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MWT与COPD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何彦侠;薛兵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6分钟步行试验, 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6 min步行试验(6MWT)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135例COPD患者,出院前进行6MWT及肺功能检查,检测6 min步行距离(6MWD)及6MWT中低血氧饱和度(LSO2),同时记录6MWT结束时Borg呼吸困难指数,依据第1秒用力呼气率(FEV1%pre)是否>50%,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及与重/极重度两组,出院后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3年内死亡为预后不良.分析两组6MWD、LSO2及Borg指数与FEV1%相互之间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6MWD、LSO2及Borg指数预示预后不良的警戒值.结果 在COPD轻/中度组,FEV1%pre与LSO2、6MWD及Borg指数无相关或仅轻度相关;而在COPD重暇重度组,FEV1%pre与上述指标相关性均明显增加;LSO2与6MWD及Borg呼吸困难指数相关性在重服重组亦较轻/中度COPD患者明显增高(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6MWD<282 m、LSO2<75%、Borg呼吸困难指数>7提示患者3年内死亡风险明显大.结论 与轻中度COPD患者相比,FEV1%pre及6MWT对于重/极重度COPD患者具有更强的预后提示价值,6MWD<282 m、LSO2<75%、Borg指数>7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肺力咳联合乙酰半胱氨酸片对CB咳嗽患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肺力咳联合乙酰半胱氨酸片对慢性支气管炎(CB)患儿的疗效及对痰液粘弹性的影响.方法 将118例CB患儿随机分为A1组和A2组,各59例.两组均应用乙酰半胱氨酸片治疗,A1组加用肺力咳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痰液粘弹性及血清炎性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1月后,A1组临床疗效优于A2组(P<0.05);两组证候积分、痰液粘弹性、血清PCT、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A1组降幅大于A2组(P<0.05).结论 肺力咳胶囊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可降低CB患儿痰液粘弹性,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郭慧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及Cochrane图书馆中建库至2017年12月发表的依达拉奉治疗AL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5篇研究,涉及病例446例,依达拉奉组224例,对照组222例.Meta分析显示,依达拉奉不能减少ALS患者终点事件及延缓ALS-FRS评分下降,但是能延缓用力肺活量(FVC)的下降.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ALS不能减少病死率、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发生率,也不能延缓功能下降,但可以延缓肺功能恶化.但是纳入的研究数量及质量有限,期待有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尤其是针对早期诊断ALS的RCT.

    作者:辜蕊;沈俊红;唐卉;黄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和癌组织中LincRNA-RO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ROR(LincRNA-ROR)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行手术切除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另将6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纳为对照组,采集结肠癌组术前和对照组的血清标本,收集结肠癌组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LincRNA-ROR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结肠癌组术前血清LincRNA-RO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肠癌组中,癌组织LincRNA-ROR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其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pT分期、pN分期、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呈显著相关(P<0.05);LincRNA-ROR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P< 0.05);TNM分期、pT分期、pN分期、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及LincRNA-ROR表达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LincRNA-ROR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上调,且与TNM分期、pT分期、pN分期、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显著相关,其可能作为结直肠癌预后判断的肿瘤标志物.

