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红花
目的 总结脊柱脊髓损伤的概念,并概括在治疗及康复过程中的具体注意事项.方法 结合已有的临床研究资料及患者住院流程,并参考ICF Core sets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路径作用于胸、腰、骶椎损伤并发脊髓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根据脊柱脊髓损伤的概念和患者所处的不同时间段制订又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路径的制订,能够大程度的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孙玉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血栓通以及依达拉奉应用于脑梗死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依次设置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单纯给予血栓通治疗,后者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结果 试验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为72.0%,试验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血栓通以及依达拉奉进行联合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马瑜;张建平;代允义;王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中开展中波紫外线以及银屑灵联合治疗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 采取随机法选择本疾控中心2014年01月-2016年01月接收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共78例,分成2个组,其中治疗组有39例患者,均接受波紫外线以及银屑灵联合方案治疗;对照组有39例患者,均接受银屑灵方案治疗,观察所有入选对象疗效,并在2组内进行客观对照.结果 所有入选对象均已配合完成治疗程序,且治疗组有效率97.44%,同时对照组是74.36%,2组疗效对照有差距(P<0.05).结论 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中,推行波紫外线以及银屑灵联合治疗方案具有可行性,除了安全性非常高、疗效显著外,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缓解其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所以值得推广.
作者:陈建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肺大泡切除后不同胸膜固定术对术后疼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肺大泡切除患者进行本次实验研究,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44),对照组行化学法,观察组行机械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组间比较(P<0.05),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高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肺大泡切除后性机械法胸膜固定术,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广泛的应用.
作者:徐灵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在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诊治中,总结其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53例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疾病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信息资料,总结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方法.结果 在给予病人第一时间的有效抗休克急救治疗,及相应护理服务后,全部53例病人都得以治愈,其治愈率高达100%,术后六个月内没有病人出现并发症情况,同时病人的平均止血用时只有(30.3±2.2)min,全部病人在一星期内均得以痊愈出院.结论 在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诊治中,给予第一时间的有效急救与护理,能够有效保障病人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邓淑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在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划分为两组,分组依据为选用药物,其中对照组(n=40)应用瑞格列奈联合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观察组(n=40)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BG、2hBG及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7.5%,高于观察组15.0%(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狄明莉;库沙尼·热依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晋升护理师前的护理人员10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科内培训和随机考核,同时给予研究组护理部培训和随机考核.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考核结果 .结果研究组考核成绩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总成绩和各步测试分值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护理人员实施系统的技能培训和规范的考核制度,能提升其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水平,进而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曾宪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颜面部烧伤的五官护理方法 .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2月,共计56例颜面部烧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颜面部烧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够使患者伤口的愈合速度大大提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温莹;王金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心可舒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38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于此基础上应用心可舒胶囊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NO、ET-1水平.结果 常规组患者心绞痛疗效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常规组患者血清NO水平低于观察组,血清ET-1水平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心可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其临床疗效,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琛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胆汁反流性胃炎行柴胡疏肝汤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我院中医内科收治的6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柴胡疏肝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显效率76.47%、无效率5.88%、总有效率94.12%相较于对照组50%、23.53%、76.47%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行柴胡疏肝汤相较于传统西医疗法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推荐应用价值.
作者:黄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讨论研究关节镜下微骨折术用于治疗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骨伤科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及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关节系统评分及恢复情况.结果 行关节镜下微骨折术B组患者HSS评分优、良等级人数显著多于关节清理术A组患者且评分中、差人数少于A组患者(P<0.05)且B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优于行关节清理术A组80.0%(P<0.05).结论 对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患者应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各类不适症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患者恢复较好,安全系数较高.
作者:于铁军;周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对于严重腹部创伤的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两年在我院经临床病理学检查和临床治疗证实120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法,平均每组60人,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采取损伤控制性治疗.评估两种治疗方法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治愈率(58.33%)、死亡率(28.33%)远远高于观察组的治愈率(83.33%)、死亡率(1.67%);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4.2±1.8)h、苏醒时间(2.2±0.52)d、住院时间(17.29±4.72)d明显低于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24.5±10.2)h、苏醒时间(4.8±1.7)d、住院时间(26.78±6.46)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严重腹部损伤的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能尽快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苏醒时间短,减少家属担忧,可广泛开展并应用到临床.
作者:燕重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接收的42例冠心病患者作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者42例作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常规检验,并对两组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心肌肌钙蛋白等相关血液检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RDW和cTnI、cTn-T、CK-MB和hs-CTnT等心肌肌钙蛋白相关指标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DW以及心肌肌钙蛋白等血液检验指标对冠心病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提示意义,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岳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4例糖尿病出院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的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方式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饮食控制、遵医用药等行为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正面影响.
作者:赵素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在急诊治疗中,使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快速型心率失常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的心律平治疗进行医治,实验组则选用胺碘酮进行医治,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96.8%(37+24),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7%(49/63),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评估心率相关指标心率、P-R间期和Q-R间期均发生变化,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治疗中,胺碘酮治疗是临床医治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理想选择之一.
作者:杜慧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析心律失常运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心内科2013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的121例患者中,119例治疗成功,一次性成功率为98.35%,随访6-20个月,其中2例复发,复发率为1.65%;2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65%,其中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心包填塞1例.结论 临床上运用射频消融术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并发症发生率、成功率高、恢复快等特点,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使治疗效果提高,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郭红雨;段永珂;洪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PICC置管后预防性应用硫酸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8例行PICC患者,将其爱随机分组,对照组置管后不预防,观察组置管后预防性给予硫酸镁,对两组患者PICC置管十天内的静脉炎发生率、静脉炎发生时间及静脉炎程度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同时患者静脉炎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防性给予PICC置管患者硫酸镁,可对静脉炎发挥良好的预防作用,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韩智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水平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中诊断价值.方法 将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急性胰腺炎41例患者作为轻度组,24例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重度组,32例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检测三组患者入院后不同时间降钙素原水平.结果 重度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3d、7d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感染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3d、7d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检测降钙素原水平,能有效判断急性胰腺炎患者是否合并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牛安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及镇静深度的影响.方法 在医院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诊治的耳鼻喉手术患者中抽取69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2组,均应用七氟醚诱导,观察组(n=35)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n=34)应用芬太尼,对比两组患者麻醉镇静效果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T1、T2、T3时的HR和BIS均低于对照组,T1、T3时的MB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镇静深度较深.
作者:赵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采用负压穿刺技巧的可行性.方法 自2014年6月~2015年5月期间于我院儿科行头皮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中数字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负压穿刺技巧;另抽取同期患儿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及回血情况,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穿刺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①研究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0%,复针成功率为4.0%,失败率6.0%;优于对照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82.0%,复针成功率3.0%,失败率15.0%.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均具有显著意义(P均<0.05);②研究组患儿回血率为93.0%,优于对照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回血时间为(1.44±0.31)s,优于对照组患儿回血时间(2.17±0.43)s,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负压穿刺技巧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谌章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