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T双低技术在头颈部MS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阮守宇;朱向会;陈唐兵;阮馨筑

关键词:头颈部, MSCTA, 辐射, 剂量, 造影剂,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研究Philips Brilliance iCT扫描仪(iCT)双低扫描技术(低辐射剂量、低浓度造影剂)在头颈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医院拟诊头颈部血管病变、终按要求完成MSCTA查的患者66例,按不同管电压及对比剂浓度平均分为2组:A组:管电压100 kV,对比剂(碘佛醇)320 mgI/ml;B组:管电压120 kV,对比剂(碘海醇)350mgI/ml.所有患者对比剂用量均为50 ml,注射速率4.5 ml/s.使用飞利浦Bolus Tracking技术采集图像,由两名医师采用4级评分法对所有CTA图像进行质量评估,并比较两组的对比噪声比(CNR)、有效辐射剂量(ED)及碘摄入量.结果 所有患者头颈部动脉及其分支均显示良好,两组病例头颈部血管强化程度和CNR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有效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低于B组(P<0.05).结论 iCT在低辐射剂量(管电压100 kV)、低浓度造影剂(320 mgI/ml)下行头颈部MSCTA检查,可获得与高千伏、高浓度碘对比剂同样图像质量,完全满足临床诊断需要,且减少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320排CT肝癌术前残肝体积评估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320排CT后处理工作站体积测量功能在肝癌术前残肝体积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1例原发肿块型肝癌患者术前进行320排CT三期增强检查,并进行后处理重建,对肝脏动脉系统、门静脉及肝静脉系统进行血管成像,根据外科手术需求对全肝体积、肿瘤体积、预切除肝脏体积及残肝体积进行定量测量.术后采用水测量法测量切除肝脏体积,并对肝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21例术前评估预切除肝体积与术后水测量肝体积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肝功能受损较术前增加4例,其对应残肝体积率为38.5%-65.5%,平均为47.2%.所有患者术后随访生存均超过2个月.结论 320排CT后处理工作站体积测量功能可对活体肝脏体积作出准确术前评估,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乔赞峰;杜飞舟;顾明;徐元昌;何次;蒋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锁骨骨折

    目的 探讨儿童锁骨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同定的疗效.方法 对16例经手法复位外固定效果欠佳的儿童锁骨骨折早期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统计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6~8 w,骨折均愈合,锁骨外形恢复满意,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锁骨骨折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创伤小,值得推广.

    作者:陈一平;姚一民;李兴鑫;檀臻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是否增加肺部感染的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对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84例,根据是否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分为两组:48例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观察组),36例直接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后1个月客观疗效、术后生存率(1年、3年、5年)及术后1个月肺部感染等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79.17%,高于对照组的52.78%(P< 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肺部感染率为14.58%,与对照组的11.11%(4/3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89.58%,与对照组的80.5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40/48)、60.42%(29/48),均较对照组的61.11%(22/48)、33.33%(12/36)明显提高(P<0.05).结论 肺癌患者术前实施新辅助化疗能够改善临床预后,提高远期生存率,且不增加术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可安全应用.

    作者:李赞;王荣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龄产妇产褥期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产妇产褥期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高龄产妇产褥期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以在医院分娩且出现产褥期感染的137例高龄产妇为感染组,分析其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以同期在医院分娩未出现产褥期感染的200例高龄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基线资料,并对感染组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感染组中,会阴部感染占32.8%,手术切口感染占19.0%,子宫内膜或肌层感染占17.5%,其他部位感染占30.7%.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产褥期感染与产钳/台头吸引、产程延长、产道损伤、妊娠期糖尿病等因素相关(P<0.05).结论 产钳/胎头吸引、产程延长、产道损伤、妊娠期糖尿病是高龄产妇产褥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减少感染发生.

