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彩超在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价值分析

宋喜亮;郑磊

关键词:心脏彩超, 心电图, 高血压, 心脏病
摘要:目的 探究心脏彩超在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价值,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自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共12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病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划分为两组,一组为A组,一组为B组,A组心脏彩超、B组心电图,对比两种检测技术的诊断率,比较两组方法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大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小以及E/Ea比值.结果 两组病例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大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小以及E/Ea比值差异明显,P<0.05.所以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临床诊治中,应用心脏彩超检测能够具备较高的检出率,可以作为临床检测诊断该病症的重要首选方法.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究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 将疑似外伤性骨折患者60例列为研究对象,利用胸部CT对其进行扫描.按照剂量不同分为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各30例.观察分析不同剂量组患者扫描结果 .结果本次共研究评价肋骨数达94根,高剂量CT扫描组患者肋骨完全骨折与不完全骨折诊断准确率高达100%,而低剂量CT扫描组患者肋骨完全骨折与不完全骨折诊断准确率为99.1%,2漏诊均发生于不完全骨折诊断.两组相比,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于患者肋骨图像质量扫描方面,低剂量组颗粒均匀率、界面清晰率与出现伪影率虽要低于常规剂量组,但二者差异并不显著(P>0.05),且低剂量组患者肋骨图像质量扫描已足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结论 低剂量CT扫描肋骨骨折具有安全性高,诊断及时等特点,且同样拥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和保守治疗

    目的 分析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探讨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15例胆道手术后胆漏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分析患者术后出现胆漏的原因,给予所有患者保守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15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13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分别为盆腔感染、右膈下感染,医护人员给予患者抗炎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胆囊切术后或者拔除T管后容易出现胆漏,主要是因为医护人员手术操作不当,胆囊肝毛细胆管或者副肝管受到损伤,局部出现炎症.一旦发生胆漏,医护人员要立刻置入引流管进行负压引流或者插入双枪套管后冲洗腹腔,同时给予患者补液、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樊东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联合使用多索茶碱、布地奈德,对照组仅采用布地奈德.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FEV1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PaO2、PaCO2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PaCO2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00%远低于对照组的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玄先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操作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对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所选的160例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遵循不同的护理措施,将其分为两组,80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的是基础护理,80例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全面的健康教育,对于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比较,观察组的80例患者中,40例非常依从,30例一般依从;24例显效,48例有效,有效率为90.0%;其中4例出现感染,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5%.对照组所选的80例患者,表现非常依从的有20例患者,表现为一般依从的有36例;16例显效,40例有效,有效率为70.0%;其中10例存在感染,6例有过低血糖,4例曾出现过酮症酸中毒,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25.0%.两组患者有效率、治疗依从性以及出现并发症几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分泌科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护理操作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非常关键,能够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HBV感染者血清转氨酶与胆碱脂酶、前白蛋白、白蛋白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HBV感染者血清转氨酶与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酯酶的关系.方法 对2013年11月~2015年11月间在本院就诊或体检的HBV感染者98例进行研究,以ALT/AST为依据进行分组,45例正常为观察A组,25例轻度异常为观察B组,28例异常为观察C组,以CHE水平为依据进行分组,46例正常为观察1组,23例轻度异常为观察2组,29例异常为观察3组,对各指标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A组的ALB、PA、CHE明显高于观察B组与观察C组,观察B组的PA高于观察C组;观察1组的PA、ALB高于其他两组,观察2组PA、ALB大于观察3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损伤与肝功能指标相关密切,应综合两类指标进行评价,提升对HBV感染者诊断的全面性.

    作者:张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究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变应性咳嗽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甲氧那明治疗,观察组采用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嗜酸性粒细胞数、日间及夜间咳嗽症状积分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总IgE、嗜酸性粒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间及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疗效确切,能够显著缓解患者咳嗽症状,起效迅速,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伟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提高压舌板清洗质量的探讨

    目的 探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不锈钢压舌板的一种高效、实用、经济的清洗方法 ,提高器械清洗质量.方法将供应室回收的400件污染的不锈钢压舌板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200件),试验组在常规清洗后,利用制定的弹簧支架进行固定后放入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比较不同方法清洗后器械的洁净度及污渍残留情况.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清洗组比较,清洗洁净度与质量均明显提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在使用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清洗不锈钢压舌板时,使用不锈钢弹簧固定支架能很好提高器械的清洗效果.

