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毒活血汤治疗感染邪毒型产后发热患者的临床观察

丁想珍

关键词:产后发热, 解毒活血汤,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解毒活血汤治疗感染邪毒型产后发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4例感染邪毒型产后发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解毒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退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测定治疗前后两组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钙(Ca)、血浆蛋白(Alb)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观察组治疗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1 w,两组各症状积分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Hb、Ca、Alb上升,WBC降低(P<0.05),而观察组这些指标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解毒活血汤治疗感染邪毒型产后发热,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缩短退热时间,改善患者实验室指标,提高治疗有效率.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PCI患者双抗血小板治疗1年后变单抗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1年后改为单抗血小板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PCI治疗的12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DAPT治疗1年后用药情况分为A组(n=64)和B组(n=62);A组继续使用DAPT疗法,B组改为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PCI术后12(T1)、18(T2)及24个月(T3)时,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凝集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抑制率)、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变化情况,比较PCI术后12~24个月内心脏及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结果 与T1时比较,在T2、T3时,A组各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均无显著变化(P>0.05),而B组血小板凝集率、血小板计数水平则较T1时显著提升,血小板抑制率及APTT、PT、TT等凝血指标水平则较T1时显著降低(P<0.05).PCI术后12~24个月内,两组心脏事件及颅内出血、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黑便及上消化道出血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PCI患者DAPT1年后改为单抗血小板治疗,可在不增加心脏事件发生风险的同时,降低出血事件发生概率,临床应用可行性较高.

    作者:赵发兵;陈泽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CT脑灌注“点征”评估sICH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CT脑灌注“点征”预测自发性脑内出L(sICH)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 收集CT脑灌注成像结果显示有“点征”和无“点征”特征的sICH患者各50例,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临床观察和有效随访3个月,回顾性比较两组预后差异.结果 首次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糖水平、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基线血肿体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随访3个月,观察组血肿增长>6 ml、血肿增长>33%及血肿增长>12.5 ml患者占比分别为48.0%、60.0%和34.0%,均高于对照组的8.0%、12.0%、4.0%(P<0.05),观察组早期神经恶化率及死亡率分别为28.0%、38.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0%、8.0%(P<0.05).结论 CT脑灌注“点征”对sICH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具有较好预测作用,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大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MRI超清r-FOV DWI诊断胃部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MRI超清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r-FOV DWI)诊断及鉴别诊断胃部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搜集34例经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的胃部疾病患者,利用1.5T MRI扫描仪行常规MRI平扫、r-FOV DWI与常规视野(c-FOV DWI)扫描(b=1000 s/mm2),对病变区与正常胃壁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别采用r-FOV DWI与c-FOV DWI图像测量.同时由2位影像诊断医师采用盲法利用4分法,分别对r-FOV DWI及c-FOV DWI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和比较.结果 观察者主观评分r-FOV DWI为(3.47±0.50)分,明显高于c-FOV DWI的主观性评分(2.63±0.79)分(P<0.05).2位影像诊断医师对r-FOV DWI与c-FOV DWI图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06);r-FOV DWI与c-FOV DWI在正常胃壁、胃腺癌、胃炎、胃淋巴瘤及胃异位胰腺上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的r-FOV DWI对诊断及鉴别胃部病变有较好的效果,将两者结合使用有效提高诊断正确率,有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作者:马翔;杨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报告

    病例 男,35岁,因“反复发热伴全血细胞减少2个月”入院.2个月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症状,伴头昏、乏力,动则心累、气紧,无腹痛、腹泻、尿痛及出血表现.院外查血常规全血细胞减少,血脂TG升高,给予头孢抗炎、阿昔洛韦抗病毒及激素治疗1 w后体温正常,但1个月后患者再次发热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9 ℃,贫血貌,脾大Ⅰ线13 cm,Ⅱ线18 cm,Ⅲ线8 cm.

