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索前列醇联合COOK球囊用于足月孕引产的临床观察

李超;殷金凤;罗莉;李兰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 COOK球囊, 引产, 促宫颈成熟
摘要:目的 评价米索前列醇联合COOK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住院具有引产指征,宫颈评分≤6分,无引产禁忌症的初产妇257例.随机分为4组:米索前列醇联合COOK球囊组、单用米索前列醇组、单用缩宫素组和缩宫素联合COOK球囊组.比较各组促宫颈成熟前后宫颈Bishop评分、阴道分娩率及剖宫产率、诱发宫缩至临产时间、各产程时间、阴道分娩出血量、产后出血率、阴道助产率、宫颈和阴道裂伤率、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结果 放置球囊或放置米索前列醇,COOK组与米索组、缩宫素组比较,宫颈Bisho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5,P>0.05).放置球囊或放置米索后,COOK组与米索组、缩宫素组比较,宫颈Bishop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42,P<0.05).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效果更好.4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7.26,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米索组与COOK联合缩宫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9.17,P>0.05).4组诱发宫缩至临产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71,P<0.05),COOK联合缩宫素组优于其他组(t值分别为1.03、6.61、2.78,均P<0.05).第一产程、总产程比较、阴道分娩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4.55、48.38、3.79,均P<0.05),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66、2.14,均P>0.05).阴道助产、会阴侧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6、3.71,均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COOK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是安全、有效的,可降低剖宫产率.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梅毒孕妇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因素Logistic分析

    目的 了解南通市近4年的梅毒孕妇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情况,重点探讨不良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以南通市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孕期确诊为妊娠梅毒的45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χ2检验及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讨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451例梅毒孕妇发生妊娠不良结局45例,发生率为9.98%.产时确诊梅毒感染的孕妇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风险高于孕早期确诊的孕妇(OR=4.703,95%CI:1.079~20.486),孕期未用药或仅用药1个疗程的孕妇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均高于用药2个疗程的孕妇,OR值分别为4.583和3.905,出生时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值阳性的新生儿终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阴性者(OR=3.412, 95%CI:1.295~8.987).结论 孕期尽早进行梅毒筛查、梅毒感染孕妇及早规范药物治疗是减少梅毒孕妇妊娠不良结局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维韦;娄海琴;付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新生儿败血症发病情况及早期诊断指标分析

    目的 研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败血症发病情况,分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几种早期诊断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并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的41例新生儿作为败血症组,同时选取非感染新生儿60例作为非感染组,并对两组的危险因素、病原学、感染指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败血症组41例新生儿血培养均阳性,以革兰阴性杆菌为多见(占41.5%).败血症组C-反应蛋白(CRP)、PCT、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t值分别为4.70、3.71、2.71、4.66,均P<0.05),败血症组血小板(PLT)水平显著低于非感染组(t=-6.95,P<0.05).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PLT、CRP、PCT、hsCRP、SA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异常阳性率在败血症组明显高于非感染组(χ2值分别为32.25、17.62、27.86、49.77、55.23、54.21、30.16、7.18,均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提示CRP、hsCRP、PCT对于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有较高的准确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0(0.822,0.978)、0.919(0.851,0.986)、0.945(0.891,0.999).结论 WBC、NEUT%、PLT、CRP、PCT、hsCRP、SAA、FIB对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均有意义,其中PCT、hsCRP、CRP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检验结果易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陆文峰;张洁;方成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15000例检查结果及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诊断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5 000例患者行TCT检查的资料,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其细胞学诊断标准采用TBS分类系统.结果 在15 000例患者中,炎症标本13 850例,占92.33%;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级别标本860例,占5.73%;在TCT检查阳性病例中,有669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组织学诊断对照,其中活检阳性病例为393例,367例为鳞状上皮内病变,25例为鳞状细胞癌,1例为腺癌.细胞学阳性与活检病理组织学阳性的符合率为58.74%.结论 TCT仍是目前宫颈癌筛查的重要首选方法,诊断准确率高,可继续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云清;韩慧慧;张冠军;宋延斌;李东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期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在玉环县人民医院妇科病房住院的136例自然流产孕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玉环县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正常体检的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均检测血清25-(OH)D水平,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为(51.76±6.86)nmol/L,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为(59.55±7.79)nmol/L,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7.02,P<0.05);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缺乏率为44.12%,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缺乏率为26.67%,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缺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34,P<0.05).结论 妊娠期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缺乏可能增加自然流产发生的风险.

