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药理探讨

倪林凤

关键词:不同剂量, 辛伐他汀, 脑梗死, 临床疗效, 药理作用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药理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临床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对照组每天给予患者服用20mg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每天给予患者服用40mg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双倍常规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属于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水飞蓟宾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水飞蓟宾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6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3例)和观察组(n=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水飞蓟宾治疗,探讨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上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水飞蓟宾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吕霄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呼吸内科门诊部收治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以随机分配法对该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处理,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人数均等,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性.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除了上述治疗外,同时联合噻托溴铵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获得了一定的改善,但组间对比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优于单项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

    作者:任金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单次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早期情绪反应的影响

    目的 分析单次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于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早期情绪反应造成的主要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50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处理)随机分为观察组(术前5min单次给予0.3mg/kg氯胺酮静脉注射)和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术后采用相同的静脉镇痛方案,采用焦虑抑郁量表(HAD)评价两组患者情绪反应,通过QoR-40调查问卷对患者术后情绪状态进行评价,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分值(HAD-A)、抑郁分值(HAD-D)以及情绪状态等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差异对比并没有明显区别(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HAD-A评分相对于术前有所下降,但差异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HAD-D评分相对于术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术后观察组HAD-A评分、HAD-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情绪状态评分相对于术前均有一定下降,但是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前单次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可缓解患者术后抑郁、焦虑情绪,稳定患者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韩文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神经节苷酯辅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及对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

    目的 分析神经节苷酯辅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及对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1),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神经节苷酯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修复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54,P<0.05);随着治疗过程的进行,两组NBN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成治疗后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显著的不良反应.结论 神经节苷酯辅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促进患儿神经功能的修复,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作者:王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比较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与开腹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与开腹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5年1月至12月,调查对象为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以开腹肠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临床优势,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何墨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改善恶性肿瘤行放疗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恶性肿瘤行放疗患者81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吕晓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综合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综合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联合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昏迷至清醒时间、胆碱脂酶活性恢复时间、阿托品用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治愈率为91.8%,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8.2%,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患者而言,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方式治疗,综合效果较好,不仅可以使患者快速清醒、缩短胆碱脂酶活性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还可大大提高患者治愈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应用比较

    目的 探究临床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对糖尿病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检查,观察组患者给予生化检查,记录并分析比较两种检验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给予观察组生化检查的糖尿病检出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给予常规检查的4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糖尿病检验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糖尿病都有一定价值,但生化检验比常规检验更快捷、有效及准确率高,可帮助医生对糖尿病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补充微量营养素对艾滋病人免疫状态的影响

    目的 分析补充微量营养素对艾滋病人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口服安慰剂,观察组口服微量营养素片,比较两组实验前后免疫细胞水平及体液各项指标水平.结果 试验后观察组免疫细胞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观察组体液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艾滋病患者补充一定的微量营养素,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细胞水平,提高体液免疫水平.

    作者:付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并分析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5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分为观察组(80例)实施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方式与对照组(75例)实施常规基础药物方式,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QTd、QTcd、室性早搏数及房性早搏数情况及不良反应症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魏义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药理探讨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药理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临床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对照组每天给予患者服用20mg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每天给予患者服用40mg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双倍常规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属于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倪林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肠蠕动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排除鼻肠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5.0%,远高于对照组的71.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肠蠕动的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爱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0月我院所收治的64例肺结核咯血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采取酚妥拉明治疗)和观察32例(采取垂体后叶素治疗)两组,观察分析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结果显,对照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5(78.12%),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1(96.8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咯血停止时间以及咯血量明显比观察组少,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的帮助病患改善症状,缩短咯血时间以及咯血量,利于病患的身体快速恢复,从而提升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作者:蔡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74例,根据患者是否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比颈动脉斑块两组患者的检出率与斑块类型,并分析两组患者血清指标.结果 检出非感染组不稳定斑块9例,检出率24.32%,检出感染组不稳定斑块17例,检出率45.94%,P<0.05差异显著;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RP、Fbg、TC、HDL-C、LDL-C、Hcy,P>0.05无显著差异;感染组CRP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 冠心病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增加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可使冠心病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血清CRP升高.

    作者:冯娟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腔镜与开腹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选择61例急性胃穿孔病患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病患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产生率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在术中出血量(71.25±8.91)ml、手术时间(69.35±8.67)min及住院时间(4.82±0.60)d方面均优于对照组(86.72±10.84)ml、(81.62±10.20)min、(6.51±0.81)d,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2.90%,P<0.05.结论 腹腔镜方法救治简单灵活而且很有成效,风险相对较小,为得病患及其家属接受,成为手术施治首选.

    作者:张则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95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9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抽签法将鹤壁市人民医院骨科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95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治疗,观察组48例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术后出血量、住院费用、椎间隙高度的对比.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93.75%优于对照组76.80%,P<0.05;观察组出血量、住院费用、椎间隙高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尹清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探讨临床护理与康复训练对自闭症儿童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与康复训练对自闭症儿童的作用.方法 将30例自闭症儿童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而研究组在康复训练基础联合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儿童自闭量表评分,24周后,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80%,而对照组有效率仅有5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自闭儿童采用临床护理和康复训练,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闻春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评价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研究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试验对象:我院近2年收治的85例双重抑郁症患者.患者分组方法:抽签法.85例患者分为P组和P+K组两个组别.P组用药为帕罗西汀;P+K组用药为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观察指标:①抗抑郁效果;②用药安全性;③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抑郁评分的差异.结果 ①P+K组相比于P组抗抑郁效果更高,P<0.05;②P+K组、P组用药安全性相似,P>0.05;③治疗前两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评分相似,P>0.05;治疗后P+K组相比于P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均比较高,可更好改善患者恶劣心境,优于帕罗西汀单一用药,值得推广.

    作者:李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100例泌尿外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泌尿外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我院泌尿外科2015年1-12月的住院患者病史,从890份病史中随机抽取100份病历,记录其临床诊断,使用抗菌药物的名称及用法用量.回顾性分析对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及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100例手术病历中,有95例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了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95%,平均用药疗程为4天,16例联合用药,占16.8%,其中3例患者为三联用药,选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替安、头孢呋辛钠、美洛西林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头孢唑肟钠等.使用多的为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替安、头孢呋辛钠.结论 从调查中发现,泌尿外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多数患者用药较为合理,同时也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用药时间过长,预防用药起点高,联合用药不合理等.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1].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预见性护理对骨科创伤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骨科创伤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人民医院骨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创伤患者80例,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40)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40)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高于观察组10.0%,对比P<0.05.结论 在骨科创伤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马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