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充与替代医学干预肺癌晚期疼痛患者的效果研究

张莉;严芳;刘丽霞

关键词:肺癌晚期, 疼痛, 补充与替代, 睡眠, 生命体征,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补充与替代医学干预对肺癌晚期疼痛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肿瘤科于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护理治疗方案,主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三阶梯疼痛护理方案,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补充与替代医学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睡眠情况和生命体征情况.结果 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疼痛有效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主诉睡眠受疼痛影响和不受影响的数字评价(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主诉睡眠受到疼痛影响和睡眠未受到疼痛影响的患者NR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呼吸、舒张压和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充与替代医学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晚期肺癌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改善和生命体征状况.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德尔菲法的重症病毒性脑炎后遗症儿童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

    目的 运用德尔菲法(Delphi)构建重症病毒性脑炎(SVE)后遗症儿童延续性护理模式.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采用德尔菲法对1 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根据函询结果,终确立SVE后遗症儿童的延续性护理模式.结果 经过两轮函询后,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6,各级指标的协调系数(W)分别为0.241、0.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确定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结果可靠,具有科学性,形成的方案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可以为儿科护理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吴俊;贾秀英;刘国琼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急性脑梗死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大限度地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行急性脑梗死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 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动脉介入取栓治疗,术后第2天肌力恢复3级及以上者5例,2级者6例,无明显改变者6例;死亡4例.结论 术前完善的准备,术中密切、细致的配合及术后优质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艳玲;乔保俊;周树虎;申雪花;杨桂霞;汤延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五指定位法在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五指定位法在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172例注射胰岛素患者分成两组,112例应用五指定位法进行注射部位轮换,60例按常规方法轮换,出院后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注射部位轮换正确率、皮下硬结发生率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注射部位轮换正确率达92.9%,注射部位皮下硬结发生情况明显减少,血糖控制更佳.结论 五指定位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胰岛素注射小部位轮换法,可作为胰岛素注射适宜技术推广.

    作者:桂红民;彭雪花;孙文平;黄红月;周勤学;叶家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运用德尔菲法构建照顾者对失禁相关性皮炎认知与需求的调查

    目的 构建脑卒中失禁患者照顾者对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认知与照顾需求调查问卷,了解其对IAD的认知现状、照顾需求,为其提供有针对性、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奠定基础.方法 运用Delphi法对15名失禁的护理专家及护理管理者,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测.结果 两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是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终形成了3个维度(知识、技能、预后)10个条目的认知问卷和3个维度(知识、技能、社会支持)15个条目的需求问卷.结论 该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用于脑卒中失禁患者主要照顾者对IAD认知与照顾需求的临床调查.

    作者:徐艳;沈梅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包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乃至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急剧增长.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虽高,但血糖达标率却较低.尽管有众多因素影响血糖达标,但即使是已经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血糖达标率也只有37%,而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不到位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1].

    作者:刘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银离子敷料在肠造口周围皮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银离子敷料护理肠造口周围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48例肠造口周围皮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用无菌纱布换药法,观察组采用银离子敷料换药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创面换药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离子敷料在肠造口周围皮炎护理中有良好效果,能够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王淑霞;陈瑞平;李晓君;王玉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胸外科专科护士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经历反思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胸外科专科护士对目前实行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实践现状.方法 对已经完成考核项目的专科护士10名,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对个人进行深入访谈,收集资料,采用类属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提炼出的主题有对OSCE的了解;各站点的设置、时间及内容;学员能力的体现;学员的收获;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论 OSCE不仅可使学员明白工作中的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还有助于培训者通过考核发现流程和内容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作者:孙燕;沈美芳;张伟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介入治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流程的改进

    目的 结合介入治疗患者特点,对现有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流程进行改进,以提高质量,降低时间成本,体现效率、稳定、规范和持续质量改进.方法 梳理我院现有的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筛选和预防操作流程,分析其时效性和时间成本,结合文献,选择适合介入治疗患者筛选标准并制定预防操作流程.结果 对介入治疗患者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程进行改进后,用于风险评估时间较前缩短50%,且需要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的高危患者数量比未改进前减少50%.结论 应用流程管理理论进行介入治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流程改进是可行的,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到疾病治疗、预防和护理以及医院管理的环节.