    作者:叶瑛瑛;王金辉;叶天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并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妊娠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山东省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于2006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SLE合并妊娠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妊娠成功并分娩活婴与否分为成功妊娠组和失败妊娠组两组.观察并采集两组患者的雷诺现象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低补体C3及C4发生率、狼疮复发率、抗 Ro/ SSA 抗体阳性率、抗心磷脂抗体(aCL)阳性率、狼疮性肾炎发生率、抗 La/ SSB 抗体阳性率等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的SLE持续时间、年龄与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无明显关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44、2.413,均P>0.05),孕周与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有一定关联,失败妊娠组患者孕周少于成功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2,P=0.035).两组患者的雷诺现象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低补体C3及C4发生率、抗 Ro/SSA抗体阳性率、抗La/SSB 抗体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18、2.23、1.87、2.14、2.33,均P>0.05),失败妊娠组狼疮性肾炎、抗aCL阳性、狼疮复发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成功妊娠组(χ2值分别为4.45、8.36、5.16,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果显示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重要影响因素包括雷诺现象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低补体C3及C4发生率、狼疮复发率、抗 Ro/SSA 抗体阳性率、抗aCL阳性率、狼疮性肾炎发生率、抗 La/SSB 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1.15、1.38、1.20、1.33、1.19、1.48、1.24、1.23,均P<0.05).结论 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重要影响因素包括雷诺现象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低补体C3及C4发生率、狼疮复发率、抗 Ro/SSA 抗体阳性率、抗aCL阳性率、狼疮性肾炎发生率、抗 La/SSB 抗体阳性率;故此,为减少或避免SLE 合并妊娠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产科和风湿病专家共同处理患者,在患者孕期和产后监测相关免疫指标,对患者的妊娠进行有计划的管理,从而使患者妊娠结局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赵婧;程世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0例尸体解剖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0例进行尸体解剖病理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提高对此畸形的认识. 方法 收集常州市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至2016年6月近10年胎儿尸体解剖312例中发现的20例先天性心脏畸形,对其进行详细尸体解剖和病理镜下观察,同时复阅文献.结果 312例胎儿尸体解剖,诊断先天性心脏病20例,男8例,女12例,其中房室间隔缺损12例,单纯性室间隔缺损2例,伴发其他畸形10例;三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1例;肺动脉狭窄,伴三尖瓣关闭不全,左心房发育不良2例;主动脉弓分支血管异常(4支)2例;肺动脉闭锁,三尖瓣狭窄1例;肺动脉与主动脉位置发生扭转,缺失左锁骨下动脉1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永存左上腔动脉1例.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复杂的心内畸形及心外畸形,尸体解剖应详细、仔细寻找每一个心血管分支,做到诊断精确,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

    作者:欧阳俊;虞斌;贾赛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两种微刺激方案在卵巢低反应患者的自身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两种微刺激方案克罗米芬(CC) +来曲唑(LE) +促性腺激素(Gn)和安宫黄体酮(MPA)+Gn先后在42例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的42例卵巢低反应患者,该42例患者先使用CC+LE+Gn方案(A方案),形成可利用胚胎移植后未孕,改用MPA + Gn方案(B方案).比较两种方案的Gn总量、促排天数、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日血清雌二醇(E2) 、黄体生成素(LH) 、孕酮(P)水平、平均获卵数、卵泡早排率、受精率、可利用胚胎数、优胚率等各项指标.结果 两种方案相比较,促排天数无统计学差异(t=3.42,P>0.05),但B方案的Gn总量明显高于A方案,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1,P<0.05).注射GnRH-a日血清E2 、LH 、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1.75、1.28、1.41,均P>0.05),B方案获卵数明显多于A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P<0.05),但两种方案卵泡早排率、受精率、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均无统计学差异(t/χ2值分别为2.01、5.32、2.86、3.87,均P>0.05).结论 卵巢低反应患者IVF/ICSI促排卵周期应用CC+LE+Gn微刺激方案和MPA+Gn微刺激方案临床效果相近,并且前者Gn使用总量较后者低,因此可减轻患者单周期治疗费用.

    作者:李静;乔洪武;王兴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组织中Toll样受体4及Toll样受体7的表达

    目的 探究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及TLR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自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300例接受肾活检的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组织作为观察组,按照病例分型可分为MCD型(78例)、MN型(72例)、MsPGN型(75例)及FSGS型(75例),另选择同期收治的70例肾母细胞瘤患儿的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两组肾组织中TLR4及TLR7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中的不同病理类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肾小管组织中TLR4的表达水平较高,不同病理类型组织中MCD型肾小管组织中TLR4的表达水平要明显高于其他组,依次是MN型、MsPGN型及FSGS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6~9.23,均P<0.05).观察组中的不同病理类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肾小管组织中TLR7的表达水平较高,不同病理类型组织中MsPGN型肾小管组织中TLR7的表达水平要明显高于其他组,依次是MN型、MCD型及FSGS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82~10.25,均P<0.05).结论 TLR4及TLR7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组织中呈现较高的表达水平,且其表达水平在不同病理类型中有一定的差异.

