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肺联合移植术的配合体会

张艳江;许玮;孙玲

关键词:心肺移植, 手术配合
摘要:心肺联合移植(CHLT )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终末期心肺功能衰竭有效的方法,但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围手术期处理复杂。我院2003年7月~2012年8月完成心肺联合移植3例,无早期死亡,均痊愈出院,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晚期绝对羊水过少阴道分娩的分娩结局与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对67例妊娠晚期绝对羊水过少孕妇阴道分娩结局的分析,总结该类孕妇分娩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7例妊娠晚期绝对羊水过少孕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娩前充分的评估,确定胎儿的储备,根据宫颈条件不同,采取不同的分娩方式,第一产程严密产程观察,注意孕妇体能的储备,及时处理异常,密切注意胎心的变化,破水后采取有利的体位,减少羊水的流出,并与同时期正常妊娠孕妇67例进行比较。结果67例孕妇均顺利分娩,且得到了良好的分娩结局。结论对妊娠晚期绝对羊水过少孕妇分娩前充分评估,严密产程观察,可以得到良好分娩结局,可明显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谈小雪;潘爱华;张玮;范淑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12月在我科进行分娩的初产妇2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134例。对照组初产妇施行传统的母婴同室护理干预模式;而观察组初产妇则施行母婴床旁护理干预模式,并分别对两组初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显著提升(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改善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冯祺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自制护理标识在老年性痴呆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制护理标识在老年性痴呆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针对在老年性痴呆住院患者发生率较高的不安全因素,用自行设计的护理标识贴于醒目位置。对比使用前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老年性痴呆住院患者使用自制护理标识后,在走失(χ2=4.795)、跌倒(χ2=7.358)、误(漏)服药(χ2=13.220)、意外拔管(χ2=12.864)、烫伤(χ2=5.849)等方面有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在老年性痴呆住院患者中应用护理标识可以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孙淑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时抚触配合拉玛泽呼吸法对分娩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产时抚触配合拉玛泽呼吸法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在门诊产前检查中接受过拉玛泽呼吸法训练,并在产时给予抚触的8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未在门诊接受拉玛泽呼吸法训练,且产时未给予抚触的8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产程平均时间、分娩时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分娩结局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产程平均时间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对分娩时疼痛的耐受程度更好、阴道分娩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产时抚触配合拉玛泽呼吸法能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分娩痛苦、提高阴道分娩率。

    作者:刘惠贤;时惠霞;殷叶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单切口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分析16例单切口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4月~2012年3月16例接受单切口腹腔镜手术的胃间质瘤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护理过程。结果单切口腹腔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得到了非常满意的效果,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单切口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安全、可行,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宏艳;肇冰;李雅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协同护理模式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3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干预组42例,干预组出院后接受协同护理干预,观察组出院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采用M M AS-8-item version调查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P<0.01);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组间评分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以协同护理模式为依据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骆永梅;席明霞;王慧荣;李文菁;郑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疼痛教育对产妇疼痛控制认知及满意度的研究

    目的:探讨疼痛教育对剖宫产产妇疼痛控制的认知及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31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由责任护士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的疼痛教育。调查两组产妇健康教育前后疼痛控制认知情况及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前,对照组疼痛控制认知问卷得分为(19.68±1.8)分,干预组为(20.12±2.13),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在健康教育和疼痛教育后,干预组疼痛控制认知问卷得分为(27.62±1.9)分,高于对照组(20.05±2.3)分,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1)。对照组健康教育前、后的疼痛控制认知问卷得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干预组疼痛教育前、后的疼痛控制认知问卷得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干预组对疼痛控制教育的满意度、对疼痛控制方法的满意度、所有家属的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疼痛教育是提高产妇对疼痛控制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产妇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得到提升,术后的镇痛效果较好。

    作者:陈莺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节镜手术中的防水管理

    关节镜技术在关节内、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手术操作中需要使用大量灌注液充盈关节腔或操作间室,手术过程中常常会导致灌注液浸湿术区、术者手术衣以及地面积水而污染手术房间地面,严重影响无菌原则。我院手术室为了避免上述状况的出现,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利用现有的资源,在不增加或较少增加患者住院费用的前提下,对上述情况我们采用三种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云霞;毛跃红;利娅;吴练;罗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极期肛裂的护理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极期肛裂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在移植后极期发生肛裂的患儿,使用氧疗并涂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及湿润烧伤膏。结果无一例发生肛周感染及脓肿。结论每天每班检查肛周皮肤完整性,对肛周感染早发现,早期采取有效措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金慧玉;曹秀艳;郑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工髓核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PDN置换术患者常见并发症,探讨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3例采用PDN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及临床实验,对PDN置换术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3例患者经PDN置换术及相应的护理后,无一例发生假体移位与脱出、椎间隙感染,3例术后发生腰痛,随访1年,总有效率为86.96%。治疗前 Oswestry 评分为(40.9±12.5)分,治疗后为(14.5±4.9)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t=25.84,P<0.05)。结论 PDN置换术后可出现椎间隙感染、腰部疼痛、假体脱出和移位等并发症,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或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沈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自体血回输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与护理

