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训练量化法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训练中的运用

陈睿云;高辉;艾芳;刘胜;何春耒

关键词:康复训练, 量化法, 胫骨平台骨折
摘要: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量化法运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训练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为观察组病人制定康复训练量化表并据此指导病人进行量化训练,对照组则按照常规训练法进行训练.所有患者均定期接受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测量.结果 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测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采用康复训练量化管理是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有效方法.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脚踏式双开垃圾桶的制作与应用

    生活中常用的垃圾桶多为踩踏侧开盖式的,开放口多对着脚踏者,在使用过程中,脚踏者必须将桶盖完全打开,才能将废弃物准确地丢落入桶内,而且脚踏开盖、丢弃废弃物必须协调一致,否则,会使废弃物不能丢进桶内而留置于桶盖或踏脚上.耳鼻咽喉、口腔科病人在诊治过程中,经常出现医生脚踏打开垃圾桶盖为病人提供方便时,由于两者配合不协调,而被病人吐沫在脚上的尴尬情景,给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带来极大不便.为此,笔者将普通踩踏侧开盖式垃圾桶改进为脚踏式双开垃圾桶,这样可使用对侧双方位丢弃物或吐沫,即使掀盖没有完全张开,也不至于被污物弃脚上,垃圾桶内的腐臭气味会随桶盖的关闭垂直向上扩散,不会对冲使用者,减少了疾病传播的机会.

    作者:王雪影;何玉桂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尿激酶封管在糖尿病肾病长期留置导管中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综合观察及评价规律尿激酶封管法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心静脉导管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将24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封管组、肝素封管组以及尿激酶肝素混合封管组,6个月后观察比较3组临床各项指标:透析血流量、导管通畅度、因栓塞更换导管次数以及三组单次抽吸导管不畅例次、动静脉反接发生例次及相关护理干预情况.结果 尿激酶封管组的导管通畅度、透析血流量与肝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尿激酶封管组的导管通畅度、透析血流量与肝素尿激酶混合封管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使用尿激酶封管后,留置导管因栓塞而需更换的次数明显减少.尿激酶组因上机前发生单次抽吸导管不畅或动静脉反接事件时需护理干预例次较肝素组明显减少,较混合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糖尿病肾病透析置管患者可规律性使用尿激酶封管.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透析置管的通畅度,减少了上机前发生抽吸导管不畅事件的例次以及透析过程中血流量不畅时需护理干预的例次,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导管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免了部分长期留置导管封管的费用.

    作者:陈静芳;谈丽丽;杨晓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间物品定位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使手术间物品定位放置,规范统一,管理科学合理化.方法 成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手术间管理制度,设计术后物品归位图及流程图,制定术后归位评分标准,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结果 物品定位率达98%,巡回护士在位率达98%,物品不到位影响手术进展次数降为零,手术医生对护士物品准备满意度达到92%,各级护理人员对物品定位知晓率达100%.结论 通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规范了手术间物品定位,手术间管理更加合理科学,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

    作者:蒋列琴;徐小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一次性无菌物品外包装袋的巧用

    手术台上会使用很多一次性无菌物品,这些无菌物品的外包装均为密封性良好的低质塑料防水材料,直接扔掉非常可惜.我们将包装袋改良后应用于鼻科手术中,收到很好的效果,介绍如下.1方法一次性吸引连接管包装袋,规格18 cm×18 cm,用线剪将包装袋任意一边剪开,取出吸引连接管后,外包装袋像一个小口袋,取一把巾钳将小口袋的一边夹在颌下敷料单上.在做鼻科手术时,需要大量棉片填塞鼻腔,将取出的棉片直接丢弃在小口袋里即可.

