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灵雪
目的 探讨分析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采用负压穿刺技巧的可行性.方法 自2014年6月~2015年5月期间于我院儿科行头皮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中数字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负压穿刺技巧;另抽取同期患儿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及回血情况,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穿刺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①研究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0%,复针成功率为4.0%,失败率6.0%;优于对照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82.0%,复针成功率3.0%,失败率15.0%.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均具有显著意义(P均<0.05);②研究组患儿回血率为93.0%,优于对照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回血时间为(1.44±0.31)s,优于对照组患儿回血时间(2.17±0.43)s,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负压穿刺技巧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谌章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孟鲁斯特纳结合布地奈德用于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2月~8月诊断并治疗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10例进行治疗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各55例,研究组患儿采用孟鲁斯特纳联合布地奈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的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恢复的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患儿恢复的总有效率为72.7%,研究组患儿恢复的效果更好(P<0.05).结论 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中,孟鲁斯特纳结合布地奈德治疗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明显改善患儿的哮喘症状,安全性较高,治疗操作简单易推广,可以在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丽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等临床手术指标,对比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小创伤、快恢复优势,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闫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病毒感染所致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检测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喘息性支气管炎确诊患儿68例,另选择同期原发支气管哮喘患儿68例,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检测,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的Eotaxin、MCP-1检测结果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儿急性期Eotaxin、MCP-1检测结果较恢复期发生明显升高(P<0.05).结论 Eotaxin、MCP-1参与了病毒相关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在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卢丽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索拉非尼口服联合放疗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调查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60例.以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组间人数均等,且一般资料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给予对照组患者放疗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不仅接受放疗治疗,同时还结合索拉非尼治疗处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肿瘤转移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因子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索拉非尼口服联合放疗治疗肝癌临床效果显著,可积极控制患者的肿瘤转移率及死亡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朱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我院2011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0例,对照组20例,予常规治疗;观察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昏迷到清醒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100%(20/20),较对照组的85.0%(17/20)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合并症发生率为15.00%,较对照组的40.00%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以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肇权;张文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在全胸腔镜下实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过程中为病人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治疗的房室间隔缺损病人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与B组,每组均为40例.对A组病人开展加强型护理,对B组病人开展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病人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A组病人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13.12±36.58)min、(96.41±28.14)min、(9.52±3.53)d,依次短于B组的(256.78±52.11)min、(127.51±36.24)min、(15.54±4.10)d,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在全胸腔镜下实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过程中为病人实施加强型护理干预,可有效加快手术时间,缩短病人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王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护理中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对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58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分析,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神经外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上述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临床路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以及饮食依从性评分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性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及对疾病的知晓率要高很多,两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结论 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出现几率.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隐耳畸形利用颞部旋转皮瓣联合耳软骨塑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8月~2014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例13只隐耳畸形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利用颞部旋转皮瓣联合耳软骨塑形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3只隐耳手术完成后没有出现血肿、感染以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 颞部旋转皮瓣联合耳软骨塑形用于隐耳畸形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常建玉;黄维平;尹中普;孙潜;李继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根据世卫组织统计数据来看,肺癌已经成为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10年存活率低到10%左右.当前研究发现,肿瘤干细胞在恶性肿瘤发病、转移、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当前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研究的进展.当前,肺癌干细胞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设计无血清培养法分离和鉴定肺癌干细胞,而后研究其相关耐药性.
作者:张泽峰;王涛;高峰;许艳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应用于肺癌中晚期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共收治的66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参照组(33例).两组均行常规化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健康状况水平高于参照组,疾病不确定感低于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肺癌中晚期患者给予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有利于患者身体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志坚;陈剑;张鼎儒;侯宇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生化免疫指标检验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肝炎患者175例,根据病毒感染类型分为单纯HBV感染组55例、单纯HCV感染55例、HBV和HCV重叠感染组65例,再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验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的血清IL-6、IFN-γ指标情况.结果 HBV和HCV重叠感染组、单纯HBV感染组、单纯HCV感染组的血清IL-6、IFN-γ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IL-6指标高于单纯HBV感染组、单纯HCV感染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HBV与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IL-6、IFN-γ指标水平较高,其中血清IL-6水平可以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标准.
作者:朱素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和探索护理干预治疗精神科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接收的精神科老年抑郁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护理治疗的对照组患者55例,使用护理干预治疗的观察组患者55例,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39例,一般12例,无效3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患者显效24例,一般22例,无效9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3.64%,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 使用护理干预治疗能够大大提高精神科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明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与硼替佐米治疗血液肿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2例血液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硼替佐米治疗,观察组给予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与对照组的69.44%比较显著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56%和41.67%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血液肿瘤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胥艳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这个时间段中选取100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的变化和对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后,其心理状态各方面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大大改善患者的各项综合要求,提高患者心理舒适度,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晶;张园园;李红凡;郭晶晶;张桂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雷贝拉唑联用莫沙必利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给予对照组莫沙必利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55%,观察组为94.12%,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雷贝拉唑联用莫沙必利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许延杰;刘万灵;周国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本研究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儿科收治的17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大小分为A组1月-1岁80例,B组1岁-3岁的90例;再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两组内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A组:40例,B组:45例)与观察组85例(A组:40例,B组:45例).对照组实施抗生素治疗,出现腹泻后予以常规处理.观察组实施抗生素治疗同时,服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比较两组患者腹泻发生率与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儿腹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个不同年龄组内对照组患儿腹泻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B组观察组腹泻发病率低于A组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中,对照组患儿腹泻发病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不同年龄组内对照组患儿临床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尤对1-3岁患儿预防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清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在病情稳定后72h采用Fugl-Meyer评分标准(FMA)对两组患者运动动能进行评分,在康复30d采用ADL Barthel指数(MBI)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比较分析两组的Fugl-Meyer评分和ADL Barthel指数.结果 参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的FMA和AD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FMA和ADL评分优于参照组治疗后的FMA和ADL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申坤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采用不同途径肠内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两组均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鼻十二指肠置管,观察组给予空肠造瘘置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空肠造口置管联合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食管癌患者肠内营养的舒适度,从而显著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3例,对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超声图像及诊断符合率加以分析,总结.结果 本研究中,超声共检测出53例59条下肢静脉血栓,51例患者57条患肢首次经超声检查便明确确诊,2例患者经超声再检查确诊为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准确性达96.6%.结论 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诊断具有较高准确度,但必要时应与血管加压试验和CDFI相结合,以降低漏诊和误诊率的发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作者:赵红艳;董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