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疗养员骨折原因分析与防范

韩峭青;刘大鹏;陈谨献;陈丁慧

关键词:老年人, 疗养, 原因, 防范
摘要:老年人因多种原因易发生骨折,所以预防老年人骨折的发生是疗养院安全防护工作的重点之一.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疗养老年人发生骨折8例,现报告如下.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54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护理

    肾移植术后器官的排斥反应始终存在,决定了移植术后病人长期使用抗排斥药物,使其机体免疫力相对普通人低,加之激素、抗生素等药物的应用,易导致各种感染的发生.近年来研究表明,随着肾移植数量的增多,真菌感染率在明显上升[1].我科于2005年1月~2009年6月进行了543例肾移植术,其中54例并发肺部真菌感染,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安丹;韩孟霞;董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导管导丝技术治疗消化道狭窄病变67例

    目的 探讨使用泥鳅导丝、血管导管技术在胃、肠镜无法通过的消化系统狭窄病变中建立工作通道,从而完成诊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食道、胃、十二指肠及近端空肠、结肠恶性狭窄,且胃、肠镜均不能通过的病例67例,在X 线监视下通过递送导管、超滑导丝使之通过狭窄或阻塞段,经交换导管替换软头特硬导丝后,由硬导丝引入支架系统,将支架送入狭窄段释放或引入减压、营养管.结果 67 例中,64例成功通过并完成后续操作;成功地放置了61个支架,支架置于食道26个,幽门部8 个,胃肠吻合口7 个,十二指肠降段和水平段14 个,近端空肠2个,结肠4个;植入十二指肠营养管8根,胃肠减压管6根.另3例在空肠起始以远15 cm以上,导丝通过后,因支撑不足而无法完成后续治疗.结论 使用导管、导丝技术完成胃肠镜不能通过的胃肠道狭窄病变放置支架、营养管及减压管是一种高效、创伤小、立竿见影的方法.

    作者:张文华;周生林;罗文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利用注射针头作硬膜外管管芯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更方便实用的支撑物.方法 用5号注射针头从硬膜外管侧壁穿入管腔制成带芯的硬膜外管,应用于13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治疗.结果 植管一次性成功率100%.操作简单,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用5号注射针头作芯增加了硬膜外管的钢性,可完全代替泪道探针的作用,用于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提高了一次性植管成功率,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白宗禧;洛桑;王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成都地区军队离退休老年人25年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军队离退休老年人1984~2008年期间死亡率和死因构成的特征.方法 以1984年1月1日以前定居成都地区军队所属24个干休所的全部离退休人员为对象,根据健康档案调查逐年人员变动情况,对每例死亡人员通过查阅病历确定死亡原因.结果 (1)基线人数1665人,基线平均年龄61.56岁,共计观察了35 058人年.25年累计死亡774人,平均死亡率2208/10万人年;(2)死因构成前4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分别占总死因的42.2%、18.1%、14.5%和10.7%;(3)恶性肿瘤死亡中,肺肿瘤死亡高居首位(43.1%),以下依次为胃肿瘤(13.8%)、肝肿瘤(13.5%)、泌尿系统肿瘤(8.0%).结论 居住在成都地区干休所的军队老年人近25年死亡率低于全国城市老年人群的平均死亡率;该老年群体前4位死因构成与全国城市同龄人群有明显差异,其特征是恶性肿瘤死亡在总死因中占更大的比例,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所占比例较小,而心血管病死亡所占比例与全国城市老年人群相似.

    作者:周建华;宋晓锋;肖欣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院常见致病菌对比阿培南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目的 调查新药比阿培南对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临床分离的135株共7类常见致病菌,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并设对照组:美罗培南组和亚胺培南组,结果判定参照NCCLS 2006 年标准.结果 135株致病菌对比阿培南的敏感率为86.6%,美罗培南为63.7%,亚胺培南为57.0%;比阿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的敏感率分别为85.0%和50.0%,而亚胺培南为40.0%和8.3%,美罗培南为50.0%和20.8%.结论 比阿培南的抗菌活性明显高于同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尤其在对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细菌的敏感度上.