    作者:郑金花;郦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医护英语情境性教学内容及方法的理论与实践

    多年来,困扰大学生学好医护英语的关键,一是医护英语听说困难,二是医护英语词汇难记.其原因在于,目前的医护英语教学内容缺乏医学护理知识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即所学内容与临床实际脱节,教师难以引导学生利用英语就他们所学的医护知识展开听说训练;由于医护英语的教学内容与医护知识的严重脱节,使学生对医护英语词汇的学习和掌握缺乏系统性.为此,本课题组考虑到医护英语教学内容与医护知识的一致性,在选择和编写教学内容时,紧紧围绕着医院的临床实际,即根据医生和护士在医院工作的具体情境展开教学.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医护英语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系统而科学地掌握医护英语词汇,使教学生动活跃.介绍如下.

    作者:雷慧;马桂云;杨玉香;杨坤宝;秦博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护理质量控制中的难点及对策

    护理质量是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质量既是医院的服务性质所决定,也是社会和病人对医院的要求[1].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和人们实际需求与价值观念的改变,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面临着新的问题.鉴于此,2011年我院采取了改进措施,由2名专职质控员加强全院护理质量督导工作,初见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香;熊靖;陆美妮;谢谨惠;石娟;石庆芬;李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护理体会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睾丸非精原性细胞瘤的重要地位已得到广泛的认可[1].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日益成熟,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laparoscopic 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 dissection,LRPLND)的报告逐渐增多[2-3],但相关的护理报告较少.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我们采用LRPLND治疗Ⅱ期非精原细胞瘤患者7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亚;康福霞;田春娟;胡萍;徐惠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士满意”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三甲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士满意度的改变情况.方法 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MSQ),于2010年3月和2010年11月对某三甲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科室的12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测试.结果护士工作满意度在开展优质护理后平均增高4.5分,开展优质护理前后护士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不同工作类型和不同科室护士工作满意度差异有显著意义,而不同工作年限和不同学历的护士工作满意度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病人满意度提高的同时护士的自身满意度也得到提升.不同工作类型和病房分类是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提示护理管理者要根据病房性质和护士具体情况等进行分层级排班.

    作者:胡秀英;陈茜;刘祚燕;王英;郭菊红;张雪梅;蒙张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低体重患儿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的护理

    由于低体质量患儿的个体特殊性,其外周血干细胞采集(peripheral blood cell,PBSCs)与一般人群有不同之处.我科2006年3月~2009年4月,共有11例体重小于20 kg的患儿因施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而进行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和采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金慧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注射器负压吸引处理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探讨

    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和电刀的普及使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1].据报道[2],切口脂肪液化与体型肥胖和术中使用高频电刀有关.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常常会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人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3].为预防和处理脂肪液化,降低切口感染率,2009年始,我们采用注射器低负压持续吸引处理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报告如下.

    作者:叶林娇;钟春阳;谢玉兰;肖美萍;叶璐娟;温芳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护理

    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皮肌炎的常见并发症[1],发生率高达5%~46%[2].呼吸困难或膈肌肋间肌病变或间质性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是本病死亡的原因之一[3].恰当的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7例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吴莉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胸腔镜心脏手术切口保护套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胸腔镜心脏手术切口保护套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设计一种胸腔镜心脏手术切口保护套,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3月在我院接受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和二尖瓣置换术的12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术中使用切口保护套,对照组术中不使用切口保护套,对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镜头擦拭次数、切口愈合情况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使用切口保护套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降低,擦拭镜头的次数大幅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心脏手术切口保护套能够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安全性好,且制作简单,价格低廉.

    作者:金艳;徐学增;郑霄;俞世强;张晶晶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住院精神病人在半开放管理中出走原因分析与安全防范

    我院自2001年1月建成开放性环境,实行半开放管理,至2011年4月,共有6例病人成功出走.通过分析和改进管理方法及措施,多次及时、有效制止了病人出走,在预防精神病人从开放性环境中出走取得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大鼠急性放射性直肠炎保留灌肠治疗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 根据放射性直肠损伤运用保留灌肠护理研究的需要,探讨并建立符合放射性直肠损伤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 选择SD大鼠为实验动物,根据预实验结果,选择21 Gy、22 Gy、23 Gy、25 Gy、30 Gy作直线加速器单次直肠局部照射,比较大鼠摄食饮水量、体重、排便、精神及自主活动情况,光镜下观察直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应用剂量22 Gy源皮距90 cm、单次盆腔局部照射所致的大鼠直肠炎症状与临床病人的病情接近.结论 本模型适合放射性直肠损伤保留灌肠药物治疗、护理研究等的需要.

