5.9年,优良率95.59%.结论 规则性肝叶/段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
作者:马海;杨红春;周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以为护理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9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45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45例,对两组患者的VC%、MVV%及FVC、FEV1及FEV1/FVC及SpO2检测结果加以研究比较.结果 经研究比较发现,治疗护理后观察组的VC%高于对照组,MVV%高于对照组,FVC大于对照组,FEV1高于对照组,FEV1/FVC也优于对照组,同时SpO2也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患者的满意率也大大提高.结论 在支气管扩张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模式对于改善患者的各项肺部功能及SpO2水平效果较好,且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大大的提高,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作者:曾孝琼;宋彦;夏冬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数字化碘水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不孕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16例不孕症数字化碘水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资料.结果 116例中有224(96.6%)条输卵管有不同程度阻塞,加压再通治疗后恢复通畅182条,有效率81.0%.随访中有38例妊娠,妊娠率32.8%;再粘连46条,占19.8%.结论 碘水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治不孕症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兰勇军;杨林;何发清;王小林;郭兵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研究止咳颗粒对实验大鼠的镇咳、祛痰、平喘及抗炎作用.方法 通过对实验大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法建立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采用氨水引咳法现察止咳颗粒的镇咳作用;大鼠气管酚红排泄法观察止咳颗粒的祛痰作用;组织胺致大鼠喘息法观察止咳颗粒的平喘作用;蛋清致大鼠足肿胀实验、大鼠琼脂肉芽肿实验观察止咳颗粒的抗炎作用;运用摄影生物学显微镜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止咳颗粒能减少大鼠咳嗽的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止咳颗粒能增加大鼠气道酚红排泄量,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止咳颗粒能减轻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止咳颗粒能明显延长组织胺所致大鼠喘息的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或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止咳颗粒能不同程度减轻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支气管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炎性细胞的浸润、减轻粘膜上皮细胞的坏死和脱落,减少气道分泌物.结论 止咳颗粒对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止咳、祛痰、平喘及抗炎治疗效果.
作者:彭素岚;敖素华;王俊峰;肖顺汉;陈方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42例剖宫产术后诊断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腹壁切口各层的连续性,切口部位包块大小、形态、位置、边界、内部状况及其血流情况.结果 4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术后,超声诊断正确41例(97.6%),误诊1例(2.4%).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其无创、间便、安全、可重复性,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尚有误诊病例,因此在诊断时还要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减少和避免漏误诊病例.
作者:彭卉;赵婧;汤蓓;项莉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前后的心理干预价值.方法 将进行脑血管介入诊疗的120例患者按照手术的先后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以两组患者的焦虑、睡眠、排尿状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焦虑值、睡眠紊乱及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前后的心理干预能减少患者在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晶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在临床治疗中,按常规护理对患者实施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按中医辩证分型,对患者实施辨证护理;参照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后6个月随访,对照组中痊愈6例、显效28例、有效3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5.15%;实验组中痊愈11例、显效39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25%;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临床保守治疗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中医辨证分型施护,体现了整体护理观念,可明显提高患者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洁;杨兴华;李芸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胎儿生长受限母(FGR)血及脐血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正常足月妊娠60例和足月妊娠FGR组60例母血及脐血中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T3(T3)、游离T4(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 FGR组较对照组比较母血及脐血中T4、FT4下降(94.37±14.29VS 152.28±15.33,8.73±1.99 VS 13.08±3.74,P<0.05),TSH升高(5.09±1.62 VS 7.39±1. 39,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与FGR发病有关.
作者:韩静;冯智慧;戴婉波;黄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病例3例男性患者年龄分别是15、19和25岁,均因会阴部骑跨伤致阴茎异常勃起,持续勃起长者达1月.体检:男性第二性征明显,阴茎色泽正常,呈完全勃起状态,硬度4级;阴囊及其内容物无异常;会阴部肿胀已基本吸收,未触及肿块.入院后查外周血红细胞无异常,彩超示阴茎根部动静脉瘘.