    作者:顾梅;王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造口袋更换口诀卡在老年患者肠造口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研制一种便于老年肠造口患者快速记忆、掌握和应用的造口袋更换口诀卡,指导和提高老年肠造口患者正确掌握造口袋的更换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对我科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老年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自编造口袋更换口诀卡进行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指导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造口袋更换考核成绩,更换造口袋完成时间及出院后2个月两组患者对造口袋更换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造口袋操作考核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更换造口袋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造口袋更换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造口袋更换口诀卡有助于提高老年肠造口患者的操作效果,有效减少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发生.

    作者:鲍丽超;高建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重症监护室患者早期活动的研究进展

    重症监护室(简称ICU),是一个特殊的医疗场所,通过应用一系列现代化的科学的医学理论及设备,对危重患者进行集中的救护,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保持病情的稳定[1].由于重症监护室设置的特点和患者疾病的严重性,使得患者需要多种治疗,而这些治疗会导致患者无法移动和卧床休息,决定了重症监护室患者罹患并发症的发生率比普通病房高出许多,特别是感染(吸机相关性肺炎)、获得性肌无力、谵妄、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发病率高.

    作者:王娜;蔡小霞;刘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h肠内营养理想热量达成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 h肠内营养理想热量达成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 h肠内营养理想热量达成率为活动主题,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 h肠内营养热量现况进行调查,分析热量达成率低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ICU医务人员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更加重视,颅脑损伤患者72 h肠内营养理想热量平均达成率由19.71%提高到76.44%,并发症由83.33%降至50%,ICU的住院日缩短了0.73d.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h肠内营养理想热量达成率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蔡绿花;贾丽华;金艳艳;何新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补充与替代医学干预肺癌晚期疼痛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补充与替代医学干预对肺癌晚期疼痛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肿瘤科于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护理治疗方案,主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三阶梯疼痛护理方案,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补充与替代医学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睡眠情况和生命体征情况.结果 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疼痛有效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主诉睡眠受疼痛影响和不受影响的数字评价(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主诉睡眠受到疼痛影响和睡眠未受到疼痛影响的患者NR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呼吸、舒张压和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充与替代医学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晚期肺癌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改善和生命体征状况.

    作者:张莉;严芳;刘丽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授权理论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流行病[1].2011年国际DM联盟统计,全球DM患者达3.7亿,且80%在发展中国家[2],到2030年,DM预计会成为世界第七死亡原因之一,也是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3].随着侧重于生理重点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科学模式(主要围绕功能和整体健康作为DM护理和教育的重点)的范式转变,DM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4].

    作者:赵雪;李亚玲;蔡鹏;顾颖;廖健敏;彭敏;王银花;王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HIV/AIDS男男性行为者羞辱和歧视的研究进展

    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是指发生同性性行为的男性,包括男性同性恋、双性恋以及发生过男男性行为的男性异性恋者[1].在全球控制HIV传播、AIDS相关死亡取得显著成就的大背景下,MSM等关键人群却出现了HIV新发感染和传播态势的走高[2].背后的原因除了MSM人群的生理和行为方面的因素,羞辱和歧视对疫情控制和患者整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3].本文将从HIV阳性MSM的流行病学特点,性行为特征,羞辱和歧视的现状、影响以及干预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韩舒羽;胡雁;贾守梅;鲍美娟;张林;朱政;赵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部位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危重患儿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不同部位有创动脉血压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7年3月PICU的155例危重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PICU时间分为A组(足背动脉)53例,B组(胫后动脉)47例,C组(桡动脉)55例,比较3组穿刺一次成功率、套管留置时间及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B组和C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A组留置时间长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背动脉置管监测动脉压效果明显优于胫后动脉、桡动脉,对于需长时间监测动脉血压的PICU患者可首选足背动脉.

