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微创管道系统X-Tube腰椎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综合疗效观察

邱功名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髓核摘除术, 微创管道系统, 综合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经微创管道系统X-Tube腰椎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综合疗效.方法 在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选择本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72例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微创管道系统X-Tube腰椎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术后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 LDH采用经微创管道系统X-Tube腰椎髓核摘除术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坚固内固定术(RIF)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颌面骨多发性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划分为均等两组,将给予RIF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RIF联合牵引方法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联合组,观察优良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联合组联合组优良率为96.00%(48/50)显著高于参照组82.50%(41/50)(P<0.05);联合组并发症为3例(6.00%)显著少于参照组为8例(16.00%)(P<0.05).结论 联合两种方法治疗颌面骨多发性骨折,可明显减少切口感染、皮瘘等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汪长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创伤关节镜下手术对胫骨后侧平台骨折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实验组行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膝关节功能恢复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骨折复位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取创伤关节镜下手术对胫骨后侧平台骨折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创伤小,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及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张德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和保守治疗

    目的 分析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探讨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15例胆道手术后胆漏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分析患者术后出现胆漏的原因,给予所有患者保守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15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13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分别为盆腔感染、右膈下感染,医护人员给予患者抗炎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胆囊切术后或者拔除T管后容易出现胆漏,主要是因为医护人员手术操作不当,胆囊肝毛细胆管或者副肝管受到损伤,局部出现炎症.一旦发生胆漏,医护人员要立刻置入引流管进行负压引流或者插入双枪套管后冲洗腹腔,同时给予患者补液、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樊东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D96监测及意义

    目的 通过对CD96监测,了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疾病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择AML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移植前、移植后(3个月、6个月、1年)用流式细胞术进行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分子CD96检测,评价CD96在不同时段的表达.结果 移植后患者分为二组(移植后完全缓解组、复发组),对两组患者CD96检测结果显示,移植后复发组在移植前、移植后3个月、6个月CD96表达水平高于移植后完全缓解组.移植后完全缓解组,不同时间段间CD96表达水平无差异.移植后复发组,不同时间段间CD96表达水平虽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后复发组在移植后3个月死亡率高.结论 移植前CD96表达水平高的患者复发死亡率高,移植不能改变此类患者预后,移植3月内仍应积极干预.

    作者:杨丽萍;韦湘;薛重重;张健;黄刚;谢治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临床路径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护理中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对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58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分析,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神经外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上述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临床路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以及饮食依从性评分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性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及对疾病的知晓率要高很多,两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结论 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出现几率.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3例,对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超声图像及诊断符合率加以分析,总结.结果 本研究中,超声共检测出53例59条下肢静脉血栓,51例患者57条患肢首次经超声检查便明确确诊,2例患者经超声再检查确诊为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准确性达96.6%.结论 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诊断具有较高准确度,但必要时应与血管加压试验和CDFI相结合,以降低漏诊和误诊率的发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作者:赵红艳;董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间质性肺炎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间质性肺炎患者心理状态,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接待间质性肺炎患者104例,采用质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近1个月内收治的20名患者,进行访谈.结果 104例患者在入院、住院期间,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其中有严重的负面情绪行为10例,引起与患者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8例;访谈中患者主要心理问题为失去治疗信心、担心预后不佳、危象发生时恐惧、抑郁,反映了与疾病、家庭、工作生活方面的问题,达到病理性焦虑11例、病理性抑郁10例.结论 多数间质性肺炎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焦虑与抑郁状态,躯体症状、疾病对生活带来的干扰是造成焦虑与抑郁的主要原因,需做好心理护理,做好心理状态评估、原因分析,采取预见性、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

    作者:罗秀珍;冷云;聂姗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肾细胞癌中NFκB表达及意义

    目的 分析NFκB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综合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01月我院肾细胞癌病例33例,PT-PCR以及Western blot分析NFκB基因及蛋白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NFκB在两种组织中表达有明显差异,NFκB在肾细胞癌组织中基因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其配对的正常非肿瘤肾组织(P<0.05);结论 NFκB及蛋白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对判断其发生和转移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肾细胞癌临床进程潜在的指标,为治疗和预后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赵康乐;徐文中;郭建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乳腺癌的X线钼钯及CT特征对照分析

    目的 研究X线钼钯和CT特征对照分析在诊断乳腺癌方面的诊断比较,研究X线钼钯和CT特征对照分析在诊断乳腺癌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 参照2013年1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断治疗的9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90例乳腺癌患者均经过本院权威医生诊治,对90例乳腺癌患者先后采用乳腺癌X线钼钯和CT特征性影像进行分别检查诊治,通过对诊断结果 的深入分析,来判断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通过系统地检查判断、对监测结果深入分析,这90例乳腺癌患者通过X线钼钯监测出来的概率为76.42%,通过CT特征对照分析监测出来的概率为86.43%,乳腺癌X线钼钯和CT特征性影像共同监测出来的概率为92.43%.结论 通过监测结果可以看出CT特征对照监测的准确率高于X线钼钯监测的准确率,两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检测的准确率高于X线钼钯、CT特征对照单独一项的准确率.患者通过X线钼钯监测和CT特征对照分析监测两种监测方法进行诊断监测很有必要性.