    作者:陶黎;傅红春;潘琳;练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无水乙醇注入治疗不同类别盆腔囊肿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注入硬化治疗不同类别盆腔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50例女性盆腔囊肿患者,超声检查共发现171个囊腔,根据术后囊腔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5组,分别是单纯卵巢囊肿组(37个囊肿)、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组(14个囊肿)、输卵管积水组(15个囊肿)、输卵管和盆腔脓肿组(35个囊肿)和单纯盆腔包裹性积液组(70个囊肿).5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行无水乙醇注入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5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其中术后第1个月时,5组治愈率分别是59.46% 、50.00%、33.33%、37.14%、34.29%;术后第3个月时,5组治愈率分别是75.67%、78.57%、26.67%、34.28%、35.71%;术后第6个月时,5组治愈率则分别是81.08%、85.71%、26.67% 、31.43%、35.71%.在术后6个月中,以单纯卵巢囊肿和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的治愈率高,与其他3组比较有优势明显(P<0.05).结论 对于盆腔囊肿患者,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注入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对单纯卵巢囊肿和卵巢内膜异位症囊肿的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成睿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与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DM)是全球范围内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根据201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显示,全世界已有4.15亿糖尿病患者[1],其心脑血管、视网膜等并发症严重威胁和影响患者的生命及生存质量,增加了全球疾病负担;第六次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6%[1].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存在于人体血清中,是一种内源性的非选择性的内皮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限制一氧化氮(NO)的生物利用度,与心血管事件和胰岛素抵抗代谢紊乱等有关,参与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现将目前对ADMD与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海燕;鞠海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320排CT肝癌术前残肝体积评估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320排CT后处理工作站体积测量功能在肝癌术前残肝体积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1例原发肿块型肝癌患者术前进行320排CT三期增强检查,并进行后处理重建,对肝脏动脉系统、门静脉及肝静脉系统进行血管成像,根据外科手术需求对全肝体积、肿瘤体积、预切除肝脏体积及残肝体积进行定量测量.术后采用水测量法测量切除肝脏体积,并对肝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21例术前评估预切除肝体积与术后水测量肝体积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肝功能受损较术前增加4例,其对应残肝体积率为38.5%-65.5%,平均为47.2%.所有患者术后随访生存均超过2个月.结论 320排CT后处理工作站体积测量功能可对活体肝脏体积作出准确术前评估,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乔赞峰;杜飞舟;顾明;徐元昌;何次;蒋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8例HIV初筛阳性患者急诊手术护理的职业防护

    近年来,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率呈逐渐增加趋势,导致医护人员与HIV感染者接触机会增加,增加了职业暴露的危险性[1].尤其是急诊手术患者,术前可能不了解患者HIV检测结果,往往疏于防护,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更大[2].为了加强HIV初筛阳性患者急诊手术职业防护管理及护理规范,笔者就近5年来医院急诊手术治疗的28例HIV初筛阳性患者的护理职业暴露及其防护管理措施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燕;张长梅;王丽君;黄毓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比索洛尔对舒张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对应用厄贝沙坦仍舒张压控制不佳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应用厄贝沙坦后舒张压仍控制不佳的原发性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n=60)和比索洛尔组(n=60),分别给予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或厄贝沙坦+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血压、心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收缩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有效控制.比索洛尔组较氨氯地平组舒张压更低(P<0.05),且降低舒张压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比索洛尔可有效控制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

    作者:衡旭华;邹剑杰;李长龙;杨艳琳;张绩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与外周血Aβ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与外周血淀粉样蛋白β(Aβ)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以医院治疗的48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时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4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Aβ40和Aβ42水平,分析肝功能相关指标与Aβ间的相关性.结果 肝硬化组肝功能明显差于对照组,外周血Aβ40和Aβ4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患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俗丙转氨酶(AST/ALT)、总胆红素(TBIL)及球蛋白(GTB)水平与Aβ40和Aβ42间均呈正相关性(P<0.05),白蛋白(ALB)和白蛋白/球蛋白(A/G)与外周血Aβ40及Aβ42间呈负相关(P<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与外周Aβ水平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肝功能异常可导致外周Aβ清除减低,保护肝功能可能有助于清除外周血Aβ水平.

    作者:陈娟;程建国;霞明;刘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旁正中入路TLIF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评价

    目的 探讨旁正中入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 选取4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行传统TLIF治疗,观察组(23例)行旁正中入路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参数;在术前和术后1、6个月,比较两组JOA评分;并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SF-36量表评分及随访6个月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6个月后,两组JOA评分均有所提高,而观察组JOA评分值更高(P<0.05);术后6个月,两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表现为SF-36评分明显增加,而观察组在躯体疼痛和活力这两项评分上得分较高(P<0.05).随访6个月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旁正中入路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葛大明;吴燕;张党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医院经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的60例孕期20~28 w、且有高危倾向孕妇,进行胎儿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重点观察胎儿四腔心切面、三血管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及肺动脉长轴切面.结果 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发现15例先天心脏病胎儿,其中室间隔缺损3例,法洛四联症1例,单心室5例,单心室、单心房并共同动脉干2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1例,右心室系统异常3例,有1例法洛四联症漏诊,其他44例经检测均排除先天心脏病.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性为93.75%,漏诊率为6.25%.结论 三维超声心动图能有效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产前诊断,其具有图像丰富、清晰度高,多角度切面、局部细节清晰等特点,为早期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提供准确、丰富的信息,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鑫;师晓娟;王胜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的方案优化研究

    目的 评价肾移植术后不同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选择在医院肾移植中心行肾移植术的病例109例,随机分为A、B、C、D4组,肾移植术后分别给予4种不同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A组:采用新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即起始环孢素A(CsA)与霉酚酸酯(MMF)和糖皮质激素(ST)联用(CsA+MMF+ST)并维持;B组:西罗莫司(SRL)代替环孢素A治疗,即起始西罗莫司与霉酚酸酯和糖皮质激素联用(SRL+MMF+ST)并维持;C组:西罗莫司代替霉酚酸酯治疗,即起始起环孢素A与西罗莫司和糖皮质激素联用(CsA+SRL+ST)并维持;D组;转换使用西罗莫司,即在患者术后3个月内采用A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之后采用SRL置换CsA组.观察术后9个月各组的全血白细胞、红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肝功能、血清肌酐以及肌酐清除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9个月后,各组的血液学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D组的肝功能、肌酐以及肌酐清除率优于其他3组(P<0.05).结论 肾脏移植术后给予西罗莫司置换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肝肾功能影响小.

