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

郑天娥;邹红;谢伯林;唐辉

关键词:老年, 白内障, 急性左心衰竭, 护理
摘要:急性左心衰竭,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不及时处理可导致重要器官的不可逆损害,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常由各种病因诱发左室排血不足或左房排血受阻,引起肺静脉及肺毛细血管压力急剧升高所致一系列临床表现[1 - 2] .2010年11月,我院收住1例双眼老年性白内障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白内障手术很成功,术后视力恢复良好,但术后受凉感冒后诱发急性左心衰竭.经过抢救,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术后视力未受影响,术后第8 d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分析枸橼酸莫沙必利与雷贝拉唑钠治疗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8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雷贝拉唑钠治疗,研究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连续治疗4 w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治疗前,两组间的反流评分、烧心评分、胸痛评分、吞咽不适评分及总症状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上述评分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2)治疗前,两组的下食道括约肌压力(LESP)、近端大收缩波幅、远端大收缩波幅及体部蠕动波传导速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3)通过症状改善评估方法,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47%,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分级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4)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枸橼酸莫沙必利可以很好地改善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和食管内酸反流,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作者:赵庆波;寸志林;刘剑;乔着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高原地区先天性食道闭锁1例围手术期护理

    先天性食道闭锁是一种消化道发育畸形,是新生儿期需紧急处理的外科疾病,在国外发病率约为1/3000,在我国发病率略低[1],在高原地区报道较少.我科于2010年收治1例先天性食道闭锁(Ⅲ型)的患儿,经外科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住院30 d后治愈出院.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颜晓丽;罗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运动疗法及颈椎康复器在颈椎病治疗中的作用

    近年来,颈椎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已经成为一种困扰人们日常生活的慢性疾病.本病好发人群属经常低头工作和长时间固定姿势者,不但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中小学生患有颈椎病已非鲜见[1].采用适当的颈椎病自我治疗和保健方法日显重要,对于人们提高自身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年来各种颈部运动疗法及各型颈椎康复器应运而生.笔者总结了运动疗法及颈椎康复器在各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作用,并对颈椎病的康复治疗进行探讨.

    作者:王风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复杂断指再植存活1例

    病例男,52岁,四川阿坝州藏族人,于2011年8月21日18:00许,不慎被刀砍伤致右手示、中指近节中段完全离断.因当地医疗条件有限,交通不便,患者将离断示、中指浸泡于白酒(约52度)中6 h后送至当地县医院,将示、中指取出后,以无菌纱布包裹,置入放有冰冻矿泉水的塑料袋中冷藏,即刻转入我院作进一步治疗,于8月22日9:15送入我科.入院查体:右示、中指自近节中段完全离断,伤口创缘整齐,无明显出血,离断指体浓烈酒味,稍肿胀,离断组织有轻度变性,指体颜色苍白,毛细血管反应无.患者自诉有2型糖尿病史1年,遵医嘱服用二甲双胍治疗.

    作者:尤超;宋云彩;熊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健康宣教对慢性乙型肝炎出院患者肝功能预后的影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常见慢性传染病,发病率高,且目前缺乏彻底治愈的特效药,治疗效果差,治愈率低,病死率高[1 - 2],因此,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复发率,延缓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为巩固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对150例出院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永;史艳玲;冯建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辐射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许多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表明,辐射对人眼视觉质量损害的发生率高,危害大,辐射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眼部,辐射可致结膜、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等的损伤.现就辐射的生物性效应及对眼的损伤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贺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D4+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在儿童肺炎及哮喘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测定哮喘与肺炎患儿外周血CD4+T细胞内Th1、Th2、Th17和CD4+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分析这些指标在儿科临床的实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9月~2012年1月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14例、肺炎患儿17例,另外选择14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其外周血CD4+T细胞内细胞因子Th1、Th2、Th17及外周血中CD4+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观察分析各个检测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哮喘患儿Th2、Th17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与血常规中淋巴细胞百分比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有明显相关性(P<0.05或P<0.01);肺炎患儿CD4+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常规中单核细胞百分比有明显相关性(P<0.05);哮喘组Th2、Th17、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较肺炎组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 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Th1/Th2/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作为判断哮喘及肺炎患儿免疫反应的检测指标,对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亚茹;郑成中;徐冰心;司少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MMSET蛋白在肺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MMSET)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测125例肺癌组织和11例肺良性病变组织MMSET的表达.结果 MMSET在肺良性病变组织中表达阴性;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46.4%(58/125),其中在小细胞肺癌、肺鳞癌、肺腺癌中分别为85.7%、9.7%、3.2%;,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肺鳞癌及肺腺癌(P<0.05);此外,MMSET在小细胞肺癌(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间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T在低+未分化组肺癌的表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在Ⅲ+Ⅳ期肺癌的表达高于Ⅰ+Ⅱ期(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 MMSET基因可能是肺癌的一种癌基因,MMSET的表达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也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有助于肺癌诊断和治疗的标志物.