    作者:梁玉瑛;裴炜娜;曹娥英;吴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温灸治疗对促进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患者排气疗效的研究

    目的 探讨温灸治疗对促进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患者胃肠排气功能的疗效.方法 将44例在硬腰联合/全麻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温灸治疗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采用温灸治疗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灸治疗可以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早日恢复,明显缩短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对术后患者康复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柏丽莉;王玉玲;魏凤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联合评估式急诊预检分级分诊指标对病情级别判定的应用研究

    目的 应用Logistic模型探讨急诊分级分诊各监测指标对病情级别判别的影响及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7月我院500例急诊分诊病例,对比传统法监测指标(模型1)、“传统+早期预警评法(MEWS)+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模型2)两种方法建模的拟合优度,分析各指标对病情分级的临床意义.结果 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对Ⅰ~Ⅳ级患者均有显著相关的监测指标有年龄、呼吸、NRS,其中对Ⅱ级患者有显著差异的有年龄(OR=1.053,95%CI 1.026~1.082)、呼吸(OR=1.504,95%CI1.211~1.868)、NRS(OR=1.372,95%CI 1.156~1.628);Ⅲ级患者有年龄(OR=1.037,95%CI 1.021~1.053)、呼吸(OR=1.373,95%CI 1.142~1.651)、NRS(OR=1.395,95%CI1.266~1.538);模型拟合优度比较显示,模型2拟合优度(OR=0.465)高于模型1 (OR=0.387).结论 联合评估式分诊有利于优化传统预检分诊监测模式,建立更加便捷、准确、科学的监测指标模型,从而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及时有效的救治.

    作者:谢小华;王蕾;罗艳华;李嘉辉;谭薇;张剑;古楚旋;彭刚刚;黄文龙;潘璐;汪云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护患沟通英语

    生命体征测量值在临床医务人员的工作交流中,为讲求沟通效率,很多时候会用缩略形式.注意:temp=temperature体温,BP=blood pressure血压,resps=respirations呼吸,Obs=Observations观测,检查.请看以下几个重点句型:Her BP's 95/60 (95 0ver 60).她的血压是95/60.His temp's normal,36.7 (thirty-six seven).他的体温正常,36.7.Her resps are slow at 14 breaths a minute.她的呼吸频率有些缓慢,每分钟14次.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三级医院注册护士沟通能力与核心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三级医院注册护士核心能力和沟通能力现状,分析护七核心能力与沟通能力的相关性,为医院护理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和临床护士沟通能力量表,采用便利抽样随机分层的方法对新疆、甘肃、河北、湖北四个地区7所三级甲等医院2 068名注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注册护士的核心能力平均得分及得分率分别为(159.24±29.837)分、56.87%;护士沟通能力总平均得分及得分率分别为(80.83±11.912)分、72.17%.患者核心能力各因子与沟通能力各因子Pearson相关分析呈正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核心能力中的教育、咨询、领导能力、批判性思维和专业发展因子对患者的沟通能力有影响.结论 加强对护士的教育、咨询、领导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护士的专业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

    作者:赵玉玲;李莉;郑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改进双极电凝钳手工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双极电凝钳手工清洗的改进方法,提高清洗质量.方法 选取消毒供应中心2017年3-4月回收的100件术后待处理双极电凝钳,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件.对照组采用常规清洗程序,实验组应用水垢去除剂进行浸泡预处理后再按常规清洗程序,比较两组双极电凝钳清洗后的质量.结果 相较与对照组,实验组的清洗质量更高且每件双极电凝钳平均清洗时间短(P<0.05).结论 采用水垢去除剂进行浸泡预处理后再按常规清洗程序清洗双极电凝钳,可显著提高其清洗质量,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员工满意度等得到极大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万莉;陈美;杜霞;胡娅;汪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