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致巨大阴囊血肿的综合治疗20例报告

王雯;南勋义;刘晓妮

关键词:阴囊血肿, 综合治疗, 方案
摘要:目的 探讨阴囊血肿的综合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9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0例巨大阴囊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中,施工时硬物撞伤10例,骑跨伤8例,打架被踢伤2例;伴前尿道损伤10例,睾丸损伤4例,单纯阴囊血肿6例.20例均行手术+红外线理疗+抗感染+活血化瘀消肿中药等综合治疗.合并尿道损伤患者中,6例同时行尿道修补术,其余4例轻微损伤者给予留置导尿;4例睾丸损伤患者均行保留睾丸的白膜修补术;6例单纯阴囊血肿者行阴囊对口皮肤切开血肿引流术.经综合治疗后跟踪随访3个月,血肿吸收完全,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 超声检查是判断阴囊血肿的程度及伤情变化的重要方法,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血肿吸收完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糖耐量人群股动脉僵硬度、内中膜厚度及相关性

    目的 探讨糖代谢异常与股动脉僵硬度、内中膜厚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受损患者12例,正常糖耐量受试者20例,分别测定生化指标、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股动脉僵硬度,比较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糖耐量组比较,糖耐量受损患者HOMA-IR(P<0.05)、股动脉内中膜厚度(P<0.05)及股动脉僵硬度(P<0.05或P<0.01)明显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HOMA-IR、HbA1c、TG、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股动脉僵硬度明显升高.与糖耐量受损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HbA1c、TG及股动脉僵硬度明显升高(P<0.05);两组股动脉内中膜厚度未见明显差异.不同糖耐量人群股动脉僵硬度与年龄、吸烟、SBP、HbA1c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0.05);股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年龄、SBP、HbA1c、TC之间呈正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MI、HbA1c为股动脉僵硬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BP、HbA1c为股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股动脉僵硬度及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在糖尿病前期已有不同程度增加,可作为筛查糖尿病外周血管早期病变的可靠指标,而前者尤为灵敏.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需予以控制血糖为基础的全方位综合干预.

    作者:余兰;李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TST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我院选择性痔吻合器(TST)术后常见并发症,探讨其原因.方法对我科35例痔病患者采用TST手术治疗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5例行TST术后,均能不同程度地缓解术前症状.所有病例当天内均有不同程度肛门坠胀,术后肛门出现不同程度疼痛30例,尿潴留16例.经过适当的处理,均能顺利缓解.结论 TST术后存在并发症,适当的手术操作可减少其发生.

    作者:杨祥胜;顾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析我国海上灾害医学救援现状及发展方向

    随着海洋科学和航海事业的飞跃发展,平时各种海损事故随之增多.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0万人在海难中丧生[1].近百年来突发性灾害层出不穷,所造成的危害巨大,海上灾害救援业已成为医疗救援的重大课题和重要方向.因海上灾害救援时间紧、任务重、环境艰苦、伤情多样,所以,做好海上灾害救援卫勤保障工作任重道远[2].相比陆上灾害救援,国家和军队尚缺乏海上灾害救援的经验.为了应对海上突发灾害,尽量减少伤亡、降低损失、防止灾害扩散和消除影响等,需尽快摸清我国海上灾害救援工作的现状,明确海上灾害救援的发展方向.

    作者:朱安全;张正;陈永鹏;朱智明;陈汝雪;张在慧;李军;钱阳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压氧治疗骨科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文献报道,骨科患者应用高压氧进行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对软组织挤压伤及组织缺血、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断肢(指)再植术后、急慢性骨髓炎、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等疗效确切[1 - 2].我院对2009年1月~2011年6月期间行高压氧辅助治疗的306例骨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娟;何蓉;储晴曙;黄宗国;刘伟玲;檀臻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常规负压采血管在高海拔地区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常规负压采血管在高海拔地区使用效果.方法 对同一组健康成年受试者分别于平原地区和高原地区使用负压采血管进行常规用血采集,分别比较两地区的采血成功率及所需采血时间.结果 高原地区采血成功率较平原地区显著降低(76.3% vs 92.6%,P<0.01),高原地区采血所用时间较平原地区显著延长(31.5 s vs 20.11 s,P<0.01).结论常规负压采血管于高原环境下采血的成功率下降,采血时间明显延长,如何改进值得探讨.

