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桂英;王慧玲;朱倩;张冉;雷欧;李旭
目的 探讨减少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HD)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延长使用“寿命”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 23例患者中,3例出现并发症而丧失功能,2例内瘘闭塞行第二次内瘘吻合术,1例改为颈内静脉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其余20例血流通畅,使用良好.结论 把握动静脉内瘘首次使用的时机,掌握科学穿刺技巧,透析结束正确的压迫止血方法,提高患者自我护理内瘘的意识是防止并发症发生,避免动静脉内瘘损失功能的关键.
作者:孙红;王玉静;王嵩;孙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辅助呼吸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 收集该院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76名,然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即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组38名和对照组即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组38名.通过两种不同方式的辅助呼吸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的成功率、血气变化、氧疗时间、并发症及住院费用,观察患儿的疗效.结果 经过对比治疗,两组患儿在基本资料和病情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各项评价均要优于对照组.治疗成功率观察组达到了84.21%(32名),而对照组的成功率则为71.05%(27名).而且观察组的辅助通气时间,12h的PH、PaCO2、PaO2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早产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从各方面看都要优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的辅助治疗,所以在临床值得推广该方法进行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辅助治疗.
作者:李前进;巴军凤;胡炳堂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不同距离使用气门芯结扎脐带产生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新生儿按出生顺序分为两组,分别使用气门芯距脐根1 cm处结扎(常规组)和距脐根0.1-0.2cm处结扎,(观察组),观察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方法对脐周皮肤无损伤,渗血少,干燥快,感染率低,脱落早.结论 近距离结扎效果优于远距离结扎.
作者:吴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治疗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采用西医给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病患者服用适量的二甲双胍、罗格列酮以及瑞格列奈和拜糖平等药物治疗,并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采用传统的中医治疗,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病患者应控制饮食,进行相关运动,后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89.53%,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病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病患者的治疗不仅仅要注重西医的血糖控制、改善脑供血,同时还应加入中医相关理论,对其血液高凝状态进行控制,通过这种综合治疗有良好的效果.临床上应该推广.
作者:王金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分析颌面部间隙感染应用小切口负压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112例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切开引流换药治疗,观察组应用小切口负压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愈时间和切口瘢痕长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愈时间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切口瘢痕长度多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小切口负压引流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具有缩短治疗时间、手术创伤小、美容效果佳、安全可靠的优势,效果优于传统的切开引流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震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近年来,研究者发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与炎症反应的关系密切,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是迄今为止MAPK家族中研究得较为透彻的一个成员,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关于ERK信号通路与肿瘤坏死因子α研究进展的文献,探讨ERK信号通路与炎症反应的关系.
作者:龚元勋;马骏;王述菊;王彦春;梁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开展手术室整体护理服务的做法与体会.方法 通过采取术前术中的全程护理,充分体现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全程护理”.结果 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使病人主动配合麻醉和手术,以佳的身心状态对待手术.
作者:高燕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研究中、西医联合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疗效以供临床治疗的参考.方法 抽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已收治入院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共100例,作为本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及家属意愿,同意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66例作为实验组,其他进行常规治疗的44例作为对照组.治疗4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泌尿系统排石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实验组治愈43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是97.0%,对照组治愈20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是72.7%.实验组第1、第2疗程排石例数均大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的第3疗程排石例数大于实验组.出院1年后实验组有3例复发,复发率是4.5‰对照组有8例复发,复发率是18.2%.以上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治愈效果比单独西医治疗要好,预后复发率低,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肖俊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NB-UVB联合复方氟米松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120例掌跖角化性湿疹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平均分配原则为依据将所有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NBUVB联合复方氟米松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则采用单纯复方氟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95.0%、复发率为6.7%,对照组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71.7%、复发率为20.0%,两组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将NB-UVB联合复方氟米松治疗应用于掌跖角化性湿疹中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复发,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龚雪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品管圈方法提高动脉血标本采集成功率.方法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按品管圈的程序进行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和效果确认,对开展品管圈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成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成功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能明显提高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成功率,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刘静;马艳梅;朱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黄芪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9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黄芪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超声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治疗前后6min步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超声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6min步行试验结果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黄芪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江红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调查,探讨此病的心理治疗.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对产后发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2周、4-6周的症状明显.结果 国外使用EPDS调查,其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产妇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会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在现实中发现这些患者的病因与一些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本文中旨在探讨造成产后抑郁症的认知方面的相关因素及心理干预措施.
