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分析

赵红艳;董慧

关键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3例,对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超声图像及诊断符合率加以分析,总结.结果 本研究中,超声共检测出53例59条下肢静脉血栓,51例患者57条患肢首次经超声检查便明确确诊,2例患者经超声再检查确诊为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准确性达96.6%.结论 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诊断具有较高准确度,但必要时应与血管加压试验和CDFI相结合,以降低漏诊和误诊率的发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妇产科急性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妇产科急性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各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患者给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明显提高疗效,加快机体恢复,降低并发症.

    作者:李紫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对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五官科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全面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常规护理及个体化护理.结果 6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经治疗及相应护理,66例痊愈出院,2例发展为化脓性中耳炎,行鼓膜切开引流术,终痊愈,治愈率为100%.结论 科学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鑫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确诊为支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常规组68例.常规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而治疗组采用干扰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阴道清洁程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复发率治疗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给予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应用干扰素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李喜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7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通过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一定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且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陈百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降钙素原水平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中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水平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中诊断价值.方法 将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急性胰腺炎41例患者作为轻度组,24例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重度组,32例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检测三组患者入院后不同时间降钙素原水平.结果 重度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3d、7d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感染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3d、7d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检测降钙素原水平,能有效判断急性胰腺炎患者是否合并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牛安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纤支镜在创伤性肺不张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纤支镜在创伤性肺炎不张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创伤性肺不张患者,全部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肺泡灌洗治疗,回顾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86例患者中84例完全治愈,治愈率高达97.7%.使用纤支镜为患者吸痰时,治疗后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治疗创伤性肺不张时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肺泡灌洗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应该进行推广.

    作者:杨亚静;张晶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坚固内固定术(RIF)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颌面骨多发性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划分为均等两组,将给予RIF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RIF联合牵引方法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联合组,观察优良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联合组联合组优良率为96.00%(48/50)显著高于参照组82.50%(41/50)(P<0.05);联合组并发症为3例(6.00%)显著少于参照组为8例(16.00%)(P<0.05).结论 联合两种方法治疗颌面骨多发性骨折,可明显减少切口感染、皮瘘等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汪长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应用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上尿路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应用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上尿路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的对象为我院自2001年8月至2002年12月所收治的77例上尿路肿瘤患者,按照住院号码奇偶法将患者分为根治术组(37)和微创术组(40).根治术组行传统开放术;微创术组应用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分析的指标:(1)手术成功率;(2)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日、术后生存质量;(3)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5年肿瘤转移、复发、患者生存率(5年、10年).结果 (1)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100.00%,经X2检验显示P>0.05;(2)微创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日、术后生存质量优势更突出,经t检验显示P<0.05;(3)微创术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根治术组,X2检验显示P<0.05.(4)两组患者5年肿瘤转移、复发无显著差异,经X2检验显示P>0.05;微创术组患者生存率(5年、10年)均高于根治术组,X2检验显示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上尿路肿瘤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减轻创伤和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其远期生存率,值得推广.

    作者:陈宗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评价分析血管外肺水指数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情况

    目的 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价效果.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ICU病房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31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血管外肺水指数检测结果 ,及其对于预后评价的影响.结果存活组观察对象的PaO2/FiO2显著高于死亡组,而EVLWI则显著低于死亡组,且两组观察对象数据分析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管外肺水指数是一种较为准确有效的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评定指标.

    作者:张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观察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麻醉效果

    目的 对比探究在婴儿麻醉中应用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的实际价值.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1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行麻醉手术的患儿,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结果 麻醉后,两组气道峰压和呼末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5.0%,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婴儿麻醉中,与气管插管麻醉比较,喉罩麻醉更加安全可靠,可普及.

    作者:程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术式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目的 将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收集78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椎板间隙开窗术,实验组则使用显微椎间盘切除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的一般情况作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术式医治后,治疗的效果都较为理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显微椎间盘切除术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医治的优势明显,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征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首次和重复献血者检验不合格情况比较

    目的 比较首次和重复献血者检验不合格的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多次献血者不合格的概率,从而稳定献血队伍的献血合格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2月~9月的采血不合格数据564例进行分析,分析首次和重复献血的不合格率以及影响献血不合格的因素.结果 首次献血不合格患者有125例,比例为22.2%,重复献血不合格有439例,比例为77.8%,重复献血不合格的比例高于首次献血;导致献血不合格的因素主要有两次献血时间间隔较长、更换试剂、献血者感染等.结论 重复献血的不合格概率较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影响献血不合格的因素,稳定献血队伍,从而提升血液的质量.

    作者:和向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究奥曲肽与普萘洛尔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并分析其对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44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72例.单一组应用奥曲肽,联合组应用奥曲肽与普萘洛尔联合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单一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低于联合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单一组患者的脾、门静脉血流量均高于联合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奥曲肽与普萘洛尔联合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取得疗效确切,且可有效降低其门、脾静脉血流量,值得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郑香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和保守治疗

    目的 分析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探讨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15例胆道手术后胆漏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分析患者术后出现胆漏的原因,给予所有患者保守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15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13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分别为盆腔感染、右膈下感染,医护人员给予患者抗炎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胆囊切术后或者拔除T管后容易出现胆漏,主要是因为医护人员手术操作不当,胆囊肝毛细胆管或者副肝管受到损伤,局部出现炎症.一旦发生胆漏,医护人员要立刻置入引流管进行负压引流或者插入双枪套管后冲洗腹腔,同时给予患者补液、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樊东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将收治的6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2013年6月~2014年2月)动态随机化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特布他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明显,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运用.

    作者:黄学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大剂量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大剂量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3年7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倍剂量生长抑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7.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效果良好,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董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在治疗老年胃溃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8例老年胃溃疡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胃溃疡,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11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三联疗法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三联疗法基础上辅以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57/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48/59),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老年胃溃疡采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王学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分析造成新生儿肩难产的高危因素及处理策略

    目的 对造成新生儿肩难产的高危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其个性化处理策略.方法 随机选择本妇幼保健院产科2014年01月-2016年02月接收、分娩时并发新生儿肩难产的37例患者,设作分析组;同期选取37名健康产妇设作对照组,观察2组入选对象生产指标以及新生儿指标,并在2组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发现分析组入选患者妊娠次数以及糖尿病几率比对照组高,且2组新生儿身高、腹径以及体重等指标对照都有差距(P<0.05).结论 特大婴儿、头盆不称以及糖尿病等因素都可能会诱发新生儿肩难产现象,为避免出现该情况,需在产妇围产期展开全方位检查,并在产中进行及时处理,从而提升肩难产患儿生存质量.

    作者:徐玲娣;李俊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HBV与HCV重叠感染患者生化免疫指标检验分析

    目的 探讨生化免疫指标检验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肝炎患者175例,根据病毒感染类型分为单纯HBV感染组55例、单纯HCV感染55例、HBV和HCV重叠感染组65例,再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验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的血清IL-6、IFN-γ指标情况.结果 HBV和HCV重叠感染组、单纯HBV感染组、单纯HCV感染组的血清IL-6、IFN-γ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IL-6指标高于单纯HBV感染组、单纯HCV感染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HBV与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IL-6、IFN-γ指标水平较高,其中血清IL-6水平可以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标准.

    作者:朱素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浅析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与考核方案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晋升护理师前的护理人员10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科内培训和随机考核,同时给予研究组护理部培训和随机考核.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考核结果 .结果研究组考核成绩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总成绩和各步测试分值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护理人员实施系统的技能培训和规范的考核制度,能提升其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水平,进而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曾宪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