    作者:汪璐;朱冰;龚扬彬;邹自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当归黄芪汤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当归黄芪汤联合坎地沙坦酯胶囊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疗效.方法 将40例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19例),对照组给予一般降压(以ACEI/ARB药物为主)治疗,治疗组予当归黄芪汤联用坎地沙坦酯胶囊治疗.两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均合并使用双嘧达莫、利尿剂、金水宝胶囊及ACEI/ARB以外的降压药.检测各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血肌酐.结果 在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较对照组24 h尿蛋白、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明显下降(P<0.05),血浆白蛋白明显上升(P<0.05),血肌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当归黄芪汤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能有效地降低患者24 h尿蛋白,增加其血浆白蛋白水平,并能降低患者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减轻蛋白尿对肾小管、肾间质的损害,改善浮肿、营养状况等.

    作者:罗仕云;周刊;陆恩峰;方如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湿疹的中医辨证施护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皮肤损害以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瘙痒为主,呈多形性改变,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中医一般称湿疹为浸淫疮、湿疡证.系禀赋不耐,风、湿、热邪客于肌肤或因脾胃虚弱,心经有火,血燥生风,瘀久溢肝,起交溢脂,病久反复.中医辨证可分为湿热浸淫型、脾虚湿蕴型、血虚风燥型.在临床中,借鉴前贤的经验,结合自己长期的实践,予湿疹患者辨证施护,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云娣;刘艳梅;李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游离胸腹联合皮瓣修复全足皮肤缺损1例

    病例 男性,38岁.2008年12月21日,因工作时被机器绞伤,致右足皮肤严重毁损撕脱伤1 h急诊入院.局部检查:右足自踝关节平面前上方约4 cm斜向后下至足跟后上方约3 cm以远全足皮肤缺损,第4、5跖趾关节脱位伴骨外露,第1、2、3趾骨外露,伸趾肌腱外露软组织挫伤.入院后经积极术前准备,急诊行清创术:将右踝关节皮肤创缘修整,直至皮缘有新鲜渗血,将创面污染及挫伤严重组织清除,彻底止血,切除1~5趾趾骨,于足踝部寻找出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其伴行静脉断端待用.

    作者:李玉峰;黄海东;胡祥;刘忠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比较

    目的 比较小剂量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42例接受rt-PA和49例接受UK溶栓治疗的AMI患者病例资料,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冠脉总再通率rt-PA组和UK组分别为85.71%和61.22%(P<0.05);患者在发病3 h和3~12 h内溶栓,冠脉再通率在rt-PA组为94.11%和80.00%(P>0.05),在UK组为70.00% 和58.97%(P>0.05);出血并发症rt-PA组和UK组分别为9.52%和10.20%(P>0.05).结论 rt-PA的溶栓冠脉再通率显著高于UK,并且两组在发病后3 h内较3 h后溶栓均能取得更高的冠脉再通率,但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肖建强;何国平;季建国;钱亿超;周惠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胃病康药效学实验

    目的 观察胃病康颗粒对大鼠乙酸烧灼型胃溃疡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各组动物麻醉后,在胃腹侧壁胃与幽门窦交界处的中央部位注入乙酸,形成化学损伤型胃溃疡模型,于术后第2 d将动物分为5组,每组各10只动物,均采用灌胃给药.模型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给予胃苏颗粒:1.4 g/kg;其余3组为胃病康大、中、小3个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6、8、4 g(生药)/kg.按1 ml/100 g体重的体积给药,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24 h,解剖观察动物,比较各组胃黏膜溃疡直径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胃病康颗粒大、中、小3个剂量组的溃疡直径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愈合率在30%~45%之间,胃苏颗粒有类似的作用.结论 胃病康颗粒对胃黏膜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范开华;于波涛;陈华;张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及后囊划开术

    目的 观察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modern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联合后囊划开术的临床疗效,探讨手术方法、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24例(26眼),男9例,女15例,单眼22例,双眼2例.结果 经3~12个月随访观察,矫正视力≥0.5.结论 操作简单,后囊膜划口小,不易损伤玻璃体前膜,保留了ECCE的优点,并达到了预防主要并发症后囊膜混浊的目的,尤其适用于经济条件差、部分不愿或不宜植入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的患者.