    作者:罗志弘;陈慧;曾剑君;李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赛洛多辛与非那雄胺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赛洛多辛与非那雄胺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56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赛洛多辛治疗)和对照组(非那雄胺治疗)各78例,治疗4w后,比对两组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随访6个月后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前列腺症状评分、残余尿量、大尿流率及前列腺体积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而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对照组为3.8%,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5%(P< 0.05).结论 赛洛多辛治疗老年前列腺良性增生效果相较于非那雄胺更佳且治疗后的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李文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CT脑灌注“点征”评估sICH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CT脑灌注“点征”预测自发性脑内出L(sICH)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 收集CT脑灌注成像结果显示有“点征”和无“点征”特征的sICH患者各50例,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临床观察和有效随访3个月,回顾性比较两组预后差异.结果 首次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糖水平、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基线血肿体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随访3个月,观察组血肿增长>6 ml、血肿增长>33%及血肿增长>12.5 ml患者占比分别为48.0%、60.0%和34.0%,均高于对照组的8.0%、12.0%、4.0%(P<0.05),观察组早期神经恶化率及死亡率分别为28.0%、38.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0%、8.0%(P<0.05).结论 CT脑灌注“点征”对sICH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具有较好预测作用,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大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复苏期的管理

    全麻患者术后各项生理功能尚处于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还未建立的不稳定状态,由于麻醉药物和手术创伤的影响,患者在麻醉复苏期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1],因此重视此期的护理,对患者预后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对医院648例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复苏期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气管内插管全麻术后患者复苏期的护理质量提供借鉴.

    作者:陈红梅;刘晓轩;张惠萍;陈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快速检测HPV16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法.方法 针对HPV16 E7区设计LAMP引物,建立LAMP反应体系,对其检测敏感度进行了验证,并与PCR法、LAMP加环引物法、LAMP试剂盒法进行了比较结果 利用LAMP方法能成功检测到HPV 16病毒E7区的基因,等温条件下反应60 min即可较好完成检测;加入环引物的LAMP法敏感度高于PCR法,与LAMP试剂盒法敏感度一致,为103稀释倍数.结论 LAMP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捷,无需复杂特殊仪器的优点,适用于HPV16病毒的快速检测,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作者:苏华;陈琛;李亚偶;张玉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原环境下野战手术室感染的预防控制及管理

    野战手术室是在灾难救援及野战环境中伤病员救治的重要场所,野战手术室的建立可赢取抢救的宝贵时间,挽救更多伤病员的生命,是灾难救援和战伤急救的关键环节之一[1].与此同时,野战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成败,直接关乎手术的成败及伤病员的安危.而由于野战抢救现场卫生条件恶劣,抢救者和伤病员身体上的伤口均更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使得野战条件下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难度更大、更复杂,也显得更加重要.特别是在高原环境下,存在缺氧、高寒、干燥、地理环境陌生、后送路程遥远、交通不便等诸多不利因素,因此,高原环境下野战手术室的感染预防控制工作必须结合高原特点,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必须从每个细节着手,努力确保安全无菌.笔者就高原环境下野战手术室感染的控制预防作一综述.

