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舒羽;胡雁;贾守梅;鲍美娟;张林;朱政;赵蕊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结合血糖值联合评分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病情程度识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于人院时进行MEWS联合血糖值评分,追踪所有患者的去向,去向分为好转出院、转入ICU、死亡.统计分析联合评分不同分数段患者好转出院、转入ICU、死亡构成比;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得MEWS联合评分对不同病情程度的评估能力及佳截断值.结果 0~5分数段患者好转出院、转入ICU、死亡的构成比分别为93.57%,6.71%,0.36%,6~7分数段分别为71.43%,27.14%,1.43%,>7分数段分别为28.99%,39.13%,31.88%,3个频数段患者转归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2.15,P<0.01);MEWS联合血糖值评分以转入ICU作为预测指标的佳截断值为6分,ROC曲线下面积AUC=0.968(95%CI:0.951~0.981);敏感度为92.94%,特异度为90.67%;以死亡作为预测指标的佳截断值为>7分,ROC曲线下面积AUC=0.982(95%CI:964~0.992),敏感度为94.12%,特异度为95.65%.结论 MEWS联合血糖值评分识别判断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的病情程度,具有较高的分辨度,可以及早采取预警干预、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晓燕;刘擎国;陈民;侯纪湘;段玉龙;蒋旭伟;都玉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精益六西格玛对手术室后勤管理的影响.方法 2015年1-12月我们应用经面条图、水蜘蛛、5S、七种浪费等精益工具改良后的六西格玛DMAIC流程(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优化手术室后勤服务.分析比较2014年和2015年手术室后勤工务人员超时情况和手术室医护人员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与2014年各月相比,2015年16名手术室后勤工务人员工作超时均减少,且年度总超时从2014年的(167.7±28.1)h减少至201 5年的(65.6±10.2)h,120例手术室医护人员对后勤服务的平均满意度提高了1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精益六西格玛在手术室后勤管理中的实践,促进了手术室护理和后勤管理获得协调统一,可帮助我们持续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
作者:潘小华;董安;张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系统评价蜂蜜敷料对糖尿病足溃疡的应用效果.方法 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TheCochrane Library、MEDLINE、Web of Science、EMbase中关于蜂蜜敷料的随机对照试验,严格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经筛选后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共71 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证实,使用蜂蜜敷料能缩短伤口清创时间[SMD--1.62,95%CI(2.00, 1.23),P<0.01],伤口愈合时间[SMD=-1.30,95%CI(-2.45,-0.15),P=0.03]和细菌清除时间[SMD=-0.91,95%CI(1.26,-0.56),P<0.01],提高伤口治愈率[OR=2.07,95%CI (1.40,3.05),P<0.01]及第一周、第二周细菌清除率[OR=4.55,95%CI (2.22,9.35),P<0.01;OR=4.15,95%oCI (2.17,7.93),P<0.01].结论 蜂蜜敷料能有效的促进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愈合,提高治愈率及细菌清除率,缩短清创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和细菌清除时间,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翠;郭敏;张楠;王功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三级医院注册护士核心能力和沟通能力现状,分析护七核心能力与沟通能力的相关性,为医院护理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和临床护士沟通能力量表,采用便利抽样随机分层的方法对新疆、甘肃、河北、湖北四个地区7所三级甲等医院2 068名注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注册护士的核心能力平均得分及得分率分别为(159.24±29.837)分、56.87%;护士沟通能力总平均得分及得分率分别为(80.83±11.912)分、72.17%.患者核心能力各因子与沟通能力各因子Pearson相关分析呈正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核心能力中的教育、咨询、领导能力、批判性思维和专业发展因子对患者的沟通能力有影响.结论 加强对护士的教育、咨询、领导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护士的专业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
作者:赵玉玲;李莉;郑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银离子敷料护理肠造口周围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48例肠造口周围皮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用无菌纱布换药法,观察组采用银离子敷料换药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创面换药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离子敷料在肠造口周围皮炎护理中有良好效果,能够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王淑霞;陈瑞平;李晓君;王玉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胸外科专科护士对目前实行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实践现状.方法 对已经完成考核项目的专科护士10名,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对个人进行深入访谈,收集资料,采用类属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提炼出的主题有对OSCE的了解;各站点的设置、时间及内容;学员能力的体现;学员的收获;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论 OSCE不仅可使学员明白工作中的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还有助于培训者通过考核发现流程和内容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作者:孙燕;沈美芳;张伟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多媒体健康教育在围手术期胰腺肿瘤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胰腺肿瘤术前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95)和观察组(n=85).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用多媒体视频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及对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疼痛管理能力、活动管理能力及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疼痛管理能力、活动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跌倒/坠床、压疮、管路滑脱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多媒体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对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患者共同参与医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之华;张庆芬;刘子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灾难救援时,如何有效开展院内救护.方法 通过应急容量、逆向分诊、去专业化救援的概念引入,结合大规模灾难发生时伤员的就诊特点,对院内救护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融入对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医院应急救援培训课程(Hospital Surge Course)》的理解,及对我院于2016年开展的灾难救援模拟演练的反思,提出将逆向分诊、去专业化救援结合阶段管理以拓展院内应急容量.结果 将逆向分诊运用于灾难救援可以较好地释放院内应急容量,去专业化救援可以较好解决入力紧缺,二者与阶段管理相结合,可以有效拓展院内应急容量.结论 逆向分诊、去专业化救援结合阶段管理可以有效拓展院内应急容量,达到快速救护患者的目的.