    作者:陈国强;郝亚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腰硬联合镇痛分娩中转剖宫产1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腰硬联合镇痛分娩中转剖宫产的手术指征,探讨腰硬联合镇痛分娩是否降低中转剖宫产率以及如何应对其剖宫产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3月1日西安安琪儿妇产医院住院分娩行腰硬联合镇痛分娩足月、单胎、头位中转剖宫产126例,与资料比较(150例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影响因素和指征分析)中转剖宫产率、手术指征及术中出血、新生儿情况等.结果 腰硬联合镇痛分娩中转剖宫产率13.09%,与资料无镇痛组9.26%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P>0.05).腰硬联合镇痛组中转剖宫产手术指征:产程延长/停滞38例,胎头位置异常32例,胎儿窘迫22例,其他34例.无镇痛组中转剖宫产手术指征:其中63例为社会因素、珍贵儿等因疼痛拒绝阴道试产要求行剖宫产,其余指征与研究组相同.各手术指征构成比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56、15.47、5.64、6.77,均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3、0.46、0.82,均P>0.05).结论 腰硬联合镇痛分娩未降低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率,其手术指征与无镇痛组基本相同,但无社会因素手术指征,且各手术指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产程延长/停滞居第一位,可能与腰硬联合镇痛相关,可以通过产时适时应用缩宫素、第二产程停止镇痛泵及体位变换等应对.另外,可以通过孕期体重控制预防巨大儿、早期诊断处理产科合并症、并发症等降低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率.

    作者:郭靖;赵瑞丽;常姣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新生儿皮肤黏膜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定植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定植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 对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在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B病区住院的新生儿进行鼻部、眼部、脐带、直肠拭子培养,每周1次;静脉导管移除后管端培养.获取每一个CNS定植新生儿临床资料,同期培养阴性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高危因素分析.结果 在712名入住NICU的新生儿中,60例(8.4%)新生儿发现CNS定植,中位数天数为8天(四分位差4~13),常见的CNS定植部位为鼻咽部(n=24),其次是气管插管(n=12).CNS定植单因素分析显示实验组的出生体重及胎龄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7.501、-11.518,均P<0.05),实验组小儿导管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34.751、28.229、14.101、62.484,均P<0.05),但两组性别、子宫下段剖宫产、入院年龄、脐炎的发生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孕周(P=0.042)、出生体重(P=0.000)、经皮插入的中心导管(CVC)(P=0.006)、口鼻吸引(P=0.011)、呼吸机辅助呼吸(P=0.050)、全肠外营养(P=0.015)是CNS定植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 早产、低出生体重、呼吸机使用、中心静脉置管是CNS定植的高危因素,而频繁口鼻吸引同样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焦颖;张巍;刘巍巍;邢继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子宫腺肌病内膜-肌层界面MMP-7的表达及其与痛经、贫血的关系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内膜-肌层界面(EMI)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痛经、贫血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0例子宫腺肌病(实验组)和60例对照组患者的EMI及深肌层分别进行MMP-7组织标记,并对其与患者痛经、贫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EMI处MMP-7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798、8.518,均P<0.05);实验组MMP-7的表达强度在增殖期和分泌期均高于深肌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410、9.552,均P<0.05).在子宫腺肌病患者EMI处MMP-7的高表达与患者痛经及贫血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319、0.271,均P<0.05).结论 MMP-7在子宫内膜-肌层界面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和发展,并与痛经的发生、贫血密切相关.

    作者:刘志敏;刘素巧;周淑艳;申艳梅;谷惠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欣普贝生和双球囊在羊水过少足月引产中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在羊水过少足月引产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妇幼保健院于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222例符合引产指征的孕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2患者采用欣普贝生进行引产,划分为欣普贝生组;另外120例患者采用双球囊进行引产,划分为球囊组.分析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分娩方式、促宫颈成熟效果以及妊娠结局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球囊组孕产妇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欣普贝生组孕产妇的89.22%(χ2=13.616,P<0.05).两组孕产妇的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产后出血量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293、1.002、1.224,均P>0.05)、产钳助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3.283,P>0.05).球囊组孕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为(6.29±2.18)h,显著低于欣普贝生组的(10.31±3.29)h,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71,P<0.05).球囊组孕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为82.50%,显著高于欣普贝生组的65.69%(χ2=8.264,P<0.05);球囊组孕产妇的剖宫产率为17.50%,显著低于欣普贝生组的34.31%(χ2=8.264,P<0.05).欣普贝生组孕产妇中有4例(3.92%)出现引产并发症,而球囊组孕产妇中有5例(4.17%)出现引产并发症,两组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09,P>0.05).结论 双球囊在羊水过少足月引产中的引产效果显著优于欣普贝生,并且不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胡叶青;霍文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部队新生儿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分析

