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冬妹;张巧萍;林少琴
目的 探究临床护士感知给药错误不上报的原因,为针对性解决给药错误不上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对20名不同护理层级的护士进行非结构式访谈,并对搜集到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取.结果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提取,得到5个主题:即畏惧、认为未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上报意识薄弱或侥幸、忘记报告和报告流程复杂.其中畏惧主要包括害怕利益损失、害怕挨领导批评、害怕丢失面子和害怕紧张的医患关系.结论 畏惧是构成给药错误报告障碍的主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者应从根源上针对性地克服护士的畏惧心理;同时通过相关培训增强护士安全和法律意识、营造流畅便捷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以减少给药错误不上报的发生.
作者:陈娟慧;管玉梅;陶艳玲;陈素贞;曾秋华;洪晓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少数民族地区高血压脑出血延续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依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具体包括成立延续护理小组、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电话回访、家庭访视,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康复训练及心理辅导等,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和出院后脑出血复发再入院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半年内复发再入院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少数民族地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可降低其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杏香;陆春彩;黄雪梅;何萍;黄青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子宫内膜息肉TCRP术后复发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治疗的13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两组均采用宫腔镜手术联合3个周期妈富隆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术前、术后、出院后采取一对一系统护理干预措施,了解妈富隆服药依从性(按时、按量、无间断)、患者术后月经改善(经量、经期、周期恢复)、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出院后10d、第二周期、第三周期不同时间段妈富隆服药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观察组5例(7.50%),对照组15例(22.72%),对照组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服药不规律或随意终止孕激素周期治疗影响EP术后复发结局,采取系统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对妈富隆周期治疗依从性,减少复发率.
作者:覃丽锦;覃晓;赵琼娴;黄秀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Z径路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在减轻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时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接受肌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患者298例,第1天用常规肌内注射法注射,第2天用Z径路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注射,比较两次患者疼痛评分(NRS)及注射后5min药液渗出情况.结果 Z径路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在肌内注射时产生的中重度疼痛率及注射后5min药液渗出率均明显低于常规肌注法(P<0.01).结论 Z径路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可有效缓解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时的疼痛,且可以降低药液渗出率.
作者:梁艳;周海燕;叶小聪;郭君怡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儿童严重脓毒症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01月-2016年0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进行CBP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儿18例.在充分抗休克、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基础上进行CBP,比较行CBP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18例患者炎症反应得到一定控制,2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例因家属放弃治疗死亡,其余14例病情好转后转入普通病房.结论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严重脓毒症患儿时,有效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相关并发症.
作者:陈克娇;陈清秀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阴道分娩产妇在不同时间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10例有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随机分为A组(产后第42天)、B组(产后第3个月)、C组(产后第6个月),进行正规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后评估盆底功能,对三组产妇的盆底肌力、阴道脱垂、尿失禁、慢性盆腔疼痛、性生活不满意度、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 通过正规盆底康复训练后A组产妇恢复情况好于B组,B组产妇恢复情况好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后的第42天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慧丽;李小红;翁佳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系统食管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对79例机器人辅助系统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探讨术前、术中、术后针对性护理要点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79例患者及时发现吻合口瘘6例,肺部并发症5例,空肠造瘘管落入腹腔1例,其中围术期死亡2例,其他均顺利出院.结论 针对性护理对降低机器人辅助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朱学敏;闫萍;孙玉莲;沈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吸痰冲洗用0.9%无菌生理盐水染菌情况,探求合理、安全的冲管液更换时间和盛放容器.方法 采集EICU、RICU、ICU病室中需要吸痰患者床旁配置的开启铝盖玻璃瓶装生理盐水,调查其在使用的24h中6个时间点的染菌情况,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预冲管用的生理盐水24h均无细菌检出,吸痰后冲管用的生理盐水在每一个时间点均检出有致病菌污染,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污染程度逐渐加重.结论 吸痰预冲液使用开启铝盖后的瓶装生理盐水是安全的,且24h更换一次是合理的;但对于吸痰后冲管用的生理盐水好采用灭菌后的广口容器,每次使用前倾倒足量的冲管液,且容器24h更换较为适宜.
作者:刘媛媛;王红梅;权晓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专用于胸腰椎手术全麻俯卧位的手术床额枕架的设计与应用.方法 将临床经验与文献报道相结合,针对以往手术全麻俯卧位头面部保护装置的不足,设计专用于胸腰椎手术全麻俯卧位的手术床额枕架.结果 俯卧位额枕架包括管道挂钩的头接板框架、可调节限位额枕槽、固定锁及专用额垫,具有可以上下、前后调节和限制额垫移位的优点.结论 俯卧位额枕架弥补了以往保护装置中的不足,可减少骨科胸腰椎手术中皮肤并发症的发生,便于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的术中观察和管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洗必泰小方纱在PICC穿刺点局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发生穿刺点局部感染的患者78例按发生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采用洗必泰小方纱覆盖穿刺点感染部位,对照组36例采用地塞米松加庆大霉素湿敷15~20min,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愈时间及维护次数.结果 观察组疗效及治愈时间优于对照组,且治愈所需维护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洗必泰小方纱局部治疗PICC导管穿刺点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孔贺芳;鲍爱琴;刘为红;庞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合适的肠内营养开始时间,观察不同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对ELBWI生长发育指标及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NICU 2013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76例ELBWI,按照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将其分为3组,A组(≤24h,26例)、B组(24~72h,25例)、C组(≥72h,25例).观察不同的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对生长发育指标及消化功能的影响.结果 A组生后1周奶量显著高于其它两组;B组生后1周奶量显著高于C组;出生后2~3周,A组及B组奶量显著高于C组.三组患儿体质量、头围增加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C组生后1周身长增长明显高于B组;A组中心静脉置管时间小于另外两组,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达到全肠内营养的时间显著长于其它两组.结论 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对ELBWI生长发育指标无影响,但早期开始肠内营养能促进其胃肠功能提前成熟,利于奶量增长,并且能缩短达到全肠内营养的时间及中心静脉置管时间.