作者:刘强强;黄燕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新型“子弹头”鼻空肠管在重症监护室患者床旁徒手置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成人重症监护室80例采用美国CORFLO新型“子弹头”鼻空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特征,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置管深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80例患者中脑外伤患者37例,重症胰腺炎患者8例,脊髓损伤截瘫患者13例,其他各类患者22例.其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39例,无刨机械通气患者13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2例.置管成功率96.25%,平均置管时间27 min,平均置入长度105 cm,通过X片确认其位置在空肠处为57%,位置在十二指肠水平部及十二指肠-空肠屈曲处为36%,位置在幽门后为7%.置入过程及置管后无误入气管和气胸等并发症.结论 新型“子弹头”鼻空肠管在重症患者床旁徒手置管中应用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为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郑晓倩;闵小彦;黄凡;蔡薇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急诊患者选择不同的吸氧方式并对其脉搏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寻找快速纠正低氧血症方法.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急诊预检进抢救室脉搏氧饱和度低于95%的患者,每月上旬为对照组共计150例,吸氧方式采用双腔鼻导管吸氧(氧流量2~4 L/min);每月下旬为观察组共计150例,根据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选择双腔鼻导管吸(SpO290%~95%、氧流量2~4 L/min)、简易面罩吸氧(SpO280%~90%、氧流量6~10L/min)、贮氧气囊面罩吸氧(SpO2< 80%、氧流量6~10 L/min);两组患者均在30 min后分别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观察不同吸氧方式(SpO2≥95%)的有效率、平均耗时情况.结果 与氧疗前相比,氧疗后30 min两组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脉搏氧饱和度在90%~95%采用双腔鼻导管吸氧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吸氧有效率及平均耗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脉搏氧饱和度在80%~90%和<80%的吸氧有效率及平均耗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结果选择不同吸氧方式可行,能快速纠正低氧血症,可为护士灵活掌握氧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建议可将之推广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120院前急救中应用,为临床及转运患者提供医疗救护保障.
作者:邬役心;曹晓凤;张晓敏;施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乃至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急剧增长.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虽高,但血糖达标率却较低.尽管有众多因素影响血糖达标,但即使是已经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血糖达标率也只有37%,而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不到位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1].
作者:刘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制一种便于老年肠造口患者快速记忆、掌握和应用的造口袋更换口诀卡,指导和提高老年肠造口患者正确掌握造口袋的更换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对我科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老年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自编造口袋更换口诀卡进行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指导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造口袋更换考核成绩,更换造口袋完成时间及出院后2个月两组患者对造口袋更换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造口袋操作考核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更换造口袋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造口袋更换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造口袋更换口诀卡有助于提高老年肠造口患者的操作效果,有效减少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发生.
作者:鲍丽超;高建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应用Logistic模型探讨急诊分级分诊各监测指标对病情级别判别的影响及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7月我院500例急诊分诊病例,对比传统法监测指标(模型1)、“传统+早期预警评法(MEWS)+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模型2)两种方法建模的拟合优度,分析各指标对病情分级的临床意义.结果 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对Ⅰ~Ⅳ级患者均有显著相关的监测指标有年龄、呼吸、NRS,其中对Ⅱ级患者有显著差异的有年龄(OR=1.053,95%CI 1.026~1.082)、呼吸(OR=1.504,95%CI1.211~1.868)、NRS(OR=1.372,95%CI 1.156~1.628);Ⅲ级患者有年龄(OR=1.037,95%CI 1.021~1.053)、呼吸(OR=1.373,95%CI 1.142~1.651)、NRS(OR=1.395,95%CI1.266~1.538);模型拟合优度比较显示,模型2拟合优度(OR=0.465)高于模型1 (OR=0.387).结论 联合评估式分诊有利于优化传统预检分诊监测模式,建立更加便捷、准确、科学的监测指标模型,从而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及时有效的救治.