作者:庞秀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在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8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5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行扩血管,保护脑神经及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益气活血通络汤进行治疗.两组均在发病后连续治疗15天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汤对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疗效明显,能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
作者:郑全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究唑来磷酸联合放疗对肺癌骨转移的治疗效果,完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根据我院2005年10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7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全部患者采用磷酸联合放疗进行治疗,并且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病理护理策略,观察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78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治疗显效率为52.56%,治疗有效率为41.03%,治疗无效率为6.41%,总有效率为93.59%.另外,在治疗中75名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2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在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好转或痊愈.结论 于院内治疗中采用唑来磷酸联合放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对肺癌骨转移患者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能够达到理想的止痛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立新;刘雪梅;李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多,老年心理健康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3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在新修订的《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中增加了“自我满意度、幸福感”等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评估依据[1].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高度重视.同时也给干休所卫生所在心理卫生保健服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干部退休后,会因角色的转换和环境的突变使他们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维护自身尊严的需求也比其他老人更加迫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脏器功能的退变,更使其困扰在精神追求与生理衰老的矛盾之间,陷入孤独、自卑、失落等消极情感中.因此,针对离退休老干部因社会地位改变而出现的心理障碍[2],及时做好心理保健尤其重要.医护人员端庄的仪表,得体的语言,热情的帮助,熟练的业务,能够从精神上给予老人更多关爱,使他们心情舒畅,健康快乐地安度晚年.
作者:赵枫;宋蔓莉;胡志慧;李鸿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心电图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化疗3天、化疗一周、化疗一个月三个时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心电图变化,总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对其心电图影响.结果 本组患者化疗第三天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达80.0%,化疗一周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65.0%,化疗一个月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49.0%,化疗第三天、化疗一周、化疗一个月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60岁以上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患者(P<0.05).含蒽环类化疗方案治疗患者R波低电压、T波低平、ST段下降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合蒽环类化疗方案治疗患者(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会伴有显著的心电图变化,需要基于恶性肿瘤化疗期间患者心电图变化特点着重加强心功能动态监测,以及时纠正患者机体状态,改善化疗预后效果,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李予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以头晕为主诉的无症状性脑梗塞(ACI)患者的焦虑状态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ACI患者,本组患者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进行筛查,同时以TCD-10诊断标准为依据进行诊断,并给予患者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及支持性心理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HAMA评分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本组94例患者均伴有轻微脑血管病损,头晕史短为6个月,长为6年;患者均伴有失眠、心肌、眩晕发作、气短等自诉躯体症状;治疗后94例患者均显效,且临床症状均缓解.结论 对于以头晕为主诉的ACI患者经高山脑血流循环治疗无效后给予其抗焦虑/抑郁药物及支持性心理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荣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研究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样选取我院收治的81例耐多药肺结核疾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参照组47例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P>0.05)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耐多药肺结核疾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赵延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展开临床治疗研究,了解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这一年时间内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现在胸痛缓解时间、ST段下降超过50%时间以及CK-MB值这三方面表现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100%程度.两组治疗方案下效果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造成患者心肌梗塞的血栓溶解,并减轻其胸痛程度,让患者尽早达到康复状态,降低急性心肌梗塞危险性.因此这一治疗方式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陈流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灌阳县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及视力进行调查分析和掌握.方法 运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灌阳县中学和小学在校4336名学生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严格依据《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要求,主要对营养状况和视力低下情况进行检查.结果 中学生的营养不良患病率为23.35%,小学生为9.41%,中学生超重率为3.62%,小学生为7.15%,中学生的肥胖率为3.80%,小学生为6.15%,中学生视力低下率为41.86%,小学生为18.81%,中学生的营养状况不良率和视力低下率明显高于小学生(P<0.01),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率却明显高于中学生(P<0.01).结论 要注重加强灌阳县中小学校医队伍的建设,加强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进而能够降低学校儿童青少年常见病发病率.
作者:汪维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