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剑强;袁芳
目的:探讨<献血法>实施以后临床用血品种、季节分布变化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2000~2004年临床用血情况.结果:临床使用全血比例逐年下降,成分血比例逐年升高,2004年成分输血率达到97.61%;机采血小板用量接近总用血量的40%;年用血高峰在8~9月.结论:我院推广成分输血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作者:朱国标;韩宇平;高建丽;肖洁;于丽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约有40%~50%是经母婴传播.新生儿和婴儿感染HBV后,约90%成为慢性HBV携带者,严重危害下一代人的健康[1].HBV携带者不仅是HBV的主要传染源,同样也是肝硬化、肝癌的高发人群,因此,防治HBV感染是极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研究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及其阻断措施,对于保护高危的HBsAg阳性孕妇的婴儿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郑淑梅;徐辉;蒋明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在高原现场的增氧效果.方法:5名从海拔3700 m到5380 m往返途中和10名在海拔5 380 m高原的受试者,佩戴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进行踏阶负荷运动试验,分别检测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及台阶指数.结果:在往返海拔5 380m途中,5名在7处的不同海拔高度佩戴与不佩戴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时,SaO2分别为(82.17±8.93)%和(77.17±11.41)%,有显著性差异(P<0.05);HR分别为(86.74±17.33)次/min、(90.25±20.46)次/min,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海拔5 380m高原,佩戴与不佩戴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时,踏阶运动台阶指数分别为(53.83±6.10)和(49.28±3.01),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能有效地促进高原习服过程,提高和改善低氧条件下人体的劳动能力.
作者:崔建华;罗二平;马广泉;哈振德;吴晓明;申广浩;李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前,介入治疗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特点创伤小、伤口愈合快,大大减少了病人的身心痛苦,但介入治疗术后要求患者术肢平卧制动24 h,绷带加压包扎,随着卧床和制动时间的延长,常出现腰酸背痛等不适症状的发生,而经皮血管封堵器是一种用于血管封闭的新型止血可吸收装置,由锚泊装置和递送装置两部分组成,术后患者平卧制动4 h后,即可在床上适当活动[1],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我科从2005年6月用封堵器为患者进行伤口止血,取得较好地成效,现将血管封堵器的优点报告如下:
作者:周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B超引导下以BARD弹射式活检枪及18G切割式活检针,对67例周围型肺部肿块进行穿刺活检.结果:58例一次确诊,为86.7%(58/67),二次穿刺确诊,总确诊率为97.01%(65/67),并发症2例,其中1例为少量咯血,1例气胸,并发症发生率为3.00%(2/67).结论:B超引导下肺周围型肿块穿刺活检,安全、方便、廉价,成功率高,对肿瘤临床诊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熊锐华;刘卫明;喻智;申雪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扩展了兵器的作战性能,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从而使卫勤保障的空间、内容、方式等发生了质的变化.虽然一方面已经和必将继续有力地推动卫勤技术和装备向新的高度和深度发展,给卫勤保障信息化带来了机遇,但是,另一切方面又使卫勤指挥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战役机关卫生助理员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积极适应,努力寻求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
作者:刘双泉;施雪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基层战备药材储备是指军以下部队及野战医疗机构为经常保持战斗准备,按规定的携运量所作的药材准备;其战前准备,主要是指国家(部队)由平时转为战时的初战(序战)准备,故又可将其称之为平转战的药材准备.只有平时切实建立、认真管理战备药材,战前迅速做好临机应变的充分准备,战时方能胜利完成其药材保障任务.
作者:宋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诊断中经皮检测与血清检测胆红素含量的关系.方法:随机筛选300例住院黄疸病人,分别经皮及经静脉采血收集血清检测胆红素含量,进而绘制出对应图形,直接显示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两种方法对新生儿黄疸检测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两者又有一定的换算关系.结论:经皮检测方法简单,但影响因素较多;血清检测结果准确,但患者及家属较难接受.绘制出有效地数据对照表,对指导临床及时准确判断、医治新生儿黄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佳;王毅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当前,医院虽在改革开放、市场繁荣的大好局面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前进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只有正视、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才能使医院改革发展勇往直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站稳脚跟.
作者:侯凯文;张桂祯;刘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手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complications,PPC)是指术后发生的有临床表现的肺部异常,并对疾病的进程有负面影响[1].包括肺不张、感染(支气管炎或肺炎)、慢性肺部疾病的恶化、支气管痉挛以及需要长期机械通气的呼吸功能衰竭等.在接受腹部手术的病人肺部并发症发病率约为30%[2].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笔者对168例腹部手术的病人进行相关预防肺部并发症的护理,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冯聪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应用自制气动左心辅助泵进行动物实验,通过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液破坏情况的研究,探讨该泵的性能及其血液相容性.方法:健康山羊10只,体重(35.3±5.5)kg.从左心房至升主动脉间转流,进行左心辅助,压缩比控制在0.38~0.42,辅助频率为6次/min,流量为2~3 L/min.于辅助前至辅助后72 h共6个时间点,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同时行血气分析,测量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FHB)、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炎症介质IL-6、IL-8、TNF-α的变化.结果:本组山羊LVAD时间85±12 h.在辅助循环过程中,动物血压、中心静脉压维持稳定,尿量正常,无血色素尿.在LVAD的24 h,动物体内FHB及IL-6、IL-8、TNF-α炎性介质水平均逐渐升高,至辅助后24 h分别达到峰值(0.522±0.32)mg/ml,(84±2)pg/ml,(102±8)pg/ml,(79±3)pg/ml,与辅助前水平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1).但心脏辅助转流48 h后,各组FHB及IL-6、IL-8、TNF-α水平也逐渐降低,至辅助后72 h基本降至术前水平,与辅助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HC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辅助前后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自制气动左心辅助泵在保证适当的压缩比、辅助频率和流量的情况下能有效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且血液相容性好.
