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波;古平;牟海刚;贾敏
目的 探讨关节镜探查术联合自体半腱肌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治疗踝关节反复扭伤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月采用关节镜探查术联合踝关节外侧韧带重建术治疗陈旧性踝关节外侧不稳23例.结果 除1例失访外,余22例均按指定时间(术后3、6、12个月)返院复查,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足踝外科(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定,术前30~79(49.18±11.28)分,术后3个月75~100(83.82±6.42)分,术后6个月76~100(92.73±5.27)分,术后1年76~100(92.91±5.21)分,随访期间未发现踝关节不稳复发或其他并发症.结论 采用关节镜探查联合自体半腱肌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治疗踝关节不稳短期疗效满意.
作者:李海东;邬建明;陈燕才;杨凯平;刘胜军;周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静脉穿刺插管,先行下腔静脉造影.狭窄病例直接用导丝通过狭窄部位;闭塞病例同时作右侧颈静脉穿刺行下腔静脉闭塞段上下端会师造影,再采用导丝硬头破膜或用TIPS穿刺针或房间隔穿刺针穿过闭塞段.膜性狭窄或膜性闭塞病例,单纯采用球囊扩张治疗;节段狭窄或节段闭塞病例,采用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治疗.结果 收治21例布-加综合征患者,其中肝静脉膜性闭塞1例,膜性狭窄1例;下腔静脉节段狭窄合并肝静脉膜性狭窄1例;下腔静脉膜性狭窄3例,节段狭窄2例;下腔静脉膜性闭塞6例,节段闭塞7例.19例手术成功,其中单纯球囊扩张12例,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7例.2例下腔静脉节段闭塞手术失败,其中1例用房间隔穿刺针穿刺入心包引起心包积血,处理好转后患者拒绝再次手术;1例患者单纯行下腔静脉造影10 d后再次造影见下腔静脉内充满血栓,行溶栓治疗后出院.结论布-加综合征类型复杂,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方法行介入治疗,操作方便、安全,效果良好.
作者:何乾文;秦建平;顾明;盛金平;李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国家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意味过去沿用的大病统筹、公费医疗等医疗大锅饭形式的结束,也意味着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的结束,由此军队医院可以在医疗市场中参与公平的竞争,给军队医院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意味着参保人员对医疗机构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他们中的一部分将朝着医疗水平高、服务态度好且收费合理的医院流动,这就使军队医院在野战外科、快速反应、网络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特长具有了更大的优势和吸引力.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我院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多学科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及各种商业保险定点单位.
作者:郭凌燕;胡世雄;秦译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胆管狭窄是胆道手术严重并发症之一,它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也增加患者住院费用,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胆管狭窄治疗当前广泛使用的是胆管Roux-en-Y空肠吻合术,其手术修复可以获得良好效果.但在一般情况下,初次修复后再发生狭窄仍较常见,而再次修复时,不单技术上的难度加大,再次狭窄的发生率也升高,因而对胆管狭窄历来都强调专科修复[1].我中心2011年5月收治1例胆管狭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胆管Roux-en-Y空肠吻合术结合放置胆道球囊支撑方法治疗,取得较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利红;林文;任海艳;刘文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巨大肺大疱是一种特殊的肺大疱,是严重肺气肿患者因压力增高导致肺泡破裂融合而成,直径>10 cm的单个肺大疱或多个较小肺大疱的聚集[1],可占据单侧胸腔的50%以上[2].自发性气胸,则是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泡自行破裂,使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
作者:叶奕兰;方宏洋;许亚红;陈利君;叶伦;何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肺栓塞是临床肺循环障碍病理生理综合征的统称,多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1].在美国,肺栓塞的发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死亡率位居整个死亡原因的第三位[2].未及时治疗的肺栓塞病死率为20%~30%,诊断明确并经过治疗者病死率可降至2%~8%[3].因此,明确诊断是肺栓塞治疗的关键,然而在条件有限的医院,需要将患者后送诊断和治疗,所以,成功的医疗后送至关重要,后送护理将是重要环节之一.我联黎二级医院于2013年4月收治1例不典型慢性肺栓塞患者,现将后送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段静;赵鑫;尹红;王冠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在耳鼻咽喉头颈部患者的外科治疗过程中,要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患者术后如期康复的影响因素较多,除外科医生的技术水平、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患者的身心状态等外,术中麻醉亦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手术室麻醉护士要具备娴熟的麻醉配合知识和基础护理技能,良好的护理配合能提高麻醉的安全和质量,对保障患者手术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1].笔者将我科此类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与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何芸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干预对高危儿脑损伤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多组对照比较法,将160例高危儿脑损伤病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A组)、康复干预组(B组)、神经节苷脂组(C组)、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干预组(D组),每组40例.4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护理,A组不作其他处理;B组再给予康复干预治疗;C组再服用神经节苷脂20 mg/d,连服10 d;D组再给予B、C两组的联合治疗.