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血栓通与依达拉奉联用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马瑜;张建平;代允义;王曼

关键词:血栓通, 依达拉奉, 脑梗死, 神经内科
摘要:目的 研究血栓通以及依达拉奉应用于脑梗死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依次设置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单纯给予血栓通治疗,后者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结果 试验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为72.0%,试验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血栓通以及依达拉奉进行联合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疗效.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用于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6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按照平行对照组法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参考组33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4例,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参照组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2.7%和94.1%,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2%,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3,P=0.0279).结论 糖尿病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杜营营;任倩;郭岚一;王丹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本研究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儿科收治的17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大小分为A组1月-1岁80例,B组1岁-3岁的90例;再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两组内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A组:40例,B组:45例)与观察组85例(A组:40例,B组:45例).对照组实施抗生素治疗,出现腹泻后予以常规处理.观察组实施抗生素治疗同时,服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比较两组患者腹泻发生率与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儿腹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个不同年龄组内对照组患儿腹泻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B组观察组腹泻发病率低于A组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中,对照组患儿腹泻发病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不同年龄组内对照组患儿临床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尤对1-3岁患儿预防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清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3例,对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超声图像及诊断符合率加以分析,总结.结果 本研究中,超声共检测出53例59条下肢静脉血栓,51例患者57条患肢首次经超声检查便明确确诊,2例患者经超声再检查确诊为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准确性达96.6%.结论 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诊断具有较高准确度,但必要时应与血管加压试验和CDFI相结合,以降低漏诊和误诊率的发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作者:赵红艳;董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肝胆系统肿瘤患者行PET-CT检查的护理效果

    目的 系统地探究在对肝胆系统肿瘤患者实施PET-CT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方法 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肝胆系统肿瘤患者,我们对所有患者均行PET-CT检查,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检查过程中我们对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观察组行全面护理.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满意度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肝胆系统肿瘤患者实施PET-CT检查过程中,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普及.

    作者:赵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腔镜微创术在甲状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 研究腔镜微创术在甲状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当成研究的对象,并将研究中的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腔镜微创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观察组显著要短,术中出血量显著要少.结论 腔镜微创术在甲状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杨英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到2015年11月收治的111例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的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性研究,研究组(n=56)采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对照组(n=55)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指标(E2(雌二醇)、pH、阴道健康评分、阴道细胞成熟度、子宫内膜厚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乳杆菌属为12株,对照组依然为0株,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两组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效果显著,可提高阴道健康评分、阴道细胞成熟度、E2水平,降低酸碱度,且临床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作者:周庆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直接支架植入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直接支架植入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球囊扩张后支架植入,治疗组采取直接冠脉支架植入.研究两组患者直接支架植入的成功性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6.6%,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对比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中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采用急诊PCI治疗时,选择直接支架植入的手法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翟晓江;王瑞峰;丁汉元;文斌;李正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坚固内固定术(RIF)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颌面骨多发性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划分为均等两组,将给予RIF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RIF联合牵引方法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联合组,观察优良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联合组联合组优良率为96.00%(48/50)显著高于参照组82.50%(41/50)(P<0.05);联合组并发症为3例(6.00%)显著少于参照组为8例(16.00%)(P<0.05).结论 联合两种方法治疗颌面骨多发性骨折,可明显减少切口感染、皮瘘等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汪长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他克莫司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3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使用环磷酰胺加泼尼松治疗,治疗组使用他克莫司加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2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白细胞介素-2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克莫司治疗肾病综合征患儿临床效果明显,可改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水平,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郑红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经微创管道系统X-Tube腰椎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综合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微创管道系统X-Tube腰椎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综合疗效.方法 在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选择本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72例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微创管道系统X-Tube腰椎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术后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 LDH采用经微创管道系统X-Tube腰椎髓核摘除术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邱功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HBV与HCV重叠感染患者生化免疫指标检验分析

    目的 探讨生化免疫指标检验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肝炎患者175例,根据病毒感染类型分为单纯HBV感染组55例、单纯HCV感染55例、HBV和HCV重叠感染组65例,再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验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的血清IL-6、IFN-γ指标情况.结果 HBV和HCV重叠感染组、单纯HBV感染组、单纯HCV感染组的血清IL-6、IFN-γ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IL-6指标高于单纯HBV感染组、单纯HCV感染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HBV与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IL-6、IFN-γ指标水平较高,其中血清IL-6水平可以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标准.