    作者:袁巧;石敏;刘柳;刘方;程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MRI超清r-FOV DWI诊断胃部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MRI超清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r-FOV DWI)诊断及鉴别诊断胃部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搜集34例经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的胃部疾病患者,利用1.5T MRI扫描仪行常规MRI平扫、r-FOV DWI与常规视野(c-FOV DWI)扫描(b=1000 s/mm2),对病变区与正常胃壁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别采用r-FOV DWI与c-FOV DWI图像测量.同时由2位影像诊断医师采用盲法利用4分法,分别对r-FOV DWI及c-FOV DWI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和比较.结果 观察者主观评分r-FOV DWI为(3.47±0.50)分,明显高于c-FOV DWI的主观性评分(2.63±0.79)分(P<0.05).2位影像诊断医师对r-FOV DWI与c-FOV DWI图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06);r-FOV DWI与c-FOV DWI在正常胃壁、胃腺癌、胃炎、胃淋巴瘤及胃异位胰腺上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的r-FOV DWI对诊断及鉴别胃部病变有较好的效果,将两者结合使用有效提高诊断正确率,有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作者:马翔;杨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个性化康复训练督导对尘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康复训练督导对尘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90例尘肺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段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在入院时给予统一的健康教育,同时告知患者运动训练、呼吸训练的作用、方法;观察组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及理解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并督导完成.结果 康复训练前,两组的6 min步行距离、肺功能(FEV1及MVV)、QOL-BREF、SDS及S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训练后,对照组的6 min步行距离、FEV1及MVV、QOL-BREF评分无明显增加,SDS及SAS评分无明显降低,而观察组的6 min步行距离、FEV1及MVV、QOL-BREF评分明显增加,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DS及SAS评分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尘肺患者个性化康复训练督导,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婷婷;程卫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三联与四联疗法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Hp感染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三联与四联疗法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ESD术后1周Hp感染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治疗4w后,比较两组Hp根治率、溃疡愈合率、溃疡愈合质量以及两组治疗前后胃溃疡黏膜或瘢痕组织胶原纤维含量、中性黏液含量、白介素6(IL-6)、IL-10水平.结果 观察组Hp根治率、溃疡愈合率、溃疡愈合质量为优的比例分别为92.86%、83.33%、64.2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60.0%、4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粘膜肉芽组织胶原纤维、中性黏液含量、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联疗法治疗ESD术后Hp_感染,可减少炎性浸润,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疗效更好.

    作者:彭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与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DM)是全球范围内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根据201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显示,全世界已有4.15亿糖尿病患者[1],其心脑血管、视网膜等并发症严重威胁和影响患者的生命及生存质量,增加了全球疾病负担;第六次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6%[1].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存在于人体血清中,是一种内源性的非选择性的内皮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限制一氧化氮(NO)的生物利用度,与心血管事件和胰岛素抵抗代谢紊乱等有关,参与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现将目前对ADMD与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海燕;鞠海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工血管内瘘血管破损的修复

    目的 初步探讨人工血管内瘘患者血管破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对7例分布在上肢的人工血管内瘘血管破损创面视情况采用不同方法修复:破损裂口小、边缘较整齐时,行直接缝合;破损较重,有多个裂口,无法直接缝合时,用血管补片修复;毁损严重,出现贯通裂口时,采用部分人工血管替换修复.结果 人工血管内瘘破损血管均得到满意修复,血流充足,可继续用于血液透析,无明显相关并发症.结论 通过及时恰当的修复方式,可以挽救破损的人工血管内瘘血管,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者:刘海波;程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缝合法关闭术腔在鼻中隔矫正术后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后使用缝合法关闭术腔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拟行鼻中隔矫正手术的鼻中隔偏曲患者68例,其中对照组34例术后使用负压关闭术腔,观察组34例术后采用缝合法关闭术腔.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AS),比较两组术后的鼻部疼痛、头痛和鼻塞VAS评分以及鼻中隔血肿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鼻中隔粘连情况以及整体疗效.结果 术后第2d和7d,观察组各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d,观察组鼻中隔血肿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鼻中隔粘连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鼻中隔矫正术后,采用缝合法关闭术腔,能够患者减轻术后鼻痛、鼻塞、头痛症状,降低血肿发生,值得普及应用.

    作者:农丰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术后无病存活期及耐受性影响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辅助化疗对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无病存活期及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确诊的104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行TAC辅助化疗60例作为TAC组,行FAC辅助化疗44例作为FAC组,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手术情况.随访3年,比较两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无病生存期.结果 TAC组近期缓解率(86.7%)显著高于FAC组(68.2%)(P<0.05).TAC组白细胞减少Ⅲ~Ⅳ级发生率明显高于FAC组(P<0.05),两组间其他毒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保乳切除术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TAC组远处转移率(10.0%)显著低于FAC组(25.0%)(P<0.05);两组局部复发、无病存活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AC化疗方案较FAC化疗方案近期缓解率明显提高,远处转移率显著降低,但无病存活期方面无显著差异.虽TAC化疗方案不良反应较FAC多,但多可控、且耐受性较好.

