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前燕
目的 探讨罗氟司特治疗慢性非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将8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NAC)、维生素C(Vc)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罗氟司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大肺活量(FV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FEV1、FVC和血清NO、VEGF水平均明显升高,而血清CRP、PCT和ET-1水平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罗氟司特能够增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降低炎症水平,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效果显著.
作者:刘志群;王国茗;于贺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培美曲塞与顺铂治疗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S)的疗效及生存期获益.方法 将100例非鳞NSCL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口服,两组疗程皆为2个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治疗前后生活质量(EORTC QLQ-C30)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3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00%(P< 0.05);治疗组中位PFS(6.5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3.6个月)(P<0.05),中位OS(1.2年)也显著长于对照组(0.7年)(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培美曲塞与顺铂治疗晚期非鳞NSCLS临床效果佳,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汉景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PI3K信号通路激活对多囊卵巢(PCOS)大鼠生殖内分泌指标的影响.方法 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参照组、模型组与干预组,各10只,除参照组外,均运用脱氢表雄酮(DHEA)建立PCO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干预组在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模型组、参照组则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干预结束后10 h,观察各组卵巢组织形态变化;测定各组血清孕激素(P)、睾酮(T)、空腹血糖(FPG)、PI3K mRNA表达水平、AKT蛋白、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活性.结果 模型组卵巢结构紊乱,近包膜下见多个囊性扩张卵泡,部分卵泡内无卵母细胞,且放射冠消失,可见颗粒细胞层数减少,少见黄体;干预组颗粒细胞层较模型组增多,卵泡膜细胞层变薄,见成熟卵泡,黄体数量较模型组多.参照组与干预组血清P和FPG水平无显著差异,且均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3组血清T水平大小顺序为参照组<干预组<模型组(P<0.05).模型组PI3K mRNA、AKT蛋白、p-AKT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其他两组(P<0.05);干预组仅PI3K mRNA表达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而AKT蛋白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与参照组相近(P>0.05).结论 利拉鲁肽可通过激活PCOS大鼠PI3K信号通路,抑制雄激素表达,上调孕激素水平,并调节糖代谢,促排卵.
作者:李曼;刘春丽;毛红梅;徐淑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管状胃食管吻合与传统食管胃弓上吻合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和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术中行管状胃食管吻合术治疗,对照组术中行传统食管胃弓上吻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细胞免疫、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变化.结果 术后1个月,对照组CD4、NK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CD8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CD8、NK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而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CD4、NK水平、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每分钟大通气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可更有效恢复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减轻对肺功能的影响,减少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效果较好.
作者:万元春;孙诗亮;周传文;杨位轩;俞海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复发患者脑电图(EEG)特点,分析其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106例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癫痫发作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癫痫发作≥2次,n=75)与对照组(癫痫发作1次,n=31).比较两组EEG差异,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复发组EEG异常特点以反复出现的刻板样尖波、尖-慢综合波及爆发性的癫痫样放电征象为主,对照组则以典型的局灶性、弥漫性慢波及有节律的周期性癫痫样放电征象为主;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部分性癫痫发作、首次癫痫发作时间>脑卒中后2w、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病灶累及皮质均是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复发风险主要受癫痫发作性质、首次癫痫发作时间、脑卒中类型及病灶累及层面影响,在EEG中有一定特异性表现,可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王瑜琦;黄珂;解小依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军事医学演习想定作为诱导演习的总体设想,是卫勤组织指挥训练的基本文书和依据.想定包括企图立案、基本想定、补充想定,三者各自作用不一,且每一部分因演习指导思想及演习目的不同,在编制时也应有所侧重.笔者结合单位年度军事医学综合演习活动,对编制军事医学演习想定的做法及经验进行探讨.
作者:邓磊;陶发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MON)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FLU)对支气管哮喘(BA)小儿患者肺功能、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 将90例BA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应用FLU吸入气雾剂,观察组联用MON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恢复进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 w,检测患儿肺功能[吸气/呼气时间比(Ti/Te)、达峰容积比(VPEF/VE)、达峰时间比(TPTEF/TE)、每千克潮气量(Vt/kg)、血清炎性因子指标[hs-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结果 (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3)治疗1 w后,两组Ti/Te、VPEF/VE、TPTEF/TE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Vt/kg、血清hs-CRP、PCT、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MON联合FLU能加快BA患儿恢复进程,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与减轻气道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有关.
作者:刘海霞;吴永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尤瑞克林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和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298例,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148例(单号),在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联合组150例(双号),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以及运动诱发电位(MEP)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值.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上下肢功能的Fugl-Meyer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语言功能评分均提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EP潜伏期和CMCT显著降低,MEP波幅显著升高,且联合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rTMS联合尤瑞克林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和语言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锋;刘敏利;郝德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血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下肢骨折患者80例分为A组(全身麻醉组)和A1组(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全身麻醉组),各40例,比较两组不同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和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凝血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诱导前比较,A1组切皮时、术中1h、拔除喉罩时的MAP及HR均无显著变化(P>0.05),而A组明显升高(P<0.05);与A组比较,A1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明显减少,且拔出喉罩时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更低(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较佳,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苏醒时间,改善高凝状态,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宁贤友;张浩宇;郭文;杜伏扬;尹学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第一肝门血流阻断(Pringle's)法与门静脉主干阻断法对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肝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拟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A组采取Pringle's法阻断血流,B组采取门静脉主干阻断法,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指标及手术前后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与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肝血流阻断前手术时间、平均阻断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首次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P<0.05);术后3d,两组AST、ALT、TBIL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A组升高程度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Pringle's法与门静脉主干阻断法对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术中影响相当,但门静脉主干阻断可减少肝功能损害,促进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风险.