    作者:朱素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40例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的结局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的结局.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接受的40例瘢痕子宫孕妇和40例正常子宫妊娠分娩的孕妇进行研究,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产妇阴道试产失败原因及分娩情况.结果 观察组阴道试产成功率为75.0%(30/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0%(3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平均产程分别为(234.5±20.25)ml、(36.15±9.52)min,与对照组的(236.4±21.16)ml、(35.68±9.38)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两组产妇阴道试产失败的原因主要为先兆子宫破裂、胎儿宫内窘迫、产程停滞以及宫缩乏力.结论 先兆子宫破裂、胎儿宫内窘迫等会增加瘢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的失败率,分娩前医生应对孕妇的手术指征以及身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以提高阴道试产的成功率.

    作者:刘小灿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改良外剥内扎手术结合中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外剥内扎手术结合中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医院2014年11月到2015年10月期间诊治的混合痔患者中抽取97例作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抽签原则分成2组,观察组(n=49)应用改良外剥内扎手术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n=48)采取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医疗费用.结果 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是(2.9±0.6)分,并发症发生率是4.1%,医疗费用是(1142.2±146.5)元;对照组VAS疼痛评分是(5.3±1.1)分,并发症发生率是16.7%,医疗费用是(2150.2±195.6)元;2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医疗费用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外剥内扎手术结合中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微创优势,且并发症少,经济安全.

    作者:张伟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肾细胞癌中NFκB表达及意义

    目的 分析NFκB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综合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01月我院肾细胞癌病例33例,PT-PCR以及Western blot分析NFκB基因及蛋白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NFκB在两种组织中表达有明显差异,NFκB在肾细胞癌组织中基因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其配对的正常非肿瘤肾组织(P<0.05);结论 NFκB及蛋白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对判断其发生和转移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肾细胞癌临床进程潜在的指标,为治疗和预后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赵康乐;徐文中;郭建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首次和重复献血者检验不合格情况比较

    目的 比较首次和重复献血者检验不合格的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多次献血者不合格的概率,从而稳定献血队伍的献血合格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2月~9月的采血不合格数据564例进行分析,分析首次和重复献血的不合格率以及影响献血不合格的因素.结果 首次献血不合格患者有125例,比例为22.2%,重复献血不合格有439例,比例为77.8%,重复献血不合格的比例高于首次献血;导致献血不合格的因素主要有两次献血时间间隔较长、更换试剂、献血者感染等.结论 重复献血的不合格概率较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影响献血不合格的因素,稳定献血队伍,从而提升血液的质量.

    作者:和向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观察外用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安全性

    目的 观察外用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5年1月至12月,调查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100例.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包括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以CO2激光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外用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总有效率:对患者进行1~3次的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除了基本的灼热感、红肿外,其余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除了上述症状外,还伴有轻度尿道口狭窄4例,所占比例为8%.(3)复发率分析:观察组12周复发2例(4%);对照组12周复发9例(18%),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用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上进行较为广泛的应用.

    作者:于子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1.10-2014.10期间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对照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经积极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79.6%,二者相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应用替罗非班有益于减轻心肌损伤,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继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 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67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平均数字法将其分成A组(34例)与B组(33例),B组患者实施严格消毒后,充分切开液化切口;A组患者实施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结果 A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以及总治疗有效率等指标均优于B组(P<0.05).结论 应用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换药次数,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赵国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评价针灸配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

    目的 分析评价在康复运动疗法的基础上使用针灸疗法对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入院治疗的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并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患者.A组仅采用康复运动疗法进行治疗,B组在配合康复运动疗法的同时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情况.结果 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过程中,A组总有效率达到87.5%,B组总有效率仅为7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康复运动治疗的基础上,对中风后遗症患者采取针灸疗法,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对中风后遗症治疗有显著作用.

    作者:杜慧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联合使用多索茶碱、布地奈德,对照组仅采用布地奈德.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FEV1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PaO2、PaCO2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PaCO2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00%远低于对照组的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玄先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