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玲
目的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耳鼻喉科急性炎症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5月的80例耳鼻喉科急性炎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雾化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喉梗塞与声嘶症状的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喉阻塞和声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研究表明,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对耳鼻喉科急性炎症患者进行雾化治疗,取得的临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闵春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150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治疗后,采用护理安全管理的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治疗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另外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14.67%,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出现几率(48.0%),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妇科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治疗护理效果显著,患者对此满意度较高,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出现的几率,是一种很好的护理治疗方法,值得使用与推广.
作者:李双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连续性护理对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出院患者实行分组护理探究,各为43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连续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并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各方面治疗依从性,即饮食控制、遵医用药还有血糖监测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生活质量的评分为63.84±4.07分,与对照组的55.07±3.61分相比明显更高,且差异P<0.05.结论 将连续性护理应用在糖尿病出院患者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贾红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NFκB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综合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01月我院肾细胞癌病例33例,PT-PCR以及Western blot分析NFκB基因及蛋白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NFκB在两种组织中表达有明显差异,NFκB在肾细胞癌组织中基因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其配对的正常非肿瘤肾组织(P<0.05);结论 NFκB及蛋白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对判断其发生和转移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肾细胞癌临床进程潜在的指标,为治疗和预后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赵康乐;徐文中;郭建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跟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78例创伤性跟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距下关节融合术的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保守治疗,对比各自的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期间内,所有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观察组患者AOFAS和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跟距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各项临床症状.
作者:董亚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确诊为支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常规组68例.常规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而治疗组采用干扰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阴道清洁程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复发率治疗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给予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应用干扰素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李喜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的产妇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助产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进行分娩球和自由体助产护理,并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的总产程6.56±2.11明显短于对照组12.38±2.69,阴道分娩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产后出血量及Apgar评分观察组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实施,能有效地减少产妇的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的几率及降低产后的出血量,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焦俊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预防性护理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急诊输液的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50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250例为研究组给予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输液安全意识管理与行为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输液中应用预防性护理,满足了患者护理需求,保证了急诊输液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在急诊治疗中,使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快速型心率失常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的心律平治疗进行医治,实验组则选用胺碘酮进行医治,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96.8%(37+24),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7%(49/63),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评估心率相关指标心率、P-R间期和Q-R间期均发生变化,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治疗中,胺碘酮治疗是临床医治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理想选择之一.
作者:杜慧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CD96监测,了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疾病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择AML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移植前、移植后(3个月、6个月、1年)用流式细胞术进行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分子CD96检测,评价CD96在不同时段的表达.结果 移植后患者分为二组(移植后完全缓解组、复发组),对两组患者CD96检测结果显示,移植后复发组在移植前、移植后3个月、6个月CD96表达水平高于移植后完全缓解组.移植后完全缓解组,不同时间段间CD96表达水平无差异.移植后复发组,不同时间段间CD96表达水平虽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后复发组在移植后3个月死亡率高.结论 移植前CD96表达水平高的患者复发死亡率高,移植不能改变此类患者预后,移植3月内仍应积极干预.
作者:杨丽萍;韦湘;薛重重;张健;黄刚;谢治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癌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胰体尾癌患者6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身麻醉后进行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对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所有患者采用电话询问及门诊的方式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且未出现死亡案例.32例患者因肿瘤对静脉、脾动存在包裹,离断或夹闭静脉后导致患者脾脏严重缺血而进行脾切除术;20例患者因肿瘤粘连脾门,手术中难以保住脾脏而进行脾切除术;8例患者因脾脏囊占位后病变后进行脾切除术.6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33±43)min、(320±150)mL.7例患者因术后出现胰漏液,1周后返院拔除引流管;53例患者术后平均(5.2±2.1)d后对引流管进行拔除.60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3±2.5)d.60例患者术后均存在PLT上升的情况,采用阿司匹林后进行治疗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的术后随访期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针对胰体尾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贤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探讨胸科手术麻醉中双腔管插管单肺通气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普胸手术患者44例,所有患者采取双腔管插管单肺通气实施麻醉.观察所有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4例患者均麻醉成功,1次插管成功为93.18%.术中术侧肺塌陷满意,术野充分暴露,且未发生气道损伤并发症、呼吸道梗阻、低血氧症等并发症.结论 胸科手术麻醉中应用双腔管插管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能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黄艳明;夏道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宫颈癌锥切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措施.方法 抽取我院接诊的早期宫颈癌锥切术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配合不良率进行观察与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同时手术配合不良率也明显更低,相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一次成功率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宫颈癌锥切术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手术配合不良率,值得借鉴.
作者:王培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针对中医多途径综合疗法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采取膀胱区穴位按摩、水流声诱导等治疗方法,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治疗,加入以下治疗方法,如中药汤剂内服、针灸、中药熨烫等,进行多途径干预治疗.治疗之后对患者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如自行排尿时间、排尿完全通畅时间、膀胱残留尿量,并对患者以下方面进行统计,分别是术后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得出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经过治疗对比,相较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参照组治疗有效率是76%,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参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两组对比,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 中医多途径治疗法能够从根本上治愈肛肠术后的尿潴留情况,帮助患者快速排尿,缩短病程,疗效显著,这种治疗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
作者:赛尔格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总结同胞姐妹2人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的临床表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赵迎春;董学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胸腔镜手术的60例患者,按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较对照组的33.3%,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100.0%)与对照组(90.0%)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值得推广.
作者:周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老年肺心病伴呼吸衰竭采用无创通气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加用法舒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2h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61.90%),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BNP、肺动脉收缩压及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aO2、Sa0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老年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联合法舒地尔治疗,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及肺通气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赵明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妇产科急性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各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患者给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明显提高疗效,加快机体恢复,降低并发症.
作者:李紫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使用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256排螺旋CT检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脑血管三维成像,观察患者的诊断结果 .结果经诊断,30例患者中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有30例,诊出率为100%;从其具体类型上看,显示为前交通动脉瘤的有8例,右大脑中动脉瘤的有9例,右后交通动脉瘤的有5例,左后交通动脉瘤的有8例,大脑后动脉瘤的有3例.结论 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可提高其诊断详细性,安全性高且操作便捷,应用价值高,可推广.
作者:王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和观察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收集子宫肌瘤患者共9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联合临床护理路径.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6.7±2.6)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1±2.9)天,观察组的平均治疗费用为(3739.5±141.8)元,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92.2±306.4)元,P均<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临床路径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柴秋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