作者:谢子平;刘绪堃;孙成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诊断为轮状病毒感染性急性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补液的基础上按年龄、体重服用蒙脱石散,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观察治疗后排便次数、性状和临床症状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儿较对照组的止泻时间为55.23h±9.16h,74.24h±10.0h,总病程79.78h±11.35h和106.54h±13.71h缩短,治疗组显效率40%,有效率50%,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率30%,有效率38%,总有效率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未发现副作用.结论 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能较快减少腹泻次数,改善大便性状,有效缩短腹泻病程,用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玲平;肖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2008年医院感染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资料与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8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原因、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3831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734例,感染率3.08%,感染例次756例,例次感染率3.1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1.91%;其次为上呼吸道和泌尿道,分别占18.94%和4.22%;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常见的有肺炎克雷伯氏菌(11.56%),大肠埃希菌(12.14%);革兰阳性球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6.65%;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25.72%,感染科室以重症监护病房高.结论 切实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加强环境质量的控制,加强感染病原菌的分析鉴定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动态监测,加强医务人员宣传教育,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邓先芳;付秀全;谭鸿;陈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氧驱雾化吸入博利康尼和异丙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172例Ⅱ级和Ⅲ级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博利康尼溶液5 mg加生理盐水2 ml氧驱雾化吸入10 min;B组:博利康尼5 mg加异丙托溴胺0.5 mg加生理盐水2 ml氧驱雾化吸入10 min.每组分别于早、晚2次雾化吸入,用RSFJ-1000肺功能仪测定用药后30 min及3h的大呼气流速(PEF),并与治疗前相比较.结果 A组吸入治疗后30 min PEF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3小时PEF较治疗前增高不明显(P>0.05);B组吸入治疗后30 min明显增高,180 min增高更明显(P<0.05);A、B组治疗后30 min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氧驱雾化吸入博利康尼、异丙托溴胺可明显改善COPD急性期PEF,比单用博利康尼效果更好、持续时间更长.
作者:吴炬;王开云;阳凤华;刘建红;王海霞;彭亚岚;庞波;董明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妊娠时机与孕产期处理.方法 分析32例SLE患者合并妊娠的临床资料和处理方法.结果 32例SLE患者合并妊娠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活动期病例妊娠丢失率57%,静止期病例丢失率为12%,前者与后者相比明显升高(P<0.01).25例新生儿均无畸形和死亡,孕产妇无产后出血及死亡.结论 正确选择妊娠时机及合理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多数SLE病例能获得妊娠机会及安全渡过孕产期.
作者:张然;何运昉;凡子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压氧舱治疗的安全管理措施及护理策略.方法 对需行高压氧治疗的210例新生儿,在高压氧舱治疗中,细化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方法,做好在治疗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处理预案.结果 210例患儿均安全出舱,出现哭闹32例,呕吐10例,中耳气压伤3例,感染2例,其余病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无意外事故发生.结论 只要掌握好适应症和禁忌症,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操作程序,做好不良反应处理预案,对新生儿高压氧舱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俐;吴秀兰;马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联合术后0.5%碘伏膀胱内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 42例病理证实的腺性膀胱炎患者,21例经尿道电切术后行0.5%碘伏膀胱内灌注(Ⅰ组),21例仅单纯电切治疗(Ⅱ组),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结果 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Ⅰ组1例复发,Ⅱ组5例复发,两组总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电切联合术后0.5%碘伏膀胱内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能明显减少腺性膀胱炎电切术后复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晓楠;青廉;邹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症抑郁症状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85例PD伴抑郁患者进行测评.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对照组41例.试验组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并在治疗2个月末再次进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结果 经心理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抑郁症状明显减轻(P<0.001).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对患者身心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作者:孟鹂;朱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总结467例胃癌患者在多学科协助模式下进行综合治疗,探讨其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及临床应用策略的进展:新辅助化疗、围手术期术前准备、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营养支持等专科护理.
作者:印义琼;刘春娟;覃清梅;梁涛;王锦;文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何首乌炮制前后二苯乙烯苷和大黄素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生、制首乌中大黄素和二苯乙烯苷含量.结果 何首乌及两种制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分别为:5.512%、3.538%和3.811%;大黄素的含量分别为:0.094%、0.126%和0.119%.结论 采用RP-HPLC法测定生、制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和大黄素的含量,可为何首乌及制何首乌饮片的质量控制及何首乌饮片炮制工艺的规范化提供依据,具有推广应价值.
作者:王志豪;吴晓青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中应用自制双导管对降低胰漏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5例wipple手术患者,其中8例胰头癌,17例胆总管下段癌,均采用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使用自制双导管引流空肠袢,随访2~8个月,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25例中,除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外,余获访24例,无1例发生胰漏.结论 自制双导管在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中时预防胰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学伟;李忠发;邹正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护理干预在自发性食管破裂围手术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比性分析2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成功救治经验和教训,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1例得到及时诊治,配合积极有效护理而治愈,另1例错过佳手术时机,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专业、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治愈可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叶寿惠;赵淑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