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宪英
目的 探讨以信息化技术为载体的输液安全控制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6年1月-12月的住院输液患者12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输液操作方式;抽取2017年1-12月的住院输液患者120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信息化输液安全控制系统,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错误发生率;从两组患者中分别随机抽取15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从参与调查科室中随机抽取护士120例,比较研究前后护士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98.7%(148/150),两组护士满意度调查表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120/120),观察组用药错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平台对输液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可以避免或降低用药错误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和护士满意度,同时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
作者:陈江霞;马红丽;朱美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乳腺癌目前已经成为女性发病率高的肿瘤.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趋势趋向年轻化,成为女性健康的大杀手[1].对于患有乳腺癌的女性来说,除了癌症本身带来的巨大恐惧之外,还要面对手术、化疗等的创伤和乳房缺失或者外形受损的痛苦.这些都对患者的心理和身体带来巨大的创伤,这些创伤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负性情绪和心理问题,诸如:抑郁、消极、绝望、轻生等.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发现癌症带给患者负性情绪体验的同时,也会促使其表现出与成长相关的积极变化,比如:更加珍惜生命,更积极乐观,更加包容,能让患者对于正确的认识生命价值,更好的享受生活.
作者:涂发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肺栓塞发生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26001例骨科患者,平均年龄(56.56±8.42)岁,按照不同部位骨折分类,计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总体发生情况及肺栓塞(PTE)发生率.其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者4092例,发生率为15.74%,结果 通过对4092例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预防肺栓塞发生的护理措施后,发生致死性肺栓塞患者5例.结论 预防肺栓塞发生的护理要点包括:评估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的风险;评估可能发生严重PTE的风险;预防血栓脱落的护理措施;预防新发血栓和血栓延伸.
作者:李玉佳;窦晨浩;李昊儒;耿倩;陈彩真;周亚莉;丁俊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对化疗患者预期性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12月在我院肿瘤科接受化疗,发生预期性恶心呕吐的的患者40例,实施放松训练,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恶心呕吐的程度及焦虑水平.结果 干预前后比较,患者恶心呕吐的程度降低,焦虑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松训练不仅可以缓解化疗患者预期性恶心呕吐的症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焦虑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妹妹;罗瑞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在临床治疗中,对于某些药物、老幼患者或心脏疾病等,必须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而使用输液泵来替代传统的输液方式已成为医院输液的主要手段[1].控制好输液泵流速的准确性,可以大大降低危重患者输液治疗的风险[2].据报道,目前94%的护士会在输液注射前后调整输液架及注射泵位置,而输液泵及注射泵在使用过程中,按操作面板直接暴露,因此增加了误触碰危险,且泵体易污染.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输液泵与注射泵的固定保护架,该固定保护架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安全隐患.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经动脉置管溶栓(CDT)治疗肠系膜静脉血栓(SMVT)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SMVT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患者溶栓及抗凝治疗的护理经验.结果 6例经置管溶栓、抗凝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痊愈,恢复良好;1例患者经置管溶栓和抗凝治疗效果欠佳,终死亡.结论 针对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疾病患者,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早期、合理的抗凝、溶栓,精准的用药,做好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决定CDT治疗肠系膜静脉血栓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王义红;巢雄杰;闫鑫;杨香琴;向红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甲状腺全切除术后低钙血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2-6月行甲状腺全切除且术后出现低钙血症症状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7-12月行同样手术方式且出现低钙血症症状的4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甲状腺全切除术后低钙血症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低钙血症症状、焦虑及医学应对方式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干预后第3天患者低钙血症症状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段的低钙血症症状得分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得分、医学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和屈服应对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医学应对方式中的面对应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可以缓解甲状腺全切除术后低钙血症患者的焦虑水平,改善应对方式,积极乐观地面对疾病.
作者:王欣;高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Z”形摩擦法在血液病化疗患者PICC导管维护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10-12月100例携带PICC导管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Z形机械摩擦消毒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环形摩擦消毒方式,对两组患者PICC导管周围局部皮肤细菌定植率、维护时间、局部感染发生率、患者舒适度、护士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PICC局部皮肤细菌定植率、维护时间以及患者舒适度、护士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Z”形机械摩擦消毒方式可减少局部细菌定植,缩短换药时间,保证患者的安全与舒适.
