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与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张海燕;鞠海兵

关键词: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一氧化氮, 糖尿病, 并发症, 研究进展
摘要:糖尿病(DM)是全球范围内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根据201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显示,全世界已有4.15亿糖尿病患者[1],其心脑血管、视网膜等并发症严重威胁和影响患者的生命及生存质量,增加了全球疾病负担;第六次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6%[1].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存在于人体血清中,是一种内源性的非选择性的内皮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限制一氧化氮(NO)的生物利用度,与心血管事件和胰岛素抵抗代谢紊乱等有关,参与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现将目前对ADMD与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外搽何氏杜五液结合手法治疗坐骨痛520例总结

    目的 总结运用外搽何氏杜五液结合手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运用外搽何氏杜五液结合手法(擦法、推法、拨法、点按法、手法牵引)治疗坐骨神经痛共52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520例经治疗后,痊愈352例,占67.76%;显效126例,占24.31%;有效40例,占7.66%;无效2例,占0.27%.结论 将何氏杜五液作为按摩介质与手法推拿相结合,可使何氏杜五液的渗透力直达患处,加强了药物的活血通络、祛风湿、止痹痛的作用.同时手法推拿又能纠正小关节等局部解剖结构的异常,解除神经根的局部粘连、水肿、充血等病因,松解软组织粘连和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病理性产物的代谢.两相结合,既减少了手法推拿时对局部皮肤的摩擦刺激等不利因素,又促进了何氏杜五液的渗透吸收,因此,疗效比单一方式更佳.

    作者:郑磊;吴信访;李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螺钉内固定与张力带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螺钉内固定与张力带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医院确诊后治疗的13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病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67例采用张力带固定治疗,B组67例采用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术后X线骨折部位愈合情况.结果 B组术后踝关节评分、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X线骨折部位愈合情况等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 与张力带固定方式相比,螺钉内固定方式治疗踝关节骨折所需手术及住院时间较短,患者术中失血量较少,降低手术风险,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情况,明显提高患者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临床疗效较优.

    作者:邓桂;费福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缝合法关闭术腔在鼻中隔矫正术后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后使用缝合法关闭术腔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拟行鼻中隔矫正手术的鼻中隔偏曲患者68例,其中对照组34例术后使用负压关闭术腔,观察组34例术后采用缝合法关闭术腔.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AS),比较两组术后的鼻部疼痛、头痛和鼻塞VAS评分以及鼻中隔血肿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鼻中隔粘连情况以及整体疗效.结果 术后第2d和7d,观察组各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d,观察组鼻中隔血肿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鼻中隔粘连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鼻中隔矫正术后,采用缝合法关闭术腔,能够患者减轻术后鼻痛、鼻塞、头痛症状,降低血肿发生,值得普及应用.

    作者:农丰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慢性脑供血不足NVCI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特点

    目的 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早期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NVCI)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特点.方法 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26例CC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结果将其分为NVCI组和非NVCI组,利用ADL、MMSE以及MoCA量表,对其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分析两组事件肌电图相关电位P300成分特点,并与患者的一般资料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NVCI组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 index,BI)、MMSE以及MoCA评分较非NVCI组降低;NVCI组较非NVCI组P300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300潜伏期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r=0.321,P<0.05),与受教育年限呈负相关(r=-0.357,P<0.05).结论 事件相关电位P300能够反映CCCI致NVCI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可作为认知功能损害的有效筛查指标.

    作者:龚红英;周宏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快速检测HPV16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法.方法 针对HPV16 E7区设计LAMP引物,建立LAMP反应体系,对其检测敏感度进行了验证,并与PCR法、LAMP加环引物法、LAMP试剂盒法进行了比较结果 利用LAMP方法能成功检测到HPV 16病毒E7区的基因,等温条件下反应60 min即可较好完成检测;加入环引物的LAMP法敏感度高于PCR法,与LAMP试剂盒法敏感度一致,为103稀释倍数.结论 LAMP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捷,无需复杂特殊仪器的优点,适用于HPV16病毒的快速检测,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作者:苏华;陈琛;李亚偶;张玉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宫颈上皮内瘤变不同手术治疗效果及TCT、HPV术后检查价值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及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和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对患者术后随访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48例,接受宫颈冷刀锥切术(CKC)42例,两组术后均完成TCT、HPV检测,有明确2年随访结果,比较不同术式治疗CIN的效果,分析TCT、HPV检测在CIN随访中的价值.结果 (1)LEE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CKC组(P<0.05),两组锥切组织面积、切除组织深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术后6、12、24个月,LEEP组HPV转阴率略高于CKC组,TCT异常率略低于CKC组,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LEE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KC组(P<0.05),其复发率略低于CKC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微创优势高,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且TCT配合HPV筛查可降低漏诊率.

