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

李喜芳

关键词:干扰素, 阿奇霉素, 衣原体, 支原体, 宫颈炎
摘要:目的 观察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确诊为支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常规组68例.常规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而治疗组采用干扰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阴道清洁程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复发率治疗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给予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应用干扰素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40例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的结局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的结局.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接受的40例瘢痕子宫孕妇和40例正常子宫妊娠分娩的孕妇进行研究,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产妇阴道试产失败原因及分娩情况.结果 观察组阴道试产成功率为75.0%(30/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0%(3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平均产程分别为(234.5±20.25)ml、(36.15±9.52)min,与对照组的(236.4±21.16)ml、(35.68±9.38)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两组产妇阴道试产失败的原因主要为先兆子宫破裂、胎儿宫内窘迫、产程停滞以及宫缩乏力.结论 先兆子宫破裂、胎儿宫内窘迫等会增加瘢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的失败率,分娩前医生应对孕妇的手术指征以及身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以提高阴道试产的成功率.

    作者:刘小灿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例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接受诊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82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41).研究组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取石成功率、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取石成功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24.39%)(P<0.05).结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地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作者:赵红果;郝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伤口小组管理在预防压疮发生率中的作用

    目的 评价三级伤口小组管理在预防压疮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2013年09月-2014年09月我科收治具有压疮高危因素的患者120例,成立伤口小组对压疮高危患者进行管理和评估.结果 与2012年08月-2013年08月的压疮发生率相比,压疮发生率从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成立伤口管理小组能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作者:王岚;焦丹丹;周菲;张盼盼;颜小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免疫系统影响的比较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免疫系统影响的比较.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1例患有结直肠癌的病患分为2组,对照组行开腹根治手术,实验组行腹腔镜根治手术,比较2组术式对免疫因子(CD3+、CD4+、CD4+/CD8+、CRP、IL-6、IgM)的影响.结果 两组病患术后3天、术后7天和术前相比,实验组术后3天病患CRP水准显著低于对照组IL-6水准低于对照组,术后3天IgM高于对照组,而术后3天、7天CD3+、CD4+、CD8+、CD4+/CD8+、NK细胞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都将抑制病患身体的免疫系统可是和开腹手术比较而言,腹腔镜手术的影响很小,这表明在免疫保护上更腹腔镜手术比开腹手术方法更具优势.

    作者:卫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比较达沙替尼和伊马替尼一线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患者的疗效

    目的 比较达沙替尼和伊马替尼一线治疗初发慢性随性白血病慢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收治初发慢性随性白血病慢性期患者40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为20例.对照组患者以药物伊马替尼进行治疗,每次400mg,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以药物达沙替尼进行治疗,每次100mg,每日1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年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为80%,而对照组患者为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沙替尼和伊马替尼一线初发慢性随性白血病慢性期效果比较,以达沙替尼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卢远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知情同意.将9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肠内营养支持)与对照组(肠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APACHEⅡ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时,实验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时,实验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着较肠外营养支持更为显著的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韩利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手术时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手术时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73例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根据不同的手术时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手术时机为6~24小时,对照组为24小时以上.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情况、病死率和血肿清除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神经缺损评分均高于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低于观察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24小时内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能够明显地提高血肿清除率,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其神经功能.

    作者:冯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胺碘酮用于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126例分析

    目的 探讨在急诊治疗中,使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快速型心率失常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的心律平治疗进行医治,实验组则选用胺碘酮进行医治,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96.8%(37+24),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7%(49/63),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评估心率相关指标心率、P-R间期和Q-R间期均发生变化,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治疗中,胺碘酮治疗是临床医治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理想选择之一.

    作者:杜慧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心脏彩超在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心脏彩超在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价值,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自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共12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病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划分为两组,一组为A组,一组为B组,A组心脏彩超、B组心电图,对比两种检测技术的诊断率,比较两组方法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大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小以及E/Ea比值.结果 两组病例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大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小以及E/Ea比值差异明显,P<0.05.所以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临床诊治中,应用心脏彩超检测能够具备较高的检出率,可以作为临床检测诊断该病症的重要首选方法.