    作者:樊望驹;罗陆桥;李少斌;张家庆;吴源周;梁广行;闫玉生;郭琳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成都军区部分医院2004~2009年发表论文调查

    1999年,我科郭世远等对成都军区7所医院1992~1997年被CBMdisc光盘收录的论文进行调查[1],之后我科郑砾等又对成都军区5所医院1998~2003年被CBMdisc光盘收录的论文进行了调查[2],对鼓励军区各医院积极撰写学术论文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为了解成都军区上述医院近几年发表论文和被引用情况,特对2004~2009年的论文进行调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生;舒林;李刚;张新颜;郭世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8年8月~2011年2月64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评价其疾病诊断率和安全性、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及图像质量.结果 64例受检查患者中,成功完成胶囊内镜检查63例,1例因幽门溃疡、梗阻,内镜下送胶囊入十二指肠失败.胶囊在1~4 d内自然排出,胃内通过时间2~349 min,平均56 min;小肠内检查时间35~497 min,平均295 min.患者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74.6%(47/63).63例患者中,有52例检出病变,阳性率达82.5%(52/63).所得图像较清晰.结论 胶囊内镜安全性好,患者痛苦少,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疾病诊断中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胡莉琼;徐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服务质量环节监管的做法和体会

    日常医务工作的管理牵涉了管理部门大量的精力,制度和规定容易出台,但监管和落实却有难度.如何按国家、军队的要求,把为患者服务真正落到实处,必须要有新思维和新手段.根据我院实际,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对服务质量进行了环节监管,主要在3个方面采取了以下做法.

    作者:李铁军;王玲;沈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在消化道异物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三维重建在消化道异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例吞食金属的消化道异物患者X线检查和MSCT及三维重建的影像表现.结果 MSCT及三维重建可直观显示异物的准确位置及是否存在穿孔、是否与周围脏器粘连等情况.结论 常规X线检查与MSCT及三维重建相结合,有助于消化道异物的准确定位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判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波;方芳;张京平;高宏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驻黎维和二级医院手术室整改后空气消毒效果评价

    目的 对黎巴嫩中国维和二级医院手术室整改前后的空气消毒效果进行比较,探讨保证空气消毒质量的合理措施.方法 每周对手术室进行静态(自然沉降法)空气采样,根据平板细菌菌落数计数空气细菌总数,并对手术室整改前后的空气消毒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室整改前,其空气消毒前后的空气细菌菌落数分别为<818 cfu/m3和<189 cfu/m3.经过调整布局、修理地板、更换空调、修补板房漏洞等整改后,消毒前后的空气细菌菌落数分别为<566 cfu/m3和<63 cfu/m3,整改后消毒效果显著优于整改前(P<0.01).此外,对整改后的手术室采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气溶胶喷雾联合紫外线照射与单纯使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气溶胶喷雾进行空气消毒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合理的整改措施对保证维和二级医院手术室空气消毒质量和延长其使用周期具有显著作用,二级医院应定期开展手术室的全面维护工作.

    作者:刘晓轩;冉崇福;谭翔;黄宗国;胡宇;李友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126例老年病病人住院死亡疾病分析

    目的 分析住我院老年病病人病死率和死因构成的特征.方法 以2010年5月~2011年10月期间出院的老年病病人为对象,对每例死亡病例确定的死亡疾病和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共126例老年死亡病人,年龄57~98岁,平均85.56岁.期间总出院1761例,其中,冠心病住院率73.94%(1302/1761),病死率5.22%(68/1302);高血压住院率63.20%(1113/1761),病死率5.12%(57/1113);脑卒中住院率54.34%(957/1761),病死率5.12%(49/957);肺部感染住院率34.70%(611/1761),病死率7.35%(45/611);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住院率20.44%(360/1761),病死率10.28%(37/360);糖尿病住院率27.79%(477/1761),病死率6.29%(30/477);肿瘤住院率2.39%(42/1761),病死率38.10%(16/42);尿路感染住院率10.45%(184/1761),病死率4.35%(8/184);其他疾病132例.死亡原因前3位是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和多器官衰竭.住院病死率为7.16%.结论 我院降低老年病人病死率的关键是控制感染,并需加强对COPD、冠心病和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管理.

