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风险管理在动脉瘤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中的应用

程锦;吴红梅

关键词:风险管理, 动脉瘤, 持续腰大池引流, 并发症,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动脉瘤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例动脉瘤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患者分为对照组14 例及观察组16例,比较两组腰大池引流管在脱落、堵塞及过度引流置管护理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引流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动脉瘤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患者进行风险管理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降低护理风险.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困难的研究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随着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而出现的集现代化医疗技术为一体的特殊场所.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是在患者自然通气和(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应用呼吸机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它是挽救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呼吸衰竭的有效工具,是ICU基本的抢救手段[1].调查[2]显示,在ICU中有39%的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这项技术的应用尽管挽救了不少生命,但也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与痛苦,如呼吸困难、疼痛、口干、失眠、焦虑、害怕等[3].呼吸困难是引起ICU机械通气患者不舒适的原因之一,它和疼痛有许多相似的生理和临床特征[4].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家更多关注的是对疼痛的评估和管理,针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困难的研究,国内鲜有报道.鉴此,本文对国外关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困难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闫静;李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支架模式在护理临床教学老师急救教学能力培养中的构建

    目的 构建支架模式以提升护理临床教师的急救教学能力.方法 基于近发展区理论构建支架式模式,并分析其优势.结果 以搭建支架-导入情境-协作学习-独立探索-效果评价5个步骤为基本环节的支架模式的构建顺利完成.结论 支架模式在护理临床教师急救教学能力培养中具有一定可行性及适用性.

    作者:董丽;韩红梅;常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温度的灌洗液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患者术后体温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中不同温度的灌洗液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术后体温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拟在我院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术中灌洗液温度控制在37℃左右,对照组术中灌洗液温度未做特殊处理,约为室温.记录患者术后48 h体温变化,血常规白细胞数,血清降钙素原(PCT).结果 两组患者体温>37.5℃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8 h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血清PC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体温>38.5℃或血清PCT>0.05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使用37℃左右的灌洗液能够降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发热的发生率.

    作者:周晓华;何跃;刘瑶;奉友刚;何俊;周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探视模式对神经科重症监护室环境质量管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探视模式对神经科重症监护室环境质量及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目标监测法,调查传统探视模式(对照组)与改进探视模式(按是否穿鞋套探视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对重症监护室空气及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每季度探视后,观察1组和2组与对照组空气、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季度观察1组和2组与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探视模式能改善神经科重症监护室环境质量,预防和控制NICU医院感染.一次性鞋套在减少NICU空气、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面,无实际意义.

    作者:毛永香;刘光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中应用全程无缝护理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应用全程无缝护理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手术室优质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全程无缝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舒适度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明显增高(P<0.05),但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应用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小患者生命体征的波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作者:谢青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医用腹膜透析管路护理腰带的改良设计与应用

    目的 对传统护理腰带进行改良设计,解决长期腹膜透析患者透析管路的护理问题.方法 本着方便、安全、可靠的原则,对传统的腹膜透析腰带进行改进.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西安某院肾病内科长期行腹膜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013年5月-2014年4月接受治疗的4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腰带进行护理;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受治疗的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改良的腹膜透析护理腰带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腹膜透析期间的透析管出口处感染、导管脱落及隧道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改良的腹膜透析护理腰带设计合理,能妥善固定腹膜透析管路,安全方便.观察组患者的出口处感染和导管脱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隧道炎发生,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改良的腹膜透析管路护理腰带使长期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更方便、安全、有效,它能减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小琴;马芳霞;李霞;韩锦;周琳;芦宁;杨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口干对应用索利那新治疗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饮水量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口干对应用索利那新治疗的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饮水量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女性OAB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口服索利那新治疗4周,根据有无口干分为口干组和无口干组.治疗前后评估患者饮水量和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结果 12例(14.6%)患者出现口干,70例无明显口干.两组患者间的一般情况、初始饮水量、初始OAB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口干组相比,口干组治疗后的饮水量改变、OABSS评分改变均较小.结论 口干是削弱索利那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的一个因素,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是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作者:徐秋红;赵艳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现状

    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疾病[1].2008年全球估计发病人数1279万,死于癌症人数为760万[2].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预计到2020年,恶性肿瘤发病率可能成倍增加[3].恶性肿瘤的高死亡率,难治愈,使很多家庭遭受重创.作为患者的照顾者,这个特殊的群体,面对患者死亡的不确定感,不仅担忧亲人的离去,还要承受来自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压力.随着医疗模式的改变,随着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的提高,现今癌症对家庭照顾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4-6].

