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平;张萍;杨丽南;宋小炜;阮一哲;段志强
护理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计划自己的护理职业生涯中根据专业发展和自身需求,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拟定需要达到目标的活动,并通过自身的努力,终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1].职业生涯规划是影响护理人员工作专业化、事业化、留任、离职率及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原因之一[2].
作者:于丽娜;江咏;江珉;宋玲;彭小兰;陈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疗单位有效组织、快速救治批量烧伤的方法.方法 本院2h内收治37例中、重度以上批量烧伤患者,采用分区域、多中心、多科室协同救治模式,围绕“早期深静脉穿刺置管、快速补液抗休克;早期气管插管与气道保护;快速创面处理”这三个关键点,进行早期救治,待伤员伤情稳定后确定后续治疗方案.结果 2h内完成全部伤员的创面处理,对合并呼吸道损伤的34例实施了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和气管插管;2例特重烧伤患者8h后转运,3例轻症患者留院观察,其余32例2h内转运至上级专科医院.48 h内仅死亡1例.结论 基层医疗单位在批量性烧伤事故的救治中,要充分利用“白金2~4 h”的有利时机,采用分区域、多中心和多科室协作的救治模式,加快诊治流程,提高伤员的48 h生存率.
作者:费建平;于晖;齐峰;彭志坚;宋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病例 女性,38岁,因“肛门肿物脱出10年,加重伴便血、疼痛3个月”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72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10/70 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语言流畅,心肺腹部等各脏器无异常发现;血常规、血凝、肝肾功、心电图等检查无明显异常;既往有剖腹产手术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作者:余晓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胆道疾病伴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试验假阳性的发生率,并探索胆道疾病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有效鉴别手段.方法 对本院116例胆道疾病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行阿托品试验,阳性患者进一步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阿托品试验结果示,86例阴性,30例阳性,阳性率为25.9%;30例阳性患者动态心电图结果示,11例排除SSS,19例确诊为SSS,阿托品试验假阳性率为36.7%.结论 在阿托品试验基础上行动态心电图序贯检查,能排除阿托品试验的假阳性.心电图-阿托品试验-动态心电图监测序贯检查,可为临床准确诊断胆道疾病患者是否合并SSS提供更有力的电生理依据,指导诊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樊玲;殷慧;张玉红;李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32(IL-3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诱导痰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COPD稳定期患者3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HSA)测定诱导痰和血清IL-32水平,测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际值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行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另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5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比较两组间IL-32水平的差别.结果 COPD组诱导痰及血清IL-32水平[(470.53±212.28)pg/ml,(215.48±95.59)pg/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329.63±144.72)pg/ml,(142.28±66.55)pg/ml].COPD患者诱导痰及血清IL-32水平与CAT评分呈正相关,与FEV1%呈负相关.结论 IL-32可能参与了COPD稳定期患者气道及全身的持续慢性炎症,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王慧;陈小菊;郑玉琼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前增强CT检查与临床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方法 对我院的80例NSCLC患者进行术前增强CT检查,分析患者肿瘤大小、肿瘤CT增强值、淋巴结肿大等与患者临床分期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肿瘤大小、肿瘤CT增强值、淋巴结肿大与患者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性,肿瘤越大、CT增强值越强化及有淋巴结肿大的患者,临床分期较差,预后不良.结论 患者癌灶大小、癌灶CT增强值、淋巴结肿大与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术前增强CT检查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和判断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作者:孙青;满玉琳;秦旭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急性应激反应、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听力水平、改善时间及负面情绪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RQ、PSQI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焦虑、恐惧、抑郁、偏执、自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听力恢复情况优于照组(P<0.05),听力改善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自卑等消极心理,予以积极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消极心理,降低应激反应,促使听力恢复.
作者:陈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替吉奥单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替吉奥治疗的38例NSCLC合并脑转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仅接受支持治疗的NSCLC合并脑转移患者36例为对照组,治疗2个周期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并随访比较两组6个月及1年内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微效(MR)8例、稳定(SD)20例、恶化(PD)10例,对照组SD 13例、PD 23例;观察组有效率(20.1%)显著高于对照组(0)(P<0.05),临床获益率(73.7%)亦显著高于对照组(36.1%)(P<0.01).治疗2个周期后生活质量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36.8%)显著高于对照组(8.3%)(P<0.05).治疗后随访1年内,观察组存活率(68.4%)显著高于对照组(44.4%)(P<0.05).替吉奥主要毒副作用包括粒细胞减少(15.8%)、恶心呕吐(10.5%)、血小板减少(7.9%)、腹泻(5.3%)、肝功能损伤(2.6%).所有毒副作用经对症处理后缓解,不影响药物继续使用,无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放弃治疗患者.结论 替吉奥对NSCLC合并脑转移有一定的疗效,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并且安全可行.
作者:宋迪;刘蕾;刘美岑;马壮;韩雅玲;马敬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病理性赌博(gambling disorder,GD)是一种以持续、不能控制赌博冲动为特征的渐进性慢性精神障碍[1].往往引起诸多不良后果,如经济问题、心理问题(焦虑、内疚、抑郁、自杀倾向等)、工作家庭关系障碍等.
作者:苗冰;谢建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门诊医疗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权益意识也逐渐增强,对医院门诊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门诊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第一场所,患者对就诊医院提供的服务品质的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门诊为患者提供的服务质量.