    作者:杨正辉;刘燕;岳成琦;熊会芬;苏莉;郁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胰腺炎并发高血糖的护理干预

    应激性高血糖是急性胰腺炎的伴随症状之一,文献报道急性胰腺炎约50%的患者可出现暂时性高血糖,30%的患者有尿糖[1].血糖持续升高,是影响胰腺炎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2].我科对 56例急性胰腺炎并发高血糖的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协助医师控制血糖,给予合适的营养支持,有计划的实施健康教育.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从而使其获得很好的治疗转归,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湘林;朱丽萍;刘彦莉;颜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型肾结核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型肾结核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分析42例50个病肾肾结核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肾结核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率62%.主要超声声像图特征:(1)肾实质内单发或多发低回声或无回声结构31个肾,占62%;(2)肾盂肾盏扩张27个肾,占54%;(3)合并输尿管结核18例,21个肾,占42%;(4)肾萎缩并钙化3个肾,占6%.结论 临床型肾结核超声表现呈多样性,但仍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可作出初步诊断.

    作者:李建萍;刘桂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脏增大致气管插管困难1例

    病例 女,46岁,10余年前出现心慌、气短,稍活动后症状明显并易疲劳和呼吸费力,未引起足够重视.近来因劳累出现气喘、心跳加速、胸口闷胀不适入院.入院查体: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心音强弱不等,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血压132/76 mmHg,心率140次/min,脉搏短促76次/min,体重43 kg.

    作者:左栋明;黄世峰;钟;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脑缺血与脑血管形成

    人体的血管形成有血管发生(vasculogenesis)、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动脉生成(arteriogenesis)3个相互联系的过程.血管发生指经血管母细胞分化成的内皮细胞,经原位增殖、联合形成初始血管网的过程[1].血管生成指在已存的血管处被激活的内皮细胞经迁移、增殖形成初始的毛细血管,后通过分芽、分支和套叠,再扩展延伸而成新的毛细血管网[1].

    作者:张玉波;田洪;刘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麻醉诱发喉痉挛1例

    病例男,48岁,体重62 kg,ASAⅠ级,3 d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既往无其他疾病及药物过敏史,因急性阑尾炎拟在硬膜外麻醉下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患者于术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100 mg和阿托品0.5 mg,入室后常规心电监护、吸氧、开放上肢静脉后,取左侧卧位,于T12~L1行硬膜外穿刺.穿刺置管顺利,注射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5 ml,观察5 min无全脊麻征象后追加1%利罗合剂10 ml,10 min后测麻醉平面T8~L2.手术开始15 min后,当提起阑尾、结扎阑尾系膜时,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诉胸痛难忍,考虑为阑尾牵拉反应所致,给予氯胺酮30 mg静注.

    作者:古德华;卢承志;张文龙;吴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输尿管镜离体处理活体供肾结石(附3例报告)

    目的 探讨活体供肾结石离体取除的临床处理方法,从而预防移植术后尿路结石及梗阻的发生,有效扩大活体供肾范围,促进活体肾移植的开展.方法 回顾分析经输尿管镜离体取除活体供肾结石3例的临床资料.切除供肾后,常规进行灌注、修整.然后将供肾置冰盐水中,采用输尿管镜在4 ℃盐水低压灌注下,由输尿管残端逆行至肾盂,调整供肾与输尿管镜的角度,于肾盏寻找结石,应用取石钳取除结石.操作过程顺利,用时(22±5)min.取除结石之供肾常规行肾移植.结果 患者术后移植肾功能均恢复良好,分别于术后3、3、4 d肉眼血尿消除,供、受者均正常康复出院.术后移植肾彩超检查均无肾脏结石及移植肾集合系统扩张.结论 体外经输尿管镜取除活体供肾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小平;李健;许亚宏;卢奕;李阳波;段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胆囊腺鳞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研究胆囊腺鳞癌(ASC)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2例ASC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62和67岁.临床表现为餐后右上腹钝痛.B超显示胆囊结石伴囊壁不规则增厚.病理检查见例1患者的胆囊黏膜萎缩,囊壁纤维化伴灶性钙化;例2的胆囊腔内肿物呈息肉状生长,浸润毗邻器官如胆管和肝脏.两例肿瘤镜下均由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构成:既有腺管状结构(黏液可有可无),又有呈巢状镶嵌排列的梭形细胞团,可见角化珠、单个细胞角化及细胞间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腺癌细胞表达CK7,鳞状上皮表达CK5/6,而在移行带两者兼而有之.结论 胆囊腺鳞癌罕见,但形态学很有特点.预后较单纯腺癌差.

