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用德尔菲法构建照顾者对失禁相关性皮炎认知与需求的调查

徐艳;沈梅芬

关键词:德尔菲法, 失禁相关性皮炎, 主要照顾者, 认知, 调查问卷
摘要:目的 构建脑卒中失禁患者照顾者对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认知与照顾需求调查问卷,了解其对IAD的认知现状、照顾需求,为其提供有针对性、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奠定基础.方法 运用Delphi法对15名失禁的护理专家及护理管理者,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测.结果 两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是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终形成了3个维度(知识、技能、预后)10个条目的认知问卷和3个维度(知识、技能、社会支持)15个条目的需求问卷.结论 该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用于脑卒中失禁患者主要照顾者对IAD认知与照顾需求的临床调查.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精益六西格玛提高手术室后勤管理效率研究

    目的 探索精益六西格玛对手术室后勤管理的影响.方法 2015年1-12月我们应用经面条图、水蜘蛛、5S、七种浪费等精益工具改良后的六西格玛DMAIC流程(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优化手术室后勤服务.分析比较2014年和2015年手术室后勤工务人员超时情况和手术室医护人员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与2014年各月相比,2015年16名手术室后勤工务人员工作超时均减少,且年度总超时从2014年的(167.7±28.1)h减少至201 5年的(65.6±10.2)h,120例手术室医护人员对后勤服务的平均满意度提高了1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精益六西格玛在手术室后勤管理中的实践,促进了手术室护理和后勤管理获得协调统一,可帮助我们持续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

    作者:潘小华;董安;张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部位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危重患儿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不同部位有创动脉血压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7年3月PICU的155例危重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PICU时间分为A组(足背动脉)53例,B组(胫后动脉)47例,C组(桡动脉)55例,比较3组穿刺一次成功率、套管留置时间及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B组和C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A组留置时间长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背动脉置管监测动脉压效果明显优于胫后动脉、桡动脉,对于需长时间监测动脉血压的PICU患者可首选足背动脉.

    作者:梁玉瑛;裴炜娜;曹娥英;吴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于德尔菲法的重症病毒性脑炎后遗症儿童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

    目的 运用德尔菲法(Delphi)构建重症病毒性脑炎(SVE)后遗症儿童延续性护理模式.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采用德尔菲法对1 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根据函询结果,终确立SVE后遗症儿童的延续性护理模式.结果 经过两轮函询后,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6,各级指标的协调系数(W)分别为0.241、0.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确定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结果可靠,具有科学性,形成的方案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可以为儿科护理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吴俊;贾秀英;刘国琼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授权理论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流行病[1].2011年国际DM联盟统计,全球DM患者达3.7亿,且80%在发展中国家[2],到2030年,DM预计会成为世界第七死亡原因之一,也是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3].随着侧重于生理重点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科学模式(主要围绕功能和整体健康作为DM护理和教育的重点)的范式转变,DM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4].

    作者:赵雪;李亚玲;蔡鹏;顾颖;廖健敏;彭敏;王银花;王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冲管方法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生理盐水冲管方法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每小时使用生理盐水200 mL冲洗管路1次,对照组每2h使用生理盐水200 mL冲管一次,比较两组CRRT管路使用时间及静脉壶的凝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CRRT管路中位使用时间为12h,对照组CRRT管路中位使用时间为12h,两组CRRT管路使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短CRRT治疗中生理盐水冲管间隔时间不能延长CRRT管路使用时间,主要是血凝块堵塞静脉壶所致.

    作者:梅本刚;杨燕;方秀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吸氧方式对急诊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急诊患者选择不同的吸氧方式并对其脉搏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寻找快速纠正低氧血症方法.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急诊预检进抢救室脉搏氧饱和度低于95%的患者,每月上旬为对照组共计150例,吸氧方式采用双腔鼻导管吸氧(氧流量2~4 L/min);每月下旬为观察组共计150例,根据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选择双腔鼻导管吸(SpO290%~95%、氧流量2~4 L/min)、简易面罩吸氧(SpO280%~90%、氧流量6~10L/min)、贮氧气囊面罩吸氧(SpO2< 80%、氧流量6~10 L/min);两组患者均在30 min后分别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观察不同吸氧方式(SpO2≥95%)的有效率、平均耗时情况.结果 与氧疗前相比,氧疗后30 min两组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脉搏氧饱和度在90%~95%采用双腔鼻导管吸氧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吸氧有效率及平均耗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脉搏氧饱和度在80%~90%和<80%的吸氧有效率及平均耗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结果选择不同吸氧方式可行,能快速纠正低氧血症,可为护士灵活掌握氧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建议可将之推广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120院前急救中应用,为临床及转运患者提供医疗救护保障.