作者:谢小华;王蕾;罗艳华;李嘉辉;谭薇;张剑;古楚旋;彭刚刚;黄文龙;潘璐;汪云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流行病[1].2011年国际DM联盟统计,全球DM患者达3.7亿,且80%在发展中国家[2],到2030年,DM预计会成为世界第七死亡原因之一,也是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3].随着侧重于生理重点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科学模式(主要围绕功能和整体健康作为DM护理和教育的重点)的范式转变,DM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4].
作者:赵雪;李亚玲;蔡鹏;顾颖;廖健敏;彭敏;王银花;王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重症监护室(简称ICU),是一个特殊的医疗场所,通过应用一系列现代化的科学的医学理论及设备,对危重患者进行集中的救护,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保持病情的稳定[1].由于重症监护室设置的特点和患者疾病的严重性,使得患者需要多种治疗,而这些治疗会导致患者无法移动和卧床休息,决定了重症监护室患者罹患并发症的发生率比普通病房高出许多,特别是感染(吸机相关性肺炎)、获得性肌无力、谵妄、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发病率高.
作者:王娜;蔡小霞;刘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温灸治疗对促进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患者胃肠排气功能的疗效.方法 将44例在硬腰联合/全麻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温灸治疗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采用温灸治疗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灸治疗可以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早日恢复,明显缩短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对术后患者康复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柏丽莉;王玉玲;魏凤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结合介入治疗患者特点,对现有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流程进行改进,以提高质量,降低时间成本,体现效率、稳定、规范和持续质量改进.方法 梳理我院现有的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筛选和预防操作流程,分析其时效性和时间成本,结合文献,选择适合介入治疗患者筛选标准并制定预防操作流程.结果 对介入治疗患者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程进行改进后,用于风险评估时间较前缩短50%,且需要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的高危患者数量比未改进前减少50%.结论 应用流程管理理论进行介入治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流程改进是可行的,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到疾病治疗、预防和护理以及医院管理的环节.
作者:顾梅;王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不同部位有创动脉血压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7年3月PICU的155例危重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PICU时间分为A组(足背动脉)53例,B组(胫后动脉)47例,C组(桡动脉)55例,比较3组穿刺一次成功率、套管留置时间及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B组和C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A组留置时间长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背动脉置管监测动脉压效果明显优于胫后动脉、桡动脉,对于需长时间监测动脉血压的PICU患者可首选足背动脉.
作者:梁玉瑛;裴炜娜;曹娥英;吴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PICC代替静脉留置针注射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对PET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操作者所受辐射剂量及注射室表面污染的情况,进而摸索出一套具有临床可操作性及推广性的放射性药物注射方式.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选取180例受试者,其中120例为观察组(置有PICC导管),60例为对照组(未置管者);观察组又根据给药后生理盐水冲管用量分为观察A组(10 mL冲管,正压封管)、观察B组(20 mL冲管,正压封管).观察组经PICC导管注射18F-FDG、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注射18F-FDG后各循环1h,行常规PET/CT显像,评价不同注射方法下所得图像质量,并计算图像质量合格率;注射人员所受辐射剂量大小(用操作者接触放射性药物的时间判定);测量操作台面污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受检者PET图像质量的合格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人员直接接触18 F-FDG的时间及操作台面污染情况与对照组相比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PICC导管注射18F-FDG后行PET检查的患者,与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相比,所得到的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操作人员接触放射性药物的时间以及台面的污染度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同时可以避免现场穿刺、减轻受检者痛苦,节约医疗资源及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陈世容;程祝忠;赵檬;肖定琼;张歌;江骁;王潇雄;陆皓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生理盐水冲管方法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每小时使用生理盐水200 mL冲洗管路1次,对照组每2h使用生理盐水200 mL冲管一次,比较两组CRRT管路使用时间及静脉壶的凝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CRRT管路中位使用时间为12h,对照组CRRT管路中位使用时间为12h,两组CRRT管路使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短CRRT治疗中生理盐水冲管间隔时间不能延长CRRT管路使用时间,主要是血凝块堵塞静脉壶所致.
作者:梅本刚;杨燕;方秀花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