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原战士重返平原后劳动能力和心功能指数测定

郭筱华;刘亮;韩峭青;陈谨献;余海;周敏;陈欣

关键词:士兵, 高原, 劳动能力, 心功能指数
摘要:目的 了解长居高原官兵重返平原后劳动能力和心功能指数的变化.方法在20名驻西藏(海拔平均3375.55±673.76 m)2年的退伍战士重返平原后1 w和2个月时,按照国家军用标准GJB1337-92<士兵体能的测量和评价>规定方法,测定心率变化,依据公式计算心功能指数和劳动能力(PWC170)值,并与20名同军龄的平原战士进行对照.结果 高原兵退伍返回平原1 w时,心功能指数为7.54±3.44,PWC170为(1021.12±198.10)(kg·m)/min,整体属中等至较差水平;返回平原2个月后,心功能指数为8.64±3.49,PWC170为(1140.39±363.84)(kg·m)/min,前后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军龄平原兵的心功能指数(3.70±1.66)和PWC170(1735.24±651.37)(kg·m)/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长驻高原战士虽然已经完全习服了高原低氧环境,有氧劳动能力会逐步提高,但其劳动能力和心功能指数仍然会低于平原战士水平;当士兵重返平原常氧环境后,短期内并不能恢复到同龄平原士兵的体力水平.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住院患者静脉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静脉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特点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0年11月~2011年11月静脉给药途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作统计分析,并进行评估.结果 共涉及13大类75个药品种类,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占36.02%,青霉素类占21.57%,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占18.93%为主;数量多的前6位为美洛西林钠12.99%,头孢噻肟钠9.49%,头孢他啶8.38%,头孢孟多酯钠6.08%,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5.53%,青霉素4.59%;使用抗菌药物多的3个科室为骨外科30.15%,泌尿外科15.69%,心血管呼吸神经肾内科15.63%.其中用量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一线用药两种,使用率为8.47%,二线用药三种,使用率为30.86%,三线用药两种,使用率为10.46%.结论 我院住院患者静脉用抗菌药物选用上仍存在不合理性,应加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监控,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陈红燕;刘思源;杨运旗;李诗;张天监;刘滨豪;廖永洪;李阳;谢宗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压氧治疗骨科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文献报道,骨科患者应用高压氧进行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对软组织挤压伤及组织缺血、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断肢(指)再植术后、急慢性骨髓炎、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等疗效确切[1 - 2].我院对2009年1月~2011年6月期间行高压氧辅助治疗的306例骨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娟;何蓉;储晴曙;黄宗国;刘伟玲;檀臻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克隆(Crohn)病1例报告

    病例 女,38岁,因右下腹疼痛、包块手术治疗后病情反复20年余,再发并腹胀、呕吐1个月余入院.患者于20年前因右下腹疼痛在当地医院住院并行阑尾切除术等治疗;次年又因右下腹疼痛包块到某市级医院行剖腹探查肿块切除手术治疗,术后仍时有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5年前再次因右下腹疼痛在当地医院行剖腹探查、肿块切除术(具体性质不详),但术后仍偶感腹痛.

    作者:刘大平;王树兵;孙原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麻醉诱发喉痉挛1例

    病例男,48岁,体重62 kg,ASAⅠ级,3 d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既往无其他疾病及药物过敏史,因急性阑尾炎拟在硬膜外麻醉下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患者于术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100 mg和阿托品0.5 mg,入室后常规心电监护、吸氧、开放上肢静脉后,取左侧卧位,于T12~L1行硬膜外穿刺.穿刺置管顺利,注射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5 ml,观察5 min无全脊麻征象后追加1%利罗合剂10 ml,10 min后测麻醉平面T8~L2.手术开始15 min后,当提起阑尾、结扎阑尾系膜时,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诉胸痛难忍,考虑为阑尾牵拉反应所致,给予氯胺酮30 mg静注.

    作者:古德华;卢承志;张文龙;吴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夜间透析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对策

    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一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必须面对白天工作、晚上透析的生活方式,且夜间透析有着低血流量、缓慢超滤、能提供稳定血液动力学等日间透析不能替代的优点.但夜间透析因治疗时间长、患者大都处于睡眠状态,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系数大大超过了日间透析.为了更好控制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总结相关护理经验[1],笔者对我院开展夜间透析期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郑艳芬;陈艳萍;曹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国高原药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目的 高原医学是一门开创性的新学科,它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机遇,但同时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紧紧抓住机遇,战胜困难,可以开拓高原药学的美好前景.

    作者:孙创斌;刘国清;陶朝阳;缪士平;张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PET/CT在恶性淋巴瘤疗效评估及复发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PET/CT用于恶性淋巴瘤的疗效预测、评估及复发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病理证实的78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男性51例,女性27例,年龄17~74岁,均行4~6疗程化疗或化疗加局部放疗.均分别分别在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行18F - FDG全身PET/CT扫描检查2~6次,对PET、CT及PET/CT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78例中,16例治疗过程中用18F-FDG PET/CT监测发现疗效不佳,更换了治疗方案.PET/CT图像标准化摄取值(SUV值)呈阳性的43例中,39例为肿瘤残存或复发,4例为炎症;SUV值呈阴性的35例中,3例复发.本组疗效:完全缓解(CR)36例;部分缓解(PR)21例;稳定(SD)8例:进展(PD)13例.结论 18F-FDG PET/CT在性淋巴瘤早期疗效预测、疗效评估及残留肿块的性质鉴别、预后及生存率评估等方面,均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克;王旭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糖尿病发病率逐渐增高,并日益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控制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治疗目标为控制高血糖,纠正代谢紊乱,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老年糖尿患者包括60岁以后才发病或者是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的老年患者[1].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 ~40%,并有较高的致残和致死率[2].

