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刘薇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电图, 诊断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以来收治的4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心电图及心脏彩超诊断,比较诊断效果.结果 4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心电图确诊36例,诊断率为75.00%;心脏彩超确诊43例,诊断率89.5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与心脏彩超联合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可提高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干骨折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 对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比较,以寻找更优治疗方法.方法 将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71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在自愿原则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法,观察组使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使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法更有利于股骨干骨折愈合,可广泛使用.

    作者:王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依拉达奉结合高压氧对急性CO中毒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依拉达奉结合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组46例急性CO中毒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治疗组(n=23);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两组治疗均以12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22%),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统计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依拉达奉结合高压氧对急性CO中毒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应用酮康唑单独和联合克霉唑栓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念球菌阴道炎应用酮康唑单独与联合克霉唑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单药组与联合组,每组45例,联合组患者行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对照组患者仅行酮康唑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2个月后联合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药组(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酮康唑单药治疗老年念球菌阴道炎的临床疗效与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的临床疗效更好,可以进行适当的推广应用.

    作者:李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微创术治疗70例高血压脑出血,经CT定位,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血肿进行抽吸、液化和引流.结果 70例患者中治愈45例、好转21例、死亡4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是一种有效治疗颅内血肿的方法.

    作者:魏现伟;刘宏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补肾益精汤合定坤丹治疗血虚型月经过少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益精汤合定坤丹治疗血虚型月经过少的疗效.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量、月经持续时间、子宫内膜厚度、总有效率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月经量、月经持续时间、子宫内膜厚度、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益精汤合定坤丹治疗血虚型月经过少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崔佑萍;梅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48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为临床预防和护理此病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科出现的4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产后出血量550-1050ml,平均出血量(620.5±40.5)ml,有2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重在预防,加强高危出血期的观察,当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后再配合医师进行抢救外,行母婴同室、心理护理等,有利于患者症状的控制和预后.

    作者:朱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临床特点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群冠状动脉造影影像学特点,探讨老年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其关系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2007年1月1日-2013年12月1日我院126例老年患者诊断冠心病且病历资料完整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者,依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后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试验,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变程度和类型的不同与联系.结果 高血压组冠状动脉病变中单多支病变的比例、轻重度病变比例、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弥漫性病变比例、侧支循环形成的患者比例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有着弥漫病变多,多支病变多,狭窄程度重,并发症发生率高,更易形成侧支循环等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冠状动脉造影不仅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联系还为治疗策略提供信息.

    作者:张建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肿瘤放疗中舒适护理的作用效果浅析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究舒适护理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作用意义与影响.方法 根据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所收治的118例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其中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治疗组采用舒适护理方式,两组患者的长观察期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比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分为(7.43±1.21)分,护理总满意度为82.13%.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分为(9.37±2.09)分,护理总满意度为96.46%.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比组,其对比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另外,在护理过程中治疗组患者的精神面貌、对待治疗的态度、对治疗的配合程度等均优于对比组.结论 舒适护理从病情、饮食、生活、心理等多个方面对肿瘤放疗患者进行院内干预,且实际临床应用效果较常规护理方法理想,应于临床肿瘤护理中全面推广.

    作者:马惠丽;罗莹;李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液病化疗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探讨血液病化疗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40例血液病化疗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药物对症护理、保护性隔离护理、症状护理、心理指导及饮食护理等,就护理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后并发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80.0%,其中治愈24例,明显好转8例;治疗与护理失败率为12.5%,不艮反应发生率为17.5%.结论 对血液病化疗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行全方位护理可以切实提升抗真菌效果,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聂莹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讨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确诊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0例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研究有4例死亡患者,病后2年内发展成扩张型心肌病6例,治疗后随访2年查心电图示具有遗留心电图后遗症的患者20例.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症状多变,虽然目前确诊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种类较多,不过一些方法较难实行或者阳性率较偏低,因此,临床工作中应注重临床资料的收集,重视诊断心肌炎的相关指标,减少误诊、漏诊,是临床医生需注意的事项.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甲旁亢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总结36例尿毒症继发甲旁亢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前后的护理观察.结果 36例术后的临床表现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有明显下降.结论 ①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②手术前后的观察护理,定时监测各项指标和合理的补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燕;袁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桃红四物汤治疗42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将8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平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 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人员100名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空腹静脉血分离,检测血清中各项生化指标前后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 溶血前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含量变化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尿素氨、血清葡萄糖前后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影响较大,临床生化检验中要积极规避各种影响因素,尽量降低其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提升可靠性和准确性.

    作者:黄俊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73例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记录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3例患者保守治疗67例,手术5例,均痊愈出院,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 精心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润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手术病理标本的管理及持续改进

    手术病理标本是指在施行手术的过程中,从患者身体某处切除的全部或部分组织,是医疗诊断直观的依据,是诊断外科疾病的金指标,病理报告的准确性对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与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手术室是病理标本相对集中的地方,若管理不善造成标本丢失或混淆,将给病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导致误诊或诊断困难,所以手术病理标本的管理及安全性成为手术室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的一环,现就我院送检病理标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作者:陈淑琴;狄小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用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用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42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2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用丝裂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用吡柔比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用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对预防复发都有较好疗效,效果确实可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各有优势,丝裂霉素价廉但不良反应较多,易出现灌后膀胱刺激征明显并有少数尿道狭窄;吡柔比星价贵但不良反应率低.

    作者:王应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方法 将2008年3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71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开腹组与腔镜组,开腹组施行传统开腹手术,腔镜组施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均优于开腹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具有手术损伤小、患者恢复快及预后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吕立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形势下医改与医院内部管理对合理控制床均费用发生与构成的影响

    本研究,以住院患者床日均次费用为突破口,通过调查研究天津市某三甲医院六个临床外科科室不同月份住院患者床日均次费用发生情况与构成情况,找出导致住院费用不合理增长的主要因素,为医院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科学合理地控制医疗费用提供依据.

    作者:高雅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谈谈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

    目的 进一步探讨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健康教育.方法 与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思想沟通,语言指导和实施教育.结果 21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都基本明确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掌握了母婴健康的保健知识.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能促进产妇的早日康复,还能提高母乳喂养的技术和有效的实力.

    作者:王桂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8例单采血小板发生上臂血肿的干预措施

    目的 减少单采血员献血后皮下出血,提高静脉穿刺技巧及献血前、中、后护理质量.方法 本人采取改变袖带压力及缠绕方式、减慢返血流速、先消毒后加压、延长采集间隔、饮食健康指导等方面措施进行干预.结果 复次单采未发生血肿.结论 献血者血管因素、工作人员穿刺技能、服务技能更是主因.

    作者:王立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