    目的 了解部队新生儿耳聋易感基因的携带率及突变类型,并分析部队新生儿与普通人群新生儿之间耳聋基因突变率及突变类型的差异.方法 应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技术,对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北部战区所属部队官兵所生新生儿937例进行GJB2(c.35delG、c.235delC、c.176del16、c.299 del AT)、SLC26A4(IVS7-2A>G和c.2168 A>G)、GJB3(c.538C>T)、线粒体12S rRNA (m.1494 C>T和m.1555 A>G)4个常见耳聋易感基因9个突变热点检测.结果 937例新生儿中,耳聋基因突变31例(3.31%).其中GJB2 13例,突变携带率为1.39%(13/937),包括c.176del16 2例(0.21%),c.235delC 6例(0.64%),c.299 del AT 5例(0.53%),而c.35delG 0例;SLC26A4基因突变13例,突变携带率为1.39%(13/937),均为IVS 7-2 A>G位点;GJB3基因突变2例(0.21%),皆为单基因杂合突变,无纯合突变;线粒体12S rRNA1555 A>G均质突变3例(0.32%),无异质突变.结论 与普通人群相比,部队新生儿耳聋基因突变类型相同,但携带率处于偏低水平,可能与样本量少引起的偏差有关,也可能与军人身体素质优于普通人群有关.耳聋基因筛查有利于药物性和迟发性耳聋的早期发现,是耳聋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的重点.

    作者:郝冬梅;邹朋书;曹东华;张宁;于月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内脂素、网膜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可造成孕产妇子痫发作,产时、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甚至死亡,对母婴危害极大.脂肪组织是脂质储存的场所,可分泌脂肪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瘦素等,参与调节糖脂代谢及炎症反应.内脂素(visfatin)和网膜素(omentin)是近几年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文献报道其可能对HDCP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但结论并未统一.

    作者:王桃桃;祁文瑾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产前彩超筛查单脐动脉合并胎儿畸形的诊断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产前彩超筛查单脐动脉(SUA)合并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彩色超声筛查的28 011例,筛查出98例SUA病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98例正常产检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胎儿的畸形发生率、脐动脉血流、妊娠结局等.结果 SUA的发生率为0.35%(98/28 011),SUA组的胎儿畸形发生率为24.49%(24/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2%(1/98)(χ2=24.25,P=0.00),SUA组的脐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均明显大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25、5.67、13.28,均P=0.00).SUA组的不良妊娠结局为16.33%(16/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0%(P=0.00).结论 彩超对SUA和脐动脉血流动力学状况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而且彩超能在中孕期对SUA合并畸形进行有效筛查,对降低出生缺陷和围产儿病死率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闫冰;孙涟漪;万长辉;林建树;蔡新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297例乳母膳食对乳汁成分的影响

    目的 了解膳食成分与乳汁成分的相关性,了解不同的膳食结构对乳汁成分的影响.方法 通过方便取样的方法在城区及农村选取研究对象共297例,分为城区组和农村组.在两组生长过程中从初乳到成熟乳共取乳汁7次(初乳、过渡乳、2月乳、4月乳、6月乳、8月乳、10月乳),应用膳食回顾法调查采集母乳前24h乳母膳食信息.使用数字化超声波精密测量技术检测乳汁中的蛋白质、脂肪、乳糖、能量、水分、密度,采用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乳汁成分、膳食成分及膳食结构,同时比较各个时期的乳汁与膳食的相关性.结果 通过比较各期乳汁发现:初乳中蛋白质及乳糖含量农村组高于城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P<0.05);过渡乳中脂肪含量城区组高于农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P<0.05);成熟乳中蛋白质、脂肪及能量含量农村组高于城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6、4.73、4.46,均P<0.05);晚期乳中脂肪及能量含量农村组高于城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5、3.74,均P<0.05);城区组在初乳、过渡乳、2月、4月时乳母蛋白质摄入量高于农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9、3.44、2.10、2.64,均P<0.05);在过渡乳及6月时乳母脂肪摄入量城区组高于农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0、2.93,均P<0.05);在6月、8月及10月时乳母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农村组高于城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1、2.32、2.43,均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乳汁中蛋白质与膳食中脂肪在8月乳有相关性(r=-0.45,P<0.05),乳汁中蛋白质与膳食中蛋白质在过渡乳、4月乳和10月乳时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38、0.45、0.47,均P<0.05),乳汁中的乳糖和膳食中的脂肪在4月乳和8月乳时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42、-0.43,均P<0.05),与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在6月乳时有相关性(r=0.39,P<0.05),乳汁中的能量和膳食中的脂肪在过渡乳和6月乳时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89、0.43,均P<0.05),乳汁中的矿物质与膳食中脂肪在2月乳和4月乳时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42、-0.39,均P<0.05),乳汁中的脂肪与膳食中的脂肪在8月乳时有相关性(r=0.40,P<0.05)、与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在初乳及6月乳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39、0.40,均P<0.05)、与膳食中的蛋白质在初乳时有相关性(r=0.39,P<0.05).结论 膳食成分及乳母的膳食与乳汁营养成分密切相关.