    作者:郝瑞安;周钢;肖洪松;钟定容;邓发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成都地区2006、2010年军队男性中老年干部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成都地区军队中老年干部体检疾病检出率,探讨该群体的主要慢性疾病发生率在相隔4年后的变化.方法 分析2006和2010年成都地区军队中老年干部的年度体检结果并进行比较,主要分析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的患病率,每个疾病按45~54,55~64,65~74,75~84及85岁以上年龄段进行分析.结果 2006年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的检出率依次为39%、27.5%、26.1%、41.4%、12.3 %、14.0%,而2010年上述疾病的检出率依次为50.7%、35.9%、30.4%、67.4%、24.2 %、21.1%.2006年和2010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除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外,其他疾病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军队中老年干部慢性病的患病率呈增高趋势,且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必须加强该群体的保健工作.

    作者:徐贤华;彭华生;肖欣荣;何晓英;许婷媛;梁国君;钟景烨;赵涛;陈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 研究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入选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21例,均在第0、2和6 w采取英夫利西单抗(5 mg/kg)静脉滴注治疗,并在第1次输注治疗14 w后,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主观症状评分、内镜下克罗恩病严重度指数(CDEI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的WBC、ESR、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LB和TLB水平也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本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10%.结论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邓应江;敖智容;秦红;刘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低钾血症所致心源性休克1例报告

    病例男,16岁,因饮酒后呕吐、心悸、四肢乏力5 h入我院急诊.病员来院前5 h,饮白酒约7两,继之出现恶心、呕吐5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每次量约100~300 ml,无畏寒、发热,无腹胀、腹泻,继而出现心悸、胸闷、意识模糊,呼之懒言,四肢乏力,无法站立,遂被家人背入我院急诊科.入抢救室后,持续呕吐胃内容物3次.查体:T 36.2 ℃,P 132 次/min,R 24 次/min,BP 108/50 mmHg,嗜睡,呼之能应,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懒言,倦怠,查体欠合作.

    作者:元兰;迅钟山;马咏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全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对NSCLC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比较

    目的 通过对比Ⅰ期和除T3N0M0外的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行全胸腔镜(c - VTAS)或传统后外侧开胸(CPT)肺叶切除术的白细胞计数(WBC - C)、超敏反应C蛋白(hs - CRP)的含量及临床相关指标,比较两种术式对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拟行肺叶切除术的Ⅰ期及除T3N0M0外的Ⅱ期NSCLC患者67例,分为c - VTAS组34例,CPT组33例.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中WBC - C和hs - CRP的水平,收集相关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WBC - C及hs - CRP水平较术前升高(P<0.01);术后c - VATS组WBC - C及hs - CRP水平明显低于CPT组(P<0.01).两组无死亡、严重并发症及二次手术病例;c - VATS组术中出血量、开始下床活动时间、疼痛评分低于CPT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组数和个数、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肿瘤病理分期总体有升级趋势,出现了Ⅲ期病例.结论 c - VTAS肺叶切除对患者围术期影响小,具有安全、淋巴结清扫彻底及微创的优点.

    作者:王有钰;童健;闫玉生;陈群清;陈坤堂;张福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清除数目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探讨

    目的 研究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恶性肿瘤根治术中,淋巴结清除数目与淋巴结转移阳性率(阳性淋巴结占清扫淋巴结比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04年8月~2009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收治的,术前未行放化疗并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95例宫颈癌、35例子宫内膜癌和16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清除淋巴结数目不同,其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有显著差异,清除淋巴结数≥20枚/例,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明显高于清除淋巴结数<20枚/例(P<0.01).(2)清除淋巴结数≥20枚/例组中,各病种构成比明显少于清除淋巴结数<20枚/例组.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术中,盆腔淋巴结应系统性切除,淋巴结清除数目≥20枚/例为宜;淋巴结切除数目应作为规范妇科肿瘤手术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罗希;温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尼莫地平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106例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美多巴、森福罗等治疗)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30 mg,3次/d),并随访至治疗12 w末.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 w末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MoCA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12 w末,治疗组MoCA评分逐渐提高,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而对照组MoCA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且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 尼莫地平能有效改善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PD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刘信东;赵丽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