    作者:宋喜亮;郑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坚固内固定术(RIF)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颌面骨多发性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划分为均等两组,将给予RIF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RIF联合牵引方法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联合组,观察优良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联合组联合组优良率为96.00%(48/50)显著高于参照组82.50%(41/50)(P<0.05);联合组并发症为3例(6.00%)显著少于参照组为8例(16.00%)(P<0.05).结论 联合两种方法治疗颌面骨多发性骨折,可明显减少切口感染、皮瘘等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汪长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病毒感染所致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目的 对病毒感染所致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检测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喘息性支气管炎确诊患儿68例,另选择同期原发支气管哮喘患儿68例,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检测,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的Eotaxin、MCP-1检测结果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儿急性期Eotaxin、MCP-1检测结果较恢复期发生明显升高(P<0.05).结论 Eotaxin、MCP-1参与了病毒相关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在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卢丽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药足浴联合失眠贴对脑卒中睡眠障碍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足浴联合失眠贴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3例脑卒中睡眠障碍的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使用失眠贴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足浴进行护理干预.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的综合疗效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87.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7%(P<0.05),PSQI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足浴可以通过加快血液循环,并且通过循环将中药的有效成分运达全身,从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马香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痰湿血瘀型高脂血症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药治疗痰湿血瘀型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复方治疗研究、单味药治疗研究进行论述.中医药能有效降低痰湿血瘀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

    作者:陆红;刘会洋;王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优质护理实施的效果及体会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心得体会.方法 住院6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优质护理及采用常规护理.分析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及疾病健康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观察组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99.03%,对照组对常规护理的总满意率87.42%,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为高达94.84%,而对照组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为73.87%,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优质护理主要是要转变护理观念为服务观念,为基层医院患者提供高质量有水平的护理服务,协助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1].

    作者:伊桂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脑卒中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

    目的 通过客观评价在脑卒中患者中开展综合康复护理方案的价值,进一步总结提升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方法 .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接收、已确诊的脑卒中患者50例,将其设作治疗组,本组均接受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同期选择脑卒中患者共50例作对照组,本组均接受一般护理,对2组入选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中所有入选患者均已完成护理,且治疗组入选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分数(42.65±15.06)分,对照组(30.07±10.11)分;治疗组入选患者运动功能评定分数(27.11±12.98)分,对照组(12.97±9.76)分,2组各项指标综合对比后有差距(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有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可推广.

    作者:郭祥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改良阴道全封闭术治疗老年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为了寻找更好的治疗老年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方案并减少患者痛苦,探讨在治疗过程中选取改良阴道全封闭术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原则选取94例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科住院的治疗的老年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方案上选取阴道子宫全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方案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方案上采取改良阴道全封闭术,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术中及术后情况及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于老年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改良阴道全封闭术治疗,疗效确切,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蔡英;张晓琴;余欢;莫止香;李娜;高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利多卡因与间苯三酚对分娩中宫颈水肿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研究并分析利多卡因联合间苯三酚对分娩中宫颈水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共收治分娩中宫颈水肿患者6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4例患者运用安定静脉推注治疗,观察组34例患者运用利多卡因联合间苯三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宫颈水肿缓解情况、产程进展情况以及分娩方式等.结果 用药后,观察组患者宫颈水肿消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活跃期平均136.5±63.5分钟,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剖宫产率为32.35%,观察组患者剖宫产率为11.76%,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分娩中宫颈水肿的患者而言,运用利多卡因联合间苯三酚进行治疗不仅可改善患者宫颈水肿情况,且有助于缩短第一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作者:吴明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到2015年11月收治的111例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的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性研究,研究组(n=56)采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对照组(n=55)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指标(E2(雌二醇)、pH、阴道健康评分、阴道细胞成熟度、子宫内膜厚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乳杆菌属为12株,对照组依然为0株,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两组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效果显著,可提高阴道健康评分、阴道细胞成熟度、E2水平,降低酸碱度,且临床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作者:周庆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两者联合应用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对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134例(共156个乳腺肿块)经手术病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 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常规超声诊断敏感度为81.12%、特异度为81.42%,低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分别为89.03%、86.9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联合诊断敏感度(92.58%)和特异度(91.74%)显著高于超声弹性成像.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准确性高于常规超声成像,两者联合应用准确性高于单一检查准确性.

    作者:郭建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检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检测对老年糖尿病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的老年人7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含量和阳性检测率.结果 观察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含量及阳性检测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检测有助于老年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杜世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