    作者:周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7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通过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一定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且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陈百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利多卡因与间苯三酚对分娩中宫颈水肿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研究并分析利多卡因联合间苯三酚对分娩中宫颈水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共收治分娩中宫颈水肿患者6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4例患者运用安定静脉推注治疗,观察组34例患者运用利多卡因联合间苯三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宫颈水肿缓解情况、产程进展情况以及分娩方式等.结果 用药后,观察组患者宫颈水肿消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活跃期平均136.5±63.5分钟,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剖宫产率为32.35%,观察组患者剖宫产率为11.76%,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分娩中宫颈水肿的患者而言,运用利多卡因联合间苯三酚进行治疗不仅可改善患者宫颈水肿情况,且有助于缩短第一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作者:吴明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降钙素原水平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中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水平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中诊断价值.方法 将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急性胰腺炎41例患者作为轻度组,24例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重度组,32例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检测三组患者入院后不同时间降钙素原水平.结果 重度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3d、7d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感染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3d、7d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检测降钙素原水平,能有效判断急性胰腺炎患者是否合并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牛安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右美托咪定对颈吻食管癌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探究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颈吻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对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颈吻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过程.将采用咪达唑仑手术麻醉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苏醒期恢复意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颈吻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由于加快患者麻醉苏醒期苏醒,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对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五官科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全面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常规护理及个体化护理.结果 6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经治疗及相应护理,66例痊愈出院,2例发展为化脓性中耳炎,行鼓膜切开引流术,终痊愈,治愈率为100%.结论 科学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鑫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复方小柴胡汤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常见不良反应的干预作用

    目的 分析复方小柴胡汤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常见不良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选取收治8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联合复方小柴胡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HCV RNA转阴情况及不良反应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HCV RNA转阴时间早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肌肉痛、精神抑郁、乏力等不良反应改善方面作用更为明显,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复方小柴胡汤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常见不良反应的干预作用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DR及CR成像系统对胸部检查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胸部检查行DR、CR成像系统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于2012年4月-2014年6月接收胸部检查患者200例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后行不同检查方法,即:DR组、CR组,对检查结果 进行评定.结果调查结果表明,从两组患者的摄影速度和时间上来比,DR组均优于CR组,两者有区别(P<0.05);但两组患者的甲片率无区别(P>0.05).结论 临床胸部检查过程中可经由DR、CR成像系统将X线信息传递给检查人员,便于正确、快速的诊断疾病,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杨启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究连续性护理对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连续性护理对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出院患者实行分组护理探究,各为43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连续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并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各方面治疗依从性,即饮食控制、遵医用药还有血糖监测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生活质量的评分为63.84±4.07分,与对照组的55.07±3.61分相比明显更高,且差异P<0.05.结论 将连续性护理应用在糖尿病出院患者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贾红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改良外剥内扎手术结合中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外剥内扎手术结合中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医院2014年11月到2015年10月期间诊治的混合痔患者中抽取97例作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抽签原则分成2组,观察组(n=49)应用改良外剥内扎手术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n=48)采取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医疗费用.结果 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是(2.9±0.6)分,并发症发生率是4.1%,医疗费用是(1142.2±146.5)元;对照组VAS疼痛评分是(5.3±1.1)分,并发症发生率是16.7%,医疗费用是(2150.2±195.6)元;2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医疗费用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外剥内扎手术结合中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微创优势,且并发症少,经济安全.

    作者:张伟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将收治的6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2013年6月~2014年2月)动态随机化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特布他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明显,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运用.

    作者:黄学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阿司匹林对老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活化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评价阿司匹林对老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T)血小板活化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2006年10月至2016年1月我院治疗的160例老年PT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羟基脲治疗;观察组80例,实施羟基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小板活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D61、CD62p水平及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老年PT患者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黏度,抑制血小板活化,减少血栓形成.

    作者:陈荣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与剂量应用比较

    目的 对比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与剂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4例ICU住院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小剂量组41例、大剂量组42例、对照组41例.除对症与支持性治疗,三组分别接受不同浓度氨溴索治疗.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者血气分析、肺功能等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所有改善(P<0.05);大剂量组以上指标较小剂量组、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小剂量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大剂量组死亡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大剂量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监护时间[(5.3±1.6)d、(8.3±2.3)d]均优于小剂量组[(8.6±2.6)d、(11.6±3.9)d]、对照组[(8.4±2.2)d、(10.8±3.2)d](P<0.05).结论 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文灵;许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分析造成新生儿肩难产的高危因素及处理策略

    目的 对造成新生儿肩难产的高危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其个性化处理策略.方法 随机选择本妇幼保健院产科2014年01月-2016年02月接收、分娩时并发新生儿肩难产的37例患者,设作分析组;同期选取37名健康产妇设作对照组,观察2组入选对象生产指标以及新生儿指标,并在2组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发现分析组入选患者妊娠次数以及糖尿病几率比对照组高,且2组新生儿身高、腹径以及体重等指标对照都有差距(P<0.05).结论 特大婴儿、头盆不称以及糖尿病等因素都可能会诱发新生儿肩难产现象,为避免出现该情况,需在产妇围产期展开全方位检查,并在产中进行及时处理,从而提升肩难产患儿生存质量.

    作者:徐玲娣;李俊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