    作者:张兰凤;张曦霞;邱云芳;金建华;朱顺新;吴建亭;张建兵;叶赟;刘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护理学硕士生专业课教学中应用Seminar 教学模式的探索

    我国护理学研究生教育自1992年开始,经历了近20年发展历程,已成为培养护理教学、科研、管理和临床高级人才的主要渠道.许多护理院校通过借鉴国内外课程理论体系及框架,开设了一些护理学研究生专业课程.然而,在既往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多采用讲座或自学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制约了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有的课程内容与专业相关程度不够,难以体现护理专业特色.Seminar意即.

    作者:许勤;张俊;蒋洋洋;朱素文;朱姝芹;崔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气垫在膀胱截石位手术摆放中的应用

    膀胱截石位是较常用的手术体位之一,广泛应用于阴式子宫切除术、直肠手术、膀胱镜等手术中,是一种容易导致并发症的手术体位.为了避免腓总神经压迫性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腓肠肌综合征以及小腿筋膜腔高压综合征[1-2]给患者带来痛苦,我们设计制作了气垫,安放于支腿金属架腘窝处,经手术室使用173例次,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靖;苏冰玉;杨爱芝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危象的早期监测及干预措施

    口腔颌面的大面积软硬组织缺损,往往造成患者术后严重的面部畸形及功能障碍,影响生存质量.随着血管显微外科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广泛应用,各种游离组织瓣移植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带蒂皮瓣和肌皮瓣,为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开辟了新的途径,尤其对口腔颌面肿瘤患者术后缺损外形的恢复与功能的改善提供了大的可能性.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是融合显微外科技术、颌骨坚固内固定技术及整形外科技术特点的综合性手术.游离组织瓣手术是将供区组织瓣的动、静脉与受区的动、静脉相吻合,使组织瓣存活,达到恢复缺损部位形态、功能的目的.而组织瓣能否成活,根本的要求是游离组织瓣血循环通畅.游离组织瓣可因某.

    作者:陆金星;朱海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小儿原发性Fanconi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Fanconi综合征是由于多发性近端肾小管功能障碍,致使应全部再吸收的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等)和选择性再吸收的电解质不能有效地再吸收,造成营养物质的丢失和电解质调节障碍.Fanconi 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肾近曲小管功能多发性障碍,致使在正常人应被近曲小管重吸收的葡萄糖、氨基酸、磷酸盐、重碳酸盐(钾、钠、钙)等物质,都从尿中大量排出[1].

    作者:李杏;宋恩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强化干预对改变代谢综合征及高危人群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强化干预对代谢综合征(MS)及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及人体学指标与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由专职培训的医护人员对60名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进行两年的运动、膳食、心理等一对一强化干预及随访和健康知识讲座,使其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当的有效运动量,并保持乐观的心态.结果 强化干预后60名MS个体,做到了三餐搭配合理,三种主要营养素、食用油、盐及蔬菜摄入合理,总运动量、有效运动量、体重指数、腰围、血压、TG、LDL、HDL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强化干预有助于MS及高危人群逐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发病危险因素,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但须长期坚持,持之以恒.

    作者:徐德宏;陈莉;张侠;穆书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可调式手术搁手架的研制与应用

    随着显微外科的快速发展,显微手术已经在很多外科手术中普及,高精细、高难度、耗时长的手术开展得越来越多.显微手术需术者双手操作器械,手臂肌肉无任何支撑,且长时间处于紧张悬垂状态,易产生疲劳、酸痛、手麻、颤抖等不适,影响手术操作的精确度与稳定性,在高难度、高精度显微手术中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我们研制可调式显微手术搁手架并投入临床使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梅娇;彭凤裘;李珍;叶剑英;杨琼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