    作者:景国梅;茅伟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CT脑灌注“点征”评估sICH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CT脑灌注“点征”预测自发性脑内出L(sICH)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 收集CT脑灌注成像结果显示有“点征”和无“点征”特征的sICH患者各50例,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临床观察和有效随访3个月,回顾性比较两组预后差异.结果 首次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糖水平、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基线血肿体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随访3个月,观察组血肿增长>6 ml、血肿增长>33%及血肿增长>12.5 ml患者占比分别为48.0%、60.0%和34.0%,均高于对照组的8.0%、12.0%、4.0%(P<0.05),观察组早期神经恶化率及死亡率分别为28.0%、38.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0%、8.0%(P<0.05).结论 CT脑灌注“点征”对sICH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具有较好预测作用,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大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复苏期的管理

    全麻患者术后各项生理功能尚处于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还未建立的不稳定状态,由于麻醉药物和手术创伤的影响,患者在麻醉复苏期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1],因此重视此期的护理,对患者预后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对医院648例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复苏期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气管内插管全麻术后患者复苏期的护理质量提供借鉴.

    作者:陈红梅;刘晓轩;张惠萍;陈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亚热带丛林地区战创伤救护特点与对策措施

    亚热带(Subtropics)是地球上的一种气候地带,云南亚热带丛林地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其复杂的气候特征和地形地貌,决定了该地区的战创伤救护既有现代战争的普遍性特征,又有其特殊性.积极研究和探索高技术条件下亚热带丛林地区战创伤救护的特点和难点,对提高部队战斗力,提升卫勤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商艳霞;李娴;郭建梅;夏书勤;冯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药物治疗后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效果

    目的 分析肌内注射甲氨蝶呤(MTX)、口服米非司酮后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效果.方法 以医院收治的46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肌内注射MTX、口服米非司酮后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监测患者的手术治疗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β-HCG降至正常时间、术后月经来潮时间及子宫切除率),评价手术治疗效果,并统计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本组46例均顺利实施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3.57±6.92)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9.56±6.22) ml,平均β-HCG降至正常时间(15.59±2.76)d,平均术后月经来潮时间(36.31±4.45)d,无一例行子宫切除术.术后阴道出血2例,下腹部隐胀痛1例,发热1例,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8.70%.结论 肌内注射MTX、口服米非司酮后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效果显著,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保留患者子宫等优点.

    作者:王久兰;贺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旁正中入路TLIF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评价

    目的 探讨旁正中入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 选取4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行传统TLIF治疗,观察组(23例)行旁正中入路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参数;在术前和术后1、6个月,比较两组JOA评分;并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SF-36量表评分及随访6个月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6个月后,两组JOA评分均有所提高,而观察组JOA评分值更高(P<0.05);术后6个月,两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表现为SF-36评分明显增加,而观察组在躯体疼痛和活力这两项评分上得分较高(P<0.05).随访6个月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旁正中入路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葛大明;吴燕;张党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解毒活血汤治疗感染邪毒型产后发热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解毒活血汤治疗感染邪毒型产后发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4例感染邪毒型产后发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解毒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退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测定治疗前后两组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钙(Ca)、血浆蛋白(Alb)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观察组治疗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1 w,两组各症状积分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Hb、Ca、Alb上升,WBC降低(P<0.05),而观察组这些指标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解毒活血汤治疗感染邪毒型产后发热,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缩短退热时间,改善患者实验室指标,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丁想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龄产妇产褥期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产妇产褥期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高龄产妇产褥期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以在医院分娩且出现产褥期感染的137例高龄产妇为感染组,分析其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以同期在医院分娩未出现产褥期感染的200例高龄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基线资料,并对感染组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感染组中,会阴部感染占32.8%,手术切口感染占19.0%,子宫内膜或肌层感染占17.5%,其他部位感染占30.7%.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产褥期感染与产钳/台头吸引、产程延长、产道损伤、妊娠期糖尿病等因素相关(P<0.05).结论 产钳/胎头吸引、产程延长、产道损伤、妊娠期糖尿病是高龄产妇产褥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减少感染发生.

    作者:罗志弘;陈慧;曾剑君;李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的方案优化研究

    目的 评价肾移植术后不同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选择在医院肾移植中心行肾移植术的病例109例,随机分为A、B、C、D4组,肾移植术后分别给予4种不同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A组:采用新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即起始环孢素A(CsA)与霉酚酸酯(MMF)和糖皮质激素(ST)联用(CsA+MMF+ST)并维持;B组:西罗莫司(SRL)代替环孢素A治疗,即起始西罗莫司与霉酚酸酯和糖皮质激素联用(SRL+MMF+ST)并维持;C组:西罗莫司代替霉酚酸酯治疗,即起始起环孢素A与西罗莫司和糖皮质激素联用(CsA+SRL+ST)并维持;D组;转换使用西罗莫司,即在患者术后3个月内采用A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之后采用SRL置换CsA组.观察术后9个月各组的全血白细胞、红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肝功能、血清肌酐以及肌酐清除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9个月后,各组的血液学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D组的肝功能、肌酐以及肌酐清除率优于其他3组(P<0.05).结论 肾脏移植术后给予西罗莫司置换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肝肾功能影响小.