    作者:李阳波;卢奕;许亚宏;李健;贾志刚;罗顺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腔阻滞(FICB)对于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择期行TKA术ASA I~Ⅱ级患者根据镇痛方法分为FICB组(A组,30例)和生理盐水组(B组,30例).A组术后30 min内实施高频超声引导下FICB(0.375%罗哌卡因30 ml),B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此后立即予以0.01 mg/ml舒芬太尼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PICA)至术后48 h.比较两组术后3、6、12、24、48 h时静息状态下静脉自控镇痛评分(RVAS)、Ramsay镇静评分以及舒适度(BC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PICA按压次数、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A组术后3、6、12、24 h时R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Ramsay评分及BCS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术后患者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B组的56.67%(P<0.05);A组不良反应率为6.67%,显著低于B组的26.67% (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FICB能够增强TKA术后镇痛效果,降低阿片类药物用量,并可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与满意度,可安全应用.

    作者:赵俊峰;谭立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用物资集中采购管理模式及实践

    医用物资采购管理是提高医院运营效率、保证医疗质量安全、降低医疗成本支出的重要工作.按照中央军委和总部关于深化改革、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建设现代后勤等系列战略部署,建立“管采分离”的阳光、公正、可信赖的物资采购制度,进一步规范物资采购行为和运行秩序,提高依法廉洁采购执行力和物资保障质量效益等新要求,医院于2015年7月成立医用物资采购中心,改变医用物资采购的多头分散、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实施全院医疗设备与信息化设备、医用耗材与器械、诊断试剂等医用物资及其维护保养服务的集中招标采购,实现了医院物资采购人力、物力、财力配置的优化,从制度上大限度地减少采购环节滋生腐败.经过1年的运行取得了初步成效,笔者将这一基于“管采分离”的医用物资集中采购模式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罗跃全;郭继卫;李碧元;谢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锁骨骨折

    目的 探讨儿童锁骨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同定的疗效.方法 对16例经手法复位外固定效果欠佳的儿童锁骨骨折早期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统计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6~8 w,骨折均愈合,锁骨外形恢复满意,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锁骨骨折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创伤小,值得推广.

    作者:陈一平;姚一民;李兴鑫;檀臻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三联与四联疗法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Hp感染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三联与四联疗法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ESD术后1周Hp感染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治疗4w后,比较两组Hp根治率、溃疡愈合率、溃疡愈合质量以及两组治疗前后胃溃疡黏膜或瘢痕组织胶原纤维含量、中性黏液含量、白介素6(IL-6)、IL-10水平.结果 观察组Hp根治率、溃疡愈合率、溃疡愈合质量为优的比例分别为92.86%、83.33%、64.2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60.0%、4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粘膜肉芽组织胶原纤维、中性黏液含量、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联疗法治疗ESD术后Hp_感染,可减少炎性浸润,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疗效更好.

    作者:彭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螺钉内固定与张力带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螺钉内固定与张力带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医院确诊后治疗的13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病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67例采用张力带固定治疗,B组67例采用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术后X线骨折部位愈合情况.结果 B组术后踝关节评分、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X线骨折部位愈合情况等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 与张力带固定方式相比,螺钉内固定方式治疗踝关节骨折所需手术及住院时间较短,患者术中失血量较少,降低手术风险,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情况,明显提高患者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临床疗效较优.

    作者:邓桂;费福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个性化康复训练督导对尘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康复训练督导对尘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90例尘肺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段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在入院时给予统一的健康教育,同时告知患者运动训练、呼吸训练的作用、方法;观察组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及理解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并督导完成.结果 康复训练前,两组的6 min步行距离、肺功能(FEV1及MVV)、QOL-BREF、SDS及S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训练后,对照组的6 min步行距离、FEV1及MVV、QOL-BREF评分无明显增加,SDS及SAS评分无明显降低,而观察组的6 min步行距离、FEV1及MVV、QOL-BREF评分明显增加,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DS及SAS评分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尘肺患者个性化康复训练督导,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婷婷;程卫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LEV联合丙戊酸治疗对癫痫患者脑电图改变及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LEV)联合丙戊酸治疗对癫痫患者脑电图的改变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在科室就诊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行丙戊酸钠注射治疗,首剂10 mg/kg,5min内静脉注射;而后以0.5~1 mg/(kg·h)持续静脉滴注;观察组在行丙戊酸钠注射的同时,口服LEV片.治疗后24 h,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脑电图异常改变,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65.7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观察组有33例存在脑电图异常,治疗后25例得到明显改善,改善率为75.8%;对照组改善率为42.9%,两组改善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EV联合丙戊酸治疗对癫痫患者脑电图的改善以及临床疗效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勇;费福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