    作者:赵建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

    目的 总结脊柱脊髓损伤的概念,并概括在治疗及康复过程中的具体注意事项.方法 结合已有的临床研究资料及患者住院流程,并参考ICF Core sets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路径作用于胸、腰、骶椎损伤并发脊髓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根据脊柱脊髓损伤的概念和患者所处的不同时间段制订又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路径的制订,能够大程度的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孙玉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比探讨

    目的 分析不用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我院抽取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剂量组,一组为高剂量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高剂量组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程度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的射血分数较常规剂量组提高程度更明显,且6min步行距离比常规组要长,P<0.05.结论 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强.

    作者:侯宇鹏;慕春言;苏毅;马欣;王志坚;杨月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胆汁反流性胃炎行加味柴胡疏肝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胆汁反流性胃炎行柴胡疏肝汤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我院中医内科收治的6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柴胡疏肝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显效率76.47%、无效率5.88%、总有效率94.12%相较于对照组50%、23.53%、76.47%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行柴胡疏肝汤相较于传统西医疗法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推荐应用价值.

    作者:黄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首次和重复献血者检验不合格情况比较

    目的 比较首次和重复献血者检验不合格的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多次献血者不合格的概率,从而稳定献血队伍的献血合格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2月~9月的采血不合格数据564例进行分析,分析首次和重复献血的不合格率以及影响献血不合格的因素.结果 首次献血不合格患者有125例,比例为22.2%,重复献血不合格有439例,比例为77.8%,重复献血不合格的比例高于首次献血;导致献血不合格的因素主要有两次献血时间间隔较长、更换试剂、献血者感染等.结论 重复献血的不合格概率较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影响献血不合格的因素,稳定献血队伍,从而提升血液的质量.

    作者:和向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褥疮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褥疮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2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6例褥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38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褥疮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率.结果 常规组患者褥疮护理效果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褥疮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其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试析急性胰腺炎采用生长抑制素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生长抑制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其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有30人与25人.其中对照组患者全部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法基础上进行生长抑制素治疗.结果 通过治疗,发现采用了生长抑制素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在病症缓解时间、临床治愈时间等方面都比对照组要快,且P<0.01,并且在重症并发症患者的数量上,治疗组也比对照组要少,且P<0.01.结论 经治疗结果分析,在急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发现使用生长抑制素后,患者的病情得到快速的控制与缓解,在治愈方面的效果也十分显著.

    作者:杨凤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老年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无创通气联合法舒地尔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老年肺心病伴呼吸衰竭采用无创通气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加用法舒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2h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61.90%),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BNP、肺动脉收缩压及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aO2、Sa0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老年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联合法舒地尔治疗,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及肺通气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赵明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同胞姐妹2人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的遗传性报告

    目的 通过总结同胞姐妹2人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的临床表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赵迎春;董学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甲状腺多发结节手术治疗42例临床探究

    目的 探究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应用手术治疗的方法 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6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视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个组,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7.62%,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术后半年、1年、2年复发率分别为0%、7.14%、14.29%,对照组分别为38.1%、61.9%、76.19%.结论 手术治疗方法用于甲状腺多发结节的治疗中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减少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吴川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精神科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和探索护理干预治疗精神科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接收的精神科老年抑郁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护理治疗的对照组患者55例,使用护理干预治疗的观察组患者55例,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39例,一般12例,无效3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患者显效24例,一般22例,无效9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3.64%,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 使用护理干预治疗能够大大提高精神科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明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宫颈LEEP术诊治宫颈CINⅡ-Ⅲ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宫颈LEEP术在诊治宫颈上皮内高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追踪我院2012年0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经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Ⅱ-Ⅲ,而行LEEP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9例,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宫颈LEEP锥切术后病理结果 及术后3个月、6个月、1年随诊TCT、HPV结果,术后病理升级占11.0%,其中原位癌9例,浸润性癌3例,降级占2.75%,切缘阳性1.83%,2例,TCT随访:3个月阴性95.4%,6个月阴性89.9%,1年88.1%.HPV随访:术后3个月阴性85.3%,6个月阴性87.2%,术后1年90.8%.结果LEEP锥切术诊治宫颈CINⅡ-Ⅲ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满萍;周爱智;何雅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