    作者:李阳波;卢奕;许亚宏;李健;贾志刚;罗顺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三联与四联疗法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Hp感染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三联与四联疗法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ESD术后1周Hp感染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治疗4w后,比较两组Hp根治率、溃疡愈合率、溃疡愈合质量以及两组治疗前后胃溃疡黏膜或瘢痕组织胶原纤维含量、中性黏液含量、白介素6(IL-6)、IL-10水平.结果 观察组Hp根治率、溃疡愈合率、溃疡愈合质量为优的比例分别为92.86%、83.33%、64.2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60.0%、4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粘膜肉芽组织胶原纤维、中性黏液含量、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联疗法治疗ESD术后Hp_感染,可减少炎性浸润,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疗效更好.

    作者:彭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LEV联合丙戊酸治疗对癫痫患者脑电图改变及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LEV)联合丙戊酸治疗对癫痫患者脑电图的改变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在科室就诊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行丙戊酸钠注射治疗,首剂10 mg/kg,5min内静脉注射;而后以0.5~1 mg/(kg·h)持续静脉滴注;观察组在行丙戊酸钠注射的同时,口服LEV片.治疗后24 h,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脑电图异常改变,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65.7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观察组有33例存在脑电图异常,治疗后25例得到明显改善,改善率为75.8%;对照组改善率为42.9%,两组改善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EV联合丙戊酸治疗对癫痫患者脑电图的改善以及临床疗效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勇;费福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与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DM)是全球范围内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根据201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显示,全世界已有4.15亿糖尿病患者[1],其心脑血管、视网膜等并发症严重威胁和影响患者的生命及生存质量,增加了全球疾病负担;第六次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6%[1].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存在于人体血清中,是一种内源性的非选择性的内皮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限制一氧化氮(NO)的生物利用度,与心血管事件和胰岛素抵抗代谢紊乱等有关,参与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现将目前对ADMD与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海燕;鞠海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炎性因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82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3组,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治疗,低剂量组28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每晚睡前口服20 mg),高剂量组28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每晚睡前口服40 mg),3组均治疗6个月.结果 治疗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血脂、白介素-6和超敏C反应蛋白均明显改善(P<0.05),且高剂量组改善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的斑块面积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高剂量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每晚睡前口服40 mg)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炎性因子和调脂水平,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效果比低剂量(每晚睡前口服20 mg)更明显.

    作者:宋昌鹏;王成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用物资集中采购管理模式及实践

    医用物资采购管理是提高医院运营效率、保证医疗质量安全、降低医疗成本支出的重要工作.按照中央军委和总部关于深化改革、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建设现代后勤等系列战略部署,建立“管采分离”的阳光、公正、可信赖的物资采购制度,进一步规范物资采购行为和运行秩序,提高依法廉洁采购执行力和物资保障质量效益等新要求,医院于2015年7月成立医用物资采购中心,改变医用物资采购的多头分散、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实施全院医疗设备与信息化设备、医用耗材与器械、诊断试剂等医用物资及其维护保养服务的集中招标采购,实现了医院物资采购人力、物力、财力配置的优化,从制度上大限度地减少采购环节滋生腐败.经过1年的运行取得了初步成效,笔者将这一基于“管采分离”的医用物资集中采购模式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罗跃全;郭继卫;李碧元;谢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无水乙醇注入治疗不同类别盆腔囊肿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注入硬化治疗不同类别盆腔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50例女性盆腔囊肿患者,超声检查共发现171个囊腔,根据术后囊腔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5组,分别是单纯卵巢囊肿组(37个囊肿)、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组(14个囊肿)、输卵管积水组(15个囊肿)、输卵管和盆腔脓肿组(35个囊肿)和单纯盆腔包裹性积液组(70个囊肿).5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行无水乙醇注入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5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其中术后第1个月时,5组治愈率分别是59.46% 、50.00%、33.33%、37.14%、34.29%;术后第3个月时,5组治愈率分别是75.67%、78.57%、26.67%、34.28%、35.71%;术后第6个月时,5组治愈率则分别是81.08%、85.71%、26.67% 、31.43%、35.71%.在术后6个月中,以单纯卵巢囊肿和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的治愈率高,与其他3组比较有优势明显(P<0.05).结论 对于盆腔囊肿患者,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注入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对单纯卵巢囊肿和卵巢内膜异位症囊肿的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成睿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