对各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年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A、B、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47.5%、50%、90%,D组与其余3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B、C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A组(P<0.05).患儿年龄与治疗有效率具有负相关性,年龄越小,治疗有效率越高.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干预对高危儿脑损伤治疗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邵宪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可以治疗血管狭窄并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该手术技术要求高,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包括近期(围手术期30d内)和远期(手术30d后)并发症.医、技、护、患的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现将本院2010年8月~2011年12月颈动脉支架成形术42例患者的近期并发症发生及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郭松;臧巧利;吕建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是一种存在于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的革兰阴性杆菌,近年来已成为引起社区获得性感染和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可导致呼吸道、泌尿道、伤口等部位的感染及败血症、肝脓肿等[1].由于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KP已成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ESBLs)的代表菌种,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2].
作者:李金科;李芳;李刚;杜卫星;李儒贵;谭华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制备糠酸莫米松鼻用凝胶,并评价其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以2%AvicelRC-591为基质,反溶剂共沉淀法制备糠酸莫米松鼻用凝胶;以10%TDI橄榄油溶液滴鼻建立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经鼻腔给予糠酸莫米松鼻用凝胶治疗,并以糠酸莫米松鼻用喷剂为对照,考察两种剂型药物治疗前后豚鼠的鼻炎症状评分、嗜酸性细胞分泌数量以及鼻黏膜组胺含量变化.结果 糠酸莫米松鼻用凝胶能有效抑制豚鼠的鼻炎症状,减少嗜酸性细胞分泌数量以及鼻黏膜组胺含量,效果优于糠酸莫米松鼻用喷剂(P<0.05).结论 糠酸莫米松鼻用凝胶对过敏性鼻炎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王晓青;邱洪;刘霏;高磊;马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病例女,32岁,孕2产1,此次孕37 w,家住农村,自怀孕后未做过孕检,近1w自感头晕、恶心、视物模糊、胎动不明显,乳房胀感消失,遂于2012年10月15日就诊于我院妇产科门诊.既往有家族性高血压病史,近期连续监测血压一直在130~150/90~100 mmHg范围波动,并发下肢及腹壁水肿,经休息水肿不消退,蛋白尿(+ +),血清甲胎蛋白(AFP)880 ng/ml.B超检查:宫内孕单羊膜囊双胎,其中一胎未见胎心搏动,胎儿皮下探及液体积聚,头皮水肿,双胎腹部皮肤及肝脏相连,肠道分辨不清.
作者:陈唐兵;朱向会;周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近几年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护理方面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护理工作流程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医院护理工作运行的效率与质量[1].护理服务流程的设计是优质护理设计的重要部分[2];一个合理、科学、优化的护理工作流程,是确保护理服务质量的基础,是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前提.我院于2012年1月开展了17个科室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其目的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升护理质量,达到零缺陷的管理目标[3].通过近一年的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白秋萍;张慧萍;毛华东;何荣;陈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ICM心力衰竭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抗凝制剂、抗血小板制剂、洋地黄类、硝酸酯类药物等的常规抗心衰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3次/d,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瑞舒伐他汀10 mg(1次/d,口服)和曲美他嗪20 mg(3次/d,口服).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距离测试(6MWT).结果 观察组的LVESD、LVEDD、LVEF、6MWT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ICM心力衰竭短期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潘波;古平;牟海刚;贾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6(IL-6)、磷脂酶A2(PLA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重型颅脑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急诊科符合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的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急诊抢救的同时检测其血小板计数(PL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D-二聚体(D-D)、LPS、IL-6、PLA2、PAF;以同期健康体检者43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PLT减少(t=3.892,P<0.01),APTT、PT、D-D、LPS、IL-6、PLA2、PAF均升高(t=3.971、3.904、6.532、4.028、4.115、4.274、5.037,P<0.01);观察组PLT与LPS、IL-6、PLA2、PAF之间相关系数(r)均≤-0.9319,呈显著负相关;APTT、PT、D-D与LPS、IL-6、PLA2、PAF之间r值均≥0.909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LPS、IL-6、PLA2、PAF参与了重型颅脑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过程,对LPS、IL-6、PLA2、PAF进行早期干预,可减轻患者凝血功能障碍.
