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关于不同类型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诊断性研究及经济学评价的质量评价

顾莺;张慧文;周英凤;胡雁;邢唯杰

关键词: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 文献质量评价, 诊断性研究, 经济学评价
摘要: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作为全球大的循证协作中心之一,一直致力于推动循证资源的整合、传播和应用.在2016年11月,JBI推出了针对不同类型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以帮助研究者科学评价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本文旨在对JBI关于诊断性研究和经济学评价的质量评价工具进行详细解读,诊断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包括10个条目,从研究对象的选择、金标准的界定、资料收集及分析等方面评价其研究质量,经济学评价的质量评价工具包括11个条目,从经济学问题的界定、待评价方案、成本及结果指标、测量方法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评价其研究质量.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护理学

    社区儿童及青少年保健护理2儿童及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成长与发展又译为生长发育.人类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自然而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它不仅包括生理的发展,同时也包含认知、心理社会、道德、精神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儿童及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生命周期中生长发育快的时期,也是特殊的生长发育时期.因此,了解儿童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及特征,可以帮助社区护士掌握有关的理论及技能,明确社区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行为特征及其基本需要,提供适合于其所处生命阶段的社区护理.

    作者:胡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于护理专案的负面备忘清单在规范静脉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规范静脉治疗的应用工具.方法 根据护士静脉治疗过程中常存在的不规范行为罗列成清单,进行2个月的专案警醒式改善,取改善前后查检的规范数、不规范的具体项目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改善后,静脉治疗全程规范率明显提高,不规范的项目频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静脉治疗负面备忘清单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护士操作规范率,大大降低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作者:韦壮苗;何福鲜;覃桂学;姜丽彬;陈艳艳;黎家贵;黄璘琳;宁丽娅;谢文琼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肺癌术后患者灵性照护需求的研究

    目的 探究肺癌术后不同阶段患者的灵性需求,为肿瘤患者灵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15名肺癌术后患者进行深度访谈.结果 肺癌术后患者灵性照护需求包括三方面:获得疾病相关信息、克服疾病的动力、探寻生命意义.结论 肺癌术后患者灵性需求多样化,不同阶段的患者灵性照护需求不同.肺癌术后整体护理中应开展个性化的灵性照护,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杨柳;丁君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结节性硬化症伴肾错构瘤破裂出血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的护理

    目的 总结结节性硬化症伴肾错构瘤破裂出血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SRAE)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10月入住我院的8例结节性硬化症伴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先后行7次SRAE,并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进行心理护理,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预防继发性出血;落实术后常规护理,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积极治疗癫痫,做好出院宣教,加强术后随访.结果 SRAE术后,患者肾脏出血停止,血尿消失,肾功能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SRAE是治疗结节性硬化症伴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方燕飞;魏丽芳;何艳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护士参与在线学习的现状、态度与需求的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护士参与在线学习的现状、态度及需求.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抽样调查上海市8所医院护士共534名,调查内容包含护士的个人背景资料、参与在线学习的现状、对在线学习的态度与需求.结果 283名(52.3%)护士曾经参与过各种形式的在线学习,58.6%的护上对在线学习非常感兴趣,护士认为在线学习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及技能.激励护士参与在线学习的首要因素是时间、地点灵活度很高,阻碍护士参与在线学习的首要因素是时间有限.护士对线学习课程的内容需求高的是沟通技能与心理护理.不同学历、工作年限、不同职称、不同职务的护士对在线学习课程内容的需求不同.结论 护士对在线学习持积极态度,应开设多样的在线学习课程,满足护士的在线学习需求.

    作者:肖卉婷;邢唯杰;敖琳珺;梁燕;王君俏;梁爽;陆翠微;夏晶晶;姜军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禁食禁水的佳证据应用