    作者:方三高;张渝;肖蔚;马强;杜娟;肖华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静脉-静脉直接穿刺维持性血液透析15例分析

    对每一位需要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而言,建立和维持一个理想的血管通路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和透析充分的关键.急性血管通路通常采用深静脉置管的方式,慢性血管通路通常建立自身动静脉内瘘.静脉 - 静脉直接穿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方式较少见报道.现报道我科静脉-静脉直接穿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例及诊治体会.

    作者:周巧巧;汤锋;李凤娥;王革;杨丽南;张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研究进展

    肝硬化是肝细胞广泛变性及坏死基础上并发的肝纤维组织弥漫增生、假小叶形成,终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研究表明,慢性肝病发展成肝硬化后,10年内腹水发生率大于50%[1],出现腹水的患者合并肝肾综合征(HRS)、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电解质紊乱的几率大大提高,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50%.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肝硬化腹水的规范化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陈旭平;陈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鼠骨髓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诱导分化的研究

    目的 分离培养鉴定小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体外培养生长特性,并在特定条件下诱导分化,探讨其成脂成骨分化能力.方法 采用全骨髓培养法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干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特性,用流式细胞仪对其细胞表型CD29、CD90、CD34、CD44、CD31、CD45进行鉴定,成脂成骨诱导分化能力鉴定.结果 原代分离的细胞培养24 h,干细胞开始贴壁,胞体呈圆形,其他血细胞悬浮.培养3 d,贴壁细胞逐渐变梭形;培养第4 d,细胞开始分裂;随着细胞数目的 增加,逐渐形成漩涡状排列,细胞形态呈梭形、三角形、多边形、不规则形;培养第10 d,贴壁细胞长满瓶底的80%,按1∶2传代.选择第3代骨髓干细胞分析显示,CD29、CD44、CD90阳性表达,CD31、CD34、CD45阴性表达.细胞成脂成骨诱导后染色鉴定呈阳性.结论 采用全骨髓法培养可获得生长状态良好,增殖能力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方法简便、实用.

    作者:王艳;胡翰青;邢红艳;翁雁鸣;刘彦普;刘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糖尿病发病率逐渐增高,并日益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控制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治疗目标为控制高血糖,纠正代谢紊乱,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老年糖尿患者包括60岁以后才发病或者是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的老年患者[1].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 ~40%,并有较高的致残和致死率[2].

    作者:丁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熏洗联合微波治疗跖疣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联合微波治疗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跖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予中药熏洗联合微波治疗,对照组仅以微波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微波治疗跖疣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作者:陆茂;叶俊儒;彭科;宋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贵州省近两年军队院校招生体检异常分析

    目的 对贵州省近两年报考军队院校考生体检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贵州省报考军队院校军队及国防生普通应届毕业生的身体状况.方法 按<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对报考的普通高中毕业生进行内外、五官、胸透、心电图、B超、心理测试、实验室(血尿常规、肝功能、乙肝两对半、尿毒品、爱滋病抗体检测、梅毒抗体检测)等检查,女生加妇科检查.结果 查出不合格疾病或病症24种,不合格者952例,占体检总人数32.19%,其中视力异常、肝功能异常、心电图异常为主要异常种类.结论 应加强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及体质锻炼,尤其是防近视、结核及乙肝病毒感染,也应对军校体检模式进行适当调整.

    作者:陈建忠;姚霄安;杨永胜;李媛媛;赵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肝硬化大鼠模型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T淋巴细胞表达的研究

    目的 研究肝硬化大鼠模型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表达,了解肝硬化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分离肠上皮内、固有层、派伊尔结和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分别标记小鼠抗大鼠CD3、CD4、CD8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肝硬化组肠上皮内CD3+T淋巴细胞比例有所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CD4+CD8-亚群细胞比例减少(P<0.05),CD4+CD8+亚群细胞比例增加(P<0.05);肝硬化组固有层、派伊尔结、肠系膜淋巴结CD3+ T淋巴细胞比例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肝硬化时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作者:李静;程留芳;丛玉文;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使用西药的同时给予耳穴贴压加穴位注射.耳穴贴压选神门、内分泌、皮质下、肝、胆、肺及相应病变部位所对应的耳穴,两耳交替贴穴,每日进行按压;穴位注射选足三里、内关、曲池、太冲,进针得气后注射Vit B12注射液,每次两组穴位,两组疗程均为14 d.定期记录患者皮疹、症状及止疱时间、疼痛减轻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皮损痊愈时间,比较两组有效率、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同时记录不良反应.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均查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结果 治疗组的平均疼痛减轻时间、止痛时间、皮损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 (P<0.01).治疗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治疗后查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均未发现异常.结论 在使用西药的同时,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波;陈前明;蒋存火;周培媚;路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