    作者:杨华;刘黎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调经促孕丸结合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DOR不孕症的疗效

    目的 探讨调经促孕丸结合雌孕激素人工周期序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福建省龙岩市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DOR不孕症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雌孕激素人工周期序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调经促孕丸联合雌孕激素人工周期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变化、患者的窦卵泡数(AFC)、卵巢直径(OVD)及卵巢基质血流阻力指数(RI),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进行随访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FSH、LH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3.078、3.112,均P<0.05),血清E2、AMH较治疗前显著上升(t值分别为2.908、3.024,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436、1.011、0.978、1.443,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AFC较治疗前显著上升(t=2.899,P<0.05),卵巢基质RI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2.325,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548、0.472,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VD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021、0.890,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内成功妊娠19例,妊娠率为46.34%(19/41),对照组治疗后1年内成功妊娠10例,妊娠率为23.81%(10/42),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634,P<0.05).结论 调经促孕丸联合雌孕激素人工周期序贯治疗DOR不孕症可有效提高卵巢功能及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砺娇;陈秀凤;韩晓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p-p38与caspase-3、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p-p38、caspase-3、caspase-8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 6月至2017年 2月在西京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80例,分为子痫前期组40例,正常妊娠组4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及蛋白印迹法检测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胎盘滋养细胞中p-p38、caspase-3、caspase-8的表达.结果 p-p38、caspase3、caspase8在子痫前期胎盘和正常妊娠胎盘中均有表达;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p-p38、caspase-3、caspase-8表达与正常胎盘相比显著升高(2.08±0.04vs 1.44±0.04、1.72±0.03 vs 1.12±0.06、1.59±0.04 vs 1.18±0.01,t值分别为71、60、61,均P<0.01).结论 胎盘组织中p-p38、caspase-3、caspase-8的异常表达可能促进滋养细胞凋亡增加,推进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作者:徐佳;刘朵朵;马向东;陈必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社区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目的 评估社区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比例,以及社会支持状况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3至10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上海市黄浦区10个社区居委随机抽取45~59岁妇女,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DA-7)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t检验和非参数分析.结果 987例妇女完成调查问卷,平均年龄54.99±3.24岁.被分析对象的社会支持总分为35.81±6.58分,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婚姻状况的妇女所得的社会支持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165~20.982,均P<0.05).不同年龄组有抑郁焦虑症状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48、0.356、2.716、3.732,.均P>0.05).比较抑郁症状组与无症状组的围绝经期妇女,有抑郁症状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少,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低(t值分别为18.915、3.917,均P<0.01).而焦虑症状组与无症状组的社会支持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2,P>0.05).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社会支持与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有关,具有抑郁症状者社会支持降低.

    作者:陆亦琼;汤振宇;蒲煜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清瘀利胆汤中西医结合治疗ICP的作用及母婴结局

    目的 探究清瘀利胆汤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作用及母婴结局.方法 选取青海省交通医院在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实验组行淤利胆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清汤,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肝生化指标、瘙痒程度、临床疗效及母婴结局.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经治疗后,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总胆汁酸、瘙痒程度评分、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早产、宫内窘迫均处于较低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16.63、19.22、14.94、6.67、24.51、4.89、15.42、13.82、17.02,均P<0.05);实验组的给药后分娩孕周延后(t=26.34,P<0.01);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33%(56/60)、70.00%(4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18,P<0.01).结论 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清瘀利胆汤能够有效改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肝生化指标,降低瘙痒程度,提高母婴结局.

    作者:马西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