    目的 将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禁食、禁水的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缩短患者术前禁食、禁水的时间,提高患者术前准备阶段的舒适度,减少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根据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中心(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的标准,遵循JBI-PACES的标准程序,包括证据应用前的基线审查、实施方案的制定、证据应用后的再次审查.得到了JBI在线临床治疗及护理证据网络数据库中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禁食、禁水相关证据和相应的审查标准.利用问卷法、查阅病史、访谈收集数据.证据应用前后各选取了25例原发性肝癌待手术的患者和15名护士纳入.通过分析每条证据应用存在障碍及可获得的资源,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禁食、禁水的时间、护士问卷调查的正确率、患者舒适度评价证据应用前后的有效性.结果 基线调查中的5条审查指标在证据应用后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术前禁食时间在证据应用后缩短了1.3h,禁水时间在证据应用后缩短了10.2h,护士问卷调查的正确率提高至95%,患者的舒适度方面也获得明显的改善.结论 通过分析循证实践中将面临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增进临床一线工作人员对循证证据的应用意识,有效缩短患者术前禁食、禁水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也确保了患者手术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俞静娴;徐建鸣;胡雁;肖文洁;任海丽;倪晓云;李世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癌症幸存者担忧癌症复发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癌症幸存者担忧复发(FCR)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6-9月在门诊复查的癌症幸存者166例,采用中文版癌症幸存者担忧复发量表(CARQ-4)、中文版Mishel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测量癌症幸存者的FCR和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探讨影响癌症幸存者担忧复发的因素.结果 癌症幸存者FCR得分为(23.60±8.61)分,其中总得分≥12分为154例(90.1%),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74.88±13.16)分,为中等水平;FCR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P<0.05).治疗方式、医疗保险、工作状态及疾病不确定感是影响癌症幸存者FCR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癌症幸存者普遍存在FCR,其中无医疗保险、待业者及疾病不确定感强烈的癌症幸存者更易出现FCR,建议临床和社区护理人员结合具体情况对此类人群予以关注,鼓励他们回归工作,降低疾病不确定感,减少对癌症复发的担忧,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许婧睿;张晓楠;孙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B族维生素在血液肿瘤患儿大剂量化疗后口腔炎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B族维生素对血液肿瘤患儿大剂量化疗后口腔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 7年1月入住我科进行大剂量化疗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碱性漱口液漱口,干预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自制的B族维生素漱口液漱口.对比化疗第6~24天两组患儿口腔炎的分度情况、口腔炎的疼痛程度、患儿的心理焦虑情况以及体重指数(BMI指数)变化情况.结果 化疗第6~11天,两组患儿的口腔炎分度以及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2~24天干预组患儿的口腔炎分度情况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对比两组患儿化疗第6~24天的焦虑评分情况,干预组患儿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化疗前两组患儿的BMI指数无统计学意义,化疗第15天开始,两组患儿的BMI指数较化疗前均逐步下降,对照组患儿的BMI指数更低;化疗第21~24天,干预组患儿的BMI指数开始升高,对照组患儿的BMI指数低于干预组患儿(P<0.05).结论 B族维生素对血液肿瘤患儿大剂量化疗后口腔炎的预防作用尚需进一步临床论证,但其治疗作用明确,能够明显促进化疗后口腔炎的愈合,同时降低患儿的疼痛及焦虑程度,提高血液肿瘤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余鑫;苏军燕;章园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中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溶血原因的相关性及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药物Ⅰ期临床试验中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溶血的高危因素,针对高危因素进行护理干预.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进行药物试验的健康受试者提供的经静脉留置针抽取的药代血样本,对可能引起血标本溶血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找出相关性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高危因素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前的1 370个样本中溶血26个,溶血率1.89%;经Logistic回归分析,静脉留置针的型号、静脉留置针的穿刺部位、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采集弃血与采集药代血的间隔时间是血标本溶血原因的高危因素,针对高危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后,3 544个样本中溶血11个,溶血率为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药物Ⅰ期临床试验中静脉留置针采血过程中引起标本溶血的高危因素,做好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药物试验中血标本溶血率,保证试验结果科学可靠.

    作者:冯丽;陈刚;刘晨;顾怡蓉;王泽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应急箱在PICU中的应用与管理

    在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约为0.7%,即全国每年约有15~20万先心病患儿出生[1].伴随着外科技术和体外循环以及术后患者监护技术的发展,先心病手术不断趋向于低龄化和低体质量化[2].目前,我院小儿心外科年手术量达2 500余例,3岁以下手术患儿已占到67%,而危重患儿常需要床旁抢救,对PICU术后监护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作者:贾艳;吴筱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肠造口患者压力知觉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调查肠造口患者压力知觉现状,探讨影响肠造口患者压力知觉的主要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对168例结直肠癌行造口术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肠造口患者压力知觉总分为(31.52±7.40)分,肠造口患者压力知觉水平受术后并发症、职业状况、居住状况、宗教信仰、术后时间、造口用品费用来源、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肠造口患者术后时间、并发症、造口用品费用来源、自我管理是影响患者压力知觉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应了解肠造口患者压力知觉水平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制定符合肠造口患者心理变化为特点的优质护理方案,从而减轻患者压力知觉降低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杨;刘春娥;宋琴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一站式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乳癌日间化疗患者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探索一站式护理模式对乳癌术后日间化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我科乳癌日间化疗患者共368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另一组在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采取一站式免费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入院就诊等候时间、执行治疗用药时间、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一站式护理模式”乳癌术后日间化疗患者入院就诊等候时间、执行治疗用药时间均低于传统常规护理模式(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常规护理模式(P<0.05).结论 一站式护理管理模式能改善乳癌日间化疗患者就诊流程,大大减少了患者等候的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冬;王蓓;朱小民;夏祝芸;朱启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医院-社区-家庭无缝隙管理模式在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期间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无缝隙管理模式在房颤患者服用法华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电话随访;干预组按医院-社区-家庭无缝隙管理模式实施护理计划;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INR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出血及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医院-社区-家庭无缝隙管理模式对房颤患者抗凝治疗进行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院外抗凝治疗依从性,降低出血和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陶爱伟;倪水妹;费杏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关于不同类型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诊断性研究及经济学评价的质量评价

