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清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华蟾素注射液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①观察组47例;②对照组47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紫杉醇注射液+顺铂注射液(TP)化疗;观察组采用TP化疗+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4.46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1.06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糖类抗原125(CA125)值为67.54±58.30、癌胚抗原(CEA)值为19.78±16.4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4.04%明显小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55.3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华蟾素注射液辅助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冰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通过建立独立的五官科护理学实验室、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保证足够的经费投入、改革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来加强五官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适应专科护理工作岗位需求的综合素质高、核心技能强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刘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发病特点,为临床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20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2011-2012年两年总感染率为26.67%(112/420).10-12月份为发病高峰,24月内小儿发病率高,同时合并条件致病菌生长率为32.5%;1岁以内婴儿腹泻程度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之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轮状病毒是2岁内小儿秋冬季节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之一[1],易导致肠道菌群紊乱,母乳喂养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腹泻程度相对较轻,治疗方式以对症处理和调节肠道菌群为主.
作者:郭良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大出血中止血方式与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9月在我院妇产科26例前置胎盘患者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并发大出血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应用水囊压迫法止血,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止血,再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 术后出血量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前置胎盘剖宫产大出血术中,应用水囊压迫法止血,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作者:刘士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ICU清醒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探讨心理护理在ICU清醒患者中应用,减少其心理问题的发生.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01月至12月我院ICU收治的危重症意识清醒患者117例,并跟踪随访进行心理量表分析;自2013年01月开始对所有入住ICU的清醒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同时,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应用HAD和SCL-90量表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心理情况.结果 普通护理组HAD有效量表83份,问题量表50例.心理护理组HAD有效量表101例,问题量表50例.普通护理组SCL-90有效量表76份,因子分超过常模31例.心理护理组SCL-90有效量表91份,因子分超过常模23例.结论 对ICU清醒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明显减了出院后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增强了患者适应社会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楠;罗义伟;张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对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比较,以寻找更优治疗方法.方法 将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71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在自愿原则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法,观察组使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使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法更有利于股骨干骨折愈合,可广泛使用.
作者:王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讨论胃癌患者于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于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胃癌需手术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实验组于术后经鼻肠管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于术后经颈内静脉早期进行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在相关营养指标上的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于术后10天检测血清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体重质量指数同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于术后10天同样检测血清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体重质量指数同术前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以及悉心全面的护理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风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在女性绝经后节育环嵌顿取环术中应用不同药物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妇产科开展节育环嵌顿取环手术的绝经后患者160例,随机将样本分为4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直接给予取环手术,A组患者取环前应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药物,B组患者取环前给予补佳乐,C组患者取环前经阴道给予己烯雌酚.结果 A组患者的宫颈扩张满意率为87.5%,手术成功率为95.0%,手术时间为(7.3±1.2)min,出血总量为(10.3±3.2)ml,术后腹痛时间为(11.3±2.2)h,均明显好于其他三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绝经后节育环嵌顿患者开展取环术中应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药物,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手术风险程度.
作者:冯秀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在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中开展早期康复锻炼护理干预模式,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偏瘫进行肢体功能恢复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进行常规护理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早期康复锻炼护理干预的5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BI评分、FMA评分、不良情绪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BI、FMA评分要高于对照组,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及焦虑情绪评分要低于对照组,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结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锻炼护理干预模式有效的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减轻了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
作者:王秀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无痛人流和药物人流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要求终止早期妊娠孕妇140例,根据选择终止妊娠方式的不同分为药物组(70例)和手术组(70例),药物组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终止妊娠;手术组采用芬太尼和异丙酚麻醉下行负压宫腔吸引术,对比观察两组孕妇的临床效果,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手术组患者在腹痛持续时间、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完全流产率方面与药物组相比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患者紧张程度及接受程度明显优于手术组.结论 两种终止早期妊娠的方式各有优劣,无痛人流在腹痛持续时间、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完全流产率方面优势明显,而药物流产接受程度更高,在临床工作过程中要根据个体差异性鉴别性选择.
作者:崔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自2013年实施急诊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以来,对我科14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开展规范化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后,观察其诊断及治疗的效果;以及是否在有效的时间窗内得到治疗.结果 140例患者,在发病后2h内得到及时治疗的有30例,2-6h得到治疗的有60例,6-12h得到治疗的有30例,>12h者20例.结论 规范化急诊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诊断、治疗过程中所浪费的时间,使心梗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作者:徐丽琼;庞云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妇科止痛解毒汤综合给药联合微波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微波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取妇科止痛解毒汤综合给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入院后,取妇科止痛解毒汤综合给药联合微波照射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邱泽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临床上治疗肠梗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536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422例进行保守治疗,114例采用手术治疗,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536例患者,保守治疗422例(78.7%),手术治疗114例(21.3%),术后死亡12例(2.2%).结论 肠梗阻常见的致病是不同原因导致肠粘连,为常见的是腹部手术发生肠粘连,对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采用保守治疗,再借助腹部彩超、腹部立位平片等进行动态观察情况下,保守治疗无效应立即采用手术治疗,才可降低并发症、死亡率.
作者:刘红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的相关因素及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RRTI患儿作为观察组,对患儿采用合理护理.同时选取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儿童血中微量元素锌、铁、铜的含量.结果 观察组血清锌、铁、铜、锌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在有效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指导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经3月内电话随访无复发患儿.结论 RRTI患儿与体内微量元素铁缺乏有关,并且家属合理的照顾可以减轻患儿疾病复发率.
作者:郭玉变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指定一至两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验人员严格按照说明书完成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液检验工作.记录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前血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健康儿童,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生根据hs-CRP检测结果可准确诊断病情并掌握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效果,从而使其获得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保障患儿疗效及预后.
作者:潘新宇;付伟光;杨茂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工”形切口并内翻缝合术在子宫腺肌瘤剥除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腺肌瘤并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工”形切口并内翻缝合术,对照组行腹腔镜下梭形切口及连续缝合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开腹例数、术后病率、平均住院天数、痛经缓解情况、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开腹例数少于对照组,术后病率少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平均住院天数、术后痛经缓解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工”形切口并内翻缝合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能较完整剥除病灶,减少缝合张力,降低中转开腹率,降低术后复发率,是安全有效的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
作者:赵彦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探讨手术+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椎间植骨融合良好,结核无复发,结论 通过合理手术方式+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脊柱结核,有利于结核病变组织的清除以及脊柱稳定性的改善,有利于结核的治愈,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长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国产多西他赛治疗头颈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头颈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5-氟尿嘧啶(5-Fu)和顺铂(DDP)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多西他赛(TX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化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7.27%,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59.0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国产多西他赛治疗头颈肿瘤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蜀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内科舒适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予以患者救急处理以及多方面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经止血、补充血容量等急救以及护理后,出血停止后治愈出院21例,基于控制出血情况下转入消化内科予以强化治疗14例,予以内科治疗失败后施以手术治疗4例,抢救无效死亡1例.结论 及时予以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几率,减少住院次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朱玲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开展早期教育,婴儿健身操,主要从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语言、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五大功能期开发婴幼儿潜能,促进智力发育、气质良好发展,增进亲子感情,提高社会适应性,从而使婴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赵兴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