    作者:丁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尿道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53例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下尿道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月应用经尿道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患者5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碎石成功率为100%,未出现尿道撕裂、尿道狭窄、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患者出院当天复查膀胱B超,未见结石残留.结论经尿道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操作简便,需时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作者:许亚宏;卢奕;赵启华;李健;莫非;贾志刚;张波;陈萍;郭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胰腺炎并发高血糖的护理干预

    应激性高血糖是急性胰腺炎的伴随症状之一,文献报道急性胰腺炎约50%的患者可出现暂时性高血糖,30%的患者有尿糖[1].血糖持续升高,是影响胰腺炎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2].我科对 56例急性胰腺炎并发高血糖的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协助医师控制血糖,给予合适的营养支持,有计划的实施健康教育.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从而使其获得很好的治疗转归,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湘林;朱丽萍;刘彦莉;颜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外伤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肾外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97例外伤性肾损伤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97例外伤性肾损伤患者中,手术治疗8例(肾切除术6例,肾修补术2例;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89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肾损伤诊断主要依靠外伤史、临床表现、尿检,特别是B超及CT检查.治疗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手术治疗时,尽可能保留肾脏.

    作者:徐利泉;郭建军;王战强;夏斌;贾文明;裴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外伤性截瘫患者双充盈法辅以药物拔除尿管的效果评估

    目的 探讨双充盈法(即膀胱充盈、尿管球囊微充盈)并应用药物拔除尿管,降低尿道损伤及排尿障碍的效果.方法 将60例外伤性截瘫留置尿管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双充盈法并应用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及石蜡油后拔出尿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尿管拔除方法,观察8 h内无须辅助手段自然排尿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排尿障碍、潜血(OB)试验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双充盈法并应用药物拔出长期留置的尿管时,可以有效防止尿道损伤,降低排尿障碍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元;赵春燕;黄秀;王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救药品的使用与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的影响,各种危重病、多发病及突发意外伤害等逐渐增多,对急救药品进行科学而规范的管理,不仅为危重患者急救提供重要保障,也为护理人员安全用药提供方便[1].为了使急救药品、器材能够及时、安全、有效地应用到急救工作中,我院要求各护理单元的急救药品、物品、器材必须做到五定:即定人管理;定物品数量、品种;定物品位置;定期检查、维修;定期消毒.我科采取规范化管理后,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具体的做法和体会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翟秀丽;杨红兰;李佳;王芸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贵州省近两年军队院校招生体检异常分析

    目的 对贵州省近两年报考军队院校考生体检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贵州省报考军队院校军队及国防生普通应届毕业生的身体状况.方法 按<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对报考的普通高中毕业生进行内外、五官、胸透、心电图、B超、心理测试、实验室(血尿常规、肝功能、乙肝两对半、尿毒品、爱滋病抗体检测、梅毒抗体检测)等检查,女生加妇科检查.结果 查出不合格疾病或病症24种,不合格者952例,占体检总人数32.19%,其中视力异常、肝功能异常、心电图异常为主要异常种类.结论 应加强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及体质锻炼,尤其是防近视、结核及乙肝病毒感染,也应对军校体检模式进行适当调整.

    作者:陈建忠;姚霄安;杨永胜;李媛媛;赵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国驻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防疟实践及体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全球86%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9%的病例发生在东南亚,其余5%的病例分布在全球其他地区.同时,由于疟疾死亡患者的80%都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联合国维和行动绝大多数又部署于上述地区,因此,疟疾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有很大影响[1].2011年7月~2012年3月,我院奉命抽组的第13批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在刚果(金)布卡武任务区执行为期8个月的卫勤保障任务.我队针对驻地疫情,严格落实各项防疫制度和措施,实现了疟疾的零发病和零感染,有力保障了维和官兵的身心健康和维和任务的圆满完成.

    作者:黄俊军;杨永斌;梅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小腿淋巴漏1例

    病例 男,48岁,因发现双下肢蚯蚓状团块20余年,双小腿胀痛不适1年入院.查体双小腿浅表静脉迂曲、扩张;双下肢胫前至足背部皮肤色素沉着;局部表皮无破溃;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深静脉通畅试验(-).双下肢血管彩超:双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右下肢明显).

    作者:薛源;薛林;张铭;李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熏洗联合微波治疗跖疣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联合微波治疗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跖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予中药熏洗联合微波治疗,对照组仅以微波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微波治疗跖疣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作者:陆茂;叶俊儒;彭科;宋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院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探讨

    新时期,部队卫勤力量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日益频繁,涉及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多种类型.我院是地处祖国西南的一个军队中心医院,近年有多次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的实践.本文试就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作者:唐伟革;杨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壁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并发SSI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腹壁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并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病区2008年1月~2011年6月6例腹壁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并发SSI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切口感染2例,补片感染4例.结果 本组除1例补片感染保守治疗2年未愈,手术取出补片外,其余病例均保守治愈.治疗时间19~42 d,平均33.4 d.随访43~60 d,无再感染发生.结论 腹壁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并发SSI大多可通过局部引流、持续负压吸引、抗感染等方法治愈,经保守治疗无效后,才考虑手术治疗.

    作者:罗国德;曹永宽;张林;张国虎;王培红;龚加庆;王永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患者长期住院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交通事故与工伤事故日渐增多,带来了大量高龄患者及多发伤、复合伤的患者,骨科患者也日益增多.近年来,不少骨科患者会因各种原因长期住院治疗,致使医院的床位周转率逐渐下降.笔者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超过平均住院日(14.62 d)时间两倍(住院时间≥30 d)的患者进行统计,现就其原因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者:陶峰琴;诸葛恒艳;田静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