作者:徐旭;李志伟;郭雅琼;董浩;代文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我校高原军事医学系是培养高原医学人才的唯一院校专业系,学生在这里将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高原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知识,为将来从事高原医学医疗和研究储备知识和技能[1].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校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放在核心地位,以期学生能良好适应高原复杂的履职环境.多年来,为增强高原军事医学人才的实践能力,我们做了以下探讨.
作者:罗荣;宋桐林;田怀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病例男,89岁,因咳嗽、胸闷、气促5年,加重伴低热10 d,于2012年3月28日入我院.1年前曾行胸部CT明确诊断为肺纤维化,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7.1 ℃,脉搏68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18/50 mmHg,神清,呼吸平稳,唇甲无发绀,气管居中,双肺叩呈清音,双下肺闻及Verclo啰音,无干鸣.心律齐,P2>A2,各瓣膜未闻及杂音及附加音.腹软,肝脾未及,肝颈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无杵状指(趾).
作者:陈爱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肘关节畸形致肘管综合征(CTS)患者肌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并与颈椎病、胸出口综合征等疾病相鉴别.方法 对82例肘关节一侧或双侧畸形患者,分别采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针电极肌电图方法,对双侧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进行检测.对仅有尺神经的MCV、SCV异常,并有肘管传导速度减慢,且有明显神经传导阻滞点,而正中神经、桡神经不受累患者,确诊为CTS.结果 在测定的82例164条尺神经中,腕-肘下3 cm处MCV减慢的共56条(34.3%),腕部测定SCV减慢45条(27.4%)、未引出41条(25%);36例双侧、46例单侧共118条尺神经肘管传导速度均不同程度减慢,并伴有波幅降低,卡压部位均位于肘正中或上、下1 cm左右处.82例正中神经MCV与SCV均正常;针电极肌电图检测第一背侧骨间肌、小指展肌及尺侧屈腕肌异常48例(58%),拇短展肌及桡侧屈腕肌均未见异常.82例中,后明确诊断为CTS单侧46例、双侧36例,均可见确定的肘管内卡压点.结论 对有肘关节畸形的患者均应作神经肌电图检测,尽早明确CTS诊断,以便及时治疗.
作者:叶茵;刘桂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活血通窍方提取液对前列腺增生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 应用丙酸睾丸酮复制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探讨活血通窍方提取液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应用去氧肾上腺素注射液致大鼠膀胱内压升高动物模型,探讨活血通窍方提取液对膀胱α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作用.结果 活血通窍方提取液可显著减轻鼠前列腺增生模型的前列腺湿重及其脏器指数,还可显著降低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前大鼠基础膀胱内压值,同时也可降低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所致的大鼠膀胱内压升高,减少其膀胱内压的变化值,活血通窍方疗效明显优于复方天益胶囊.结论 活血通窍方提取液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明显优于复方天益胶囊,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作用机理可能与该药抑制前列腺体积增生和拮抗α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的平滑肌张力增加有关.
作者:胡露;李鹏;卢海波;沙皖;郭特鎏;夏子昌;韩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分析我院近8年甲状腺疾病住院患者两性间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2011年住院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资料.结果 8年间第一诊断为甲状腺疾病的住院患者共1997例,其中女性1455例,占72.86%,男性542例,占27.14%,男女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次数、年龄、婚姻状况、疾病分布、治愈率、手术率均有明显性别间差异,男性发病年龄高峰在30岁之前,而女性发病高峰在31~50岁.结论 我院住院甲状腺疾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有明显性别差异.
作者:郭蔚;李运明;艾智华;游志清;万勇;程莹;郎红梅;李玲娜;刘君静;张扬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