    作者:邬役心;曹晓凤;张晓敏;施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新型“子弹头”鼻空肠管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新型“子弹头”鼻空肠管在重症监护室患者床旁徒手置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成人重症监护室80例采用美国CORFLO新型“子弹头”鼻空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特征,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置管深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80例患者中脑外伤患者37例,重症胰腺炎患者8例,脊髓损伤截瘫患者13例,其他各类患者22例.其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39例,无刨机械通气患者13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2例.置管成功率96.25%,平均置管时间27 min,平均置入长度105 cm,通过X片确认其位置在空肠处为57%,位置在十二指肠水平部及十二指肠-空肠屈曲处为36%,位置在幽门后为7%.置入过程及置管后无误入气管和气胸等并发症.结论 新型“子弹头”鼻空肠管在重症患者床旁徒手置管中应用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为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郑晓倩;闵小彦;黄凡;蔡薇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重症监护室患者早期活动的研究进展

    重症监护室(简称ICU),是一个特殊的医疗场所,通过应用一系列现代化的科学的医学理论及设备,对危重患者进行集中的救护,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保持病情的稳定[1].由于重症监护室设置的特点和患者疾病的严重性,使得患者需要多种治疗,而这些治疗会导致患者无法移动和卧床休息,决定了重症监护室患者罹患并发症的发生率比普通病房高出许多,特别是感染(吸机相关性肺炎)、获得性肌无力、谵妄、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发病率高.

    作者:王娜;蔡小霞;刘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PICC替代静脉留置针注射放射性药物在PET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PICC代替静脉留置针注射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对PET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操作者所受辐射剂量及注射室表面污染的情况,进而摸索出一套具有临床可操作性及推广性的放射性药物注射方式.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选取180例受试者,其中120例为观察组(置有PICC导管),60例为对照组(未置管者);观察组又根据给药后生理盐水冲管用量分为观察A组(10 mL冲管,正压封管)、观察B组(20 mL冲管,正压封管).观察组经PICC导管注射18F-FDG、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注射18F-FDG后各循环1h,行常规PET/CT显像,评价不同注射方法下所得图像质量,并计算图像质量合格率;注射人员所受辐射剂量大小(用操作者接触放射性药物的时间判定);测量操作台面污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受检者PET图像质量的合格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人员直接接触18 F-FDG的时间及操作台面污染情况与对照组相比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PICC导管注射18F-FDG后行PET检查的患者,与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相比,所得到的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操作人员接触放射性药物的时间以及台面的污染度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同时可以避免现场穿刺、减轻受检者痛苦,节约医疗资源及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陈世容;程祝忠;赵檬;肖定琼;张歌;江骁;王潇雄;陆皓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三级医院注册护士沟通能力与核心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三级医院注册护士核心能力和沟通能力现状,分析护七核心能力与沟通能力的相关性,为医院护理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和临床护士沟通能力量表,采用便利抽样随机分层的方法对新疆、甘肃、河北、湖北四个地区7所三级甲等医院2 068名注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注册护士的核心能力平均得分及得分率分别为(159.24±29.837)分、56.87%;护士沟通能力总平均得分及得分率分别为(80.83±11.912)分、72.17%.患者核心能力各因子与沟通能力各因子Pearson相关分析呈正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核心能力中的教育、咨询、领导能力、批判性思维和专业发展因子对患者的沟通能力有影响.结论 加强对护士的教育、咨询、领导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护士的专业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

    作者:赵玉玲;李莉;郑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护患沟通英语

    生命体征测量值在临床医务人员的工作交流中,为讲求沟通效率,很多时候会用缩略形式.注意:temp=temperature体温,BP=blood pressure血压,resps=respirations呼吸,Obs=Observations观测,检查.请看以下几个重点句型:Her BP's 95/60 (95 0ver 60).她的血压是95/60.His temp's normal,36.7 (thirty-six seven).他的体温正常,36.7.Her resps are slow at 14 breaths a minute.她的呼吸频率有些缓慢,每分钟14次.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精神科护士正念对专业生活品质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的正念对专业生活品质的影响,为提高精神科护士的专业生活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调查问卷、正念量表和专业生活品质量表对我精神卫生中心的20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的同情心满足得分(24.67±4.10)分,同情心疲乏得分(52.60±6.61)分.同情心满足与正念、观察、描述、不判断、有觉知的行动维度存在相关性(P<0.01);同情心疲乏与正念、观察、描述、不判断、有觉知的行动维度存在相关性(P<0.01),不反应存在相关性(P<0.05);回归分析结果示,正念可以预测15.9%同情心满足和16.3%的同情心疲乏.结论 正念可以影响专业生活品质,医院管理者可以通过正念干预训练来提高护士的专业生活品质.