    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作为全球大的循证协作中心之一,一直致力于推动循证资源的整合、传播和应用.在2016年11月,JBI推出了针对不同类型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以帮助研究者科学评价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本文旨在对JBI关于诊断性研究和经济学评价的质量评价工具进行详细解读,诊断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包括10个条目,从研究对象的选择、金标准的界定、资料收集及分析等方面评价其研究质量,经济学评价的质量评价工具包括11个条目,从经济学问题的界定、待评价方案、成本及结果指标、测量方法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评价其研究质量.

    作者:顾莺;张慧文;周英凤;胡雁;邢唯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手外科患者术后多样性护理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多样性护理方法对手外科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疼痛、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4-9月在我院手外科住院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10月-2017年3月在我院手外科住院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患者多样性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护理满意度;采用SDS和SAS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VAS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的SDS、SAS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后两组患者SDS、SAS及VAS评分优于住院时评分(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SDS、SAS及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样性护理方式能有效的提高手外科患者的恢复状况、改善患者手术后的心理状况及疼痛感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屏;胡晶晶;蒋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艾滋病合并重症剥脱性皮炎血透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肾衰竭患者并发剥脱性皮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9例艾滋病合并肾衰竭并发剥脱性皮炎患者,其中7例急性肾衰竭,2例慢性衰竭,采取综合措施对皮肤粘膜进行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用自制导管小布袋固定导管,执行消毒隔离措施.结果 7例急性肾衰竭患者中有6例经过综合内科治疗后皮疹消失.1例慢性衰竭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另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病情相对严重,经4周治疗后皮疹完全消退.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是提高艾滋病合并肾衰竭患者并发剥脱性皮炎患者治疗成功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金萍;苏春雄;黄瑞芬;李思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序列穴位刺激护理对自发性气胸患者VATS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序列穴位刺激护理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不同的手术医师及患者自愿选择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患者大通气量(MVV)、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降钙素原(PCT)指标.结果 应用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5d后,两组患者相比,MVV及SP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d及5d,两组PCT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胸管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序列穴位刺激护理对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患者恢复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和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常规术后护理方法.

    作者:张法越;姜霭玲;隋铁泉;张秀强;张志伟;杨洋;殷海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讨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97例,按住院先后随机分成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住院期间实施6次结构式团体心理干预,出院后每周1次,每次90 min,共10次;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出院时及治疗后3个月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 74)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对比,出院时、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HAMD-17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以下预组治疗后3个月效果更明显,出院时及治疗后3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GQOL1-74评分于出院时、治疗后3个月生活质量总分和社会功能维度、物质生活、心理功能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治疗前,而且治疗后3个月比出院时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在抑郁症患者住院期间和门诊均可以有效实施,但出院后持续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的效果更好,其情绪和生活质量多方面改善明显,对促进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常淑莹;李黎明;贺春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服务流程再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针对快速康复外科的开展,进行手术室服务流程再造优化的应用与评价.方法 选择2017年1-11月在我院手术的患者360例,根据项目实施时间分为实施前180例和实施后180例.比较实施前后器械物品准备时间,首台手术切皮推迟时间、连台手术间隔时间及患者与医务人员对流程再造前后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流程再造实施前后进行比较,各环节时间及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流程再造优化,建立流畅的手术室服务流程链,可有效开展实施快速康复外科,从而达到减少患者安全隐患、节省医疗资源、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一例4岁儿童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

    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是儿童颅脑创伤中较常见的疾病,占头部外伤患儿的2%~3%[1],病死率为0~12%.儿童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理等与成人不同,颅脑损伤发生后其临床表现也有别于成人,约50%的儿童和85%的婴儿硬膜外血肿发生后并没有立即出现意识的丧失,随着血肿的增大,意识障碍逐渐加深,直至出现脑疝症状[2].由于儿童颅内代偿空间相对较小,硬膜外血肿病情变化快,幕上血肿量大于20 mL即达到手术指征,患儿可能在入院后1~2h内即需要手术清除血肿.我院无神经外科儿童病区,对于较重的小儿颅脑外伤患者,以往急诊直接送至上级儿童医院救治,但病情较重,转运风险较大的患儿一般采取就近救治的原则.我科为成人病房,而儿童颅脑损伤患者的神志判断、生命体征观察、呼吸道管理、心理护理、安全管理等方面与成人有很大不同,给护理工作带来了难度.本案例患儿经过2周余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戴静雅;唐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