    人工膝关节置换是出血较多的手术,出血量可多达800~1200 m l以上,需要输入大量同种异体血,异体血不仅血源紧张,价格昂贵,而且会导致患者出现许多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而自体血回输技术操作简单、有效,我科为52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进行自体血回输,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芙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卒中后尿路感染回顾性分析及护理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卒中后尿路感染(UTI)的发病率、危险因素、以及对预后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护理实践工作。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卒中患者4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指标包括人口基线资料、感染发生率、死亡率、NIHSS评分、mRS评分。随访时间为3个月。结果65例患UTI(15.8%),平均住院时间为14d。通过多变量回归分析发现,UTI与年龄增长(OR=1.51,95%,CI1.13~2.00)、卒中严重程度(OR=1.85,95%,CI1.29~2.64)、留置导尿管(OR=3.03,95%,CI1.41~6.52)有显著相关性。UTI与3个月后的死亡率及残疾程度相关。结论UTI是急性卒中后常见并发症,它与老年、卒中严重程度及留置导尿管相关,可能导致卒中3个月后死亡率增加、功能预后不良的发生。严格把握留置尿管指征、实行无菌操作、加强导管护理及准确判断拔管时机是护理重点。

    作者:马俊;徐靖;张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改革护士长值班模式提高护理质量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探索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方法。方法实行全院三个片区分片排班,每天保证有三名护士长在院值班。查房内容每日有重点,涵盖11项质控内容。总护士长根据值班护士长上报的跟踪整改评价表到科室追踪整改落实情况;使整改措施落到实处。结果营造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主动学习的氛围,护理质量各项检测指标合格率逐年提高,综合护理质量合格率上升了9.6%,病人满意度由过去的90%提高到了99%。结论护士长值班模式改革,有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了护士长、护士综合素质,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作者:郭翠英;苏晓光;王盛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液体石蜡油在头部取皮创面油纱痂壳脱落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液体石蜡油在头部取皮创面凡士林油纱痂壳脱落中的应用。方法头皮取皮后创面愈合共100例,50例用生理盐水喷洒凡士林油纱痂壳作为对照组,50例用液体石蜡油喷洒凡士林油纱痂壳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凡士林油纱痂壳脱落过程中疼痛程度与脱落时间。结果观察组油纱痂壳脱落过程中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46);头部创面凡士林油纱痂壳的脱落时间观察组早于对照组( P=0.007)。结论液体石蜡油能够促进头部取皮愈合创面凡士林油纱痂壳的脱落,减轻患者的痛苦,为再次头部取皮手术节约时间。

    作者:戴村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痴呆患者照料者心理状况影响的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痴呆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在老年人口中,年龄每增加5岁,痴呆(Alzheimer`sisease ,AD )的发病率可逐增1倍,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 )的发病率也缓慢增长[1]。由于我国老年福利院还比较少,痴呆患者多在家中由亲属照顾,常年的照顾给照料者带来极大的压力,易产生负面情绪,从而也影响了痴呆患者的疾病康复。因此,有必要找到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保证照料者的情绪稳定。

    作者:王恒飞;陈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欧洲营养不良风险筛查方法评估肝癌术后化疗的营养状况

    目的:应用欧洲营养不良风险筛查方法(N RS-2002)评估肝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将2008年3月~2010年8月我院拟行肝癌术后化疗患者158例纳入本研究,采用N RS-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分和临床营养支持研究。结果158例患者有51.9%的患者具有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风险与性别无关,而与年龄和患者肝功能Child分级有关。肝癌术后化疗患者临床营养支持率整体较高,并且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临床营养支持率较无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高。结论肝癌术后化疗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临床上整体临床营养支持率高,肝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风险与患者年龄和肝功能相关。

    作者:余艳;沈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总结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的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观察记录78例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并与116例传统的浅静脉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作比较。结果 PICC置管患者静脉炎发生率较浅静脉化疗患者显著降低( P=0.023)。78例PICC置管患者全部成功置入,出现导管堵塞1例,心律失常1例,导管送入困难2例,导管脱出2例,穿刺部位渗血2例,感染2例,接触性皮炎2例,静脉炎3例,静脉血栓形成4例。结论 PICC置管操作安全,成功率高。相比传统浅静脉化疗,可以显著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护理人员掌握PICC置管技术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重视对患者的宣教,可以有效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作者:曹晓欣;侯香传;关伟丽;汤群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神级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128例,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常规护理及肠内营养护理。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清蛋白,前白蛋白等及免疫功能均有所改善,其中死亡2例,发生代谢性并发症4例,感染性并发症16例,胃肠道并发症2例。结论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行肠内营养,并实施肠内营养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蛋白含量及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会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消化内科风险控制与护理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加强消化内科风险因素及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消化内科患者住院期间的不安全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提出消化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的预防措施,开展护理药品出错、投诉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护理人员的焦虑情绪改善情况评定。结果通过采取积极的管理措施,无论是在药品出错还是投诉方面均减少明显(χ2=7.24,P<0.01;χ2=6.24,P<0.05);患者满意度上升高明显(χ2=5.05,P<0.05)。护理人员的焦虑比例降低明显(χ2=6.76,P<0.05)。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对策,不仅有助于降低消化内科护理药品出错和投诉情况,而且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护理人员焦虑情绪大有裨益。

    作者:沈琼;朱红芹;蒋桂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活体肝肾联合移植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究早期进行护理观察干预对活体肝肾联合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2012年实施同种异体肝肾联合移植术患者7例,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并发症的效果。结果肝肾联合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急性排斥反应、出血、感染、肝性脑病、肝动脉血栓形成及栓塞等。本组患者出现1例急性排斥反应、继发出血1例、1例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所有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经治疗和早期护理干预后治愈,术后1年生存率达100%,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术后早期细致的监测与护理,有预见性地采取预防措施,积极预防并发症,是提高肝肾联合移植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高淑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