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开胸病人围手术期处理

石云;李献武;张建新;赵青;刘明忠

关键词:开胸术后, 围手术期处理
摘要:1997-02~1998-12我们对23例65岁以上高龄开胸病人围手术期处理,手术顺利,无1例术后早期死亡.现报告如下: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B超诊断450例输尿管结石的体会

    我院1994-02~1999-05,应用B超诊断450例输尿管结石,经随访检查、体外碎石和手术治疗等证实,超声检查具有简便、无痛、无创伤等优点并优于X线检查.由于超声的探查面广,灵活、重复性强,大大提高了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晋渝;许利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疗四肢骨缺损18例

    由外伤、感染、肿瘤瘤段切除后引起四肢骨缺损相当常见,骨缺损长度超过3cm者,在基层医院处理相当棘手.我们自1990年以来,应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四肢骨缺损共18例,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衡孝来;邓绍富;敖广民;韩爱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脑伤后脑动脉痉挛的监测研究

    目的:用无创的经颅多普勒(TCD)连续监测创伤后脑动脉痉挛的发病率和临床特征,并确定血液流变学因素对TCD诊断脑动脉痉挛的影响.方法:对135例GCS计分为3~15分的颅脑损伤病人连续进行TCD监测,同时检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64例(47.4%)病人有脑动脉痉挛(轻度32例,中度29例,重度3例),1例重度痉挛者发展成为MCA供血区的脑梗塞.无痉挛组、轻度痉挛组和中~重度痉挛组之间的血液粘滞度无显著性差异,排除了血液流变学因素对用TCD诊断创伤性脑动脉痉挛的影响.脑动脉痉挛与CT发现脑池积血或血性脑积液显著相关.脑电图异常与脑动脉痉挛显著相关.结论:脑伤性脑动脉痉挛是颅脑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个别病例动脉痉挛的严重性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当.连续的TCD监测能够及时无创地诊断创伤性脑动脉痉挛、决定治疗策略以防止动脉痉挛导致的缺血性脑损伤.

    作者:曾力;李讯;程林;李开慧;柴建康;匡永勤;黄茂清;胡威夷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手法加电脑中频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8例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腰痛或腰腿痛病人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不仅见于青壮年,也可见于老年患者,临床非手术治疗多采用理疗推拿、封闭等方法,本文重点观察手法加电脑中频联合治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谦光;金继先;石书茂;卫立军;石伟旗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发挥病案室在医疗科研中的作用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现代医院管理的不断完善,对病案信息的服务和管理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现就如何适应整个医学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病案室在医疗科研中的作用,谈点我们的认识和体会.

    作者:裴柯平;李丽芬;郭开慧;刘晓虹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高原汽车兵部分体测量指标变化的观察

    人体脂肪的变化与健康及营养关系密切,全身脂肪量的测定及皮下脂肪厚度的测量为简便.测量上臂肌围是评价肌蛋白消耗程度的快速而简便的方法,同时也是反映蛋白量的良好指标.为探讨高原特殊环境对汽车兵皮褶厚度、体脂量及肌蛋白的影响,我们作了如下观察.

    作者:王伟;张西洲;吴桂龙;朱永安;崔建华;刁斌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光量子血疗治疗高原昏迷68例

    高原昏迷也叫高原脑水肿,是人进入高原后,由于高原缺氧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症候群.特别是由平原地区急进高原,24h内发病率高,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若抢救不及时,死亡率很高,我院自1991年来应用光量子血疗在格尔木地区成功地抢救了高原昏迷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崇礼;杜智敏;郑红;哈秀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妇产科手术横切口新式缝合法

    自1995-01~1998-12,我院妇产科腹部手术785例,均采用腹部横切口皮下缝合法,不缝合皮肤,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月旺;高树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58例报告

    随着内固定材料的不断改进,人们对下颌骨骨折的治疗要求也逐渐提高,对于开放性及移位明显的下颌骨骨折,尤其是多发性骨折的治疗,近年来以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为主.微型钛板以其强度高、组织相容性好、使用方便而成为现代流行的内固定材料.我科自1993年以来共采用微型钛板单层骨皮质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58例,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健;杨振祥;陈晓钟;马宝山;孙建业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雪山一支蒿中毒13例临床分析