作者:赵瑾;王小梅;王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降低增强CT检查中碘对比剂发生渗漏的影响.方法 2012年成立质量控制团队,建立技护岗位质量控制链,科学设置质量控制预期目标,设计质量控制工具与表单,制定护理要点,比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2011年)、后(2013年、2014年)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静脉渗漏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2011年实施质量改进前相比,2013年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静脉渗漏率显著降低(P<0.05),2014年进一步下降,表明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对比剂渗漏率明显降低,达到预期目标.所有对比剂静脉渗漏经及时处理后肿胀均消退,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明显降低CT增强扫描中静脉渗漏的发生,确保了患者检查的安全,值得CT室推广应用.
作者:卢蓉;刘俊伶;赵丽;李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主要任务之一是稳定西北边疆,战略地位重要.随着疆内恐怖活动的渐进频繁,与驻疆部队及地方联合反恐维稳是兵团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而反恐维稳医学救援是反恐维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欲通过分析新疆恐怖活动特点及医学救援存在的问题,重点对兵团执行反恐维稳医学救援具有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陶发胜;赵强;殷泰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对恶性肿瘤致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2月~2013年6月共99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肿瘤导致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术前联合影像学检查诊断正确率、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w血清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的变化.结果 术前影像学诊断正确率为67.7%,误诊率为22.3%;梗阻部位位于胆总管下段、中段及上段患者分别有42例(42.4%)、23例(23.2%)及34例(34.3%);其中并发胆管结石23例(23.2%),胆管化脓性感染15例(15.1%);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高淀粉酶血症、胆管炎,总发生率为8.1%.与术前相比,术后1w血清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及γ-谷氨酰转移酶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ERCP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是胆道肿瘤致梗阻性黄疸安全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疗效,可考虑在临床中推广运用,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贺永锋;杨小翠;马卫平;肖翔;高原;刘晓;邹强;来宇旭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病例 男,62岁,因右上腹部疼痛不适伴食欲不佳2w,于2014年12月5日入院,自诉2w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右上腹疼痛,可自行缓解,食欲明显下降,体重略有减轻,无明显发热、咳嗽及胸闷等症状,曾在当地诊所就诊输液(具体不详),无明显缓解.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可,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 2.65 ng/ml,总钙(CA) 75 U/ml,碱性磷酸酶(ALP) 435 U/L,血脂略偏高,余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胸片未见异常.
作者:吴培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伊立替康(CPT-11)联合洛铂(LBP)与拓扑替康(TPT)联合LBP二线治疗老年小细胞肺癌(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4例一线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治疗失败且在3~6个月内出现进展的老年SCLC患者随机分入CPT-11组和TPT组,每组37例.所有患者均以3w为1个治疗周期,每周期第1d静脉滴注LBP 30 mg/m2;另外,CPT-11组于每周期第1d、8d静脉滴注CPT-11 60 mg/m2,TPT组于每周期第1~5 d静脉滴注TPT 1.0 mg/m2.比较两组在临床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 CPT-11组RR为32.43%,DCR为56.76%,OS为5.24个月,PFS为2.81个月;TPT组RR为37.84%,DCR为64.86%,OS为5.41个月,PFS为2.92个月,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CPT-11组在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方面轻于TPT组(P<0.05),而在腹泻方面则重于TPT组(P<0.05).结论 CPT-11联合LBP与TPT联合LBP在二线治疗老年SCLC时疗效相近,前者不良反应以腹泻为主,后者不良反应以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为主.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作者:丁朝霞;龚传明;屈磊;陈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医疗设备与医疗技术日益同质化的今天,如何吸引患者、留住患者,是医院管理者一直在探讨的一个课题.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ACSI)是一种建立在顾客满意度基础上的绩效测评体系,包括6个结构变量、15个观察变量以及9个变量之间的关系[1].
作者:李鹏;乌媛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病例 女,81岁,因“反复头昏、头痛40余年,再发伴身软乏力1 w”入院.40年前,患者因头昏、头痛于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高血压病”,给予降血压治疗,自诉血压控制较好.但仍反复头昏、头痛.2个月前,患者因“发热、咳嗽、双侧肩关节疼痛”于成都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查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5-3、NSE均升高;上腹部MRI检查提示:胆总管扩张.
作者:李玲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经椎旁肌间隙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2009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胸腰段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椎旁肌间隙(A组)和经皮(B组)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腰背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伤椎后凸Cobb角及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 B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腰背痛VAS评分上均明显优于A组(P<0.05),而两组在腰椎JOA评分、伤椎后凸Cobb角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较经椎旁肌间隙人路治疗胸腰段骨折对患者的手术创伤少,术后恢复时间快,而手术效果相当.
作者:刘琼;钟孝政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冷凝集素会给交叉配血及血型鉴定带来干扰,因其为IgM类完全抗体,在低温时可使自身红细胞、O型红细胞及献血员相同血型的红细胞发生凝集[1].在温度达到20℃以上时,冷凝集素效价逐渐降低,凝集消失.笔者在工作中遇到1例脾功能亢进患者,在手术用血时因冷凝集素干扰导致交叉配血不合,采用37℃加温盐水洗涤红细胞及37℃水浴血清的方法快速消除干扰,及时准确地为患者发放了相合的血液,保证了输血治疗的安全有效,现将处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胡晓玲;汪新明;邓淑芬;叶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8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43例给予甲钴胺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评分和面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传导速度(SNCV).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面神经功能障碍均有所恢复,观察组恢复率为86.7%,对照组恢复率为67.4%,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面神经的MNCV和SNCV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可以改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临床症状,恢复神经功能,提高感觉和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宇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