作者:陈多姿;程亚艳;魏敏;彭巧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运用思维导图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前切除术后大便失禁性皮炎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某三甲医院肛肠外科行前切除手术的12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建立大便失禁性皮炎护理思维导图,根据思维导图进行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IAD)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分级.结果 干预组IA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中、重度IA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思维导图对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IAD的发生率,并减轻IAD的发生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丽敏;何美青;李雪艳;戴敏智;陈丽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在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漏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漏的患者使用康复新液进行引流管内注射,保留30min后排出.注射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引流通畅,预防感染;给予营养支持治疗;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同时,指导患者做好盆底肌功能锻炼,预防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结果 2例患者于注射康复新液后第4~5天引流量明显减少,于术后15d拔出引流管,疾病康复后顺利出院 .结论 通过对淋巴漏的患者全面的评估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在使用康复新液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术后护理,并在加强营养、预防感染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淋巴漏患者更快康复,提高其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田孟真;马宏慧;阿丽亚·买提库尔班;毕兴;彭守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三级医院规范化培训期护士的情绪智力与成就动机的相关性.方法 对某市3所三级医院460名护士进行一般资料问卷、情绪智力量表、成就动机量表调查.结果 情绪智力与成就动机呈正相关.结论 管理者通过培养护士的情绪智力来提高成就动机水平,提高护士不断学习的能力.
作者:曹胡玲;王建军;王丽华;丁爱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对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应用.方法 对内分泌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0例患者按改革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疗护理模式,而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比较两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值、健康教育知晓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对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健康教育知晓率、满意度、平均住院日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可供临床借鉴.
作者:赵发韵;刘慧萍;苏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评估疼痛管理在胸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疗效.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15年9月-2016年6月在我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情绪状态(MSSNS)评分、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3.6±0.8)分,较对照组(6.8±1.2)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MSSN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为(9.16±2.21)d,较对照组(16.71±3.66)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管理能够有效缓解胸外科患者的术后疼痛,稳定患者情绪,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洁;卢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了解乳腺癌术后3年以上的生存者对身体、心理、社会的康复问题以及需求状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80例从2012年12月-2013年5月在天津市肿瘤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 研究对象的康复认知情况得分排名居前3位的是掌握预防及应对肿瘤复发知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解除身体上痛苦;不同维度需求中,信息需求得分高,其次是爱与归属的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分低.结论 康复护理应从患者的生活、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通过志愿者队伍、医院工作者、社区医务人员、网络平台、微信平台、康复门诊为患者创建一个医院-社区-人性化的康复模式,实现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康复,提高患者回归社会的信心.
作者:曹学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咳嗽反射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反射动作,是气道重要的防御反射,可分为自主咳嗽(Voluntary cough,VC)和反射性咳嗽(Reflex cough,RC)[1].咳嗽反射与误吸、肺部感染、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以及人工气道的拔除密切相关[2-4].因此,需准确评估患者(如危重症、脑卒中、高龄及气管切开者)的咳嗽反射能力.近年来,由柠檬酸、辣椒素、蒸馏水等物质进行的咳嗽激发试验已用于临床作为一种咳嗽评估工具,展现出良好的可靠性[5,6].其中,柠檬酸诱导咳嗽反射试验早在1954年就由Bickerman[7]提出并用于评价镇咳药物疗效,且因其较好的重复性和安全性,在国外广泛得到应用[8],但国内仅有招少枫[1,9]、顾小利[10]等对此有相关报道.本文就柠檬酸诱导咳嗽反射的相关概念及其临床应用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相关护理问题的评估和预防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梅彬彬;沈梅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基层老年护理培训班的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 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形成基层老年护理培训班的七个培训模块;将培训课程应用于受日本笹川医学会专项经费援助的基层老年护理专业的护理人员,并对七个培训模块、30个课程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七个培训模块的需求评价和效果评价中老年护理安全评分高,课程的评价中磁性护理文化、压力管理、老年患者的皮肤管理、预防老年人误吸以及老年人跌倒的管理排在前五位.结论 护理人文建设和护理安全是基层老年护理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作者:邬巧玲;王慧;王慧;王玉华;刘婷;赵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酸化水消毒内镜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使用酸化水消毒内镜情况.观察内镜外表金属部分和非金属部分腐蚀情况,以及内镜腔内微生物培养结果.结果 使用酸化水消毒胃镜52630例次、肠镜37415例次.29条内镜外表金属部分未发现锈蚀,其非金属部分未发生光泽改变等情况;消毒后的内镜腔内微生物培养580例次,合格580例,合格率100%.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应熟悉酸化水的特性,加强酸化水的监测,重视内镜的清洗和设备的维护,进行洗消人员的培训等,以保证酸化水消毒内镜的效果,大程度避免酸化水对内镜伤害.
作者:邓秀梅;蒋雪丽;文清德;蓝文通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