作者:贺涛;易定华;刘金成;徐学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1998年10月至2003年10月期间救治的265例高原汉族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例,其中重度休克57例,中度休克148例.根据临床表现和创伤部位,估计失血量,采用快速(0.5~1 h)输注相当于1.5~2倍失血量的平衡盐液进行扩容,再根据血压及红细胞压积情况适量输血的方法进行早期液体复苏.结果:早期快速补液量;轻度休克平均量为1 448 ml,中度休克平均量为2 537 ml,重度休克平均量为3 644 ml,经平衡盐液复苏后,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的187例,其中因血红蛋白偏低而输血的63例,血压不稳定而输血的78例,输血的病例中,平均输血量600ml.经以上复苏后,仅3例死亡,262例治愈,其中4例并发急性肾小管坏死,均治愈.无1例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结论:早期平衡盐液加适量血液复苏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有良好效果.
作者:林秀来;殷作明;黄永红;熊国忠;陈永龙;叶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NSAIDs)包括非阿斯匹林非选择性抑制二种环氧化酶同工酶(COX:COX-1、COX-2)的NSAIDs和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剂,传统的非阿斯匹林非选择性NSAIDs,抑制二种COX:COX-1、COX-2,其抗炎疗效来自对COX-2的抑制,而药物伴发的胃肠等副作用是由于无选择地抑制了COX-1;于1999年问世的特异性COX-2抑制剂(又称昔布类抗炎药)只抑制COX-2,不抑制或极少抑制COX-1,从而达到既有抗炎疗效又可减少胃肠不良反应.一些大规模临床试验[2~6]也证实了COX-2抑制剂比非选择性NSAIDs胃肠副作用少,可是这些试验也引起了人们对这类药物的心血管安全性的关注.
作者:彭晋湘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高原阑尾炎病例的特点、发病原因、治疗及预后.方法:采集2002~2005年3月3年间收治的高原阑尾炎119例,进行临床诊断分析.结果:本组119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及化脓性阑尾炎,均经急诊手术或择期手术治愈.有并发症者经保守治疗或再次手术治疗而痊愈.其中肠瘘1例,死亡1例.结论:高原地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加之风俗习惯及迷信思想的误导,致使误诊误治.故应加强宣传教育、破除迷信,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务人员责任心和业务水平积极为少数民族防病治病.
作者:韩家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眼部严重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年化,该病呈迅速上升趋势,成为目前严重的致盲首要原因.晚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常出现严重的玻璃体积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或伴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黄斑前膜或黄斑异位等而需行玻璃体手术,以挽救视力.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鲁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快速切除胆囊的操作技巧.方法:采用电钓凝切浆膜及索条,纱布条钝性分离暴露,Galots三角前后结合解剖,针对胆囊管及胆囊动脉不同情况分别处理,胆 囊顺逆结合切除或大部分切除的方法.结果:251例急性炎症期急诊LC,手术时间35~180 min,出血10~30ml,无中转开腹,1例术后漏胆,2例胆囊窝积液.结论:对有急性炎症胆囊行LC,只要仔细操作,方法得当,是完全可行的.
作者:蔡茂红;田伏洲;周晓林;丁毅君;唐自政;刘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病例女,31岁,因G3P1,停经41 d,尿HCG阳性,要求行药物流产.于2005年1月9日就诊.2000年8月第一胎经阴道分娩顺利,2004年4月曾人工流产一次.无心、肝、肾疾病史.B型超声检查:增大的宫腔内见1.8 cm×1.4 cm孕囊,未见明显胎芽组织.双侧附件未发现明显异常.一般情况良好,谈话、签字后予米非司酮200 mg,共6片.口服:上午10时2片,晚10时1片,共2 d,第3天来医院药流观察室顿服米索前列醇0.6 mg,服药前后2 h禁食,10日始服药.
作者:杨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通过及时或定期进行老年人心电图检测、对及早发现心血管疾病、早诊断、早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方法:受检者在安静状态下常规记录12导联心电图,采用仪器自动分析加人工分析并判断检测结果.结果:1650人健康心电图检测中,完全正常920名,占55.8%;心电图异常者730例,占44.2%.结论:心电图检测心肺疾病是为经济、简便和安全的方法,检出率高、重复性强.对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和高危患者的筛选具有独特的价值.亦是体检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
作者:党群;李玲;李华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结核感染的诊断及治疗特点,以期早期诊治.方法:以1995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住院的42例合并结核的CRF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及抗痨治疗反应.结果:CRF患者结核感染率为5.8%,其中半数以上是不典型肺外结核;随着肾衰程度的加重,合并结核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抗结核抗体和PPD阳性率(16.6%,20.8%)显著低于普通结核患者(65.3%,70.6%,P<0.05);多数病例对抗痨治疗反应良好,治疗总有效率为83.2%.结论:CRF患者结核感染率较高,特别易并发不典型肺外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查敏感性低,应加强监测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王红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化学感受器瘤指源于化学感受器系统的肿瘤,临床上少见,现报告1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病例.
作者:李先慧;刘德贵;张彦标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