    作者:巢阳;王国建;张雪梅;樊宗山;张颖颖;李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介入综合治疗早期疗效

    目的 探讨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介入综合治疗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9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24例26条肢体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行球囊成形术,结合髂、股动脉支架置入和动脉取栓综合治疗的早期疗效.结果 平均随访8.5个月,24例26条肢体膝下动脉硬化病变50条,球囊成形术成功疏通48条动脉.流入道病变予髂动脉支架置入4例,股动脉支架置入6例,股、腘动脉血栓取栓6例.术中并发导丝穿通血管壁2例.结论 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介入综合治疗的早期疗效好.

    作者:周兴立;陈翠菊;郭曙光;方伟;尹存平;张鹏;邱天;苏宏斌;张铠;谢映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院现代化管理创新的思考

    医院管理的创新直接决定着科技的创新和医院的内涵发展.切实把管理创新始终贯穿于医院工作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的全环节质量管理创新过程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面推进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课题.

    作者:孙梯业;颜伟;孙冬丽;贾殿和;周宁新;姜合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早期手术治疗深度手烧伤

    目的 探讨深度手烧伤后早期有效的治疗办法.方法 对40例50只深Ⅱ度以上手烧伤进行了早期(烧伤后5 d内)切削痂加整张皮片移植术,手术后6 d开始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50只手除2只因皮片成活不佳导致瘢痕明显外,手外形和功能均满意.结论 手深度烧伤后,早期切削痂加整张皮片移植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杨新蕾;张新合;刘敏;郭志谦;江碧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K-ras与大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大肠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是遗传变更、后天改变和转录后修饰等不同联合作用的结果[1].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基因变化,以阐明大肠癌的发病机制是大肠癌的研究重点.现将K-ras基因在大肠癌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作者:陈昊宾;王丽;李学锋;陈玥;杨举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卡维地洛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QT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VA)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ACEI/Arb、利尿剂、地高辛);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两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QTd、QTcd、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QTd、QTcd及VA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LVEDD和LVESD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明显缩小(P<0.05),LVEF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提高(P<0.05).结论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长期应用卡维地洛可显著降低QTd、QTcd及VA发生率,改善心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代静澜;古平;牟海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磁共振FLAIR序列在颅脑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在颅内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8例患者均行FLAIR序列和FSE-T2WI检查,比较两种序列对病灶的显示能力.结果 88例中,透明隔间腔5例,交通性脑积水6例,梗阻性脑积水10例,室管膜瘤2例,转移瘤2例,胶质细胞瘤5例,脑膜瘤5例,亚急性脑室内出血(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2例,侧脑室内囊肿1例,脑白质脱髓鞘疾病20例,基底节区梗死15例,血管母细胞瘤5例,脑囊虫病3例,脑炎5例.以上疾病的病灶,在FLAIR序列上均能显示,并可清晰显示病灶边界;但在T2WI像上虽可显示病灶,但边界不清晰,难以清晰显示病灶边缘与周围组织关系.结论 FLAIR序列能够抑制脑脊液的信号,提高脑室内、脑室旁病灶的对比度,对脑室旁病灶、尤其是脑室内病变的显示较FSE-T2WI清晰.

    作者:赵邦;胡茂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观察与护理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1].传统手术创伤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不开刀、微创、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时间短、痛苦小和反应轻等优点,且保全子宫、保存生育能力,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先进技术.2004年2月~2006年12月,我院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95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进;刘英;王宇;唐小丽;王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拉萨地区149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学分析

    目的 对拉萨地区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病因学分析,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收集我科近一年来收治的149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按照世居者与移居者分类,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胃镜检查结果,分析两组人群病因学差异.结果 世居者以消化性溃疡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为主要病因,移居者以应激性溃疡为主要病因.结论 拉萨地区不同人群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有显著差异,在预防上应有不同侧重点.

    作者:普布次仁;张昊翔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穴位贴敷防治顺铂所致恶心及呕吐6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静脉注射昂丹司琼防治顺铂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使用含顺铂的联合方案行全身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使用穴位贴敷结合静脉注射昂丹司琼治疗,对照组47例单纯静脉注射昂丹司琼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治疗组防治恶心、呕吐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8%、93.8%,对照组分别为72.3%、79.2%,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穴位贴敷联合静脉注射昂丹司琼治疗顺铂所致恶心、呕吐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刚;程晓春;张世荣;马彩霞;刘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