    作者:路静静;成巧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风险管理在动脉瘤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动脉瘤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例动脉瘤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患者分为对照组14 例及观察组16例,比较两组腰大池引流管在脱落、堵塞及过度引流置管护理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引流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动脉瘤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患者进行风险管理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程锦;吴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监测及护理措施执行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取前瞻性巢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ICU内使用呼吸机的VAP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非VAP患者匹配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预防VAP针对性护理措施执行情况.结果 共诊断VAP 19例,匹配的同期非VAP患者38例,VAP感染率8.68%;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抗生素使用比率高、机械通气时间长、ICU住院时间长;口腔清洁、气囊及肠内营养管理护理措施执行率低.结论 对高风险患者应加强预防VAP护理措施执行监管.

    作者:张序心;卢美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隐性失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隐性失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本院骨科2013年3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无因隐性失血而引起的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全面评估、加强管理、严密观察、耐心细致、抗凝止血、措施到位是预防和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沈方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罕见翼腭窝肿瘤内镜下经鼻切除术中的护理

    目的 探讨罕见翼腭窝肿瘤内镜下经鼻切除术的配合技巧,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2例罕见翼腭窝肿瘤患者进行经鼻内镜下入路手术,术前予充分准备,术中予熟练巧妙的配合,术后影像学复查.结果 2例患者手术时间缩短到2.5~3 h,术中无明显出血,术后1周复查CT,肿瘤全切无残留,术后不适症状消失.结论 罕见翼腭窝肿瘤内镜下经鼻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切除肿瘤更彻底.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巧妙的术中配合,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措施.

    作者:杜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儿童生活质量普通适用核心量表中文版在儿童气管切开术后的信效度分析

    目的 分析简体中文版儿童生活质量普通适用核心量表4.0(The pedia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measurement methods,PedsQL4.0)代评式量表在气管切开儿童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选取上海市某三甲儿童医院2011-2014年行气管切开的56名2~18岁的儿童家长和上海市某三甲儿童医院家中有健康儿童的职工47名进行中文版PedsQL4.0调查,用Cronbach's α系数表示量表的信度,采用Mannk-Whitney U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其效度.结果 中文版PedsQL4.0家长代评量表全量表、生理领域、心理社会领域的Cronbach's α分别为0.960、0.939和0.929,表明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气管切开术后儿童的各方面得分均低于正常儿童,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文版PedsQL4.0普通适用家长代评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和内容效度,可适用气管切开术后患儿生活质量的评估,尤其是父母代评量表.

    作者:王文超;张玉侠;顾莺;胡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鱼腥草联合盐包外敷在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恢复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鱼腥草联合盐包对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伴逼尿肌乏力(Acontractile detrusor,ACD)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下尿路症状(Low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5月到我院泌尿外科首次施行TURP术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4组,对照组(I组),鱼腥草组(II组),盐包组(III组),联合组(IV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泌尿外科常规护理;鱼腥草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两次用研磨好的鱼腥草外敷脐部20~30min;盐包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用加热的盐包外敷患者下腹部20~30min;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鱼腥草外敷脐部联合盐包热敷下腹部进行护理.对各组患者的可视前列腺症状评分(Visu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VPSS)以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score,QOL)进行比较.结果 (1)3个月后四组患者IPSS评分、VPSS评分和QOL比较, IV组的平均数低于其它三组(P<0.05);四组患者的VPSS评分、IPSS评分、Q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鱼腥草外敷脐部与盐包热敷腹部是影响术后IPSS评分和VPSS评分的独立因素,鱼腥草与盐包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鱼腥草外敷脐部联合盐包热敷腹部有助于改善BPH伴ACD患者术后LUTS并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孟露;周谊霞;李海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社区护理学

