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蓉;侯少范;王丽珍;李德珠;杨林生;李崇正
根据我国学者[1]首先提出的硒(Ⅳ)-高碘酸钾极谱催化波体系针对临床标本的特点,对应用这一体系测定发样硒的实验条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确定了湿法消化发样标本的佳条件,建立了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常规分析的人发样硒测定方法,并已实际应用于大量临床标本的测定.
作者:李清昌;刘阁;贾宇晶;刘培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鳞癌患者与血清铜、锌及其比值的关系.方法:采用M31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患者血清铜、锌含量,计算两者比值.结果:患者血清铜明显升高(P<0.01),血清锌降低(P<0.001),铜/锌比值下降(P<0.01),提示口腔颌面鳞癌患者与微量元素尤其与元素铜、锌有直接关系.
作者:邓文;杨春贵;徐欣欣;安慰;万惠香;杨志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前个人自选饮用水水源现象颇为突出,通过对此类水源的水源调查、水质检测、水源卫生防护以及水源监督检测等状况,进行了生活饮用水安全健康方面的分析探讨.
作者:姚晓青;张胜军;蒋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三江平原是我国典型缺硒生态环境,测定859、浓江和创业农场健康居民血硒含量分别为93.4±39.6μg/L(72例)、91.1±36.4 μg/L(87例)和77.3±39.4μg/L(230例),均低于我国全血硒临床正常值,处于次缺乏状态.
作者:李海燕;李家智;吴敦虎;李淑萍;陈玉芳;刘胜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对可食用云南地衣东方肺衣、裂髓树花、金丝刷、雪茶中的10种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东方肺衣、裂髓树花、金丝刷、雪茶舍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并呈典型的高钾低钠特点,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作者:刘祥义;付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用火焰原子法测定电焊工人血清中的锰、脂质过氧化物(MDA、SOD、GSH-Px),结果显示:锰接触工人血清锰、MDA明显高于对照组(无锰接触史),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SOD、GSH-Px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作者:李桂芝;郭健;李萍;姜锋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葵花粉和茶花粉中铁、锌、钾、镁、钠、铜、钙、锰8种微量元素,为进一步研究花粉的营养价值提供基础数据.
作者:吕文英;吕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烟溶液(CSS)作用对大鼠肺脏及脾脏微量元素锌、铜、镁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组,实验后分别测定大鼠肺脏和脾脏微量元素锌、铜、镁的含量.结果:CSS作用时,与对照组比较均使脾脏、肺脏锌镁含量下降,铜含量上升(P<0.05).结论:CSS作用时,能使脾脏和肺脏受到损伤.
作者:李卫红;陈贵良;姚林;张艳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镁是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有许多极为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高,镁与动脉粥样硬化(AS)之间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重视.AS是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的动脉疾病,确切病因至今不清,高血脂、高血压和遗传等被视为危险因素.多项动物实验表明,镁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降低血脂、保护血管、对抗自由基的生成、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影响体内某些激素的水平等,但对于人类,此方面研究甚少.因此,深入研究镁的生物学效应,为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开辟新视野.
作者:李俊杰;张照英;舒为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微量元素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于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锰参与许多酶的合成与激活,参与人体糖、脂肪的代谢,加快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的合成,催化造血机能,调节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锰在软骨发育、维持结缔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方面影响很大,是维持正常骨结构、生殖中枢系统的必需元素.锰缺乏可引起侏儒症、贫血、支气管哮喘、帕金森氏病、儿童智力低下、肿瘤等.高锰可引起动脉硬化、脑出血、心机梗塞,有人认为锰与镍的含量增高可作为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急性锰中毒主要引起急性腐蚀性胃肠炎或刺激素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锰中毒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且有神经行为功能障碍和精神失常.植物性食品(如调味品及香料、坚果类)含锰较多.
作者:张忠诚;张忠玺;张荣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了考察甘肃临夏产藏药蕨麻被汞铅砷镉铜(重金属)污染的程度,采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汞元素的含量,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了铅砷镉铜含量.结果分别为:Hg 0.026 μg/g、Pb 0.13μg/g、As 0.08μg/g、Cd 0.04μg/g、Cu 4.19μg/g,符合我国绿色行业标准规定.为藏药蕨麻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田义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探讨了用二安替匹林甲烷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钛.建立了一种光度法测定钛的新方法.方法的选棒性和灵敏度较高,线性关系良好,相对偏差RSD%<3,回收率96.0%~105.3%,用于水中微量钛的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李文;史晓滨;姜雪英;张炳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测定草药半边旗中Ca、Cd、Co、Cu、Fe、Mg、Mn、Pb、Zn的含量,不同产地的半边旗微量元素含量有差异.
作者:丁航;揭新明;梁统;覃燕梅;周克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介绍了亚硝酸盐在食品中的应用,说明亚硝酸盐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以及提出预防亚硝酸盐中毒的措施.
作者:曹会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组织硒含量与胃粘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胃粘膜中硒含量.结论:胃粘膜病变的患者定期检测胃组织中硒含量变化,时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坦;严慧毅;滕月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时530名高中年级学生血清铜、锌、铁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血清铜为0.412~1.655 mg/L;血清锌为0.796~3.52 mg/L;血清铁为0.721~1.751 mg/L.以此制定出张掖市区人体血清铜、锌、铁含量的正常值.
作者:王希明;韩韦;王强;郑玉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测定天然水果余甘中的Ca、Mg、K、Zn、Fe、Mn、Cu、Se、Pb、As等元素.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提示:余甘的营养素含量丰富,保健功效显著,开发前景远大.
作者:骆建祥;欧阳宣;陈皖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锌、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肝脏是铁储存和代谢的中心环节.选择血清锌、铁作为观察指标,对80例正常人,207例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锌、铁水平进行了检测.在各型病毒性乙型肝炎中血清锌水平均下降;血清铁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中升高,在肝炎肝硬化及重型肝炎中下降.在急性、慢性、重型肝炎中随着病情好转,血清锌、铁水平亦趋于恢复.血清锌水平高低反应了肝损害程度,血清锌水平越低肝损害越重;血清铁的高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有关.
作者:徐秀云;刘桂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乌梅叶和果进行8种微量元素的测定.结果表明:乌梅叶和果部分均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作者:席荣英;白素平;王翠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胎儿肺中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时序分布特征和营养生理意义.方法:分析4~10月龄胎儿肺中21个化学元素的含量及与成人的比较,并将各个元素的月均含量和月龄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分类.结果:胎儿肺中化学元素的含量随龄变化可区分为与月龄呈显著正相关、显著负相关和相关不显著3类.结论:人体胎儿期肺的重量和化学元素的含量是一非稳态变量,元素随龄变化规律为揭示胎儿肺生长发育和元素的关系提供了生物学信息,同时为调控胎儿、妊娠--哺乳期妇女、新生儿、婴幼儿营养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海蓉;侯少范;王丽珍;李德珠;杨林生;李崇正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