    作者:李华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运用德尔菲法构建照顾者对失禁相关性皮炎认知与需求的调查

    目的 构建脑卒中失禁患者照顾者对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认知与照顾需求调查问卷,了解其对IAD的认知现状、照顾需求,为其提供有针对性、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奠定基础.方法 运用Delphi法对15名失禁的护理专家及护理管理者,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测.结果 两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是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终形成了3个维度(知识、技能、预后)10个条目的认知问卷和3个维度(知识、技能、社会支持)15个条目的需求问卷.结论 该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用于脑卒中失禁患者主要照顾者对IAD认知与照顾需求的临床调查.

    作者:徐艳;沈梅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五指定位法在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五指定位法在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172例注射胰岛素患者分成两组,112例应用五指定位法进行注射部位轮换,60例按常规方法轮换,出院后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注射部位轮换正确率、皮下硬结发生率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注射部位轮换正确率达92.9%,注射部位皮下硬结发生情况明显减少,血糖控制更佳.结论 五指定位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胰岛素注射小部位轮换法,可作为胰岛素注射适宜技术推广.

    作者:桂红民;彭雪花;孙文平;黄红月;周勤学;叶家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社区护理学

    社区儿童及青少年保健护理4 各年龄段儿童的健康促进4.3 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及其家庭的健康促进4.3.3 牙齿健康 幼儿不会很好地刷牙,因此有效的牙齿清洁应由父母操作.具体如下:(1)站在幼儿背后.(2)坐在凳子上让幼儿的头靠在家长膝盖上.家长一只手扶住幼儿的下巴,一只手给幼儿刷牙.为鼓励幼儿张开嘴,教他们“学小鸟唧唧叫”以刷牙齿前面,再“学小狗汪汪叫”以刷牙齿后面.刷牙时可给幼儿唱歌、讲故事、与他们说话以减少无聊感.为有效地清洁牙齿,应选择软尼龙毛束、圆头的小牙刷.

    作者:胡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胸外科专科护士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经历反思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胸外科专科护士对目前实行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实践现状.方法 对已经完成考核项目的专科护士10名,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对个人进行深入访谈,收集资料,采用类属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提炼出的主题有对OSCE的了解;各站点的设置、时间及内容;学员能力的体现;学员的收获;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论 OSCE不仅可使学员明白工作中的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还有助于培训者通过考核发现流程和内容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作者:孙燕;沈美芳;张伟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温灸治疗对促进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患者排气疗效的研究

    目的 探讨温灸治疗对促进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患者胃肠排气功能的疗效.方法 将44例在硬腰联合/全麻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温灸治疗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采用温灸治疗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灸治疗可以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早日恢复,明显缩短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对术后患者康复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柏丽莉;王玉玲;魏凤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改良舒适度量表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度量表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5月腹腔镜胃癌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手术期患者60例,在术后1d、7d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术后7d满意度及舒适度量表调查评分明显高于术后1d.结论 舒适度量表能从患者角度较好地评价术后整体情况,更加人性化,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相吻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加快术后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婷;刘红霞;胡文君;王洁;王贵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改良早期预警结合血糖值评分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病情程度识别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结合血糖值联合评分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病情程度识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于人院时进行MEWS联合血糖值评分,追踪所有患者的去向,去向分为好转出院、转入ICU、死亡.统计分析联合评分不同分数段患者好转出院、转入ICU、死亡构成比;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得MEWS联合评分对不同病情程度的评估能力及佳截断值.结果 0~5分数段患者好转出院、转入ICU、死亡的构成比分别为93.57%,6.71%,0.36%,6~7分数段分别为71.43%,27.14%,1.43%,>7分数段分别为28.99%,39.13%,31.88%,3个频数段患者转归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2.15,P<0.01);MEWS联合血糖值评分以转入ICU作为预测指标的佳截断值为6分,ROC曲线下面积AUC=0.968(95%CI:0.951~0.981);敏感度为92.94%,特异度为90.67%;以死亡作为预测指标的佳截断值为>7分,ROC曲线下面积AUC=0.982(95%CI:964~0.992),敏感度为94.12%,特异度为95.65%.结论 MEWS联合血糖值评分识别判断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的病情程度,具有较高的分辨度,可以及早采取预警干预、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晓燕;刘擎国;陈民;侯纪湘;段玉龙;蒋旭伟;都玉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h肠内营养理想热量达成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 h肠内营养理想热量达成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 h肠内营养理想热量达成率为活动主题,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 h肠内营养热量现况进行调查,分析热量达成率低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ICU医务人员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更加重视,颅脑损伤患者72 h肠内营养理想热量平均达成率由19.71%提高到76.44%,并发症由83.33%降至50%,ICU的住院日缩短了0.73d.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h肠内营养理想热量达成率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蔡绿花;贾丽华;金艳艳;何新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