    作者:陈飞;王颖;曾传琴;欧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手部屈肌肌腱断裂修复术后应用透明质酸钠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肌腱断裂修复术后应用透明质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手部屈肌肌腱断裂修复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术后研究组采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对照组仅予以LIPU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肌腱粘连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肌腱愈合优良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优良率的84.0%(P< 0.05);且术后住院时间(16.8±4.2)d显著低于对照组(19.3±4.8)d(P< 0.05),肌腱粘连发生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16.0%)(P<0.05).结论 较单一LIPU治疗,配合透明质酸治疗更利于肌腱断裂术后患者肌腱恢复,减少肌腱粘连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万富贵;蔡青;吕凌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NSTE-ACS患者心衰程度与血清糖类抗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心衰程度与血清糖类抗原的相关性.方法 以126例NSTE-AC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心衰患者(心衰组)和不伴心衰患者(非心衰组)各63例,另选同期于医院体检的8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53(CA153)、B型钠尿肽(BNP)水平和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以及不同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心衰患者之间血清CA125、BNP水平和EF值,并分析糖类抗原与BNP水平和EF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非心衰组血清CA125和BNP水平高于且EF值低于对照组(P<0.05),心衰组的CA125和BNP水平高于且EF值低于非心衰组、对照组(P<0.05).NYHA Ⅲ级组血清CA125和BNP水平高于且EF值低于NYHAⅡ级组(P<0.05),NYHAⅣ级组血清CA125和BNP水平高于且EF值低于NYHA Ⅱ级组、Ⅲ级组(P<0.05).血清CA125水平与BNP水平呈正相关(r=0.324,P<0.05),与EF呈负相关(r=-0.419,P<0.05),血清BNP水平与EF呈负相关(r=-0.614,P<0.05).结论 血清CA125可作为诊断NSTE-ACS及并发心衰的标志物,可通过监测NSTE-ACS患者血清CA125水平,评估患者的心衰程度.

    作者:李丽;蔡文花;韩剑飞;员雅静;唐新龙;李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一步扩张法与两步扩张法结合在PCNL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步扩张法与两步扩张法结合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2在医院接受PCNL手术患者99例,采用一步扩张法与两步扩张法相结合建立经皮肾通道取石术治疗50例(A组),采用序贯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取石术治疗49例(B组),比较两组术中通道建立大小、结石清除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 h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计算Hb下降程度;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中建立通道直径大于B组(P<0.05),但两组血红蛋白(Hb)下降值、住院时间、结石取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CNL中应用一步扩张法与两步扩张法相结合,可安全、有效地建立经皮肾通道,避免二次扩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卫东;方阗;李伟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6MWT与COPD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6 min步行试验(6MWT)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135例COPD患者,出院前进行6MWT及肺功能检查,检测6 min步行距离(6MWD)及6MWT中低血氧饱和度(LSO2),同时记录6MWT结束时Borg呼吸困难指数,依据第1秒用力呼气率(FEV1%pre)是否>50%,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及与重/极重度两组,出院后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3年内死亡为预后不良.分析两组6MWD、LSO2及Borg指数与FEV1%相互之间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6MWD、LSO2及Borg指数预示预后不良的警戒值.结果 在COPD轻/中度组,FEV1%pre与LSO2、6MWD及Borg指数无相关或仅轻度相关;而在COPD重暇重度组,FEV1%pre与上述指标相关性均明显增加;LSO2与6MWD及Borg呼吸困难指数相关性在重服重组亦较轻/中度COPD患者明显增高(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6MWD<282 m、LSO2<75%、Borg呼吸困难指数>7提示患者3年内死亡风险明显大.结论 与轻中度COPD患者相比,FEV1%pre及6MWT对于重/极重度COPD患者具有更强的预后提示价值,6MWD<282 m、LSO2<75%、Borg指数>7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作者:何彦侠;薛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纳洛酮加冬眠疗法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纳洛酮加冬眠疗法对重症颅脑损伤(STBI)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STBI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冬眠疗法治疗,B组在A组的治疗基础上,予盐酸纳洛酮0.3 mg/(kg·d)持续静脉滴注7d,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B组的颅内压(ICP)低于A组,血流速度(Vs)和平均血流速度(Vm)均高于A组(P<0.05).B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S100钙结合蛋白(S100-β)水平均低于A组(P<0.05).结论 在传统冬眠疗法基础上,联合应用纳洛酮能缓解颅内压升高,减轻继发性脑损伤,改善STBI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晓娟;乔建新;徐艳洁;王慧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HKA术后利伐沙班不同治疗时间对DVT的防治效果