作者:全金玉;刘丽;李雪;赵小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胃残余量(GRV)监测的相关临床证据,为指导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OVID、Elsevier、Cochrane Library、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3 23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GRV阈值对患者肺炎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GRV≤200 mL较GVR>200 mL时能降低腹泻发生率(P<0.05);常规监测GRV较不监测GRV能够增加喂养不耐受发生率(P<0.05),减少患者呕吐的发生率(P<0.05);常规监测较非常规监测或不监测胃残余量对肺炎、腹胀发生率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GRV并不能作为喂养不耐受评估和预防标志,不建议常规监测GRV;依旧监测GRV的ICU,建议采用标准化抽吸技术,并使用更大的鼻胃管,GRV 6 h内超过500mL的情况下延迟肠内营养.
作者:吴白女;黄培培;米元元;嵇朝晖;潘慧斌;史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空针操作配合单手送针并凸形固定法在先天性心脏病息儿静脉置管中的优势.方法 选取2017年1-11月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64例,年龄0~2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操作方法,观察组采用空针置管配合单手送针并“凸”形固定法进行操作.将两组操作方法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回血率、皮肤损伤率和在困难血管中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回血率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回血率、皮肤损伤率均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困难血管中比较,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回血率均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空针置管配合单手送针并凸形固定法进行留置针操作,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降低医疗耗材成本,减少反复穿刺给息儿带来的痛苦,固定牢固,减少患儿皮肤损伤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及家长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有效地减少护士工作量.
作者:于长莲;吕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姜汤排汗法治疗患儿风寒感冒的效果.方法 将风寒感冒的患儿按被确诊的顺序编号,按单双号进行分组,逢单者进入观察组(30例),逢双者进入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姜汤排汗疗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疗程较对照组短,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患儿风寒感冒采用姜汤排汗疗法效果确切.
作者:罗志方;江美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模式疼痛管理在妇科老年盆底重建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我科行盆底重建术的老年患者14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6例,观察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疼痛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多模式疼痛管理,包括成立疼痛管理小组,多模式镇痛知识宣教,实施超前镇痛,规范化疼痛护理,多模式疼痛干预等措施.比较两组在术后4、8、24、48、72h疼痛程度及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4、8、24、48 h疼痛评分及疼痛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式疼痛管理可有效地缓解妇科老年盆底重建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疼痛,有利于促进早期康复.
作者:沈金珠;富春燕;叶育红;张引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老年胆道恶性肿瘤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围术期护理经验及效果.方法 对86例不宜外科手术切除的老年胆道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内镜下腔内射频消融治疗,术前进行护患沟通、心理干预、症状管理、术中密切观察、术后针对射频消融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给予预见性护理等.结果 通过术前症状管理,86例患者全部符合ERCP治疗条件,顺利完成内镜下胆管内射频消融治疗术.术后共有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均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平均随访0.5~10个月,随访期内,11例患者胆道塑料支架堵塞后再次行ERCP给予内支架置换术,9例患者胆道金属支架堵塞后行ERCP重新置换内支架术,其余患者随访期间均引流通畅.共14例患者死于心脑血管意外或肿瘤转移等疾病,其余患者均存活,无特殊不适.结论 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使失去手术时机的老年患者,得到唯一的ERCP治疗机会.术后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可安全度过康复期.
作者:王淑萍;李丽;陈苹;时之梅;王书智;胡冰;叶志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音乐疗法是否可影响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确诊脑出血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入院后的15 d内,对照组仅做日常护理,干预组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上引入音乐疗法.由护理人员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中的意识障碍量表在患者人院时及入院干预后的15 d内对患者进行打分,从意识水平,意识水平提问和意识水平指令三个方面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得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意识水平和意识水提问得分方面从第14天开始产生差异(P<0.05);在意识水平指令方面,两组患者得分从第13天开始产生差异(P<0.05);从总体意识障碍量表评分来看,两组患者从第13天产生差异(P<0.05),且干预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的常规护理过程中引入音乐疗法有利于患者意识的恢复.
