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毅
目的:探讨巩膜帽状扣盖缝合羟基磷灰石(HA)义眼台植入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15例(15眼)眼内容摘除后应用自体巩膜帽状成形方法包裹义眼台Ⅰ期植入,重叠缝合义眼台前的巩膜,分层缝合眼球筋膜囊及结膜。术后随访3-1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上睑外观饱满,切口Ⅰ期愈合,义眼台活动良好,未发现义眼台暴露等并发症。结论巩膜帽状扣盖缝合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作者:任宗文;姜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 HPLC法测定益精散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ul),以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线性范围为0.20μg-0.46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0.89%。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
作者:令狐昌敏;程玲玲;谭翔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情况及心电活动、心肌酶谱变化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入住我科的80例SAH患者,观察所有患者合并心脏改变情况及血清中心肌酶谱(CK-MB)的变化。结果本组80例SAH患者中,共有43例(占53.8%)的EGG发生改变,30例(占37.5%)的CK-MB发生改变,经积极治疗后,大部分病例的EGG和CK-MB恢复正常。与Hunt和Hess分级法Ⅲ级以下的患者比较,Ⅲ级以上患者ECG及CK-MB改变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心综合征发生率较高,但大部分患者EGG和CK-MB的异常为可逆性。SAH后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与病情呈正相关,即SAH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其发生脑心综合征的概率越大,且预后越差。
作者:戴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防止掺假炮山甲进入临床,在入库验收时先用眼看、鼻闻、手摸、口尝、水试、火试等传统方法进行鉴别,发现有可疑的再用理化方法进一步鉴别,以确定掺假物性质。
作者:赵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泡浴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足月正常新生儿4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0例,一组采用中药泡浴,另一组采用单纯的清水泡浴,观察新生儿出生6天内黄疸状况和使用中药泡浴对新生儿皮肤完整性的情况。结果中药泡浴比单纯清水泡浴出现高胆红素情况概率降低,黄疸程度较轻。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泡浴无1例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泡浴有助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消退和减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方便有效,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晓玲;邓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析肝胆外科手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护理对策与并发症防治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消化外科收治的肝胆手术后放置引流管患者14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严格操作、实施心理护理、引流管的护理、皮肤的护理、拔管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等护理等措施,并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结果148例患者全部顺利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总有效率100%。结论对肝胆手术患者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对提高患者治愈率、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至关重要。
作者:温海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进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探讨。方法将我院2009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帕金森患者94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口服普拉克索治疗和美多巴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经1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82.98%,与对照组(53.19%)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平均评分为(10.49±5.38)分,对照组为(18.39±6.49)分,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与对照组(21.28%)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晓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65例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对其进行病情观察的基础上,采取体位护理、术前及术后护理。结果265例患者一次性痊愈者238人,比例为90.19%;18例继发病变后继续治疗,后痊愈,比例为6.79%;8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比例为3.02%。结论外科急腹症发病急、变化快,故要采取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康复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韩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析针刺及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失眠症患者105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针刺组采用针刺辨证加减治疗,耳穴组采用王不留行子耳穴贴压治疗。结果针刺组和耳穴组治疗结束后1周、3月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和耳穴组近远期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法和耳穴贴压法治疗失眠相比与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针刺和耳穴贴压疗效相近,在临床治疗失眠过程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必要时可联合治疗,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促进疗效。
作者:侯小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病房开放日的建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成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30例,除常规健康教育外,建立病房开放日活动,每周一次,由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讲座。讲座时间为2小时。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病房开放日的建立提高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得治疗依从性,成效显著。
作者:赵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鼻鼽是以突然反复发作的鼻痒,连续喷嚏咳嗽,流清涕、鼻塞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鼻窍,与肝、脾、肾有关,其病主要在肺,其本在脾肾。运用中药汤剂内服、穴位贴敷、针刺、艾条灸、耳穴压豆,西药治疗以及饮食调护,用药的护理,生活起居,健康指导等精心护理,病人病情得以控制及好转,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减轻病人痛苦的目的。
作者:杜绍秀;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瘢痕性子宫早孕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临床疗效。方法终止妊娠前进行禁食禁水两小时,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69.7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性子宫早孕患者可获得显著疗效,有效降低其手术治疗率,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葡萄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慢性偏头痛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80例慢性偏头痛患者分为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应用西比灵治疗,研究组应用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治疗8周后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7.5%,与对照组57.5%比较,两组在临床效果上具显著性差异(X2=9.141,P=0.004)。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X2=2.296,P=0.130)。结论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慢性偏头痛作用协同,具有相当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在现代临床中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凡奇;李敏;马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观察,探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常规基础治疗加用路路通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心脏复跳率以及死亡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观察组患者心脏复跳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3.3%),而观察组并发症(10%)、死亡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30%)、(16.7%),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路通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熊三乔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ICU人工气道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ICU建立人工气道患者120例,其中62例作为实验组实行集束化护理干预,58例作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然后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缩短了人工气道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时间,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李美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腹腔镜下胆道损伤修复术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例胆道损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下胆道损伤修复术治疗,并对其实施积极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12例胆道损伤患者均治愈,术后,2例患者发生腹腔渗血,1例患者发生胆瘘,2例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均经过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12例患者,经胆道镜检查后,无一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结论对腹腔镜下胆道损伤修复术患者给予精心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史玉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时抢救与护理的有效措施,提早发现,及时进行处理。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到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1863例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22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对其的抢救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中的22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心脏介入手术顺利完成。结论在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时,及时全面观察、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治疗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性,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的概率。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运用仿真模拟分娩仪指导初产妇分娩的成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产前保健孕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视频及理论讲解等发式进行产前分娩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仿真模拟分娩仪进行分娩指导,建立仿真模拟分娩室,在助产师指导下,使用仿真模拟分娩仪进行分娩知识培训,并问卷调查初产妇对分娩的信心能力及分娩期的相关护理及配合分娩的知识并对两组分娩后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96.6%的初产妇对阴式分娩充满信心,并做好了积极的分娩准备。对照组67%的初产妇对分娩存在恐惧心理。两组产妇分娩后母婴结局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仿真模拟分娩仪指导初产妇分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磁共振波普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简称MRS,是检测活体体内物质代谢及生化物质含量的一种无创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医学领域的体部肿瘤诊断。现阶段磁共振波普分析的发展使影像学诊断的发展深入到细胞生化代谢水平,成为我国医学临床诊断体部肿瘤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磁共振波普分析在体部肿瘤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提高我国体部肿瘤的确诊率。
作者:王建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68例,分析其临床数据,以探讨该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68例患者中,痊愈67例,治愈率98.5%,1例患者因癌细胞扩展至肺部,手术无法切除所有癌细胞而死亡;术后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8例出现肠梗阻,4例肠间脓肿,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关键,因此要及时实施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