    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西藏雪山一枝蒿急性中毒13例,现将临床特点和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舒启银;谢戈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78例新兵训练伤原因探析

    1997-01~1999-04我院收治军事训练伤109例,其中新兵训练伤78例,高达76.6%,并有逐年上升趋势.为了降低训练伤发病率,提高部队军事训练质量,也为科学训练提供依据,现就其伤情特点和致伤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周华;杜宗莲;陈长芬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30例妇科恶性肿瘤围化疗期的护理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以子宫和卵巢肿瘤为常见,其中恶性肿瘤则以宫颈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高,分别为90.46/10万和2.6/10万[1].主要治疗手段有手术、放疗、化疗、中药、免疫及激素等,我院采取综合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和支持疗法,加上围化疗期对患者的精心护理,提高了疗效,使病人早日得到康复.现将我科1987-01~1997-01对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围化疗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和丽花;谭毅;奠文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药提取液预防环境热损伤的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预防环境热损伤的作用.方法:检测热习服和热应激日本大耳白兔的体温、免疫功能、心肌酶谱、肝功能及血清离子等.结果:①与热应激组比较,热习服组动物心肌酶谱、肝功能、电解质紊乱更为明显,并有血糖降低;②与未服用中药的热习服组动物比较,服用中药的动物心肌酶谱、肝功能、肾功能、血清离子各项指标明显降低,接近对照组水平.血糖水平亦明显高于未服药组.结论:中药提取液具有良好预防热习服损伤的作用.

    作者:佟安娟;朱国标;张勤;栗群英;谢秩勋;李继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小切口体外循环下直视先心病手术10例报告

    自1997-05~1999-12,我们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和胸部正中部分劈开两种手术切口入路[1],在体外循环下为10例先天性心脏患者施行心脏直视手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乔军选;许卫民;廖祯贵;李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创伤后应激障碍边缘系MBP基因表达与释放

    本实验借助犬双后肢低高速投射物致伤模型,观察了边缘系下丘脑,海马及颞顶区脑组织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与释放.结果发现,伤后8h低速组下丘脑MBP-mRNA表达增强(P<0.05);高速组下丘脑、海马MBP含量明显增多(P<0.01);MBP-mRNA表达增强(P<0.05);提示边缘下丘脑、海马神经纤维选择性易损,可能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早期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作者:王剑川;王庆松;张汝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直肠癌误诊原因分析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是唯一可能得到治愈的措施.早期诊断对治疗、预后及提高生存质量非常重要,在临床工作中,直肠癌常因各种原因而误诊.我院收治直肠癌107例,其中76例误诊为其它良性疾病,现就误诊原因加以分析总结,以便从中吸取教训,提高直肠癌的诊断率.

    作者:兰新富;周增祥;蔡铜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高原地区脑外伤病人术后护理体会

    高原地区气候干燥缺氧,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对脑外伤病人的术后护理有一定的难度.

    作者:达文莉;王雄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新时期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探讨

    江泽民主席一直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新时期军队的治军特点与规律.军队医院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尤其是近年来,社会的进步及经济条件改善,病人对医院的服务态度、诊疗技术、诊疗环境有了新的要求.人们到医院看病不仅只要求将病看好,而且寻求高质量的服务.观念的转变,促使医院的工作重点有所变化,医院科研工作怎样适应医疗工作的转变是科管人员必须注意的问题.本文从本院工作实际出发,对新时期医院工作的特点进行初步探讨,提出医院科研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作者:王玲;徐自力;张步振;郭海;党宝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宫颈妊娠

    宫颈妊娠(Cervical Pregnancy,CP)是一种罕见的常常危及生命的异位妊娠,系指胚芽种植和发育在宫颈管,国外报道为妊娠总数的1∶2500~1∶13000,占异位妊娠的1%.由于宫颈主要由结缔组织组成,血管丰富收缩不良,CP时常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及休克甚至造成孕产妇死亡.因此,本文对CP的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熊丁;唐小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储库式血竭制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评价

    根据复发性口腔溃疡(RAU)的病因和临床特征以及血竭的药理作用,采用把血竭作为主药制成药物储库,通过局部给药进行该制剂在治疗RAU的疗效观察;经临床实践证明该制剂对RAU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较为理想的局部治疗药物.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志刚;李云;梁希月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