作者:朱春梅;徐树平;潘生英;景枫;李亚男;鲍根冲;姜洁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危重患者幽门后喂养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6年5-10月共45例拟行肠内营养支持麻醉于重症医学科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超声的引导下,将鼻肠管置入幽门后给予幽门后喂养,观察留置鼻肠管前后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等指标.结果 45例患者中成功置入42例(93.3%),失败3例(6.7%).操作前后心率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呼吸、平均动脉压、氧饱和度插管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的幽门后喂养对于危重患者而言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操作方式,可以做为首选的方法.
作者:邱瑾;沈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并获得患者平常生活状态的真实血糖数据和更实际的病情反映,进而对患者进行针对性、个性化、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指导.方法 通过对178例糖尿病患者在院外使用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期间尽可能保持患者日常的生活方式,体现生活因素对血糖的影响程度,根据患者的监测数据结果和生活日志,由医生给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由专职护士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胰岛素注射技能、低血糖预防及处理等方面的个体化调整和指导,终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重视和管理.结果 发现313例次高血糖和856例次低血糖,其中夜间低血糖205例次、无感知低血糖285例次;同时发生报警77例次,监测失败5例次.结论 提示监测期间做好患者及仪器的评估准备、选择合适的探头植入时间和部位、规范初始化和校准,尤其着重教会患者院外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非常重要,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翠萍;秦月华;王丽;王素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位居城乡女性首位,死亡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1],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多在45~50岁[2],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乳腺癌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乳腺癌的治疗已呈现着手术微创化、辅助放化疗、内分泌治疗、介入治疗等多方面综合治疗趋势[3],其中,化疗在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乳腺癌化疗药物多为发泡剂,对血管刺激性大,容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一旦发生药液外渗,更会造成皮下组织坏死,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临床上乳腺癌化疗患者多选用PICC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胡琳琳等[4]对两种置管方式的效果进行观察发现,相比PICC,输液港更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目前国内各大医院乳腺癌患者化疗使用的多为以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作为人路的胸壁输液港,但因其存在导管夹闭综合征、血胸、气胸等并发症[5],严重者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一种以手臂贵要静脉、肱静脉等作为人路的手臂输液港应用于国内外临床.笔者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自己临床工作中手臂输液港的使用情况,现将手臂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蒋清云;李蓉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我国肾脏捐献人数较少,器官来源紧张,国内逐渐开始推广心脏死亡患者器官捐献,但成人肾脏捐献量仍然不能满足现有需求,在临床中我们发现少部分足月新生儿在分娩的过程中因某种原因造成心脏死亡,其数量虽然较少,但仍有望成为肾移植器官的来源[1-4].我院自2015年1月-12月分别采用41周、39周足月新生儿心脏死亡后捐献的完整双肾为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患者进行肾移植手术,手术成功,经过术后特殊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宪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我院护理评估记录单护理术语的标准化现状.方法 应用内容分析法逐句分析我院基于JCI标准制定的护理评估记录单的术语,经过3轮分析并提取词汇,并与《国际护理实践分类》2.0中文版本进行比较.结果 67份护理评估记录单中共提取出2 768个词汇,形成我院护理评估记录单词汇库,根据与ICNP2.0中文版词汇进行匹配的结果,可分为四类词汇:完全匹配词汇,共345个词汇,占12.46%;组合后匹配词汇,共109个词汇,占3.94%;调整匹配词汇,共185个,占6.68%;无法匹配词汇,共2 129个,占76.92%.结论 我院各种护理评估记录单的术语标准化的程度处于较低水平,而护理术语标准化和结构化是护理信息化建设和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有必要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我国护理术语标准化、结构化建设.
作者:禹小娟;顾建若;周海燕;邹丽雯;毕婷婷;邱红;黄燕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南通市某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CHB患者276例,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CHB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CHB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为(6.71±3.37)分,不同年龄、文化层次、医疗支付方式的CHB患者睡眠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与各维度呈中高度正相关(R=0.543、0.474、0.654、0.714、0.489、0.619、0.558,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质量较低,需进一步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睡眠质量,提升生存质量.
作者:黄红霞;王园园;钱湘云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