    目的 探讨髋膝关节置换(HKA)术后利伐沙班不同治疗时间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行HKA术的患者120例,根据术后利伐沙班治疗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HKA术后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此外,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2w,研究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5w,对比两组HKA术后DVT发生率、凝血指标、血红蛋白(Hb)含量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HKA术后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凝血指标和血红蛋白(Hb)含量以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计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HKA术后,采用常规治疗加利伐沙班治疗5w,可以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且不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液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广辉;张庆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31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以生长发育指标(体重)≤宫内生长曲线的第10百分位为EUGR诊断标准,将纳入早产儿分为EUGR组与非EUGR组,比较两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开始胃肠内喂养的日龄、静脉营养、产妇年龄、分娩方式、母体并发症、早产儿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 312例早产儿中,发生EUGR 81例,发生率为26.0%.EUGR组出生胎龄≥34 w、出生体重≥1500 g、静脉营养的比例显著低于非EUGR组(P<0.05),开始胃肠内喂养的日龄>1 d、母体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儿合并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例显著高于非EUGR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胎龄≥34 w、出生体重≥1500 g、静脉营养为早产儿发生EUGR的独立保护因素,开始胃肠内喂养的日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呼吸窘迫综合征为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出生胎龄、出生体重、静脉营养、开始胃肠内喂养的日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呼吸窘迫综合征等8个因素对早产儿发生EUGR有显著影响,应做好围产期孕妇保健,给予早产儿足量热卡,科学喂养,避免EUGR的发生.

    作者:陈亚兰;周晓;胡安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闭合复位与牵引复位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与牵引复位联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牵引复位联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联合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表(HSS)、生活质量评价表(SF-36)评定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6个月,两组HSS和SF-36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闭合复位联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博;刘雅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耳内镜联合等离子低温射频治疗PEAC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研究耳内镜联合等离子低温射频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PEA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PEAC患者(85耳)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3例(56耳),采用耳内镜联合等离子低温射频技术治疗;对照组27例(29耳),进行耳内镜下常规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上皮化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疼痛评分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且观察组在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6.43%和79.3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36%和24.14%,1年内复发率分别为3.57%和17.2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内镜联合等离子低温射频治疗PEAC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复发以及并发症发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值得肯定.

    作者:严欢;涂恩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臀中肌开窗植钉与大转子截骨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Kocher-Langenbeck人路联合臀中肌开窗植钉法与大转子截骨法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为髋臼后壁骨折治疗提供另一种有效的固定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32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将其分成两组.采用Kocher-Langenbeck人路联合臀中肌开窗植钉法(n=15,植钉组)治疗髋臼后壁骨折和Kocher-Langenbeck人路联合大转子截骨法(n=17,截骨组)治疗髋臼后壁骨折,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疗效.结果 与截骨组相比,植钉组术中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P<0.05).两组骨折复位质量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大转子截骨法比较,臀中肌开窗植钉法治疗髋臼后壁骨折,具有出创伤更小、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的优点,有助于提高骨折的复位质量,有利于髋臼后壁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及肢体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周全;齐克海;叶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沉默IRE1α-XBP1信号通路对HASMC增殖及CyclinD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究IRE1α-XBP1信号通路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增殖及CyclinD1表达的影响.方法 使用lipo2000将siERN1(siERN1-a、siERN 1-b、siERN1-c)和siXBP1干扰序列转染HASMC作为干扰组(siRNA),以不作任何处理的HASMC作为空白对照组(BC),转染无关序列的HASMC为阴性对照组(NC).转染24 h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转染情况,并检测转染效率及ERN1和XBP1基因的干扰效应.HASMC进一步转染siERN1-c和siXBP1后,检测HASMC转染前0h及转染后24、48、72 h的增殖能力;转染后48 h,检测CyclinD1表达量和HASMC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转染后,siERN1-c和siXBP1组的ERN1和XBP1表达量明显下调(P<0.05);转染24、48、72 h后,siERN1-c、siXBP1组增殖水平明显低于NC组、BC组(P<0.05);siERN1-c、siXBP1组处于G1期细胞比率有所增加,处于S期细胞比率减少(P<0.05),并且siERN1-c、siXBP1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也下降(P<0.05).结论 沉默IRE1α-XBP1信号通路能抑制HASMC增殖,其机制与降低cyclinD1表达有关.