作者:汪长青;吴珍宝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病例男,18岁,因“发现外生殖器幼稚,胡须、阴毛未生长2+年”入院.2年多前,患者家属发现患者与同龄人相比外生殖器发育不良,不长胡须、阴毛,腋毛稀疏,喉结发育不明显,尚有晨勃.无嗅觉缺失、无色盲、色弱,无头晕、头痛及呕吐,无多饮、多尿,无乏力、纳差等.遂于本市某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经泌尿外科医师检查后怀疑性发育迟缓,由于经济和其他原因未作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作者:谭惠文;安振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改良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髋臼骨折(AF)的效果及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61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改良K-L组和传统K-L组.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及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改良K-L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传统K-L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传统K-L组(P<0.05);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K-L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传统K-L组(P<0.05);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传统K-L入路相比,改良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累及髋臼后柱后壁的髋臼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且不增加早期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耀辉;王春荣;谭浩雨;倪文卓;吴栾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于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丁苯酞联合针刺治疗的35例纳入A组,将同期于常规治疗基础上仅予以针刺治疗的35例纳入B组.于治疗前(T1)和治疗14 d后(T2),检测两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水平及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后动脉(PCA)血流速度(Vm),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和日常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T2时,两组NIHSS评分和血清S-100β、NSE水平均较T1时降低,且A组低于B组(P< 0.05);MBI评分和ACA、MCA、PCA的Vm则均较T1时升高,且A组高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可显著改善AIS患者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和颅内血流动力学状态,减轻脑组织损伤,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赵文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甲氨蝶呤对中重度克罗恩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中重度克罗恩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9例)及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观察组在第0、2、6、14w给予英夫利昔单抗,14w后服用甲氨蝶呤,两组疗程均为50w.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黏膜愈合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红蛋白、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明显升高,ESR、CRP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ESR、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 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中重度克罗恩病可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刘楠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是吸入性肺炎(AP)的高发人群,一旦发生AP,将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增加患者的病死率[1.2].为了探讨ICU患者AP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以防止或减少其发病率,本研究对126例ICU患者误吸所致AP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预防性护理经验.
作者:何直蔚;王诗良;欧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序贯放化疗治疗,研究组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实验室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肺功能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近期总有效率(74.4%)高于对照组(51.2%)(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A125、CEA水平均降低,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GPOLI-74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能有效缓解晚期肺癌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躯体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甄生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单侧或双侧手术入路治疗双额叶挫裂伤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双额叶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双侧组与单侧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格拉斯哥(GCS)评分及术后颅内压变化.结果 单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双侧组(P<0.05),嗅神经损伤、精神障碍、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双侧组(P<0.05);两组术后次日颅内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3~5 d达到峰值,之后下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个月后,双侧组的预后良好率为73.81%,单侧组为81.4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侧手术入路治疗双额叶挫裂伤对患者的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预后较好,对于符合单侧手术入路适应证的患者推荐使用.
作者:冯世云;谢宗义;苟少中;蔡聪隆;耿家发;李文权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发型败血症(EOS)早产儿脐血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25-羟基维生素D[25-(OH)-D]、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232例早产儿,根据是否发生EOS分为EOS组(n=100)和对照组(n=132),均检测脐动脉血及出生后72 h内外周静脉血VDBP、25-(OH)-D、PCT、IL-6水平.EOS组并于抗感染治疗10~14 d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EOS组脐血及外周血VDBP、25-(OH)D水平明显降低(P<0.05),PCT、IL-6水平明显增高(P<0.05).经抗感染治疗后,EOS组VDBP、25-(OH)D较出生后72 h明显增高(P<0.05),PCT、IL-6明显降低(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脐血VDBP、25-(OH)D、PCT、IL-6预测EOS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4、0.803、0.836、0.851,分别以54.42 ng/ml、24.29 ng/ml、112.38 pmol/L、25.21 pg/ml为临界值,敏感度与特异度依次为78.3%和81.4%、82.5%和79.2%、86.2%和76.3%、89.1%和84.5%.结论 EOS早产儿脐血VDBP、25-(OH)D显著降低,PCT、IL-6显著增高,4项指标对早产儿EOS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应激性高血糖与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应激性高血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本组120例中,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为40.83%.按是否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分组,两组一般基线资料、手术情况及入院时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应激性高血糖组术前血肿量显著大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术后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术后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分比例均显著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应激性高血糖与脑出血患者术后28 d时NIHSS评分、术前血肿量、术后90 d时mR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应激性高血糖或可加重脑出血患者血肿,增加并发症及不良预后风险,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李友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常见于急性肠梗阻、创伤、移植、腹部外伤、休克等情况下的严重病理生理过程[1].肠组织是机体大的细菌储存库,在缺血时,肠组织处于一种缺血缺氧状态,细胞的能量代谢和形态结构因此受到严重损伤.当恢复供血后,肠道细菌发生移位,细菌携带的内毒素进入外周血液循环使内皮细胞受到严重损害,从而引起急性炎症,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受损部位,故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被释放入血,导致缺血部位不但没有恢复功能,反而损伤更加严重[2-4].目前研究表明,肠I/R损伤与氧自由基损伤、钙离子超载、炎性因子大量浸润、细胞大片凋亡、细胞因子释放等密切相关.笔者根据新的研究报道,对其分子机制予以综述.
作者:罗丹;吴鹏俐;陈晓琴;王静;黄肖建;王浚霖;肖莉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