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岚;焦丹丹;周菲;张盼盼;颜小花
目的 探究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使用补肾活血促卵方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治疗的由排卵功能障碍导致的不孕症病人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各30例.给予B组病人克罗米芬治疗,给予A组病人补肾活血促卵方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的排卵率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A组病人的妊娠率较之B组病人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病人使用补肾活血促卵方治疗,可有效改善病人不孕症状,提升病人妊娠率,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胡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4例糖尿病出院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的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方式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饮食控制、遵医用药等行为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正面影响.
作者:赵素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于我院行手术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在术前、术后1、3、5d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并选取1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凝血功能指标,以此分析凝血功能指标监测临床意义.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1d、3d、5dPT、APTT与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术后第1dDD、Fbg含量较对照组增高,P<0.01;术后第3dDD、Fbg含量较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术后第5dDD、Fbg含量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对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进行监测,利于并发症的防治,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裴利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索拉非尼口服联合放疗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调查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60例.以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组间人数均等,且一般资料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给予对照组患者放疗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不仅接受放疗治疗,同时还结合索拉非尼治疗处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肿瘤转移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因子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索拉非尼口服联合放疗治疗肝癌临床效果显著,可积极控制患者的肿瘤转移率及死亡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朱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 将疑似外伤性骨折患者60例列为研究对象,利用胸部CT对其进行扫描.按照剂量不同分为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各30例.观察分析不同剂量组患者扫描结果 .结果本次共研究评价肋骨数达94根,高剂量CT扫描组患者肋骨完全骨折与不完全骨折诊断准确率高达100%,而低剂量CT扫描组患者肋骨完全骨折与不完全骨折诊断准确率为99.1%,2漏诊均发生于不完全骨折诊断.两组相比,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于患者肋骨图像质量扫描方面,低剂量组颗粒均匀率、界面清晰率与出现伪影率虽要低于常规剂量组,但二者差异并不显著(P>0.05),且低剂量组患者肋骨图像质量扫描已足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结论 低剂量CT扫描肋骨骨折具有安全性高,诊断及时等特点,且同样拥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总结同胞姐妹2人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的临床表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赵迎春;董学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级护理制度在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及ICU入住时间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62例,依据护理制度分组,对照组(n=31)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31)行分级护理制度,对比两组ICU入住时间及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院内感染率为16.1%,高于观察组3.2%,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ICU入住时间为(3.5±0.5)d,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分级护理制度在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可缩短重症颅脑外伤患者ICU入住时间,减少院内感染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雪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掌侧与背侧2种手术入路可应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现临床分析两种手术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5月到2015年11月期间,我院选取1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腕部活动进行评分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从背侧入路,观察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从掌侧入路.一段时间后,观察患者腕部的活动情况和并发症情况,进行临床比较.结果 1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不同的手术入路后,对照组患者腕部活动功能的优良率为56.67%,观察组患者功能的优良率为85.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15.0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46.6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掌侧和背侧两种手术入路都具有临床意义,但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艳超;王振威;张敏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及镇静深度的影响.方法 在医院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诊治的耳鼻喉手术患者中抽取69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2组,均应用七氟醚诱导,观察组(n=35)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n=34)应用芬太尼,对比两组患者麻醉镇静效果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T1、T2、T3时的HR和BIS均低于对照组,T1、T3时的MB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镇静深度较深.