    作者:郑学忠;陈裕浩;王恩阳;郭德镔;高婧;万怡轩;王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STER治疗消化道SMTs中钩刀与海博刀的手术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黏膜下隧道内镜剥离术(STER)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s)中钩刀与海博刀的手术效果.方法 将70例行STER治疗的消化道SMTs患者依据使用器械不同分为钩刀组(n=30)与海博刀组(n=40),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肿瘤整块切除与完全切除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海博刀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钩刀组(P<0.05),器械交换次数明显少于钩刀组(P<0.05);两组凝血钳交换次数、肿瘤切除大小、住院时间、整块切除与完全切除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3个月内随访均无复发病例;海博刀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钩刀组(P<0.05).结论 与钩刀相比,STER治疗消化道SMTs中使用海博刀,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积极应用价值.

    作者:汪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双下肢闭塞性脉管炎临床护理1例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和周期性发作的慢性血管闭塞性疾病[1].绝大多数患者为青壮年男性.临床上治疗非常棘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许多患者因承受不了难忍的疼痛而选择截肢治疗,从而造成终生残疾.笔者采用lizarov[2]技术横向搬移胫骨可再生血管、骨和软组织的原理[3],治疗1例双下肢血栓性脉管炎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患者双下肢血运恢复,疼痛消失,避免了截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晓燕;李霞;徐兰;李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氟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氟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记忆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心理干预效果不佳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50例.B组给予心理治疗干预,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氟西汀胶囊治疗,均连续治疗8w.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血浆5-羟色胺(5-HT)水平、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及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及1年内复发率.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治疗后,两组HAMD和SDS评分和血浆NE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浆5-HT水平和WMS各项目评分均明显提高,且A组改善幅度均大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6.00%;A组1年复发率(4.00%)显著低于B组(28.00%)(P<0.05).结论 氟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明显,可能与调节降低血5-HT与NE水平平衡有关,可显著提高患者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复发率.

    作者:韩兴玲;王惠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Nrf2与心脏衰老的相关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全球人口致残率及致死率增加的首要病因之一.尽管目前及时的药物及手术治疗挽救了大批患者生命,但是心血管疾病的总体死亡人数仍处于持续上升趋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人口老龄化的增加.衰老不仅影响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而且增加心脏对损伤的易感性.因此,如何延缓心脏衰老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属于碱性亮氨酸拉链家族成员,被认为是调控氧化应激为关键的转录因子.大量的研究表明,其与衰老关系密切.笔者就近年来Nrf2与心脏衰老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李泽龙;王茂;鄢东海;魏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对CO中毒患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对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20例CO中毒患者按收治时间段不同分为两组,各60例,A组给予高压氧治疗,B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炎症因子、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苏醒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B组SaO2、PaO2、MoCA评分高于A组(P<0.05),PaCO2、IL-6、TNF-α水平、NIHSS评分、迟发性脑病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可有效改善CO中毒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减轻炎症反应和神经功能损伤,提高认知能力,促进苏醒与恢复,降低迟发性脑病风险.

    作者:陈黎明;黄国亮;闫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里地区近3年新生儿出生体重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阿里地区近3年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分析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为阿里地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7年5月阿里地区医院及七县卫生服务中心的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阿里地区近3年出生新生儿总数为4809例,终纳入统计人数为3135例.其中男婴1583例(50.49%),女婴1552例(49.51%);平均出生体重(3012±433.6)g,7.69%为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949例(30.27%);81.85%的新生儿为自然分娩出生.2014年出生新生儿平均体重(3004±473.5)g,至2017年增加至(3068±367.3)g(P< 0.05);适于胎龄儿的出生比例由2014年的34.81%升至2017年的51.29%.结论 阿里地区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仍低于国内平均水平;小于胎龄儿出生比例较高.因此,做好孕妇的围产期保健工作甚为重要,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干预,以利提高西藏偏远地区出生人口质量.

    作者:赵智;刘合芳;达娃卓玛;德吉措姆;贡觉吾金;吴国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