    社区常见症状护理症状是个体主观感到的异常或不适,是提醒个体就诊的起因,也是医生进行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了解社区常见症状的临床特点、常见病因和处理方法,有助于社区护士对疾病的危急程度作出判断,识别潜在的疾病危险,尽快作出对症处理和适时转诊,以确保病人得到及时诊治. 1 发热 发热(Fever)是社区常见的症状之一.当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过37.5℃,即称为发热.很多疾病都会出现发热症状,其中包括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因此,快速筛查发热的病因,并作出正确的处理,对促进病人舒适、及时得到诊治、控制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作者:王志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叙事教育法对护生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知识-信念-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叙事教育法对护生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知识-信念-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2-11月在我院实习的79名高职实习护生按实习病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名,对照组39名.观察组采用叙事教育法对护生进行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相关培训,对照组采用常规授课法对护生进行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相关培训.运用自行设计的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知识-信念-行为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护生培训后的得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生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知识维度、信念维度和行为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事教育法有利于护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跌倒的相关知识,树立预防跌倒的信念,从而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实施良好的相关护理行为.

    作者:张铮;郎黎薇;任琳;殷志雯;张璐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改良仰卧位在股骨粗隆复位PFNA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仰卧位在应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探寻更方便、舒适的手术体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月股骨粗隆骨折复位PFNA固定术的患者1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3例.对照组行PFNA传统体位安置,观察组行改进后的PFNA体位安置.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体位安置所需时间、患者舒适满意度、医生满意度、麻醉师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体位安置时间及患者、医生、麻醉师、护士的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仰卧位在应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方便安置,且能使患者更加舒适,同时利于医生、麻醉师、护士的手术操作,值得推广.

    作者:林艳玉;廖鑫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抑郁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乙肝肝硬化)患者伴发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并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住院治疗及门诊就诊的乙肝肝硬化患者205例,总结临床特征及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计算比值比和可信区间.同时绘制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计算佳预测值、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 女性、高学历水平、贫困经济收入、无法获得家庭支持及高Child-Pugh评分为乙肝肝硬化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其中Child-Pugh评分为强危险因素(OR 6.786,95% CI:3.7681~10.453),Child-Pugh评分预测乙肝肝硬化伴发抑郁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95% CI:0.812~0.923,P<0.001),其大约登指数为0.556,佳临界值为6.7分,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76%和75.88%.结论 抑郁状态在乙肝肝硬化中很常见,女性、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贫困经济收入、无法获得家庭支持及高Child-Pugh评分为乙肝肝硬化合并抑郁症的高危因素,临床需早期识别其高危人群,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提高上述人群治疗依从性.

    作者:包晓春;张丽华;钱湘云;花萍;朱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改良后的清洗流程在髂骨穿刺针清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应用自制的专用清洗筐对髂骨穿刺针清洗流程进行改进并予以评价,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实践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前后对照研究,将我院2016年5月临床使用过的104根16#髂骨穿刺针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清洗流程进行清洗;将2016年6月临床使用的96根16#髂骨穿刺针设为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清洗流程进行清洗.观察比较两组的清洗质量和穿刺针报损状况.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清洗髂骨穿刺针104件和96件.两组在清洗效果和报损率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改良后的清洗流程(应用自制专用清洗筐)可有效提高髂骨穿刺针清洗质量,减缓其不锈钢涂层脱落,降低报损率.

    作者:丁碧萍;诸莉敏;郭晶;吴晓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系统训练模式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索系统训练模式在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中的应用,评价其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病例前后对照研究,选择2013年9月-2014年4月符合入选标准的鼻咽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方式护理(仅告知患者要进行张口锻炼);选择2014年5-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鼻咽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系统训练模式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放疗结束时、放疗后6个月、放疗后1年张口锻炼的依从性、张口困难的程度以及患者出院的满意度.结果 放疗结束时、放疗后6个月和放疗后1年,观察组患者张口锻炼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后6个月和后1年,观察组门齿距大于对照组,发生张口困难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满意度调查问卷中与心理护理、护患沟通、健康教育有关的各项满意度指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引导的系统训练模式能提高患者张口锻炼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在预防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张口困难中具有一定的效果,尤其对预防远期的张口困难效果良好.

    作者:夏莉娟;张曦;孙青;张桂琴;郝迎春;李艳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