    作者:乐浩;许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无水乙醇注入治疗不同类别盆腔囊肿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注入硬化治疗不同类别盆腔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50例女性盆腔囊肿患者,超声检查共发现171个囊腔,根据术后囊腔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5组,分别是单纯卵巢囊肿组(37个囊肿)、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组(14个囊肿)、输卵管积水组(15个囊肿)、输卵管和盆腔脓肿组(35个囊肿)和单纯盆腔包裹性积液组(70个囊肿).5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行无水乙醇注入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5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其中术后第1个月时,5组治愈率分别是59.46% 、50.00%、33.33%、37.14%、34.29%;术后第3个月时,5组治愈率分别是75.67%、78.57%、26.67%、34.28%、35.71%;术后第6个月时,5组治愈率则分别是81.08%、85.71%、26.67% 、31.43%、35.71%.在术后6个月中,以单纯卵巢囊肿和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的治愈率高,与其他3组比较有优势明显(P<0.05).结论 对于盆腔囊肿患者,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注入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对单纯卵巢囊肿和卵巢内膜异位症囊肿的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成睿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腔阻滞(FICB)对于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择期行TKA术ASA I~Ⅱ级患者根据镇痛方法分为FICB组(A组,30例)和生理盐水组(B组,30例).A组术后30 min内实施高频超声引导下FICB(0.375%罗哌卡因30 ml),B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此后立即予以0.01 mg/ml舒芬太尼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PICA)至术后48 h.比较两组术后3、6、12、24、48 h时静息状态下静脉自控镇痛评分(RVAS)、Ramsay镇静评分以及舒适度(BC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PICA按压次数、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A组术后3、6、12、24 h时R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Ramsay评分及BCS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术后患者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B组的56.67%(P<0.05);A组不良反应率为6.67%,显著低于B组的26.67% (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FICB能够增强TKA术后镇痛效果,降低阿片类药物用量,并可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与满意度,可安全应用.

    作者:赵俊峰;谭立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妊高症孕妇左心功能评估及干预体会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超声技术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妊高症)孕妇左心功能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医院孕检的孕妇1591例,根据妊高症筛查结果分为非妊高症组(n=1510)和妊高症组(n=81),两组均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查评估左心功能,用Echo Pac-120软件分析得到所有心肌节段圆周应变、径向应变、纵向应变.根据妊高症组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A组49例予以规范孕期保健,B组32例予以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 妊高症组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显著高于非妊高症组(P<0.05);妊高症组扭转角度峰值、等容舒张末期扭转角度、收缩末期扭转角度、解旋减半时间均显著高于非妊高症组,解旋率显著低于非妊高症组(P<0.05);妊高症组心肌阶段圆周应变、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峰值均显著低于非妊高症组(P<0.05).A组产后出血、死亡、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二维斑点超声技术可准确评估妊高症孕妇左室扭转运动情况,应注重对妊高症孕妇的孕期保健,改善妊娠预后.

    作者:徐少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宫颈上皮内瘤变不同手术治疗效果及TCT、HPV术后检查价值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及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和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对患者术后随访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48例,接受宫颈冷刀锥切术(CKC)42例,两组术后均完成TCT、HPV检测,有明确2年随访结果,比较不同术式治疗CIN的效果,分析TCT、HPV检测在CIN随访中的价值.结果 (1)LEE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CKC组(P<0.05),两组锥切组织面积、切除组织深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术后6、12、24个月,LEEP组HPV转阴率略高于CKC组,TCT异常率略低于CKC组,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LEE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KC组(P<0.05),其复发率略低于CKC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微创优势高,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且TCT配合HPV筛查可降低漏诊率.

    作者:景国梅;茅伟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