作者:赵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血栓通以及依达拉奉应用于脑梗死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依次设置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单纯给予血栓通治疗,后者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结果 试验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为72.0%,试验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血栓通以及依达拉奉进行联合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马瑜;张建平;代允义;王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本研究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儿科收治的17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大小分为A组1月-1岁80例,B组1岁-3岁的90例;再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两组内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A组:40例,B组:45例)与观察组85例(A组:40例,B组:45例).对照组实施抗生素治疗,出现腹泻后予以常规处理.观察组实施抗生素治疗同时,服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比较两组患者腹泻发生率与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儿腹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个不同年龄组内对照组患儿腹泻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B组观察组腹泻发病率低于A组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中,对照组患儿腹泻发病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不同年龄组内对照组患儿临床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尤对1-3岁患儿预防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清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利多卡因联合间苯三酚对分娩中宫颈水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共收治分娩中宫颈水肿患者6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4例患者运用安定静脉推注治疗,观察组34例患者运用利多卡因联合间苯三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宫颈水肿缓解情况、产程进展情况以及分娩方式等.结果 用药后,观察组患者宫颈水肿消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活跃期平均136.5±63.5分钟,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剖宫产率为32.35%,观察组患者剖宫产率为11.76%,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分娩中宫颈水肿的患者而言,运用利多卡因联合间苯三酚进行治疗不仅可改善患者宫颈水肿情况,且有助于缩短第一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作者:吴明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根据世卫组织统计数据来看,肺癌已经成为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10年存活率低到10%左右.当前研究发现,肿瘤干细胞在恶性肿瘤发病、转移、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当前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研究的进展.当前,肺癌干细胞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设计无血清培养法分离和鉴定肺癌干细胞,而后研究其相关耐药性.
作者:张泽峰;王涛;高峰;许艳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符合舒芬太尼在无痛胃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无痛胃镜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生理盐水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符合舒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药物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后2min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效果指标与对照组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105.5±22.1)mg,对照组患者丙泊酚用量(142.1±22.6)mg,观察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符合舒芬太尼应用于无痛胃镜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减少药物用量,提高麻醉安全性.
作者:周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推拿松解胸大肌后进行澳式关节松动手法治疗冻结肩的疗效,以及该方法 与传统中医手法治疗疗效相比较的优势,并探讨该方法具有较大优势的解剖学原理,为中医临床治疗冻结肩提供更有效的临床路径,为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应用上开辟更多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把从2014年12月到2016年1月我院运动医学科门诊收治的冻结肩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推拿松解胸大肌后进行澳式关节松动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中医手法治疗.在经过两周10次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的变化和JOA肩关节疼痛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对肩关节活动度和JOA疼痛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和传统中医手法治疗相比,采用推拿松解胸大肌后进行肩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肩疗效更为显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承受疼痛更少,疗程更短,治疗费用更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高羽翔;邢崇慧;李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符合新生儿黄疸诊断标准的患儿70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胆红素下降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可加快黄疸消退,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段讲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驻京某部队干部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加强护理健康管理,采取相应的慢病健康管理对策,可控制部队干部的慢性病发病率,延缓慢病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部队干部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方法 我院干部病房自2009年承担该部队的住院体检工作,跟踪随访5年,针对常规查体的207例男性部队干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结合5年间部队干部住院疾病谱分析,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冠心病是部队干部的主要疾病,危害部队干部健康的原因主要是吸烟、文化水平低、超重/肥胖、食用盐过量等.结论 干部保健对象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吸烟、肥胖、食盐过量等慢性病危险因素居高不下,应加强该人群的健康管理和行为干预,逐步降低慢性病的危害,提高部队干部的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张蓉;崔莲;霍文静;王光辉;刘丽丽;郝淑芳;马建新;张金萍;沙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护理中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对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58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分析,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神经外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上述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临床路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以及饮食依从性评分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性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及对疾病的知晓率要高很多,两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结论 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出现几率.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病毒感染所致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检测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喘息性支气管炎确诊患儿68例,另选择同期原发支气管哮喘患儿68例,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检测,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的Eotaxin、MCP-1检测结果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儿急性期Eotaxin、MCP-1检测结果较恢复期发生明显升高(P<0.05).结论 Eotaxin、MCP-1参与了病毒相关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在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卢丽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癌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胰体尾癌患者6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身麻醉后进行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对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所有患者采用电话询问及门诊的方式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且未出现死亡案例.32例患者因肿瘤对静脉、脾动存在包裹,离断或夹闭静脉后导致患者脾脏严重缺血而进行脾切除术;20例患者因肿瘤粘连脾门,手术中难以保住脾脏而进行脾切除术;8例患者因脾脏囊占位后病变后进行脾切除术.6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33±43)min、(320±150)mL.7例患者因术后出现胰漏液,1周后返院拔除引流管;53例患者术后平均(5.2±2.1)d后对引流管进行拔除.60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3±2.5)d.60例患者术后均存在PLT上升的情况,采用阿司匹林后进行治疗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的术后随访期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针对胰体尾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贤超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