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目的 探讨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41例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例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流产2例,早产3例,足月妊娠36例;剖宫产34例,阴道分娩5例,剖宫产率为87.18%;早产与足月产母婴情况均良好;34例剖宫产患者中,单纯剖宫产9例,25例患者行剖宫产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两者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0.2min和55.1min,失血量分别为168.3ml和174.6ml,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种手术方式的平均手术时间与出血量,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但不增加手术的风险,而且可以减轻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志弘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究舒适护理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作用意义与影响.方法 根据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所收治的118例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其中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治疗组采用舒适护理方式,两组患者的长观察期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比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分为(7.43±1.21)分,护理总满意度为82.13%.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分为(9.37±2.09)分,护理总满意度为96.46%.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比组,其对比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另外,在护理过程中治疗组患者的精神面貌、对待治疗的态度、对治疗的配合程度等均优于对比组.结论 舒适护理从病情、饮食、生活、心理等多个方面对肿瘤放疗患者进行院内干预,且实际临床应用效果较常规护理方法理想,应于临床肿瘤护理中全面推广.
作者:马惠丽;罗莹;李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调查住院白血病患者社会支持的现状和影响社会支持的因素,为帮助白血病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量表)对住院白血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组80例白血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分为45.40±9.11,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的34.56±3.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别、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形式、家庭经济收入会对白血病患者的社会支持造成影响,对于一些弱势群体我们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提高社会支持度.
作者:朱顺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神经外科中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心得,为日后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并留置引流管的患者3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相关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13例脑室引流患者,3例瘤腔引流患者,5例硬膜外引流患者,9例蛛网膜下腔引流患者在引流期间,全部严格按照护理措施进行,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结论 神经外科中引流管种类较多,护理过程中应根据置管特点,严格实施对应的护理措施,保证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葛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指定一至两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验人员严格按照说明书完成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液检验工作.记录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前血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健康儿童,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生根据hs-CRP检测结果可准确诊断病情并掌握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效果,从而使其获得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保障患儿疗效及预后.
作者:潘新宇;付伟光;杨茂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杂交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病例资料.结果 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者,经杂交手术和积极术中护理,孕产妇预后良好.结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严重危及母婴安全,进行杂交手术并做好术中护理可大程度保证母婴生命安全.
作者:王香丽;张新娥;白桂芹;王慰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采用经腹直肌外侧缘入路实施阑尾切除手术的疗效及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急性阑尾炎伴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经腹直肌外侧缘切口和麦氏切口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8例患者采用经腹直肌外侧缘切口实施了阑尾切除手术,30例患者采用了麦式切口.经腹直肌外侧缘切口和麦氏切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住院时间分别为5.9±1.0d和6.5±0.9d,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经腹直肌外侧缘切口组术后发生伤口感染6例,切口疝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4%;麦氏切口组发生伤口感染5例,切口疝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25).结论 急性阑尾炎伴穿孔患者采用经腹直肌外侧缘切口实施手术便于显露手术野和清除渗出液,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许耀伟;高鹏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诊断性刮宫联合药物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湖北省随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43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再给予诊断性刮宫后,配合口服炔诺酮治疗,观察在治疗的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该方法治疗,相关的指标通过治疗前后的比较有这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诊断性刮宫术配合口服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的功血临床疗效显著,有推广应用的意义.
作者:冯方方;吴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40例接受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组(A)和连续硬膜外组(B),各20例.观察并记录患者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程度.结果 A组镇痛起效时间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且镇痛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完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以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
作者:吴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发病诱因及救治方法,以降低临床病死率.方法 对13例DKA患者的发病诱因、综合治疗经过以及转归治疗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经过综合性治疗,全部病例的效果均比较明显.其中,治愈患者10例(76.92%),好转患者2例(15.38%),未愈患者1例(7.69%).结论 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及补液、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综合治疗,是成功治疗DKA的关键.
作者:董兰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术后持续吸烟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76例在我院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36例)以及非吸烟组(40例)进行研究.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临床终点事件分析.结果 与非吸烟组比较,吸烟组患者的男性比例及死亡、再干预患者比例升高明显,女性、年龄、糖尿病及高血脂比例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持续吸烟者男性较多,且年纪相对年轻,并发症较少,但临床终点多不佳,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应戒烟,以提高预后.
作者:张承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国产多西他赛治疗头颈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头颈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5-氟尿嘧啶(5-Fu)和顺铂(DDP)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多西他赛(TX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化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7.27%,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59.0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国产多西他赛治疗头颈肿瘤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蜀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全面分析我院的护理技术与发生院内感染相关的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外科系统术后患者共70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进行随机选取在我医院住院期间全体外科系统手术后患者700例进行调查,在术后发生感染患者共29例,感染率为4.14%.院内感染相关因素是医院护理技术、感染发生部位、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使用何种抗生素等.结论 护理技术同院内感染的发生关系密切,统一规范各项护理操作的技术能够大程度的防止并减少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
作者:周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肝胆疾病是常见多发慢性疾病,而肝脏是一个复杂的,具有互相关联的代谢、分泌和防御功能的器官,肝脏具有分泌、排泄和生物转化等重要功能,它的大功能是分解体内毒素.胆是与肝脏邻近的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来源于肝,由肝精肝血化生,或由肝之余气凝聚而成.胆汁生成后,进入胆囊,由胆囊浓缩并贮藏.贮藏于胆囊的胆汁,在肝气的疏泄作用下排泄而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的消化和吸收.肝胆系统常见的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等.
作者:刘兆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经筋刺法”为主配合推拿、刺络法对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的疗效方法 将纳入标准的60例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为主配合推拿、刺络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电针治疗,均1-4疗程.结果 两组均有疗效,但两组治疗效果有差异义(P<0.05),“经筋刺法”治疗组的疗效更佳.
作者:成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讨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使用吲达帕胺联合氛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1年3月-2014年3月共诊断收入院的80例典型高血压伴随冠心病患者,我们将这8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对照两组,对照组在1周洗脱期后单纯给予硝笨地平缓释片口服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口服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结果 上述两组口服对应药物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降压效果较为明显,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心脏病患者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及心绞痛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赵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期间死亡率、护理后复发率、便秘及肝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研究脑外伤术后难治性急性脑膨出采用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给予我院收治的22例急性脑外伤开颅术后出现的难治性急性脑膨出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CS评分以及CVVH治疗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CS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有效率为40.9%.结论 脑外伤术后难治性急性脑膨出采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万心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CT与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5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和MRI检查,观察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出率和椎间盘突出程度显示情况.结果 5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CT诊出34例,诊出率为68.00%; MRI诊出48例,诊出率为96.00%.MRI诊出率明显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腰椎间盘突出Ⅰ度、Ⅱ度诊出率明显较CT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CT高.
作者:白来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护理管理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3年1月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护理管理中,并于2013年12月针对ICU 17名护理人员不同级别,采取分层考核,将结果与2012年度考核结果进行对比,观察不同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包括综合能力、心理状况、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满意度等多项指标情况.结果 采取层级护理管理的2013年年度考核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心理状况、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满意度等多项指标均较传统管理模式的2012年度有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心理状况、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郑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